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标题: [原创深入解析乒乓球运动中隐藏的流体力学原理 [打印本页]

作者: 冲动与迷茫    时间: 2009-5-23 22:06
标题: [原创深入解析乒乓球运动中隐藏的流体力学原理

       
乒乓球是一项伟大的运动,自小遍深深喜爱,这项运动看似简单,其实包含着很深的流体力学原理,尤其是在当今弧圈球技术盛行的时代,如果了解了其中包含的流体力学知识,并对旋转善加利用,则能助球友突破个人技术的瓶颈,提高球技,以便更好的愉悦心情锻炼身体。
 
1 乒乓球在各种状态时的受力分析


球被击打时,动力学原理告诉我们,当作用力全部作用于球体的边缘时,球体将不产生任何飞行速度而只原地自转,而与之相反,当作用力全部作用在球体的圆心,球将不产生任何旋转而只是产生向前的速度。这也就是弧圈球和快攻打法的分别所在,如果切线方向的分力多了,旋转强烈了,则是弧圈打法,如果中心方向的分力多了,速度快了,则是快攻打法。
在球的飞行过程中,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双重作用。由流体力学原理可知,因球带有旋转,在旋转方向两侧的空气压强是不一样的,如果带乒乓球强烈上旋时一侧气压高,一侧气压低,旋转越强烈气压差越大,运行轨迹越下沉,球在着台后越往下钻,两个弧线看起来很明显,于是称为弧圈球。
弧圈球的威力不是仅仅体现在速度快,更体现在旋转形成的弧线,球的运行轨迹让对手不好判断,能判断大体的左右方向,却因为旋转强烈弧线诡异,很难判断来球在到球拍附近时的高低,造成接球失误。
2 发球接发球环节时的流体力学
    发球,是唯一可以自己随便使用,不受对方影响的技术,好的发球配合适当的发球抢攻战术,可为自己占得先机。如果关键时刻,自己的两个发球都能拿下,对方的发球再搏上一个,胜率就大大提高了。
由于发球抢攻是我的特长技术,感受颇深,发球不在于旋转有多强烈,落点有多精确,最重要的是要出乎对方的意料,让对方猜错。比如发一个转的球一百八十转每分钟,对方却认为是一百六十转每分钟,按照一百六十转的手法去接,则下网了,如果相反,则球冒高了,给了自己发球抢攻的机会。
有时对方发球动作很小巧隐蔽,自己不容易通过摩擦球的瞬间判断球的旋转,则此时流体力学的原理就派上用场了。
如果是强下旋球,则因为压强差比较大,球着台后再跳起后会显得很“沉”,跳起的高度不高,感觉就是“不走球”。这时搓球的时候就一定要抢在球的上升期,也就是球刚刚弹起的时候,以抵消球的部分旋转,否则很容易下网。
如果球是不转球,则弧线很正常,这时接球要打球的上升期或高点期,以防回球质量不高,出现冒高的情况,防止对方发球后的抢攻。
如果对方偷袭了一板上旋的长球,则球会明显的急而且“拱”,因为此时气压差形成的力抵消了部分的重力,所以球会下沉得慢,显得很“顶”,此时接球一定要坚决,压低板型直接抢攻,不要再想着搓球削球防守。
如果球带着一些侧旋,则球的行进路线就不是沿着直线了,因为两侧的气压不一样大,会被空气压着往旋转的方向走,出现侧拐的球路。此时击球时注意左右调整,以免出现漏掉球,没打着球的情况。
3 相持环节的流体力学。
   主流打法现在一般分为弧圈快攻和快攻弧圈两种。顾名思义,分类是根据两种球所占的比例。
   一般前三四板球多是台内球的缠斗,以球接发球,摆短劈长为主,这些球自然都是下旋球。过了前三四板球之后,在高水平运动员之间,遇到了出台的下旋球,此时就不会回搓或回削了,而是会直接拉一板高调弧圈球。从此开始,球转为上旋球,进入了相持球的阶段。
也就是说相持球是以上旋球,弧圈球为主。此时因球带有强烈,在旋转方向两侧的空气压强是不一样的,强烈上旋时一侧气压高,一侧气压低,旋转越强烈气压差越大,运行轨迹越下沉,球在着台后越往下钻,形成不好判断的弧圈球。
怎样拉出高质量的弧圈球呢,这也是需要理解流体力学基本原理的。因为球的旋转是由球拍的线速度传递过去的,此时要研究的就是怎样在保持身体稳定的前提下尽量提高出手时的线速度。
一般的业余球友此时想到的首先是手腕迅速的内收,或者是小臂迅速的内收,这些动作其实都是舍本逐末的。因为在甩臂击打时,球拍的运行轨迹是一个近似的圆,线速度等于角速度乘以半径,于是首先应该在能保证身体重心和动作稳定性的前提下,尽量舒展开大臂,在击球瞬间的前面再迅速收小臂,这样才会获得更快的线速度。
然而,在半径有保证的前提下,更重要的是要获得更快的角速度,此时就需要蹬地转腰,充分运用身体的力量,把腰部转动起来,传到到手中的球拍终端上。要尽量简洁连贯,以便提高击球准确率,保证动作能够迅速还原。
这样,经过右脚蹬地,迅速转腰,大臂展开,小臂内收,手腕微抖的几个环节,才能把线速度最大程度的传递到乒乓球上,获得质量更高的弧圈球,为自己的相持球得分加上保险。
4 遇到怪拍手时的流体力学。
乒乓球的胶皮分好多种,除了正常的反胶,比较流行的还有正胶长胶生胶和防弧胶皮。
正胶就是颗粒比较大而短密,快攻选手用的多些。这种胶皮的最大性能是出球快,拉球时有时因为打滑会出现假弧圈,也就是看上去动作像是拉出的强烈上旋球,实际上没有那么转,因为胶皮打滑了,球拍的线速度没有完全传导到球上。此时判断时还是要用到流体力学,看球的运行轨迹是不是那么的“弧圈”,不要被对方的动作所迷惑。
长胶是颗粒长而疏,最大的性能就是“打滑”,也就是打球时没法给球沿切线的力,从而完全不吃旋转,当然也无法制造旋转。打得少了就会很不适应。碰到长胶球手,首先做到的应该是心里上不要怕。因为他根本无法制造旋转,所有的旋转都是我制造的,也就是说所有的旋转都是由我控制的。对于乒乓球运动来说,能够完全控制旋转,这是多么大的优势。一般战术就是发下旋长球,然后扣杀上旋来球,或发上旋长球,后提拉下旋来球,然后连续提拉。打长胶个人认为最好不要缠斗台内小球,因为算来算去旋转会自己算晕了,而对方可以完全无视旋转变化,专心处理落点,这样就很不利。如果尽快转为相持球,则就有了优势。
生胶的胶粒是短而密,小而弹。特点就是速度快,落点深,来球带有下旋性质,球显得比较“沉”,按照流体力学的特点,注意按照来球的弧线调整拍型,接球时不要下网就行了。战术上一般生胶打法的球友反手是特长,所以多给给正手位调开位置后突击一下反手或中路位置,效果一般会有些。
5 去球场和回家的路上的流体力学
走车流少的地方,飙车去,节约时间。
6在浴室中
抢占水量最大的淋浴喷头,这是必须,嘿嘿。



