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转帖]关于横拍反手拉球以及相关内容的一些体会

追风期待 2014-3-21 22:57:00
<p class="p0" style="MARGIN-BOTTOM: 0pt; MARGIN-TOP: 0pt"><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FONT-FAMILY: '宋体'; mso-spacerun: 'yes'">首先一个问题,业余反手拉球是为了什么,反手拉球的目的性应该很明确:为了给正手创造机会,过渡,防守,当然,当反手强到可以媲美欧洲凶猛打法,那也无可厚非了。</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FONT-FAMILY: '宋体'; mso-spacerun: 'yes'"><?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ffice:office" /><o:p></o:p></span></p>
<p class="p0" style="MARGIN-BOTTOM: 0pt; MARGIN-TOP: 0pt"><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FONT-FAMILY: '宋体'; mso-spacerun: 'yes'">这个问题延伸下去,就是一个,反手到底要旋转,还是速度,个人意见,要旋转,制造旋转为正手创造机会和空间,高吊创造机会,侧旋创造空间。速度不要吗?不,速度是反撕反带,过渡球,防守要的,一个良好的摆速,能够封死对方的高质量弧圈,为自己的进攻就埋下了伏笔。反手个人不提倡前冲弧圈打法,一则,能前冲的都能反撕回去,有前冲那工夫不如摆速加快,封一个角度,为下一板创造机会。二则,前冲动作太大,一旦还原动作慢,被防死,得不偿失。</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FONT-FAMILY: '宋体'; mso-spacerun: 'yes'"><o:p></o:p></span></p>
<p class="p0" style="MARGIN-BOTTOM: 0pt; MARGIN-TOP: 0pt"><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FONT-FAMILY: '宋体'; mso-spacerun: 'yes'">下面说说各种拉球手法,以及身体大致位置。</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FONT-FAMILY: '宋体'; mso-spacerun: 'yes'"><o:p></o:p></span></p>
<p class="p0" style="MARGIN-BOTTOM: 0pt; MARGIN-TOP: 0pt"><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FONT-FAMILY: '宋体'; mso-spacerun: 'yes'">本人是横板双面反胶打法,全外套,蝴蝶。图的就是旋转,在弹击上一样不弱。这里就针对外套的反手拉球做心得说明。至于国套,现在有点迷茫,毕竟太久没打国套,但是手法应该不会差太远,局部小范围调整的问题,不作阐述。</span></p><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FONT-FAMILY: '宋体'; mso-spacerun: 'yes'">
<p class="p0" style="MARGIN-BOTTOM: 0pt; MARGIN-TOP: 0pt"><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FONT-FAMILY: '宋体'; mso-spacerun: 'yes'">一</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FONT-FAMILY: '宋体'; mso-spacerun: 'yes'">&nbsp;近台反手拉弧圈球。&nbsp;</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FONT-FAMILY: '宋体'; mso-spacerun: 'yes'"><o:p></o:p></span></p>
