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胶半年的体会
只从时间上看的话,打长胶已经有十一个月,但是其间有五个月根本没摸过球板,所以只能算是半年球龄的初学者。在各个单位风行年终总结之大好时机,在下也来个“是伦是类”的半年总结,向敬爱的版主和亲爱的球友致谢,并祝各位来年更上几层摩天大楼。当你们偶然向下府视时,还是人道地拉兄弟一把。
2006年3月-6月 初入门的激动期
本人已是三十以上的老朽,又有十年没打过球,当再次庄重地拾起球板时,不当老大已久的感觉只有两个字――“失败”。如果非得在这两个字前面加上准确的说明,我比至尊宝文化稍高的优势马上体现出来了,他的“一万年”是三个字,而我只用一个字,且有时代感――“巨”。从语法教科书上看,只能用“最”,但是现在大家都风行这个“巨”呀,而且这个“巨”对我来说还含有“最得不能再最”的极度份量。
巨失败的感觉让我认真地想了下一个后果极为严重的问题:“怎么变?”我在这里既没发错音,也没打错字,自己的传统优势和打法(现在知道我脸皮有多厚了吧?)与时代不相容了,因为现在是大球时代,我不能用小球的办法去应付了。(瞧,不是我水平不行,是球变大了。国手中都有因为改大球不适应而退役的,我的原因也是这样。)最让我痛心疾首的是拉不来弧圈了,而万恶的对手总是用他们实在不漂亮的弧圈转得我找不到球落在地球上的经纬度,于是我想:我拉不来制不来?
上网百度N次,再GOOGLE了X回,确定用克制旋转的生胶、长胶、或防弧胶,但我身边没一个人用这些胶皮,无法克隆复制而快速成材。于是准备用生胶,因为在我已经遥远的大学时代,有一外系的同学,直板生胶,一手快弹,弹得我晕头转向,有一次捡球回去竟然走错了球台,成为十多年来长传不衰的经典。(哎呀,丢人哪!幸好我是男的,即使露点和走光也不严重。)“师敌长技以制敌”,高招也。没曾想一次偶然的机会,与“博乒”的“长胶大本营”美丽邂逅,从此落入长长的胶粒之中,恐怕一辈子也挣脱不出了,因为长胶的特性是对方力量越大,我方的回力也越大,我会越挣越紧,不如不挣了。那次具体是什么时候已经记不清了,在这里,我有幸拜读了“长胶高手”、“倒影”、“JOHNHAWK”、“lii”等的帖子,尤其是那著名的《长胶打法大全》。唉,现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成的">成的老师和教练都有了,还不赶快换板换胶具体实施之?!
到若干器材店去了若干趟,做掂量、比较的动作若干回,决定――迟疑周期运动反复若干次。(以下省略文字若干个)在自我摧残得接近崩溃边缘时,LP大人支持了我:“看你神不守舍的样子,去买了吧,我的耳朵都被你说起茧巴了。”同志们,球友们,这是本人的不传之秘技呀!务请用以体会之,其乐无穷。家庭的幸福和谐在于互相沟通,第一次不理解,第N次就理解了嘛。尤其我家绝对讲究民主,有争议的事情都通过投票来决定,虽然我总是被LP大人和宝贝女儿以2:1击败,以至于我主动地说不用开会表决了,但是民主是实实在在实行了的。因此我没有因为自己的家庭地位高而滥用权力,而是向唐僧先生学习,采用“N次述说法”。实际结果表明了这方法的有效性,我来不及体验这次胜利的喜悦,马上跨上几十块钱买来的X手自行车,采购军火去啰!结果我的几种理想球板都没现货,只有TIBHAR的高能异质板,老板说:“你自己考虑好,这个板子没人在我这里买过,不知怎么样。但是挺拔的东西质量稳定,这款板是萨姆型,一般来说比较软,控制比较好,速度可能要慢一些。”事实证明老板是专业而诚实的,所以后来我全在他那儿买东西了。
最开始用的C7,因为看大家的帖子都说它好控,而且不贵,易于初学者。粘上之后立马回去找人体会,球友犯愁我大笑,反旋转和球不往走这两点特性令他们失误猛增,还给我不少机会球。如果不是我自己也有不少失误,那个爽啊,可能要使我有天下舍我其谁的气概了。(呵呵,得意忘形之人也。)
初学时只会挡,然后狂看福原爱的拨,解决接发球时只会用搓、挡的单调并用拨与对手形成相持。由于自己水平不高,对手水平也不怎么的,所以靠这种“怪”获得了不少光荣的胜利。当对手郁闷不己之时,自己踌躇满志,颇有预备上华山论板的远大理想。(武林中人叫论剑,我们乒林人士只能叫论板了。)
