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史上最长测评贴!【重获新生!】

nocolor200 楼主 2015-2-8 14:50:00
QUOTE:
以下是引用京东虎在2013/8/28 2:50:00的发言:

说手感:斯蒂卡的木韧性最好,她的弹是木的韧性造成的,所以弧圈好的同时控制也不错,打过OC的都知道(说木的韧性,OC的控制还是不行,虚弹),打OC过关了,嫌她虚弹的话选CL是不错的选择,CL其实很通透,小球控制也好,拉球时能明显感觉有OC那种韧性,一样的转,击打也能出速度,说CL拉球不转的人我估计是发力没过关,也可能会反映他拿快OC拉弧圈不怎么转。觉得CL不行呢,那就打小niao了,尼塔库的是那种绵的手感,控制、通透性与小球比CL都要要好一点,要发足力才能出旋转,击打有滞后的感觉,所以速度比CL明显慢点,所以打小niao会比较累(不发力想打死人就难点),完全没有斯蒂木的那种韧性。我的烧拍顺序是从五夹到蝴蝶纤维到大小niao再到CL,很容易适应,打两三次就可以了,那些从软五夹直接到CL的,很可能会觉得CL太难打了。要是觉得软五夹出球慢,打CL又打不了,选蝴蝶纤维不错,纤维的软弹拉出去的球非常喷(我烧的是INN ZLF),同样陪狂飙比斯蒂卡喷多了,INN ZLF比OC的旋转、速度都高出一个档次以上,控制也好多了,但快攻也不行,纤维的手感还是没纯木的踏实,特别是防守、小球方面明显没CL踏实。我的体会CL的弧圈在OC和INN ZLF之间,速度肯定最好,小niao的弧圈没OC和ZLF好,但速度要好,当然没CL好。


    说拍面:有人说大拍面是浮云,确实!大niao和ZLF都是大拍面,大niao重心靠拍头,头重脚轻,确实不好控制,导致连续性和正反转换要慢,但ZLF重心还好,应该是靠拍中间或手柄,没那种感觉,大拍面最大的好处就是弧圈更好加速,发球也是,加速度容易上去。小拍面就相反,纳米OC拍面长只有155mm,发球和弧圈击球一瞬间的加速度让我无法忍受,但灵活性确实好多了。还是觉得拍面长157mm的最合适我,如CL,她的拍面比小niao短1-2mm,宽也短2mm左右,灵活性明显比小niao好很多,几个跟我差不多的球友都输在我的CL拍下,打小niao时体现在旋转、速度和灵活性上要差一点,所以老是输一点,可以说靠CL我提高一两分球一点都不过分!


    说配胶:正手我只打天极和狂飙,天极2、天极3、省狂的速度依次上升,旋转依次下降,(同度数),纯木配都没问题,反手配日套,德套都可,但小niao配EL就太绵了,不发力球都不往前走,因此反手防守最爽,特别是防爆冲的球。所以尼塔库的广告语说对上旋球处理极佳,原因就在于此。郭焱从小niao换到斯蒂卡的水晶板(那款五层的,在我校打亚洲杯她练球时帮她捡球,近距离所见)。尼塔库的纯木板反面要想有出球速度,必须要德套!


        说重量小niao92克,我觉得她重了,因为重心靠拍头,INN ZLF同样92克,刚好(都是配狂飙,德套),总重在175-180之间,我的CL不一样了,买时97克,把柄打磨去掉4克,93克刚好,还是重心问题。在论坛里交换过87克的CL,简直没法打,还怀疑是假货,旋转、速度都没有,怪不得有人说一百个CL一百个手感,我差点就与CL神拍无缘了,下次要买95克的CL,重一点,底劲更足,因重心好,多几克不会造成重量重。

    最后,北京代言的CL手柄最粗,尾标处比以前的大了一圈,我打磨小了才好,我的CL带CR的。都说现在的要软,带CR的咬球也很好,这要看个人的的技术了。还有6.8厚的CL 我以前觉得厚了,打不透,打了之后就没有厚度感觉了。

以上摘自网友juanzi大作使用CL与小niao的感受及选拍、烧拍、配胶心得

  希望能刺激楼主再烧一把厚度、重量俱佳的ST柄纯CL神拍进行评测。

本人已中毒,拥有一把97克、7毫米厚的ST柄纯CL,正手正胶、反手长胶,

已成为主板,红黑碳王做副板了。

这个帖子为什么我才看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nocolor200 楼主 2015-2-12 15:13:00

八十六、红双喜DHS N886特制 FL

 