<p class="p0" style="MARGIN-BOTTOM: 0pt; MARGIN-TOP: 0pt"><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FONT-FAMILY: '宋体'; mso-spacerun: 'yes'">&nbsp;&nbsp;&nbsp;近台反手拉弧圈球,动作要领是动作小,前提是判断正确来球旋转,近台也可以拉出前冲,高吊和侧弧,全是手法问题。</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FONT-FAMILY: '宋体'; mso-spacerun: 'yes'"><o:p></o:p></span></p>
<p class="p0" style="MARGIN-BOTTOM: 0pt; MARGIN-TOP: 0pt"><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FONT-FAMILY: '宋体'; mso-spacerun: 'yes'">&nbsp;&nbsp;&nbsp;近台拧,高端技术,现在越来越多业余球友也运用,拧弱下旋简单,手腕抖动,带点挑球就可以。拧弱下旋的侧弧需要在击球瞬间,球拍作倾斜状,不是垂直于球台,有<font face="Times new=" New? Roman?>70</font><font face="宋体">到</font><font face="Times new=" New? Roman?>80</font><font face="宋体">度,触球的左下部,以右手横握球拍为例。手腕翻转向外画圈。拧弱下旋,前臂动作无须太大,动作太大反而造成球线路不稳,易飘。拧高吊弧圈则是球拍由下向上的过程中,在球的底部触球,也不能说是底部,是球的下方,或者是来球的中部,手腕向上翻转,同拧侧弧动作,上臂前臂动作不大。这里的旋转制造主要在于手腕的翻动速度,由于来球弱下旋,吃球不会太深,所以手腕翻转速度影响了回球质量。拧弱下旋可以做出假动作迷惑对手,需要长期练习,把高吊于侧弧动作做小,几近相同,便有了迷惑性,更重要的,在这里,必须指出,拧弱下旋要的更多的是角度,是你的下一板的构想,是给正手相持,还是压反手找机会侧身。这才是这个球的最终目的。顺便提及,要想近台冲前冲,最简单的就是反撕,当然也可加假动作,作出拧的动作来迷惑对手,却是反撕一板,冲一板前冲,这种球要加前臂的爆发力,还有脚步的快速移动,如果自己没那身体条件,冲过去效果不好,反而失了身位,尽量遵循以球寻套路,才是好的。</font></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FONT-FAMILY: '宋体'; mso-spacerun: 'yes'"><o:p></o:p></span></p>
<p class="p0" style="MARGIN-BOTTOM: 0pt; MARGIN-TOP: 0pt"><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FONT-FAMILY: '宋体'; mso-spacerun: 'yes'">&nbsp;&nbsp;&nbsp;近台拧强下旋,时常看张继科做近台拧这个动作。说实话,弱下旋也就罢了,强下旋对于业余球友,实在是难事。最基本的一个问题就是,手腕的强度。你的手腕到底有多强,手腕松了,发不上力,手腕紧了,太僵硬,拧不出好弧线。本人拧球把手腕拧到痛,甚至现在手腕可以扳动听到咔嚓一声。言归正传,拧强下旋,就去学张继科,看比赛视频的时候,认真看播放的高清慢动作回放,简单说来,几个要点。一,手肘为轴心,手肘是拧强下旋的根本,手肘不稳,则一切徒劳。二,手腕向下球拍几乎平行于球台,在来球落台后,手腕向上向右翻动,画圈,同时前臂以手肘为轴,向上向右转动,手腕转动速度快于前臂速度,协调。