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标题: 你没见过的Stiga [打印本页]
作者: munai 时间: 2018-11-9 00:06
标题: 你没见过的Stiga
本帖最后由 munai 于 2018-11-11 21:35 编辑
在乒乓球的历史上,stiga有其独特的地位, 其实stiga也不光是一个乒乓球器材的品牌, 它涉足的业务包括渔具,滑雪用品,射击用品,桌上玩具等,对于我们乒乓迷来说,关注Stiga,其实关注的是背后瑞典制拍工厂多年来创造的奇迹,而stiga更像是一个代言人,把这些奇迹淋漓尽致的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stiga从1943年开始正式涉足乒乓器材业务。在乒乓球的历史上, 1950年代之后的球拍可以称为“现代乒乓球拍”,但是60年代之后的球拍和胶皮更接近我们现在的器材,所以我打算分几个时期来介绍一下。
一,1960年-1973年
从60年代到70年代初是Stiga的黄金年代,这个时期的Stiga所占的市场份额比其他的品牌要多得多,虽然这个时候stiga还只有一种结构的球拍,淋巴-淋巴-阿尤斯-淋巴-淋巴,也就是最经典的allround wood的结构,不同的球拍主要体现在厚度的不同(4.8-6.0mm)和柄型的差异差异很大从都有,主要的柄型有FL,ST和CO。
FL主要有Asler, Hornet
ST 有Bengtsson,Bernhard,Mellis..
CO柄有 Original,Flisan , Johansson...
还有一种特殊而且知名的柄型,Ehrlich,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一下这个传奇色彩的球员。
60年代的stiga球拍, 在制造工艺和木料选材上都非常特殊和细致,会选用一些自然干燥很长时间的老木材和天然成分的胶水,手柄部分的处理采用比较低的压力压合,并用两个木钉固定,全部过程都由瑞典工厂的手工匠人来完成, 被认为是品质最高的球拍之一,而且当时所有高水平的运动员几乎都用的是stiga的球拍。
这个时期的Stiga得拍柄设计以人像为主,同事有一个大写的首字母,所以即是人像拍,也是“字母”拍,当时的球拍都是贴着胶皮卖的,而且都是Yasaka的胶皮,颜色有绿色,蓝色和红色,有反胶也有颗粒。
(, 下载次数: 0)
(, 下载次数: 0)
60年代前中期的人像拍Hans Alser 和 Kjell Johnasson
(, 下载次数: 0)
(, 下载次数: 0)
60年代中后期的人像拍Hans Alser 和 Kjell Johnasson,胶皮去除之后的样子
(, 下载次数: 0)
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初的,Kjell Johnasson , Alex Ehrlich,Carl-Johan Bernhard
二,1973年-1974年
这算是一个过渡时期,拍柄上的文字出现了一些细节上的变化,人像系列出现了“世界冠军”(world champion)的字样,,并且逐渐出现了板面肩膀上印字的人像拍,也就是allround wood,这个时期的球拍普遍比较薄。74年开始,拍柄上有MadeIn Tranas的字样,标明了产地也就是大名鼎鼎的wood house的生产地.
