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写给削球手们的文章

bihai100123 2013-4-12 18:16:00
<p><b><i><u><font color="#f70909" size="6">写给削球手们的文章</font></u></i></b><b><i><u><?xml:namespace prefix = o /><o></o:P></u></i></b></p>
<p>其实我很早就想为这里的削球手们写点什么,不过苦于一直没时间。今天我在这里写了这篇文字,希望能对削球手们有所帮助。</p>
<p><o:P><font face="Times New="New"  Roman"></font></o:P></p>
<p>事先声明一下,我写在这里的,不论是技术,战术,都不是书上的教材。有些东西,乒乓教科书已经写的很详细了,如果我再照抄过来显然没太大意义,大家完全可以买本书来看,所以我下面要写的,差不多都是我自己在打球过程中的体会,有些个人体会不一定和教科书上的一样,所以仅供大家参考。</p>
<p><o:P><font face="Times New="New"  Roman"></font></o:P></p>
<p>因为想写的东西比较多,所以不可能一下都写完,我以后会慢慢补充。</p>
<p><b>注:本文大多内容为长胶大本营倒影版主原创并经整理,其他内容如附文为引用其他相关资料。</b><b><o:P></o:P></b></p>
<p><o:P></o:P></p>
<p><o:P></o:P></p>
<p><font face="宋体"><font size="5"><font color="#2222dd">一、陪练<o:P></o:P></font></font></font></p>
<p>之所以把陪练写在最前面,是因为我认为一个好的陪练很重要,特别是对削球手来说。削球打法因为它的特殊性,对陪练的要求比较高,如果随便找一个不会拉弧圈的人,那么你的削弧圈技术就永远不可能练出来;如果你的陪练只会拉不会打,那我想你的顶突击球恐怕也很难有所提高。</p>
<p><o:P><font face="Times New="New"  Roman"></font></o:P></p>
<p>削球手的陪练,其实只要有三项基本技术比较过硬就足够了,搓,拉,打。我所说的技术过硬,并不是指搓球拉球有多转,击打有多么迅猛,而是指稳定性,接球很稳,轻易不失误,只有这样的陪练才能帮削球手练出回合球来。因为我们都是业余爱好者,不可能像专业球手那样有很多机会练习多球,可削球又是一个特别讲究回合球的打法,那么我们怎么练呢?只有靠好陪练了。</p>
<p><o:P><font face="Times New="New"  Roman"></font></o:P></p>
<p>如果找不到一个各项全能的好陪练怎么办呢?也不要紧,可以找三个各有所长的球友,一个善于搓球,控制;一个善于拉球;一个善于快速击打。这样有针对性的练习效果也不错。</p>
<p><o:P><font face="Times New="New"  Roman"></font></o:P></p>
<p><o:P><font face="Times New="New"  Roman"></font></o:P></p>
<p><o:P><font face="Times New="New"  Roman"></font></o:P></p>
<p><font color="#3c3cc4" size="5">二、配置</font></p>
<p>经常有球友会问,削球用什么配置好?是生胶?长胶?</p>
<p><o:P><font face="Times New="New"  Roman"></font></o:P></p>
<p>我要说,削球打法的配置可能要算是所有打法中最特别的了,它的随意性很大,完全是根据个人的特点量身打造的。</p>
<p><o:P><font face="Times New="New"  Roman"></font></o:P></p>
<p>如果是弧圈打法,那肯定是要用反胶了,而快攻打法要用正胶生胶才能发挥最大威力。但是削球,完全是个性化的配置。你可以用两面反胶,也可以用一反一长,一反一生,一反一正,一反一防弧,甚至两面生胶,一生一长,一防弧一长......等等,只要你削起来攻起来觉得顺手就完全可以!</p>
<p><o:P><font face="Times New="New"  Roman"></font></o:P></p>
<p>不过从理论上来说,削球最好采用两面异质胶皮,而且要有一面是反胶。因为这样两面削出的球旋转不同,更易迷惑对手,而且反胶一面可以控制旋转,并有利于进攻。</p>
