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欧洲12强冠军时,你哭了吗?”
“没有,我哭都是看到别人拿了好成绩。联想到他们真的很不容易,才会哭。”
2009年 2月8号,李倩,一个新的名字刻在了欧洲12强的冠军奖杯上。这样一个成绩,也许对很多人来说并不是什么大事, 但对于起点比较低的她来说, 也算是这些年努力的回报。
2008年的欧洲12强决赛,李倩输给了荷兰的李佼,今年她准备接受两种结果:一、突破自己去年的成绩,拼冠军。二、如果抽签不好,小组都很难出线。小组抽签结果出来后,李倩和罗马尼亚双姝之一的左撇子萨玛拉、白俄罗斯的削球名将帕夫洛维奇分在一组,前者从未交过手,后者最近一年多来还没赢过。“这样的签,心一下子就凉半截了。”李倩回忆起刚抽完签时的感觉说。
上午4比0完胜萨玛拉,而接下来对帕夫洛维奇的比赛才是突破自己的重要一关。只是“突破”的结果连李倩自己都没有想到。
“突破”似乎来得有些早,既然来了就要试试,中午先好好吃一顿,下午拼了。谁知,吃得饱饱的李倩刚走出餐厅,教练突然通知比赛马上开始。原来李倩看错了比赛时间,以为是下午的比赛。马不停蹄赶到了赛场,对手已经在球台边静候。都没来得及做准备活动,立足未稳的李倩9:11先输一局。
吃得太饱不方便移动,这反而激发了李倩的思考能力。“这么打,有戏。”第一局输了之后,李倩自言自语,更加坚定了战胜对手的决心。“对方攻势强大,就当攻球来打吧。”第二局李倩耐下心来打落点,失误明显变得可控,而对方反而越打越急。最终,李倩4比1顺利战胜对手,同时锁定了小组第一。闯过这一关不但使李倩突破了自己的瓶颈、消除了内心的阴影,而且找到了克敌的法宝,对最终夺冠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四分之一决赛李倩以4比1横扫罗马尼亚的骄傲——杜迪安。通常这种时候任何人都会稍稍松一口气,但她半决赛的对手是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德国选手吴佳多,对方在这次比赛中状态极佳,打削球又有一定心得,客观来讲,李倩的胜利变得更艰难了。
全场的观众都在为他们的球星加油,李倩和教练的喊声淹没其中,他们就像在风浪中的小船一样,为取得胜利顽强地对抗着对手和自己。随着比赛的深入,双方都消耗了很多体力,谁都怕主动发力造成无谓失误。内行人都知道削球的优势在决胜局最为明显,靠着这样的优势,李倩紧紧咬住了对手,轮换发球后,胜势开始向李倩倾斜,随着对手最后一板进攻出界,李倩终于以4比3取得了这场耗时近两个小时比赛的胜利。
躺在宾馆的床上,李倩还没有从疲惫中恢复过来,迎接她的是一场真正的“马拉松”赛。决赛李倩对阵来自荷兰同为削球手的李洁。“看看能不能在这场削球大战中取胜吧。”揉着自己酸痛的大腿,满脸汗水的李倩这样想着,身体的疲惫并没有让她产生畏难情绪。小组赛战胜了自己的劲敌削球手帕夫洛维奇,给了她无比的自信。
在以往的战绩中,李倩对李洁保持着较高的胜率,虽然赢得都很艰苦,但心理上还是占些上风。就这样,李倩迎来了自己预设的第一种结果——“突破自己,拼冠军”。体力透支的情况在决赛中没有预想的那么糟糕,虽然李倩是以4比1的大比分战胜了对手,但比赛过程十分精彩。场上是对手,平时很谈得来的两位削球女将在决赛中为德国观众奉献了一盘乒乓大餐。李倩终于如愿以偿得到了最好的结果。秉持着早期海外使团的坚韧和奋斗精神,在激烈的竞争中,她终于站在了欧洲女子乒坛的前列。
李倩出生在素有乒乓摇篮之称的河北保定,唐银生教练在保定体校乒乓球队培养出了齐宝香、高军、牛剑锋、白杨等名将。性格直爽的唐教练曾经当着全队的面说:“你们中如果有打不出来的人,最惨的就是李倩”。
当时中国正处在经济体制改制时期,众多“水土不服”的企业都面临着生存危机,不幸的是危机同时降临在了李倩的父母头上。双亲下岗,失去了经济保障,而母亲的身体在生下李倩之后一直不太好,本已四处举债的家庭此时更是“雪上加霜”。 李倩的父母就是在这样的经济条件下默默地支持着自己的孩子。