(, 下载次数: 0)
作者: munai 时间: 2018-11-9 00:07
本帖最后由 munai 于 2018-11-16 17:06 编辑
三,1975年-1982年1975年,对于stiga来说是重要的一年, stiga第一次有了不同结构的球拍,分别是offensive wood,allround wood, defensive wood, 分别代表三种不同的打法,并且将这些字样印在拍肩上,拍柄上不再使用人像贴纸,取而代之的是印有球员名字的标牌,另外一个变化是在拍柄的侧面刻上了代表年份和生产日期(周)的字母数字的组合,A代表1975年,后面的数字代表第几周生产。 这个现象持续到了1982年,也就是字母H之后, 我暂时还没有见过球拍上有出现过I和J。
先说说offensive wood,这个板子不同年份有不同的结构,我问过一些stiga的收藏家,据说A-E的更有收藏价值,据说而已,其实自己喜欢的最有价值![](static/image/smiley/default/smile.gif)
胡桃木- 红色染色 淋巴-阿尤斯- 红色染色 淋巴 -胡桃木 1975-1979 (A码-E码)
胡桃木 - 紫檀- 阿尤斯 -紫檀- 胡桃木 (F码之后)
这个拍子虽然是Offensive ,但是和我们常说的OC结构大相径庭,也就是和oc没啥关系。
标准的厚度是5.0mm比较薄,以大球时代的标准来看,这种板子的手感非常柔和,应该算是ALL-级别的球拍。
第二种球拍还是Allround wood,还是那个经典的结构,淋巴-淋巴-阿尤斯-淋巴-淋巴,这个时期的allround wood的,厚度在5.0-5.5mm之间,70年代产的稍微薄一点, 80年代生产的稍微加厚了一点。秉承stiga一贯的“偏差大”的风格,也会有6.0mm这样的奇葩货出来,这种参数的allround wood是威力和手感的完美结合。
第三种球拍是defensive wood,顾名思义是给削球手设计的球拍,柳桉基本上是一种削球拍的专用木材了,我对defensive wood的了解知之甚少,就给各位看官看看图片,
结构:柳桉- 柳桉 - 染色 阿尤斯 - 柳桉 - 柳桉
时间来到1978年,stiga生产了第一支碳素球拍,也就是super carbon,因为是比较黑的面材,所以国内翻译为黑钻,后期的super carbon改成了白色的面才,所以叫做白钻。第一版的super carbon在拍肩上的字体是金色的,第二版的字体变成了白色,第三版的是黑色字体的。第一版和第二版的super carbon非常的薄,厚度是小于4.2-4.9mm的,还有一种黯淡字体的super carbon已经是1983年之后的产品了,厚度增加了很多,能达到5.5mm左右,在2014年的青少年比赛中还有人使用过。
结构:胡桃木 - 碳素 - 阿尤斯 - 碳素 - 胡桃木
到了1981年, stiga的经典球拍之一clipper wood面世了, 1981-1982被认为是第一版本的clipper wood,特征是柄侧面的钢印G(1981)和H(1982),clipper wood的字体为长字体,标牌的字体为银色,1983年之后第二版的clipper wood字体就偏小,偏短,对于bengtsson柄来说,第一版和第二版还有区别,柄型方正的为第一版,柄上有打磨成圆弧状的为第二版,
80年代的clipper wood厚度普遍在6.2-6.7之间,重量在90-100g的居多。是当时速度最快的球拍。
结构: 淋巴-阿尤斯-阿尤斯-阿尤斯-阿尤斯-阿尤斯-淋巴
第一版和第二版的bengtsson Clipper
第一版和第二版的字体差异
作者: munai 时间: 2018-11-9 00:08
本帖最后由 munai 于 2018-11-9 00:32 编辑
四,1982年-1983年-1985年1982-1983年是Stiga乒乓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间点,Banda的老板收购了stiga的乒乓事业部,换句话说,stiga易主了,1983年后stiga的拍柄上不再有字母+数字的钢印,标牌里面的字体也从银色变成了金色,这也是最早“金字”stiga的由来。
1983-1985算是一个过渡时期,offensive,allround,defensive wood还是那个xxxxxx wood,不过这个时期有一些并行的产品,可以介绍一下。
先说offensive类:
1982年Stiga在offensive wood 的基础上推出了一款stiga offensive的球板,这款球拍和offensive wood是并行生产的,用的还是offensive wood的盒子,力才改为云杉,第一版的Stiga offensive面材还是胡桃木。结构:
胡桃木 - 云杉(产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 阿尤斯 -云杉(产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 胡桃木
到了1983年之后,这个结构就改成了
