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标题: 挥拍的轨迹问题(ppp9原创) [打印本页]
作者: ppp9 时间: 2005-11-24 22:12
标题: 挥拍的轨迹问题(ppp9原创)
轨迹有内弧、外弧区别:挥拍轨迹朝上凸起的,这种弧线是向内的,可称为“内弧”;挥拍轨迹朝下凹的,这种弧线是向外的,可称为“外弧”。外弧的特点就是充分发挥前臂和腕关节的爆发力来加强旋转,并获得更高的速度。外弧制造旋转在靠胶皮摩擦的基础上,更多的是靠海棉对球弹力的分力。外套更适合外弧打法。(重心基本上是从下往上的。)内弧的特点是为了增加力的作用时间,更好的制造旋转弧线。内弧制造旋转多靠胶皮的摩擦。国套更适合内弧。外套和国套的制造理念不同。(重心是从后往前的,个人观点,可能还需要推敲)。拉高吊和快撕、快带全是内弧,力量小但有旋转比较稳定。发力冲时外弧运用的更多。不同的动作结构,在同一个人身上可以同时运用。根据来球的性质(力量的大小、旋转的变大、击球时球离身的远近)和自己的处理方法,来合理应用技术。技术没有绝对的,只有相对的合理化,各种项目世界名将的动作都有细微差别的。每个人具体的生理条件决定每人个的技术特点,不可直接认为那位动员成绩好,他的技术就是最好的,运动成绩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反手的攻球外弧明显比内弧运用的多,更符合生理要求)(要搞清楚用腕的动作到底叫什么?总觉得四个方位没有搞清楚,手腕的基本动作分为屈、伸和内收、外展。手心方向为屈,手背方向为伸。向小指方向为内收,姆指方向为外展。)其实拉球时手腕的动作是很相似的,内弧有一个小臂内旋的动作,外弧小臂要处旋。现代理论不再提小臂内旋外旋,搞的大家把这个关键问题都忘掉了。小臂旋转也是微调的一部分,不要简化身体任何部分的功能。有的人为了压拍型,而抬肘,那是在动大臂,小臂抬起只是现象。我记得有个国教否定过小臂要旋转。其实现代的国教和书籍上都不提击球轨迹问题,从前书上说的击球轨迹就象我们说的内弧,和东东羊的老教练四分之弧的理论也是相同的。由于乒乓球技术的发展,击球弧线多样化,很难说清各自的好坏,所以现代理论根本不提这事。估计是怕打不到狐狸,惹一身骚。不解的问题,内弧拉球是从中部到中上部,外弧触球是个什么过程呢???从中上部到中部的滚动摩擦能解释吗!有个朋友的说法很有意思:外弧就像是两个胶轮两个轮都是从相反的方向转动而造成摩擦。内弧是滑动式摩擦(用词不准)就像是皮带在带动轮转动,皮带的运动方向和轮的转动方向是一样的。弧圈球是以摩擦为主的技术,从摩擦效果上说内弧更有利,但提高质量必须加大力量,加快速度。现在不再提“不请理打法”,因为现代的打法都越来越凶狠,速度越来越快,能打到台上就有合理性存在,所以我认为外弧线是一种趋势。就生理条件来说,身材高大用外弧好,反之内弧好。
作者: ppp9 时间: 2005-11-24 22:15
不信这不是精华,这是我六月份写的一万多字中的一部分,为什么写的原因这里就不说了,有两位网友提到这个问题,把它奉献给大家.文章里谈到的东西不是从专业角度出发的.
如有转贴的请注明:精英ppp9[em04]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24 22:26:28编辑过]
作者: gong_chen 时间: 2005-11-25 10:17
楼上注意到没有,不管用什么套胶,正手没有用外弧的。反手也只有少数人,和少数技术使用的是外弧线。不知道你怎么分析这个现象的呢?