三,关于吃球,吃球的深浅,决定了这种球的质量,如果没吃住,可能直接下网,在球拍上旋转抵消不了,拧一个吃一个。所以,在触球瞬间,一定要发力,要敢发力。翻动手腕要尽量在吃住球的情况下,要是自己感觉练了许久依然吃不住球,还是老老实实搓吧,别折磨自己。四,拧高吊和侧弧的区别。同拧弱下旋,拧强下旋也可制造出高吊和侧弧,这里说来,高吊是相当难,本人自己拧强下旋,基本都是侧弧居多,高吊甚少。手法同拧弱下旋。补充说明,拧强下旋,要尽量用底板的底端,用胶皮的末端,这个问题在于,这里的转动幅度,速度更能制造好的弧线,往往拧上去,落台即拐,侧弧效果明显,对手如想强行侧身,不熟悉者往往会漏球,这里制造的是一个逆旋转,相对于右手选手正手正常拉弧圈球。拧强下旋实在是个很难很难的技术,如有兴趣,第一加强手腕训练,第二多找感觉,多看视频,看马龙张继科如何用力。还有个问题,关于脚步,拧球一般是右脚向上提,身体呈弓形,反弹状把球喷出来,击球过后务必回位,求侧身或者反手压制。</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FONT-FAMILY: '宋体'; mso-spacerun: 'yes'"><o:p></o:p></span></p>
<p class="p0" style="MARGIN-BOTTOM: 0pt; MARGIN-TOP: 0pt"><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FONT-FAMILY: '宋体'; mso-spacerun: 'yes'">&nbsp;&nbsp;&nbsp;近台反手拉前冲,近台反手拉前冲实在有点不科学,强下旋根本吃不住球,这里就不说明了,有兴趣的朋友自己去试,要是成功了,望指导。</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FONT-FAMILY: '宋体'; mso-spacerun: 'yes'"><o:p></o:p></span></p>
<p class="p0" style="MARGIN-BOTTOM: 0pt; MARGIN-TOP: 0pt"><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FONT-FAMILY: '宋体'; mso-spacerun: 'yes'">&nbsp;&nbsp;&nbsp;近台反手接上旋球。近台反手接上旋球,以侧抹,反带,反撕为主要技术。侧抹,这个技术个人感觉用最好的还是水谷隼,请看他接上旋逆旋转发球,侧抹这个动作小,手腕成立状,与球台基本垂直,在判断来球旋转方向的基础上,弱砍一下,或者只是轻轻抹一板,只是要注意力度与旋转的控制,尽量运用到位做小球,让对方不易起板上手。反带反撕这里不做阐述,主要是要说明,反带反撕一定要有角度选择,打比赛时尽量能控制住对方,不可随意。&nbsp;</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FONT-FAMILY: '宋体'; mso-spacerun: 'yes'"><o:p></o:p></span></p>
<p class="p0" style="MARGIN-BOTTOM: 0pt; MARGIN-TOP: 0pt"><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FONT-FAMILY: '宋体'; mso-spacerun: 'yes'">&nbsp;&nbsp;&nbsp;补充说明,何时脱板,这是近台处理球的最关键问题。手法到位了,却发现球飞了,为何,脱板时机不正确。拧球尽量在还未把球带到网高时脱板,让球有一个自然的弧线飞行过去,落台速度便有所保证,若是到比网高时脱板,往往会造成高吊直接飞出台,不说天花板,打打旁边桌还是有可能的。近台前冲,也是尽量保证滞板时间不长,以摆速取胜。上旋球,如是切球,或者侧抹,瞬间发力,不可使球长时间呆滞板上,否则回球易出台。</span></p></span>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92条评论

追风期待 楼主 2014-3-21 22:57:00
