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转帖:“惟金牌论”根在体育GDP主义

zjx0202 2010-12-23 17:01:00

力挺杨明!“惟金牌论”根在体育GDP主义 该日志已被收录

 
2010-11-22 17:59
 

  新华社记者杨明《一骑绝尘引发的思考》,不仅引发了“思考”,引发了争议,还招来了棍子和帽子。这也在预料之中,杨明的文章刚发表时,就有网友预测,一定会得罪很多人,这些人靠金牌吃饭,你不是在砸别人的饭碗么?笔者以为,网友的事前预警虽然不幸言中,但同样也是动机揣测,多少有些诛心。争论与交流的前提,还是少些动机论,少些意气用事,只有假设双方都是基于公共利益,这样的争论与交流才有意义。

  杨明的文章及引发的批评还有杨明自己的反驳意见,已在媒体发表,恕不重复。笔者要表明的立场是坚决力挺杨明。因为他既没反对争取金牌,也没将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对立。他只是主张摒弃“惟金牌论”,这涉及到举国体制的老话题了。而那些批评他的对手,敏感之处也在于此,虽然态度上有些气急败坏和盛气凌人,但核心在于维护举国体制。因此而言这也算是方向之争,符合公共利益。

  “惟金牌论”与GDP考核是同一个逻辑。为了GDP增长,就要不择手段谋发展,就要把GDP考核当成重要政绩;为了成为“体育大国”,就要在各种运动会上拿更多的奖牌,就把奖牌当成体育从业人员,包括队员、教练及各级体育官员得以存在的全部意义。与GDP考核忽视社会中人的发展一样,以“惟金牌论”为表征的“体育GDP”的考核,同样背离了体育的本意,运动员、教练员为了成绩,不惜牺牲正常的生活,甚至不惜铤而走险,各级体育主管部门为了成绩上得去,而牺牲大众体育的基础设施建设,将最优、最多的资源配置到竞技体育中。

  “惟金牌论”根在“体育GDP”,“体育GDP”根在举国体制。正如计划经济在某个时段能带来效率,体育举国体制也能在某一特定时期取得不错的成绩,因为其动用了最优、最多的资源。这方面“成功”的典范有前苏联和东德,可是,这些国家在奖牌榜上取得“成功”的同时,不断曝出服用兴奋剂的丑闻。当然,服用禁药的丑闻在很多国家都发生过,但像这些国家那样以组织的形态大规模地参与丑闻,则是世所罕见,不仅公然违反体育规则和体育道德,而且对运动员及体育运动本身,也是伤害。

  体育的本意是什么?除了更高更快更强,除了竞技中所体现的拼搏精神,除了成绩,更应是全民参与的大众体育。过去也许需要用体育成绩来证明我们“不弱”,来提振精神,但真正的强者不需要用符号来“证明”。目前为止,日本在亚运会获得的金牌不及我们的零头,但不能就此证明日本是个贫弱国家;印度的体育成绩与其人口大国称号相比更是寒碜,可谁也不能忽视印度在国家及社会建设上的成就。这个意义而言,我更欣赏本届亚运会上的一些非奥运项目,虽然也有名次之分,但展现出游戏精神和不同的体育文化,回归到体育竞技之美。 青年时报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0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0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