此期战法不甚复杂,极易操作:什么球来都竖直球板挡,让对手自己打自己去。后来略有进化:按来球弧线、旋转的不同调整板形。再次则学会了阴险毒辣的一招:吸。对着来球的方向和线路做向前迎球动作并控制好板形,在球上板之时把球板向后缩撤并略带向上的动作,整个动作轻盈飘动,自己几乎没用力,却只见来球诡异地在对方球台轻轻一跳就不动了。哈哈,尤其是在中远台拉球的,快步上前也很难碰到球,更不要说回过来的球有多少公斤的质量了。
这种太极式的打法令无数勇猛好汉气喘胜牛却难以敌我的闲庭信步。即使我用拨与对手相持他们也不习惯,因为长胶拨过去的球虽是上旋,但是旋转却无法与反胶相比,加上我拨过去球有时直而快有时慢而飘,令他们不容易适应和把握。总之,在与我水平相当或稍高的对手中我是凯歌高奏,初学初用就有这等神效,可见胶皮之重要。
但是全球股票发生波动变化,也对我初浅的进步和收获产生了影响,只是当时的我没有用心去分析一些失败的原因,因为找我复仇的人太多却又总是带给我新的胜利。对手的水平决定了自己的水平,在我还没有练习更多的、更高级的动作之时,由于单位和导师有任务,只好中止了短暂的尝试,带着愉快而浅薄的所谓体会,投入真正的革命事业。再次回到球台己是四个月之后,带给我的却是无穷的打击。
2006年10月-12月 在失败中收获的成长期
虽然我已经有所准备,知道恢复动作和感觉要花一定的时间,所以很大气很高兴地对室友说:“我准备一周来输球,然后,嘿嘿嘿。”人民币与美元进行浮动之后对我的影响还是很大:已经打了两周,没赢过一个人。最难忘的是一个以前从没打赢过我的球友以4:0大胜之后,作语重心长状,说:“球,还是要天天打的。”
于是面壁试过,总结了一些人民币汇率之外的原因:(1)等球。我一心想以怪制胜,于是站着不动,等球来了才做动作,导致步法不灵活,而且出球之前的前期动作不充分,使得自己动作仓促且发力不佳。(2)保守。只用以前有效果的动作,不敢进行新的尝试,对手习惯之后自己很被动,而且正手不敢大力进攻。(3)急躁。有好的机会时内心狂喜,却不注意来球的旋转、力度等,也不注意的动作,结果反而直接丢分。这样丢几个球之后,更不注意调整,一见机会就成猛张飞,乱做动作乱发力,越打越差。练球时不注意基本动作,一味追求高级效果,反而使动作混乱,实战当然错误百出。
然后厚着脸皮死缠我的专业学生,请他们指导我最基础的动作。我发现,他们都对器材不发烧,或者说不大懂;他们都不大会讲理论,这方面比我差多了,呵呵,我是典型的“嘴比手强”;他们主要讲动作是否符合“协调”、“顺”这两个原则;“迎前”、“提前”、“主动”、“发力时间”是他们说得最多的词语;“放松”是他们每个动作的前提,等等,很多说法与我在网上看到的不大一样。我总结练习时的不同如下:专业的讲科学,业余的靠感觉。
随着地球的公转加自转,我终于迎来了一场所有地球人都期盼己久的胜利:一个53岁的步法和手法都不大灵活的还从来没和长胶交过手的老同志。我主动请室友吃夜宵以普天同庆,兴奋难以言表。室友不打球,可是更有追求或者没有追求,但是喜欢听我“吹”,每天我回到宿舍的第一件事就是向他进行战况简报。那天他也很高兴,说:“虽然我不懂乒乓球,但是我喜欢听你说。因为你一直以来说自己输球的多,所以我相信那是真的。因为是真的,我才感兴趣,假话听起来就没意思了。我一直很不理解的是,你输了这么多球怎么还有兴趣?今天我明白了一个人生道理:从失败中得到胜利。你的不屈不挠令我感动,你的光辉胜利更让我高兴。”
遗憾的是如此支持、理解的室友在几天以后就回家陪伴娇妻爱子去了,欣喜的是我渐渐恢复并超过了6月份的水平,虽然这发生在已经有些寒冷的11月,却让我这个暂居北方的南方人感到春天的脚步声异常地清晰。
文学理论的老师教过我:一个人物的伟大是通过敌对立面的强大来实现的。我的水平是通过对手的级别来体现的。虽然我现在仍是一个低水平的业余爱好者,却发现乒乓球的水平是个难以衡量的黑洞,这也是至今没有天文学家来研究的原因。有人一局只让我得2分;但是另外的人让他一局也只得2分;这另外的人再碰上另外的另外的人也只能得2分;还有更另外的人;而更了N次以后的人与专业选手对阵时,往往也只能得2分;专业选手之上还有更N次的手……面对真实而残酷的现实,我不知道顶级水平要用多少个N才说得清楚。所以确立自己的乒乓理念为:锻炼身体为主,提高技术为辅;快乐第一,胜负第二。