[此贴子已经被风刀霜剑于2009-5-24 8:56:41编辑过]

作者: 冲动与迷茫    时间: 2009-5-23 22:07
 汗了,怎么出不来,word上面粘贴过来的,没整成功

作者: 冲动与迷茫    时间: 2009-5-23 22:10

不会弄了 期待版主给整整 代码什么的 只显示文字不知道怎么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5-23 22:12:51编辑过]

作者: 风刀霜剑    时间: 2009-5-24 08:45
今后再遇到类似显示代码的情况,文章粘贴后先点击工具栏中的清除代码标示。
作者: 冲动与迷茫    时间: 2009-5-24 11:59
 多谢
作者: 大内高手    时间: 2009-5-24 20:55
好贴,受益匪浅。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zhustc    时间: 2009-5-24 20:55

写的不错,赞


作者: deniel021    时间: 2009-5-24 20:56
楼主概括得太精辟了,收藏了!
作者: 米米    时间: 2009-5-24 21:56
好贴,受益匪浅。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冷不丁    时间: 2009-5-24 22:25
这个我也喜欢,支持一下!
作者: mahous    时间: 2009-5-25 00:32

呵呵 我喜欢这样的文章

但在1 2 种有几点不敢赞同。

首先,弧圈上台下扎 不是因为气压差 而是因为球体本身的旋转和台面之间强烈的摩擦。从而提高了向前的速度。导致球体弹起后,向上和向前的速度比例产生变化。所以下扎。

 

弧圈难以防守往往就是因为上台后线路的变化。就本身而言,其旋转对“诡异”的线路没有任何帮助。并且转速越高的球。其线路往往越固定。打过排球的人都知道排球发球就2种方法。1飘球 所谓的飘球(空中左右晃,让对手一传不到位)就是典型的不转球。2 跳发 高速的大力跳发都是强烈的上旋球。飘球速度慢,但线路诡异。跳发速度快,可线路固定。

 

还有就你说的那个下旋“不走球”的原因,同样的也不是因为气压。和弧圈相比,“逆旋转”的下旋球和台面也有强烈的摩擦,弧圈的顺旋转,上台有加速。下旋球的逆旋转自然会减速。

 

 

老实说,你说的流体力学和F1里面的空气动力学 我都不是很懂,但个人经验有二

1 空间越大的地方,球速越慢

2 在一定范围内,上旋越强烈的弧圈球,在飞行过程中,速度衰减的越少。

 

 

欢迎讨论!!!