二 出台反手拉弧圈球 出台反手拉弧圈球,前冲,高吊,侧弧,都可。但是个人还是推荐拉高吊和侧弧,尤其正手以拉前冲为主球友,如两面前冲,易造成球缺少变化而被防,乒乓球小,变化却多,要多变,才可有取胜良机。
<p></p>
<p>&nbsp;&nbsp; 出台反手拉高吊弧圈。出台反手拉高吊弧圈,目的在一个转字。球越转越好,而不是求速度。这里有两个手法,可供参考。一是,球拍略下沉,身体重心下降,两脚平行或右脚稍前,身体呈弓形,球拍与地面基本呈垂直状或呈100至110度,由下向上引拍,触球中下部,处理弱下旋时,球拍触球后向上挂,在吃住旋转以后向前发力,把球带出去。在此过程中,手腕基本保持稳定状,甩前臂,上臂起支撑作用。向上挂球过程中不求速度,在向前发力时,前臂迅速向前运动,如是向右前方发力,则是给斜线球,向正前方发力,直线球。这里的高吊弧圈,可认为是半高吊半前冲,因为向前发力的这一动作的进入,导致这种球往往速度也不差,但是上旋旋转不会太强。下面就说说,拉强烈上旋,前期动作一样,后面动作有所改变,在触球后,挂球是首要的,然后,不再像前面拉球一样向前用力,而是始终向上用力,保持动作的连贯性,这里前臂划出去的角度可不用纯垂直于地面,而是与地面呈夹角,45度左右,在挂球以后向这个角度发力,球在球拍上运动到与网差不多高即可脱板,不可使球上升到球网高度以上,易造成球飞出球台。这个动作也可以拖到球台下完成,更低点完成迷惑对手,在球未进入视线前脱板,迷惑对手。第二种方法,我个人称之为小高吊,动作很简单,却非常好用。往往回球飘忽不定。简单易行,需要一个强力的手腕。动作基本要领,身体状态与前面一致,关键点在于不用前臂,只用手腕,在球落台以后,运用手腕向上抖,摩擦球的中下部,手腕带动前臂,前臂做出一个惯性的向上动作,手腕瞬间发力是重点。这里,小高吊只可适用于弱下旋,或者旋转已被空气抵消一部分的强下旋,也就是强下旋的后期,强下旋前期,这个动作断不可用,伤手腕,且没用。 </p>
<p>&nbsp;&nbsp;&nbsp; 拉强下旋。出台强下旋,实在不好对付,搓太长,拉太转。反手如果拉。首先,要换思考方式,别一心想着这球,我也冲,我也爆,一定要选择合理的方式:高吊。只有向上发力的高吊弧圈,才可抵消旋转的同时再制造旋转。当然,不排除强人,出台就前冲,每板必能爆。佩服,我个人很少完成那样工作,还是慢慢悠悠的拉一板高吊,让对手难受死。这里,有个关键词,就是慢。拉强下旋高吊,定要耐着性子,慢慢来,动作基本跟前面拉弱下旋一致,但是,球拍的角度有所不同,拉强下旋,球拍可直接垂直于地面,向上引拍,向上发力,先吃透旋转,再加旋转,在触球前期尽量用向上的力去抵消旋转,在后期,往上挂的时候,制造向上旋转,所谓高吊,就此形成。动作不难,难在何时脱板,让球在球拍上运行,在球与球台差不多高的时候,脱板,让球的自然弧线过网,成球的上旋,这种脱板时机一般引拍动作位置较低,落台后弧线不会太高。另一种脱板时机,在出球高度与球网高度差不多等同,球弧线较高,一般落台在球台底线,白线附近,且上旋明显,落台即向前向上跑,这种球往往更难应付。拉打都不好处理。拉强下旋,不管是前冲或者高吊侧弧,都难在一个吃球。吃球好坏,决定了这个球的处理质量。 </p>
<p>&nbsp;&nbsp;&nbsp; 强下旋拉前冲。本身自己是喜欢拉高吊的,结果最近一打球,却发现拉成了前冲。因为我用力了,如果说拉高吊是引拍,挂球的动作。拉高吊,则必须用力。第一,吃旋转,怎么吃旋转,球拍向内引,手腕向内收,手腕与地面呈一个侧斜状,向右下方侧斜,在球来时,手腕迅速向上翻转,当手腕还没拐到与地面平行,最好是这个时间段的一半时,触球,吃球,这时,球拍最好是触球的正中下方。第二,发力。在触球正中下方的同时,手腕发力迅速向上翻转,在手腕翻转到与地面几乎平行时,前臂发力,向前发力,与此同时,手腕开始做甩出状,直到上臂,前臂,手腕呈一直线,动作完成。关于回球的方向,依然是靠前臂控制,前臂向右,即是斜线,前臂向前,即是直线。冲强下旋,一定要吃球,前面的手腕翻转动作非常重要,切不可省略不做。如果步伐到位,甚至可以侧身,更多借助腰部转动力量去完成冲球。有一两个问题,说明一下。甩前臂切不可乱甩,向上或斜上甩,那样球会飞,要压低弧线,看个人手感和来球旋转强弱。还有,最后一步手腕前臂上臂同一,呈直线,要做完整个动作,哪怕球已经出去了,不做完动作往往会导致动作走形,影响球飞行轨迹。 出台反手拉侧弧圈。</p>