<p><o:P><font face="Times New="New"  Roman"></font></o:P></p>
<p>目前比较常见的组合,首推一反一长的搭配,这样的配置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充分制造反差很大的旋转,同时可以利用长胶的特性增加削球的稳定性,不足之处在于长胶一面利守难攻,旋转变化较死,容易被对手摸清规律,同时由于两面性能反差很大,自己控制起来也增加了难度,特别是倒板时对手感要求很高;另外还有一反一生或一反一正的搭配,这种配置也可以制造两面不同的旋转,同时生胶正胶一面比长胶更易进攻,并能自由控制回球的旋转,缺点是削球的稳定性比起长胶来要逊色不少;两面反胶的组合也比较常见,这样的配置最大的好处就是正反手都能自如地控制削球的旋转,使对手难以摸清规律,同时正反手的攻击性都比较强,可拉可打,回旋余地大,美中不足在于削球的稳定性较差,面对连续的高质量弧圈球和重扣,较难稳定削接。另外还有一反一防弧的组合,我个人感觉这种配置的性能与一反一长的组合比较接近,但是防弧胶一面在攻球时比长胶更难于控制,同时削球的稳定性也稍差一些,回球飘忽下沉但是削球旋转不是很强(对手攻球下网也多是因为回球下沉所致而不是因为它的旋转有强),因为防弧胶本身就没有很大的粘性,所以搓球时很容易打滑。</p>
<p><o:P><font face="Times New="New"  Roman"></font></o:P></p>
<p>不过这些只是理论上的说法,具体情况还是要看每个人的功力如何。理论上长胶利守难攻,可俄罗斯的削球手加尼娜反手长胶可拨可弹,反攻的准确性性丝毫不逊于反胶;理论上两面反胶削球稳定性不佳,但河北的王婷婷双面反胶削球却固若金汤;理论上防弧胶较难控制,但以前朝鲜的削球手李松淑却利用一反一防弧倒板削球,接连削掉了张立,张德英。所以不论使用哪种胶皮,手感永远都是是排在第一位的。</p>
<p><o:P><font face="Times New="New"  Roman"></font></o:P></p>
<p>从底板上来说,我觉得也不一定非要局限于某种模式中,从五层防守板到较软的弧圈板,甚至两面异质球板都可以考虑(当然我不建议用快攻板和加碳板,道理大家都明白,那种板弹性太大,根本削不住),完全是根据自己的特点而定的。如果你以削为主,削中反攻,那么可以选专业削球板配稍硬的海绵,这样既不失稳健又可以提高攻球的威胁性;如果你是攻削结合,或攻球比例稍大,那么可以选择较软的弧圈板配软海绵,这样可以发挥攻球的优势同时削球也可以有一定的稳定性;如果你是像朱世赫那样,反手稳削,正手暴冲,那我觉得两面异质球板会更适合你,较软的一面用于反手防守,较硬的一面用来正手冲杀,各取所长。</p>
<p><o:P><font face="Times New="New"  Roman"></font></o:P></p>
<p>至于海绵问题,也要依每个人具体情况而定,总体来说,较厚较硬的海绵吃球好,利于拉球,加转削,但是控球难度较大;较薄较软的海绵比较透板,手感清晰,容易控制,不易吃转,但攻球拉球后劲不足,威胁较小。</p>
<p><o:P><font face="Times New="New"  Roman"></font></o:P></p>
<p>如果你的底板较软,那么选择较厚较硬的海绵可以在保证削球稳定性的同时弥补攻球上的不足;如果你的底板较硬,那么选择较薄较软的海绵可以在保证攻球质量的同时增加削球的稳健度;如果你反攻时以拉冲为主,那么厚海绵可以使你的冲球更有威胁;如果你反攻是以击打扣杀为主,那么较薄的海绵会帮你在击打时不易吃转,保证命中率。</p>
<p><o:P><font face="Times New="New"  Roman"></font></o:P></p>
<p>说说我自己,其实我刚开始打削球用的就是一块偏软的弧圈板,两面反胶。因为那时懂的不多,所以就选择了这么个配置,但当时我削起来觉得也还算顺手。后来在打球的过程中,我尝试过很多种胶皮搭配,一反一正,一反一生,一反一防弧,甚至还打过一段时间的一生一长,最后确定了五层削球板,一反一长的组合,因为我觉得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我的优势。</p>
<p><o:P><font face="Times New="New"  Roman"></font></o:P></p>
<p>所以我建议削球爱好者们,不要迷信某种配置,有可能的话尽量多去尝试,去发现最适合自己的,一旦找到了最适合的配置了,最好就不要轻易更换了,除非你是个器材迷,呵呵</p>
<p><o:P><font face="Times New="New"  Roman"></font></o:P></p>
<p><b>注:有关器材方面的其他文章请参见附文。<o:P></o:P></b></p>