N886,没错,就是那一块,当年引发小小风波制造了一个小小事件的那块,现在在我手上。从这板本身来说,深钢印、铅笔码,以我有限的、不一定准确的知识来说,来路应该还不错,只不过它的出现过程让它受到了不应有的冷落。这些都是题外话,我还是那个观点:真假不重要,性能是王道。这又是一块得分无限接近我的神板506的底板。需要说明的是,分数接近,并不代表这两块板很像。相反,N886的性能与506甚至可以说是两个方向上的东西。最初我把刚刚拿到的阳光红A用在反手,关于这块胶皮具体就不细说了,总结俩字,不行。直接影响了我对这板子的印象,直不楞登的出球(我说的是正手)。以前看过好多帖子里提到说反手胶皮对正手的性能怎么怎么有影响,如果是直拍这么说,我信,如果是横拍这么说,我就有点觉得煞有介事、夸大其词了。直到我反手换回原来的特制05FX,我就彻底信了,并在心里默默地向曾经默默鄙视的朋友道了歉。配置正常后,N886就体现了它真正的能力。手感与506相比是明显偏向纤维系列,有点钝性,不够通透清晰,但是它的高明之处在于,一般的纤维板虽然抓球能力强,但会有点点“散”的感觉,特别是在撞击比例多的时候,而N886的抓球感则非常集中,感觉用的力气全都能反映在球上,加摩擦还是加力量,反馈都非常的线性。小球方面,控制能力也完全当得起“一流”二字,虽然没有瓦木、YEO那样让人沉迷于斗短的程度,但是如果需要的时候,仍是给你十分放心的感觉,要知道这是一块纤维板。这块板用的时间不算短,从战绩来说一点不输506,甚至要高那么一丢丢,小扣了0.5分,在于它的手感类型不算是能够激发我的状态那种,仅此而已。对了,还要补充并吐槽一下,这玩意的柄怎么能细到这个程度!比506的吸汗带还多缠了好几圈才行,被弃用是不是因为这个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nocolor200 楼主 2015-2-26 09:49:00
QUOTE:
以下是引用steinway在2015/2/25 15:54:00的发言:
何时能写写蝴蝶李菊和施碳 求评测

李菊正在排队,按顺序写。施碳手上没有,不过还真的有兴趣,一直在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nocolor200 楼主 2015-3-9 16:37:00

八十七、红双喜DHS 龙三506特制(无码) FL

 


又一块龙三506。入手这块的当时,关于特制版本的权威说法是:无码的是一流货色,打了日期码的是二流。没错,跟现在刚好相反!当时说法的原理,就像国省普狂一样,以增加“不可逆操作的痕迹”来向下分级,保护高等级产品的真实性,避免仿制。其实我觉得这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当然前提是产品生产环节的管理要严格,要不然半成品出现外流就麻烦了。特制版本我就研究到这为止了,后来一个阶段一个说法,也懒得去深究了。在我看来,真假是次要的,性能是主要的。就算马龙亲手给我,如果打着不顺手,价格合适一样会出掉。还是说回性能。事实再一次证明,龙三506和劲三506确实是两种不同的东西。这块无码也好,上一块20130510也好,和劲三比都是增加了弹性,但是也都相应损失了一些手感,主要是吃球深度。无码这块稍好一点,咬球比日期码的似乎更清楚一些。注意是“似乎”,我很难十分确定这是不是心理作用。与正手相比,反手的提升应该是确凿的,比劲三、比日期码版本,都有所提高。高弹性下的控制感,大概可以这么描述吧。这块无码龙三的反手是能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那种,而主板劲三的反手则是那种无功无过、不增不减的感觉。解释一下打分,这块无码龙三,整体素质并不输劲三,差了0.5,是因为我的反手技术太渣,靠板子弥补不了的渣,所以整体打法都是偏正手,正手有球就打得好,正手降了,反手再提升也只是爽几下而已,整体战斗值必然是下降的。所以,在我手里,无码龙三综合下来比劲三稍低那么一丢丢,不过正反手均衡的同学肯定更喜欢龙三。劲三加强版妥妥的,只是对我来说,加错了地方而已。对了,补充一点,这块无码龙三的柄比手上所有的特制506都粗,我不用缠吸汗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nocolor200 楼主 2015-3-11 15:09:00
以下是引用①切随风在2015/3/11 11:55:00的发言:
好帖子必须看,就是没达克的

提醒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nocolor200 楼主 2015-4-1 10:55:00
以下是引用过网云烟在2015/3/31 10:24:00的发言:
第一块板要么图错了,要么你弄错了。那图里的板子是纯木5夹,不是碳素板。

这么肯定?
板上明明白白写着carbon off......[em10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nocolor200 楼主 2015-4-3 14:22:00

八十八、斯蒂卡stiga   黑檀七  FLffice:office" />

 