<p>&nbsp;&nbsp;&nbsp; 出台反手拉侧弧圈,动作基本要领与拉高吊相似。区别在于,触球点。其他动作保持一致的前提下,拉侧弧圈,在触球时,比拉高吊球触球点有不同,触球的左下方,向上拐带向前挥臂向右发力,球拍的角度不同,更立一些。这里不做太多说明,可先练好高吊,再改进球拍角度和发力技巧,达到侧弧。</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追风期待 楼主 2014-3-21 22:58:00
二 出台反手拉弧圈球 出台反手拉弧圈球,前冲,高吊,侧弧,都可。但是个人还是推荐拉高吊和侧弧,尤其正手以拉前冲为主球友,如两面前冲,易造成球缺少变化而被防,乒乓球小,变化却多,要多变,才可有取胜良机。
<p></p>
<p>&nbsp;&nbsp; 出台反手拉高吊弧圈。出台反手拉高吊弧圈,目的在一个转字。球越转越好,而不是求速度。这里有两个手法,可供参考。一是,球拍略下沉,身体重心下降,两脚平行或右脚稍前,身体呈弓形,球拍与地面基本呈垂直状或呈100至110度,由下向上引拍,触球中下部,处理弱下旋时,球拍触球后向上挂,在吃住旋转以后向前发力,把球带出去。在此过程中,手腕基本保持稳定状,甩前臂,上臂起支撑作用。向上挂球过程中不求速度,在向前发力时,前臂迅速向前运动,如是向右前方发力,则是给斜线球,向正前方发力,直线球。这里的高吊弧圈,可认为是半高吊半前冲,因为向前发力的这一动作的进入,导致这种球往往速度也不差,但是上旋旋转不会太强。下面就说说,拉强烈上旋,前期动作一样,后面动作有所改变,在触球后,挂球是首要的,然后,不再像前面拉球一样向前用力,而是始终向上用力,保持动作的连贯性,这里前臂划出去的角度可不用纯垂直于地面,而是与地面呈夹角,45度左右,在挂球以后向这个角度发力,球在球拍上运动到与网差不多高即可脱板,不可使球上升到球网高度以上,易造成球飞出球台。这个动作也可以拖到球台下完成,更低点完成迷惑对手,在球未进入视线前脱板,迷惑对手。第二种方法,我个人称之为小高吊,动作很简单,却非常好用。往往回球飘忽不定。简单易行,需要一个强力的手腕。动作基本要领,身体状态与前面一致,关键点在于不用前臂,只用手腕,在球落台以后,运用手腕向上抖,摩擦球的中下部,手腕带动前臂,前臂做出一个惯性的向上动作,手腕瞬间发力是重点。这里,小高吊只可适用于弱下旋,或者旋转已被空气抵消一部分的强下旋,也就是强下旋的后期,强下旋前期,这个动作断不可用,伤手腕,且没用。 </p>
<p>&nbsp;&nbsp;&nbsp; 拉强下旋。出台强下旋,实在不好对付,搓太长,拉太转。反手如果拉。首先,要换思考方式,别一心想着这球,我也冲,我也爆,一定要选择合理的方式:高吊。只有向上发力的高吊弧圈,才可抵消旋转的同时再制造旋转。当然,不排除强人,出台就前冲,每板必能爆。佩服,我个人很少完成那样工作,还是慢慢悠悠的拉一板高吊,让对手难受死。这里,有个关键词,就是慢。拉强下旋高吊,定要耐着性子,慢慢来,动作基本跟前面拉弱下旋一致,但是,球拍的角度有所不同,拉强下旋,球拍可直接垂直于地面,向上引拍,向上发力,先吃透旋转,再加旋转,在触球前期尽量用向上的力去抵消旋转,在后期,往上挂的时候,制造向上旋转,所谓高吊,就此形成。动作不难,难在何时脱板,让球在球拍上运行,在球与球台差不多高的时候,脱板,让球的自然弧线过网,成球的上旋,这种脱板时机一般引拍动作位置较低,落台后弧线不会太高。另一种脱板时机,在出球高度与球网高度差不多等同,球弧线较高,一般落台在球台底线,白线附近,且上旋明显,落台即向前向上跑,这种球往往更难应付。拉打都不好处理。拉强下旋,不管是前冲或者高吊侧弧,都难在一个吃球。吃球好坏,决定了这个球的处理质量。 </p>
<p>&nbsp;&nbsp;&nbsp; 强下旋拉前冲。本身自己是喜欢拉高吊的,结果最近一打球,却发现拉成了前冲。因为我用力了,如果说拉高吊是引拍,挂球的动作。拉高吊,则必须用力。第一,吃旋转,怎么吃旋转,球拍向内引,手腕向内收,手腕与地面呈一个侧斜状,向右下方侧斜,在球来时,手腕迅速向上翻转,当手腕还没拐到与地面平行,最好是这个时间段的一半时,触球,吃球,这时,球拍最好是触球的正中下方。第二,发力。在触球正中下方的同时,手腕发力迅速向上翻转,在手腕翻转到与地面几乎平行时,前臂发力,向前发力,与此同时,手腕开始做甩出状,直到上臂,前臂,手腕呈一直线,动作完成。关于回球的方向,依然是靠前臂控制,前臂向右,即是斜线,前臂向前,即是直线。冲强下旋,一定要吃球,前面的手腕翻转动作非常重要,切不可省略不做。如果步伐到位,甚至可以侧身,更多借助腰部转动力量去完成冲球。有一两个问题,说明一下。甩前臂切不可乱甩,向上或斜上甩,那样球会飞,要压低弧线,看个人手感和来球旋转强弱。还有,最后一步手腕前臂上臂同一,呈直线,要做完整个动作,哪怕球已经出去了,不做完动作往往会导致动作走形,影响球飞行轨迹。 出台反手拉侧弧圈。</p>