“能站在球台前,就要凭实力进入国家队。”父亲的话如惊雷一样在还是孩子的李倩头上炸响。从那一天起,李倩就开始了对命运的抗争。人都是逼出来的,不管她愿不愿意,从此那张小小的球台便承载了这个家庭的全部希望。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自从知道家里情况不好之后,李倩感觉身后仿佛总有人在鞭策着自己奋进向前。
参加国家队举行的年底集训,对很多人来讲是一次提高水平、引起国家队教练注意的好机会。然而象征着中国乃至世界乒乓球最高学府的国家队,并没有垂青这个苦命但却努力的孩子。“希望之光”也因此一度在这个家庭中变得暗淡起来。
时间过得飞快,在竞争激烈的国内环境中,与越来越年轻的球员相比,李倩的资本却越来越少。一次偶然的机会,如今的波兰国家女队主教练希望在中国挖掘一名有水平的削球运动员,自知年龄已不占优势、机会也越来越少的李倩在教练的建议下,萌生了到国外闯一闯的念头。
有海外生存经历的乒乓球员都知道,在国外打球第一年处处暗藏着困难,而李倩首先要面对的是两个月的试用期。一眨眼,两年过去了,教练郑重地征询她的意见:“要不要拿波兰国籍,去实现自己在乒乓球上的最大追求?” 这样的想法时常在李倩的梦中出现,她知道要想让梦想变为现实,需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辛苦。为了实现自己多年来的心愿,更为了回报多年来为她付出巨大辛劳的父母,以及曾经培养过她的教练们,她决定走上这条充满坎坷的必经之路。
2006年,李倩初次参加国际公开赛就在德国获得了21岁以下组冠军,接下来的波兰公开赛,李倩的状态和自信已经越来越好,但她深知自身的不足,需要通过不断参加激烈的比赛,积累一些国际比赛经验。因为当时还没有世界排名,李倩连21岁以下组都需要打预选赛,密度极强的场次使打削球的她,在体力上出现了透支现象。这让她不得不放弃21岁以下比赛,正赛第一轮决出32强后,教练和她达成了共识,放弃两线作战。在接下来的正赛中连胜包括日本的梅村里、德国的沙尔等世界优秀选手,并最终在决赛中战胜了奥地利的刘佳,勇夺冠军。站在冠军的领奖台上,捧着足有半人高的奖杯,生活似乎向她绽开了笑脸。
2008年李倩夺得了奥地利公开赛的单打冠军。几年来在国际舞台上的历练,让她的成绩稳步上升,近几年来李倩始终在国际乒联积分榜上排名前列,已经不容置疑地坐上了波兰国家女队一号位置。遗憾的是,在北京奥运会的女单比赛中,李倩竟然大意地负于白俄罗斯的削球手科斯特罗米娜。失意的北京奥运过后, 厚积薄发的李倩,终于在今年欧洲12强赛上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并历史性地闯入了世界排名前20。人们难以想象,正是这个平时训练缺乏对手,偶尔找国家队里管理生活的波兰大妈客串一下陪练的女孩,在短短几年之内登上了亚洲女子选手占据大半壁江山的欧洲乒坛塔尖,让人不得不钦佩她的韧性。
“如果我们手中只有柠檬,那就做一杯柠檬汁吧。” 已经记不清多少次在书中看到这句话了。不知道有多少在海外打拼的中国乒乓人,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着当地的乒乓球运动发展,俱乐部的乒乓球环境也许让人无奈,但李倩根本没有时间去考虑这些,她正着眼于现在,积极地规划着未来。现在她已经开始瞄准了2012年伦敦奥运会。
在未来的道路上,在熟悉削球的亚洲强队面前,她要比攻球手面临更多的困难。但削球的技术特点磨练出了一个坚韧而执着的李倩,这些年来,她从未因为困难就选择放弃,也从来没有因为一点点成绩停止前进的步伐,就像中国国家队训练馆里高高悬挂的标语写的那样,“杀气、骨气、志气”已经流淌在她的血液中,像每一位海外中国乒乓人那样,领悟着人生的奋斗目标,知道如何做好一名中国人
这篇文章在乒乓世界中有,今天我刚读完。
削球手能打到这地步不容易。
漂亮啊,美女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bbs.cnpingp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