 

这块黑檀七可算是让我大跌眼镜的一块板了。Stiga开创无机时代的七夹纯木拳头产品,玻璃一样发亮的面材处理,让我一直以为这是一块脆猛弹的暴力机器。实际一上手,OMG,完全是相反的东西呀好不好!柔和稳定易控,手感佳,力量感一般,不看外观完全不能知道这是一块七层板。当年杀神玘无机升级装备的时候拿它代替EG,我当时还觉得跨度有点大,甚至以为爆料的人搞错了其实用的是黑檀五……现在看来,黑檀七跟EG还真是一脉相承啊!这说明玘子是个很有原则的人,有机时代用stiga五夹里面最绵软的,无机时代用stiga七夹里面最绵软的。黑檀本身是一种硬度很高的木材,再加上闪闪发亮的涂层处理,看上去就更硬了,但是,这实际上并没有让黑檀七获得非常牛B的一速,不管是用加转高吊弧圈起板,还是对方先发力之后的发打反拉,甚至是前三板的控制,黑檀七的吃球时间都绝对算是长,长的程度在我感觉上都超出了七夹板的范畴。发球,可能是我用过的七夹板里面最转的,当然搓球也是。防守上是有点问题,容易吃旋转,需要发点力抵消来球的旋转才稳当,但是这又对技术要求有点高。要说和五夹最大的区别,可能就是整体形变,毕竟还是七夹。可是这就带来了另一个问题,绵软吃球长,整体形变又小,那么远台就有点费劲了,拉着拉着就变成兜弧线了……性能上大概就这些了,其他方面嘛,FL的手柄做的不错,不粗不细,拍肩处的处理也比较中规中矩,不像纳米碳王那么大。总之,黑檀七以它外表和内在的强烈反差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概括起来形容,可以是:绵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nocolor200 楼主 2015-4-7 11:00:00
以下是引用匹马戍梁州在2015/4/5 0:56:00的发言:
有人反映过黑7不好打,估计是拿到了和楼主一样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4/5 0:58:28编辑过]

这么说还有不一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nocolor200 楼主 2015-4-8 15:12:00
以下是引用steinway在2015/4/8 13:02:00的发言:
被LZ的各种vivo毒到了 败了支绿vivo,M1JP1+5Q,确实好打!

vivo?是viva吧?用智能手机打球啊!哈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nocolor200 楼主 2015-4-8 17:33:00

八十九、斯蒂卡stiga   黑檀五  FL 


如果我说黑檀五比黑檀七手感要硬各位看官会是什么反应?其实“硬”这个说法有点简单,板身坚挺和面材弹性灵敏都可以说硬。而我说黑五硬,指的是后者。出球速度上,我手上的这块黑五感觉比黑七还要快一些,起码是不分上下。而整个板身的硬度,当然还是黑七高些。打起来的感觉是,黑五是典型的五夹蓄能型手感,黑七则更多像是靠局部形变吃球的手感类型。看到这里,细心人可能会发现,黑五同时兼有五夹整体形变蓄能和硬面材出球快两个特点,是不是有点矛盾?其实我感觉,这两者的结合,似乎就是stiga当时解决无机胶水的思路——覆盖物弹性下降,面材弹性补。但是,我要说的是但是,似乎解决得不是很完美:覆盖物的弹性,特别是有机胶水膨胀后的弹性,不光能带来较快的速度,还有手感上的柔和、吃球的深度、摩擦的充分,而面材加硬,后面的几项都达不到。带来的直观感受就是,在发力拉冲的情况下,黑五蓄能充分,但是摩擦不充分,弧线低平。这对高手可能没什么,调节一下就行了,可是对像我这样的业余低手来说,别说调节了,打发球机都有失误率,弧线低平让失误率有显著提高,打上了当然是爽,对方能吓一跳,可是打不上的情况一多,对方也就踏实了。业余选手打比赛,上台率是王道,看上去再菜的球,只要不随便失误,也是个难缠的对手。好了,想哪写哪总是搂不住,说这么多似乎都是在分析黑五的不足以及成因,不过事实上这是一块成功的、水准线以上的stiga典型五夹,在我这里拿到了86分,还不错的分数。难得的是,在追求暴力的大环境下,黑五的小球得到了加强,突出的表现是台内球、发球的旋转性能表现出色,发力球不转小球转是一种很奇妙的感受,对手都有点摸不着头脑。再有一点就是反手好,蓄能好+表面弹性大,简直是为中国式反手量身定做,既不虚弹出球又干脆,反手无论是借力还是发力都是酥爽酥爽滴。总之,黑五算是硬五夹帮当中的杰出代表,可以竞争帮主的热门人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0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