染色寇头 - 云杉 - 阿尤斯 - 云杉 - 染色寇头
球拍的厚度在5.2mm-5.7mm,性能差异比较大,这个可以算是OC的始祖。这个型号的球拍对于面材的处理有一点差异化,一种就是普通的未处理的。另外一种stiga offensive在面材上涂了一层金属质感的涂层,处理过的面材稍微硬一点,这种涂层看上去像金属粉末一样,后来在90年代初,stiga采用类似的技术研发了Metal wood。
再说allround类,allround wood的同时期有一个并行的产品,stiga control
结构是:寇头-柳桉-阿尤斯-柳桉-寇头
寇头是偏硬的面材,阿尤斯是有底劲的大芯,差点就是比较硬+快的结构,中间用了一层柳桉很好的起到了“减速”的效果。
defensive wood 同时期的并行产品,叫做 stiga defensive,而且赶了一下潮流,computer designed ,计算机设计的哦,当时应该只有8086的电脑吧。
这个板子的结构我没有查到。 欢迎大家提供线索。
作者: munai 时间: 2018-11-9 00:08
本帖最后由 munai 于 2018-11-9 09:29 编辑
五、1985年-1992年
1985年,stiga又做了一系列的大的变动,停止了offensive wood的生产,stiga offensive正式更名为 offensive classic,大名鼎鼎的OC诞生了,后来基于这种云杉力才,阿尤斯大芯结构的经典球拍无数,banda waldner,banda off,狂王,vps等等。这个时期的OC的标准厚度为5.5mm,也有个别能达到5.7mm的,重量可以在80-100g之间浮动,一般来说厚一点的底劲足一些,同等厚度的情况下,重量大一点的硬一点,韧性更强,威力也更大。 结构:染色寇头 - 云杉 - 阿尤斯 - 云杉 - 染色寇头OC和stiga offensive 一样,也有两种不同面材的处理方式。
(, 下载次数: 0)
同时期的Offensive classic 也有个表兄弟,Offensive Evolution, 结构差异比较大,在stiga的目录上Offensive Evolution标称是比offensive classic快的,但是我见过的offensive Evolution的厚度都很薄,都在5.0-5.5之间,重量也普遍很轻,80g左右,很难相信会比offensive classic威力大。结构: 胡桃木-淋巴-阿尤斯-淋巴-胡桃木
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 stiga生产了一种9层的clipper wood,标牌从黑底金字改成了红底亮金色,拍肩上的字也从黑字改成了红色字体,这种9夹的clipper通常厚度比较厚,重量也非常恐怖,110多克是很常见的,可能和当时的流行的颗粒打法有关。根据流行的打法调整器材,这个现象是非常常见的。结构: 淋巴-阿尤斯-阿尤斯-阿尤斯-阿尤斯-阿尤斯-阿尤斯-阿尤斯-淋巴
Allround wood改头换面,更名为allround classic,具体年份不详,可能也是1985年,还是一样的结构,一样的味道,
结构:淋巴-淋巴-阿尤斯-淋巴-淋巴
Allround classic有一个表兄弟Allround Evolution,结构略有不一样,把中间的两层淋巴换成了阿尤斯,,阿尤斯比淋巴更硬挺些,而且所以Allround Evolution 比allround classic略微快一些。单纯从厚度和重量上来说,AE的标准厚度在6mm左右,重量在90g左右,可能比同时期的OC还要快,这个可能在木材的干燥,粘合工艺上有差异,在stiga 官方的目录上,AE还是比OC慢一点,控制多一点。
结构是:淋巴-阿尤斯-阿尤斯-阿尤斯-淋巴
stiga defensive生产的时间很短,允许我大胆推测一下,在stiga offensive改成offensive classic的时候, stiga defensive又改回了defensive wood的名称,面材改成了风骚的紫色,
作者: munai 时间: 2018-11-9 00:08
本帖最后由 munai 于 2018-11-9 00:47 编辑
六、1992年之后
到了1992年,是stiga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变动,stiga将工厂从Tranas彻底迁出.这里值得说一下, Made in Tranas的stiga球拍被认为是品质最好的,尤其是50-60年代,球拍均是工匠纯手工制作,但是由于当时的乒乓球打法和制拍理念和现在相差太多,所以这些球拍拿到现在来打,实用性不太强,我曾经打过一只年轻时代的Bengtsson,厚度在6.0左右,重量100g,手感非常的好,主动发力的情况下,威力不小。到70-80年代,球拍的木材,工艺保持了原有的水平. 当时的弧旋球技术逐渐成熟,使得制拍理念也和现在比较接近, 92年换厂之后, 所有的stiga球拍标牌里面已经没有了Made in Tranas 的字样,取而代之的是Made in Sweden,由于流失了不少水平高超的手工艺人,同时木材的质量也下降(据说搬厂的时候带走了一批木材,所以刚换厂之后短期的产品还可以),球拍的质量也随之下降。另一个显著的特征是金字双标变成了单标(这个时间的界限不是非常准确,Tranas也有生产单标的产品),stiga签了多年合约的三驾马车,也逐渐从柄上消失。