作者: 关东店 时间: 2005-11-25 13:0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okwwyy 时间: 2005-11-25 13:08
我想见识一下楼主那整个的一万字的文章。
楼主分析了很多东西。但这个题目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却是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看法。因为对这个问题有影响的因素实在是太多了。以前有过这样的讨论,虽然最后看起来有了点结论,可也没有多大说服力。正象楼主说的那样“能打到台上就有合理性存在”,动作本身是大同小异的。差别之处也可以说就是各人的特点吧。如果讨论外弧和内弧,首先这个概念就很难下,以前在别的论坛有几百人参加讨论,最后认为挥拍路线应该是在一个平面上的,把外弧和内弧的定义为触球前后拍型的变化差别,这也只是一种看法而已。而一些人认为应该从挥拍路线内弧和外弧。无论怎么分析,抛开重心,腰腿、站位、击球点、来球路线等因素要求动作的调整这方面不说,都必须涉及到拍形的变化和引拍轨迹的变化,这里面的变化正是每个人的动作的差别之处。而研究方法的简陋,使得要得到较为明确的结论更为困难。
支持楼主对技术的研究,从研究的角度来说,这篇文章加精我认为是够了,毕竟技术的东西是发展变化的,谁也不能说就得到了正确的最终的结论。而从论坛角度来说,技术区精华贴的定义我认为应该是,通过对某项乒乓球技术问题长时间分析思考和实践的检验,得出的观点或结论,目前来说对大家可以有所帮助的,或者能引起大家的进一步思索。当然最好是热点问题,这样的加精华贴就够了。
我认为不管内弧和外弧,如果拉的是同一种球,比如前冲,击球点和触球那一段都是差不多的,所以在用内弧和外弧拉时,动作的差别体现外弧在一个挥拍轨迹向后多一点,内弧向下多一点,由于来球从升起到下落也是一个内弧线,所以用内弧的动作更容易和来球相切,不容易失误,但要拉出高质量的球来说,都要求对来球路线的准确判断,在击球瞬间都要求与来球切好,切得厚薄恰当。因此,初学者用内弧更容易拉上,但初学者的拉球时切球的那一段是粗略的,磨擦厚度是不能准确控制的,而高手往往可以降低内弧的弧度,用基本不带内弧的动作去直接打磨球,并准确保证磨擦的厚度和打的比例,这样就从整体轨迹的内外弧向手腕的变化上发展,而水平越高的双方球速越快,有些球速快旋转强的球由于整体弧线较难把握,有时要退到中远台,动作较大,弧线较长,即使高手也要用点内弧的动作来配合达到更好的击球效果。反手位由于动作相对较小,离台较近,容易准确切球,所以反手位不用内弧的动作也相对容易拉好球,因此直接在一个平面上挥拍更快捷,更容易把握上升期击球。因为在能准确切球的前提下,拍的轨迹在一个平面上更能发挥动作的速度和力量。
作者: 风刀霜剑 时间: 2005-11-25 16:02
支持5楼的观点。
作者: dihua 时间: 2005-11-25 16:52
未曾仔细考虑过。能结合实例谈谈吗?[em06]
作者: okwwyy 时间: 2005-11-25 20:58
纯业余的见过反手外弧的,失误明显多,连续能力多半不如业余反手位用内弧的。而且业余的用外弧也很难发挥出外弧的特点,球速反而且够快,且动作偏大
作者: ppp9 时间: 2005-11-26 00:54
有些东西是很难写清楚的,如果你有些好的基础,你会从中领悟到一些东西的,从语言上我只能写这些,写的很简单,必需结合你自己的技术知识来理解.书上从没写过我写的东西,因为这东西是没法写入书中的,不求是正解,但求对大家有点启发.
同一种球你能用多少种方法回击,如果不能,我说的东西你就不好理解的.例如回击正手的半出台球下旋球.快搓长,慢搓短,挑打,撇,正手侧拧,切,快拉,拉加转.质量不要求太高(没有太多的时间练习,大家都不会太高的),但不能去送死,你都能应用出这些技术吗?
正反手我试练过(不是试打过)外弧和内弧,通过观看名将动作,写出这一点点东西.只有懂的多才能选出更适合自己的,但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em04]
作者: ppp9 时间: 2005-11-26 01:15
我又重看了一下我的原文,很多话只是一句,确实需要一篇幅的文章来说明.确实很不好理解.其实我写过万字时就写不动了,感觉自己的积累还是不够.只能边积累经验边补充.
作者: dihua 时间: 2005-11-26 06:45
能具体说说是哪位名将吗?[em09]
作者: ppp9 时间: 2005-11-26 08:45
王历勤、老瓦、小孔的反手外弧应用的很多,王历勤和老瓦的正手应用外弧也不少,还有现在正受大家关注的BOLL。如果从比赛中看不清,他们都有教学片,那里看的更清楚。最早让我注意到的是塞弗。
作者: dihua 时间: 2005-11-26 09:30
能再具体点吗?谁的教学片?下载地址?[em45]
作者: gong_chen 时间: 2005-11-26 09:47
以下是引用dihua在2005-11-26 9:30:00的发言:
能再具体点吗?谁的教学片?下载地址?[em45]
有同感。我还没在教学片中看到谁的正手弧圈示范动作用外弧的。想看看在正手用外弧拉弧圈是什么样效果。
作者: gong_chen 时间: 2005-11-26 09:50
反手弧圈中,如果来球是下旋,也不太见到用外弧的。用外弧的场合,多数是来球强上旋,快拉快带。
作者: ppp9 时间: 2005-11-26 14:47
书生见到兵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bbs.cnpingp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