<p><o:P><font face="Times New="New"  Roman"></font></o:P></p>
<p><o:P></o:P></p>
<p><o:P></o:P></p>
<p><font color="#2b2bd5"><font size="5">三、模仿对象<o:P></o:P></font></font></p>
<p>为什么我要把模仿对象也列出来呢?因为我觉得这个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同样是削球手,每个人的打法特点却完全不同。有人以稳削为主,有人攻削结合;有人以转不转削球为主,有人却以逼大角见长;有人站位偏近,习惯高点快速切削;有人则离台稍远,两面频繁倒板,回球飘忽不定。。。。。。根据自身特点,选则一个模仿对象可以帮助自己明确技术风格,快速提高球技,少走弯路。</p>
<p><o:P><font face="Times New="New"  Roman"></font></o:P></p>
<p>我相信很多人都很喜欢朱世赫打球的风格,我本人也觉得他的球很好看,但我认为他的球路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特别是业余爱好者。因为他的反手稳削,正手暴冲的打法特点本身对步法要求非常高,仅就这一点来说,我想我们就只有羡慕的份了。与其盲目追求高难度的风格,倒不如选择更适合自己特点的球员来模仿会更实际一些。</p>
<p><o:P><font face="Times New="New"  Roman"></font></o:P></p>
<p>就拿我来说,我的削球在业余爱好者里来说算是很稳健的了,而且变化很多,但是我不会冲球,有时拉球也是以高吊为主,以扰乱为目的,不过我的击打能力还可以,而且倒板频繁。所以我的风格更偏向于这次在不莱梅女团比赛中大放异彩的白俄罗斯削球手帕芙洛维奇。而实际比赛中也证明了,这种风格的确能充份发挥我的特长。</p>
<p><o:P><font face="Times New="New"  Roman"></font></o:P></p>
<p><o:P></o:P></p>
<p><o:P></o:P></p>
<p><font color="#3352cc"><font size="5">四、手感/反应<o:P></o:P></font></font></p>
<p>也许有人会觉得奇怪,手感和反应也很重要吗?是的,原因很简单,相对于攻球而言,削球是一种比较被动的打法,即使是在攻击力超强的丁松和朱世赫身上,削球也依然是从“挨打”开始。但同样是“挨打”,你削球质量不高,被对手随意抽杀,自己狼狈不堪是一种情况;你削球变幻莫测,对手进攻完全是根着你的节奏在走,这又是另一种情况。我想大家都明白,第二种情况才是削球的最高境界,那么如何练到这一层呢?出色的手感和灵活的反应是绝对不能缺少的!</p>
<p><o:P><font face="Times New="New"  Roman"></font></o:P></p>
<p>削高吊<font face="Times New="New"  Roman">/</font>前冲,制造加转球<font face="Times New="New"  Roman">/</font>不转球需要出色的手感才能控制自如;顶重扣,削追身,救短球也需要灵活的反应才可以应付,还有倒板削,大角度救球,伺机反攻......这些全都是需要细腻的手感和迅捷的反应才可以做到的。</p>
<p><o:P><font face="Times New="New"  Roman"></font></o:P></p>
<p>细腻的手感能够帮你随心所欲地控制回球的旋转,落点,角度,线路,速度,从而有效遏制对手的攻势,而迅捷的反应可以让你在最短的时间内判断出来球的性质和线路,从而做出最合理地回击。</p>
<p><o:P><font face="Times New="New"  Roman"></font></o:P></p>
<p>别的我也不多说了,只要看看丁松,朱世赫的比赛就能明白了,没有出色的手感和灵活的反应,他们是无法打到这么高的水平的。</p>
<p><o:P><font face="Times New="New"  Roman"></font></o:P></p>
<p><o:P></o:P></p>
<p><o:P></o:P></p>
<p><font color="#3c57c4" size="5">五、意志品质</font></p>
<p>有人说性格内向的人更适合打削球,而性格外向的人打起削球有难度,但我认为,不论性格是内向还是外向,最重要的是要有顽强的意志品质,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在修为。虽然顽强的意志品质对任何打法都很重要,但对削球手来说,它的重要性就显得更加突出。</p>