<p>&nbsp;&nbsp;&nbsp; 出台反手拉侧弧圈,动作基本要领与拉高吊相似。区别在于,触球点。其他动作保持一致的前提下,拉侧弧圈,在触球时,比拉高吊球触球点有不同,触球的左下方,向上拐带向前挥臂向右发力,球拍的角度不同,更立一些。这里不做太多说明,可先练好高吊,再改进球拍角度和发力技巧,达到侧弧。</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追风期待 楼主 2014-3-21 22:58:00
三 退台反手拉弧圈球
<p></p>
<p>&nbsp;&nbsp;&nbsp; 退台反手拉弧圈球,主要是前冲和侧弧。这个技术自己还掌握不太好,就简单说几点,望球友给予指导。侧身,右脚向前,沉腰,球拍向身后引,向前发力,前冲球吃球的中部,侧弧吃球的右上部。在开始阶段,球拍略沉,手腕不变形不翻转,触球后,稳定手腕,甩前臂,甩上臂,前臂向外挥展,上臂起引导作用。这里的手腕动作还是需要,不可缺少,不然吃不住球,这球就没意义了。吃旋转是靠球拍由侧立到平行这一动作完成,加旋转则是前臂完成,上臂主要引导前臂作用。 退台反手拉高吊。想来,退台反手放高吊还是可行,自己也用过。一般这种球处理是在球的下降期,身体沉下去,把球从“地面”救起来,向上发力,身体随手向上发力而起,把球高吊回去。球不落到低点,退台反手拉高吊,实在是太难。切效果不好,不如冲一板实在。 </p>
<p>&nbsp;&nbsp;&nbsp; 四 横向发力拉逆旋转 退台后,侧身,在球下降期,球拍由下向侧上方发力,动作过程中少向前发力,而是借力,向侧前方发力,作出逆旋转弧圈。这个动作自己实践过,击球时间很重要,要能借上力,且借的力不会太大,在击球过程中球拍几乎是平着移动,向右前方发力,吃球甩出去。 </p>
<p>&nbsp;&nbsp;&nbsp; 五 横向发力制造直线反带反撕 有时候,来球不是太奔,来球弧线较高,可横向发力,在来球的上升期,向侧前方发力,击球的中部,作出直线球。此手法可对照近台抹,道理基本相同,在于横向发力的方向,角度,来球上旋或不转,运用这种技术给正手拉球创造机会和空间。 夜已深了,现在脑袋发昏,有不详尽的地方也没法再看一遍补上,只求球友们交流交流,说出自己的手法。这里也只是个人打球的一些经验总结,不周全,不正确之处,望指出,勿喷就好,多谢了!</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凤檀竹 2014-3-23 22:48:00
学习乒乓技术 快速涨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凤檀竹 2014-3-23 22:48:00
学习乒乓技术 快速涨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凤檀竹 2014-3-23 22:48:00
学习乒乓技术 快速涨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凤檀竹 2014-3-23 22:48:00
学习乒乓技术 快速涨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凤檀竹 2014-3-23 22:48:00
学习乒乓技术 快速涨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凤檀竹 2014-3-23 22:48:00
学习乒乓技术 快速涨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相关推荐

© 2020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