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标题: 【评测】变速之矛、御敌之盾,快弧时代的攻防大师 [打印本页]
作者: darkhorse 时间: 2018-11-14 16:25
标题: 【评测】变速之矛、御敌之盾,快弧时代的攻防大师
本帖最后由 darkhorse 于 2018-11-14 16:28 编辑
在写V>15Stiff的评测之前,仍然不得不对Victas这个品牌表达一点敬意。目前上市的众多Victas的横板中,除了我们熟悉的FL柄,还能买到行货的ST柄。而套胶方面,普遍同时有Max和2.0mm两种厚度,让使用者在正反手的选择上可以充分自由。而V>15 Stiff这款新胶皮,也是在Victas这样的贴心服务意识下新鲜出炉的。硬度介于V>15 Limber和V>15 Extra之间,正反手皆宜。一点点微调却带给我们不同的理念。
因何而生,缘何不同
在还没听说Stiff要上市前,V>15 Limber和Extra已经受到了众多国手(丹羽孝希、吉村和弘、张宇镇等)、职业选手、业余球友的青睐,当然,也俘获了笔者的心。“不惧对方旋转”成了V>15系列强烈的印记。而反手使用软海绵的V>15 Limber,正手使用硬海绵V>15 Extra,一时之间,成了泥洼粉丝们的标配。但在这之中,还是有些呼吁:对于反手习惯更为硬朗套胶的球友来说,limber还是稍稍软了点,而extra放反手有点硬也有点重,若非业余高手或专业级别,不好轻易驾驭。所以,这个月,V>15 Stiff闪亮登场。胶面润泽,海绵为中孔的蛋糕。
V>15Limber,40.0±3,强旋转+控制强
V>15Stiff,45.0±3,强旋转+稳定强
V>15Extra,47.5±3,强旋转+威力强
如上所示,三者的表象区别更多是硬度上的。对比Stiff和Extra,贴在横板157*150mm的板面,Stiff约46g,Extra约49g。手指按压硬度,感觉两者差距不大。观察海绵的侧面,发现Extra的颗粒比Stiff粗但相对稀疏,而Stiff的颗粒排列相对紧密。
从Limber、Stiff到Extra,V>15的三款反胶有相近的内涵却不完全一样的特点。这个系列巧妙地将“不惧旋转的防守和压迫性的进攻”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得攻防两端都得心应手,可以随意地“浪”。最软海绵的Limber是主打控制牌的,对于各种水平的球友,都能自如地使用它,强调控制上的随心所欲和易用性。而最硬的Extra作为国际大牌选手的掌上利刃,重在最大化本身的威力。海绵弹性出众且力道十足,反拉反攻得心应手。最新的产品Stiff则是在易用性和杀伤性之间追求一个平衡,重在技术上的稳定施展。这实际上更符合业余高手和一般职业选手的需求。
矛与盾的契合
经过一年的亲身使用,对V>15Limber和Extra笔者也有了较深的体会。这次试打Stiff有了同样的感受。首先,正如广大Victas的青睐者所言,V>15系列给他们的最大感受是容错率和上台率高,怎么折腾就怎么有。很多表示用上了V>15,真的可以侧切和反拉几个了。因为性能上,V>15不怎么吃转。摸起来,感觉胶面十分涩性,所以对旋转不敏感。很多制造旋转能力强大的日系胶皮,反而容易吃转。
其次,不发力时弧线短,发力后弧线即刻变长。这个使V>15系列在反拉反带的成功率和突然性方面首屈一指。小力量下的防御,感觉海绵很肉,不怎么走,好像还有点虚。发力后,海绵却仿佛弹簧,能量十足。这样的反差使得V>15系列产生了速度上的反差。笔者称其为“变速之王”。尤其在借力弹击时,就像一道白光。这方面的优势有传统经典德套(如多尼克F2、挺拔Sinus)的风味,弹击脆爽给力。但V>15在减力卸力表现得更好,更稳当,弧线更短。
尽管V>15的胶面摸起来涩涩的,但海绵有强大的持球吞吐感。使得仍能够制造强烈的旋转。不畏惧来球的旋转,制造出球的强烈旋转,这两个矛盾点,竟然能够结合在一起,大大增强了这个系列的实战性。
完美反手:V>15Stiff
在正手这个领域,笔者仍然觉得V>15 Extra是大多数人更好的选择。Extra虽然标着47.5度,但真的不难打透。而V>15 Stiff比Extra更轻的重量和比Limber更脆实的手感,可能更容易赢得反手位的口碑。
实战检验如下:
旋转值和起球能力:
高。不知因为Stiff作为新品经过了改良,还是海绵的支撑力更好,即便小力量时,咬球感也比Limber更足,制造的旋转更强烈。Limber可以说啥球都能拧拉起来,但球质上没有Stiff“咬合”得那么紧。不过Stiff因为硬度更高,比Limber更需要一点手指手腕的力量。
起下旋的能力,V>15系列都很强。而弧线的长短依然取决于发不发力的区别。这方面的反差比一般日系套胶大。但主要特点还是小力触球时柔和,发力后海绵开始拉升、蹦弹。但用在正手拉冲时,Stiff海绵的吞吐相比没有V>15 Extra那么强烈,稍稍线性。
速度值和相持能力:
变速,仍是笔者认为的该系列最大特点。V>15 Stiff在防守时,卸力可以把弧线放短,借力发力又能把弧线突然打长、打快。对手的来球力量越大,越容易借力打出更快的速度。快不是一味地快,是速度慢与快之间一种突然性的变化。Stiff一速要比Limber好一些,毕竟海绵更硬实。
Stiff的突然性既是因为胶皮本身不怎么吃转,又因为海绵似乎有点“肉”的同时又有足够的弹力。有出众的防御和对抗能力,又能自己把握节奏上的变化。并不是那种不受控制的飞快,而是掌握在方寸之间,自由自在的快慢。
控制和球质:
不得不说,V>15系列有卓越的控制性能。台内小球的摆短劈长,中性力量时用各种技术来操控,谈不上多么猛烈,但容错很高。丹羽孝希的“浪”是天生性情,又得有神兵利器的辅助。V>15的胜利之道不是追求极限性能,而是强调人的驾驭:好像不是要多么转、多么快,给对手怎样的震撼;而是:好吧,要尽可能地随心所欲,在攻防之间更顺畅地转换,更多突然性,更多刹车,更多意想不到的变化。
V>15 Stiff也是这样。在借力发力那板弹击时,速度上确实可以电光火石,使劲摩擦时那板高吊也着实旋转强烈,但它的球质并不是所有外套上最强烈的。她,重在均衡,重在稳定,在高旋转和高稳定的同时,加入可以“变化速度”的花样。
对于众多一般水平的球友而言,V>15 Limber是更容易的反手选择,驾驭起来随心所欲;Extra是更强悍对抗的选择,尤其对于专业选手来说。而V>15 Stiff,可能并不是单一方面的极限性能拥有者,但当极高的上台率、变化的速度、高旋转和稳定性结合在一起时,便成了笔者心目中完美的反手神胶。
作者: lyhbgame 时间: 2018-11-14 18:32
重量是M a X的,还是2.0m m的?
作者: yexinad78 时间: 2018-11-14 21:19
没有视频,光文字,说服力不够啊
作者: darkhorse 时间: 2018-11-15 11:18
max。不过个人还是更推荐2.0,容易透点
作者: lyhbgame 时间: 2018-11-15 12:19
再多问一句,您感觉stiff邵氏硬度大概多少?
作者: darkhorse 时间: 2018-11-16 15:38
实际多少不清楚,手感上37度差不多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bbs.cnpingp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