<p><o:P><font face="Times New="New"  Roman"></font></o:P></p>
<p>削球打法,由于它的特殊性,经常是在十几甚至数十回合之后才取得一分;有时更会因为慢热,一开局就落后很多分;有时遇到打削球的高手,面对对手的猛攻而疲于招架......这时如果没有顽强的意志品质,那么这球很可能很轻易地就丢掉了。削球,本身就是在多回合的较量中与对手缠斗,如果自己在对手前面先垮掉了,那么你的削球是永远都打不出好成绩的。</p>
<p><o:P><font face="Times New="New"  Roman"></font></o:P></p>
<p>看看历史上取得过辉煌战绩的削球手,不论性格内向外向,无一不是具有惊人的耐力和超强的斗志的。最经典的一场比赛在是<font face="Times New="New"  Roman">36</font>届世乒赛女单<font face="Times New="New"  Roman">1/4</font>决赛,童玲面对朝鲜的朴英顺,朴英顺打削球的功力有口皆碑,而童玲却在先失一局,第二局又<font face="Times New="New"  Roman">12</font>:<font face="Times New="New"  Roman">20</font>落后的情况下,靠着惊人的韧性和意志连得<font face="Times New="New"  Roman">8</font>分并最终翻盘,以<font face="Times New="New"  Roman">3</font>:<font face="Times New="New"  Roman">1</font>将朴英顺淘汰出局。在第<font face="Times New="New"  Roman">34</font>届世乒赛男双比赛中,黄亮<font face="Times New="New"  Roman">/</font>陆元盛在对阵匈牙利世界冠军约尼尔<font face="Times New="New"  Roman">/</font>克兰帕尔的决胜局比赛<font face="Times New="New"  Roman">11</font>:<font face="Times New="New"  Roman">20</font>落后的情况下,连得<font face="Times New="New"  Roman">11</font>分,拿下比赛。近期的乒超联赛中,朱世赫<font face="Times New="New"  Roman">VS</font>孔令辉,要说孔令辉打削球是很有一套的,但最终却被朱世赫软磨硬泡拖进了决胜局,并因为对手防守顽强,多次冲球未果而拉伤了手臂,以<font face="Times New="New"  Roman">2</font>:<font face="Times New="New"  Roman">3</font>负于朱世赫。</p>
<p><o:P><font face="Times New="New"  Roman"></font></o:P></p>
<p>从这两场比赛中就不难看出,韧性与意志对削球手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有时,就算是面对强敌,只要你能坚持再多顶回一板重扣,对手的耐心就会多经受一次冲击,那么下一个来球很可能就是你得分的机会;如果你在落后时,能坚持再咬回一分,对手的信心就可能多了一分动摇。</p>
<p><o:P><font face="Times New="New"  Roman"></font></o:P></p>
<p>“不论难度多大的来球,只要它还没有落地,我就一定要把它弄上台,一定不能在对手前面先垮掉”,我想这是每个想打好削球的爱好者都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信念,没有它,削球手们是无法和对手抗衡的。</p>
<p><o:P><font face="Times New="New"  Roman"></font></o:P></p>
<p>以上是一些除技战术以外,我认为很重要的东西,所以先把它们写在前面。如果能做到这几点,我想你已经具备了练好削球的前题条件了,那么接下来的呢?就是技战术的练习了,我会慢慢把我的体会告诉大家的<font face="Times New="New"  Roman">~</font></p>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0条评论

相关推荐

© 2020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