瑞典能够成为球拍制造的重要产地,不是偶然的原因,而是瑞典本身就是适合制作球拍的木材的产地,这个和宜兴盛产紫砂壶是同一个道理。
瑞典人整体做事的风格是“物尽其用”,所以能看到很多stiga的球拍品相出奇的难看,可以看出stiga对外观的注重程度明显比较低,但是stiga毕竟是一个有沉淀而且注重内涵的品牌,在球拍的大芯几乎不使用拼接料(我还从未见过),也许他们觉得面材的拼接对整体性能的影响较小。相对应日本品牌,以蝴蝶为例,对外观比较注重,在面材的使用上很少使用拼接料,大芯则是各种拼接都有,至于性能上,到底影响有多大,其实很难定论。各位看官自己心中有数就好。
另外在球拍的重量和厚度参数的控制上,stiga管控得比较松,使得球拍的参数浮动相当大,选择stiga球拍的时候,除了型号和结构以外,还需要格外注意的是重量和厚度,有相当一部分玩家因此觉得stiga 品控差, 我个人觉得这是个好事,对于玩家来说,有更多的选择,可以细微调整。 好比你看中一件漂亮衣服,但是XL码偏大了一点点,L码又偏小了一点点,怎么办?这个时候 L+或者XL- 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作者: munai 时间: 2018-11-9 00:08
本帖最后由 munai 于 2018-11-9 17:19 编辑
这里总结一下70年代之后stiga的柄型。
1、Flared:
从60年代起Alser就一直是粗柄FL的代名词,直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采用Legend来替代。细柄的FL,开始没有球员代言的时候用的是Contra,随后在80年代初签约后,细柄fl给了george bohm,他代言stiga的时间非常短,随后又让给了Ulfbengtsson,同样他和stiga合作的时间也很短,再后来就改名叫做Master柄了。
2、Straight:
同样从Bengtsson一直就是粗柄ST,从73年之后,也是唯一的粗柄ST,bengtsson柄又粗又长,比较适合欧洲人的手型,而且bengtsson又是一代大师,所以bengtsson柄在欧洲非常受欢迎。
到了80年代末,才出现了细柄ST,也就是Peter karlsson柄,Peter是晚好几辈的球员了, 所以他的名字坚持到了很后期还在使用。现在stiga的ST已经改名字叫做classic柄。也不知道是粗ST还是细ST
3、Conic:
Johnasson 从60年代起就是CO柄, 从73年之后,也是独占CO柄的代言10余年,80年代stiga签约Erik Lindh之后,Lindh也是CO柄,两个名字并行在产品线上好几年,中间Johnasson也做一种FL和AN的结合的柄型,有人叫蛇形柄,有人叫FN柄,发行的时间很短。到了后期CO柄就正式让给了Lindh。现在的CO柄叫做Champion。我个人大爱CO柄,原因是我比较喜欢浅握球拍,FL显然不是太适合我, ST柄浅握会有脱手的风险,那么折衷的CO便是我最好的选择。
4、Anatomic
70年代之后stiga才有AN柄的球拍,开始找不到代言,就在标牌里面用2000的字样代替,后来AN由 Ulf tickan Carlsson代言,简称UTC,瑞典队比赛的时候,坐在瑞典队主教练位置上的那个老头就是他。 现在的AN柄叫做Winner. AN其实是非常舒服的柄型,AN的全称是人体工学的意思,手柄非常贴合手掌的形状,只是现在的球员罕有用AN柄的,所以比较滞销。
粗柄FL- Alser->Legend
细柄FL- contra->George Bohm->ulf bengtsson->Master
粗柄ST- bengtsson细柄ST- Peter->classic
CO柄 -Johnasson->Lindh->Champion
蛇形柄-Johnasson
AN柄 - 2000->UlfTickan Carlsson->Winner
作者: munai 时间: 2018-11-9 00:09
本帖最后由 munai 于 2018-11-9 00:59 编辑
说一下日本市场在80年代到90年代的stiga:
在日本市场销售的clipper也有两个版本, 一种在拍柄就是寻常的clipperwood,拍肩有JTTAA的钢印,屁股上有Yasaka的尾标,还有一种是Prowood,相当于定制(特注)版本,中间层的红色染色木变成了绿色。
(, 下载次数: 0)
(, 下载次数: 0)
日本市场的Aroundclassic也有定制(特注)的版本, 拍肩上的字是Stiga classic
(, 下载次数: 0)
不知道日本市场的offensive Classic有没有定制的版本,难道叫stiga offensive?