作者: kh980520    时间: 2009-5-25 07:46
好贴,受益匪浅。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whl7432    时间: 2009-5-25 08:45

顶!


作者: 冲动与迷茫    时间: 2009-5-25 22:21
 呵呵 多谢mahous  兄指正 的确二跳也跟着台后球与台面的摩擦有关 这真是忽略了

作者: congcong78    时间: 2009-5-27 14:39
不错真的不错!
作者: 小叶子就是我    时间: 2009-5-27 15:05
好贴,受益匪浅。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九月天空    时间: 2009-5-28 20:45

谢谢楼主的分析!好

(, 下载次数: 0)



作者: 安阳郝文杰    时间: 2009-6-18 12:34
楼主介绍得很具体,学习了,谢谢!
作者: guheng2009    时间: 2009-6-19 10:00
多谢楼主分享
作者: 江山子龙    时间: 2009-6-25 02:34
QUOTE:
以下是引用冲动与迷茫在2009-5-25 22:21:00的发言:
 呵呵 多谢mahous  兄指正 的确二跳也跟着台后球与台面的摩擦有关 这真是忽略了

关系不大-----球和桌子的摩擦力---是一个垂直的力---导致是上跳高度,另一个旋转导致桌子切线力,只是减少旋转

 

下扎--是垂直力和切线摩擦力后保留的旋转速度--两面的作用的结果---(其中预留的旋转就是气压差的来源)

 

桌子切线摩擦力流失的旋转--很小(相比高速弧圈而言)--基本可以忽略

 

所以总的说是---弧圈球--第一弧线对桌子的角度的垂直分力和旋转--影响二跳弧线


作者: 江山子龙    时间: 2009-6-25 02:38
QUOTE:
以下是引用mahous在2009-5-25 0:32:00的发言:

呵呵 我喜欢这样的文章

但在1 2 种有几点不敢赞同。

首先,弧圈上台下扎 不是因为气压差 而是因为球体本身的旋转和台面之间强烈的摩擦。从而提高了向前的速度。导致球体弹起后,向上和向前的速度比例产生变化。所以下扎。

 

弧圈难以防守往往就是因为上台后线路的变化。就本身而言,其旋转对“诡异”的线路没有任何帮助。并且转速越高的球。其线路往往越固定。打过排球的人都知道排球发球就2种方法。1飘球 所谓的飘球(空中左右晃,让对手一传不到位)就是典型的不转球。2 跳发 高速的大力跳发都是强烈的上旋球。飘球速度慢,但线路诡异。跳发速度快,可线路固定。

 

还有就你说的那个下旋“不走球”的原因,同样的也不是因为气压。和弧圈相比,“逆旋转”的下旋球和台面也有强烈的摩擦,弧圈的顺旋转,上台有加速。下旋球的逆旋转自然会减速。

 

 

老实说,你说的流体力学和F1里面的空气动力学 我都不是很懂,但个人经验有二

1 空间越大的地方,球速越慢

2 在一定范围内,上旋越强烈的弧圈球,在飞行过程中,速度衰减的越少。

 

 

欢迎讨论!!!

球和桌子摩擦力--球的切线方向力---不是导致球向前的力量,只是减少了旋转


作者: jljyxjm    时间: 2009-6-25 15:36
学习 了                
作者: 合乎自然    时间: 2009-7-8 00: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合乎自然    时间: 2009-7-8 00: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pingpangxing    时间: 2009-9-9 13:28
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提高自己技术。
作者: 346989419    时间: 2013-8-13 09:49
  强烈支持楼主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346989419    时间: 2013-8-13 09:49
  强烈支持10楼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346989419    时间: 2013-8-13 09:50
  强烈支持9楼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346989419    时间: 2013-8-13 09:50
  强烈支持8楼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346989419    时间: 2013-8-13 09:50
  强烈支持7楼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346989419    时间: 2013-8-13 09:50
  强烈支持6楼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512332122    时间: 2013-8-13 11:01
研究到这个深度了都,怪不得中国乒乓强呢
作者: 大平子    时间: 2013-8-22 10:06
[em1011]
作者: 初见3    时间: 2014-5-30 22:44
标题: 得到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作者: 反手比正手好    时间: 2014-6-25 12:50
很养眼的帖子,顶楼主!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bbs.cnpingpa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