三种不同年代的Yasaka尾标,右边的较老
(, 下载次数: 0)
作者: munai 时间: 2018-11-9 00:52
本帖最后由 munai 于 2018-11-9 01:00 编辑
(, 下载次数: 0)
作者: 江山北望 时间: 2018-11-9 07:50
樓主深夜發帖辛苦,向你致敬
作者: snk-9797 时间: 2018-11-9 09:16
涨知识了
作者: 544384141 时间: 2018-11-9 09:19
不顶不行
作者: zd1234 时间: 2018-11-9 09:43
樓主深夜發帖辛苦,向你致敬
作者: hhdj2008 时间: 2018-11-9 10:27
资深的好帖!
作者: haiwuya2 时间: 2018-11-9 15:32
真牛
作者: zenanerqi 时间: 2018-11-10 00:56
旷世好文!
作者: 江山北望 时间: 2018-11-10 08:18
絕對精華帖
作者: 老蓝 时间: 2018-11-10 17:48
木乃对于收藏和器材的认知,我是服气的
作者: ahei1983 时间: 2018-11-21 19:50
资深的好帖!
作者: 丸散膏丹 时间: 2018-11-24 19:46
真是拜读,学习了!
作者: fanxiang123 时间: 2018-11-25 17:38
看完涨知识,果断收藏
作者: xyhgod 时间: 2018-12-4 14:32
向元老致敬!
作者: taishan007 时间: 2018-12-18 11:57
楼主厉害,感谢分享
作者: mingren729 时间: 2018-12-18 14:29
这个得申精精精
作者: xl971205 时间: 2018-12-25 10:10
太牛逼了
作者: Tornado~ 时间: 2019-1-8 10:02
精品好文
作者: 丁丁68 时间: 2019-2-28 15:58
果断收藏,如果乒乓球器材开个大学课程的话,木乃可任教授并编写教材!
作者: yinheu1 时间: 2019-4-5 16:04
木乃的斯蒂卡,算是最多了的
作者: peterhsu 时间: 2019-4-24 22:43
系统介绍stiga品牌底板的好帖!
作者: xzytt 时间: 2019-8-17 04:09
vb
作者: WYDBBL 时间: 2019-8-28 08:38
才入一块核心碳素
作者: 飞鹰10 时间: 2019-9-9 16:43
看看
作者: 老刘003 时间: 2019-10-1 23:40
好帖!涨知识了!
作者: 老刘003 时间: 2019-10-2 10:15
好帖!涨知识了!
作者: 爭贰捌經 时间: 2019-12-12 11:33
大神
作者: 我参与 时间: 2020-1-21 18:14
学习了
作者: 小钢炮70 时间: 2020-3-15 21:07
看完了,挺好的,长长见识。![](static/image/smiley/default/smile.gif)
作者: liuzhihai09 时间: 2020-5-5 10:38
好帖!辛苦了!
作者: 小马988 时间: 2020-8-26 17:30
非常难得,学习了。
作者: 轩窗听雨晚落芳 时间: 2020-8-26 19:48
感觉木材比现代的好太多了,简直是艺术品啊
作者: 李玉琴3 时间: 2023-1-7 21:02
这拍子我这有一块有人要吗?
作者: 李玉琴3 时间: 2023-1-30 19:53
我有球友手里有。
作者: 风吹屁屁凉 时间: 2023-1-31 14:00
佩服!学习了
作者: zg518518 时间: 2023-7-20 17:18
经典传承,涨知识了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bbs.cnpingp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