六个月的技术、动作体会
“挡”。这是我用得最多的,从第一次使用长胶时就体会到它的威力和妙处,到现在仍经常使用,尤其是对手以盗铃不及掩耳之势的速度猛然一板打来时,我只能下意识地挡一下,但这一下往往令对手直接丢分或者要迟疑一会儿,为我争取了宝贵的时间,时间就是生命的真理在这种情况下得到了验证。如果用反胶这么一挡,肯定被一板打死,而长胶就大不相同了。长胶速度慢,对自己还是有好处的。现在想来,当初练习“挡”比较多还是很有好处的,首先是培养了手感,这对技术的上升提供了可能;其次是明白了什么样的球该用怎样的拍形去对付。一般在与人对练时,我都首先练练挡,感受一下对方的特点,并告诉对方长胶的特点,让他体验一下。我觉得胜要光明正大,负要输得明白。
“切”、“挤”,我用得不是很多,是因为我还没体会到它们的妙处,还没掌握好。
“拱”。说这个动作让我有些害臊,因为我是几天之前才真正会用它。在没练好拨对方的发球之前,我用拱来接发球,有时质量不错,但大多比较高而慢,都是单一的上旋。不熟悉的对手常常拉出界,熟悉的则一板猛扣。所以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里对方发球之后只需要一板就结束战斗,要么他出界,要么我被打死。后来大家都熟悉了,只要他们一发球,我就壮烈牺牲,偶有幸存的机会。我一方面练习打回头,(这是练了也白练的屠龙术)一方面想办法。幸好在这种艰难困苦的时候我终于能拨对方的发球了!直到前两周看到“长胶高手”兄帖子里陈晴的拱和众位兄弟的讨论,我才明白原来拱的威力如此之大,原来拱可以是这样的。虽然我与陈晴的距离遥远得不知要多少光年才赶得上,但是已经足够使我的球发生巨大改变了。我发现自己只敢拱下旋,而且不敢充分发力,实际上“拱”对上旋、下旋都可以用,拱出去的球有上旋也有下旋,可以少发力拱,更应该发大力拱。我拨发球虽然可以达到80%以上的准确率,但其威力根本不能与福原爱的拨相比,只是回球速度比较快并有线路变化而己,业余球手盲目模仿的毛病在我身上体现得很充分。现在我大多用“拱”来接发球,绝大多数发大力拱对方的两个小三角区或底线,看到对方有退台的意图就轻轻地拱,(这个动作也许应该叫“搓”或“推”)哈哈,虽不敢说对方被我控制,但是至少他不大能舒舒服服地起板。“拱”的要点已经有很多高人说明了,我这里讲一下自己的体会:(1)首先要敢于发力。可以说拱的质量取决于自己的发力水平,发力越大,速度越快,旋转也越怪,威力也越大。(2)拱的动作过程要由柔到硬。个人觉得“柔”是打好长胶的关键,也是这半年来最大的收获和体会,后面将有详细讨论。我把拱的动作分为三个阶段,一是预备期,二是迎球期,三是发力期。预备期越柔越好,前臂和手腕越放松越好,此时肩部、肘部也一定要放松,思想上作出拱的决定,身体开始移动,但手不要动。迎球期是在身体移动到位的情况下,手往来球方向运动,此时的关键是重心把握好、姿势要做好,在手迎向来球时应当逐渐用力,因为我发现自己的瞬间爆发力不是很强,所以先发些力,这时肌肉有轻微的紧张。发力期是触球的一瞬间,从肩到手的肌肉猛然紧张,如果结合上腰腹力量更好,此时肘部要提供固定而有力的支撑,球击出去的方向一定要由小臂和腕来决定,千万不要摆动大臂,否则方向控制要出问题,发力的效果也不好。大概因为我正手是生胶吧,对发力的时机和感觉特别注重。我向我的学生请教了不知多少回,他们教导我说,从专业理论上讲,发力讲究的是瞬间爆发力,但是我这种没经过训练没养成科学发力的人来说,提前发些力来助动也是可以的,总比发不出力好,以后渐渐朝瞬间发力这个目标努力。我的体会是没有好的发力就不会有高质量的拱,没有前期的柔就没有发力期的硬,没有肌肉的硬哪里来的力?有人会问,你说了这么多,实际操作如何?呵呵,远没达到毙人于一拱的程度,但是已经成为我的成名手法之一了。球馆的有人这样介绍我:“这家伙最近学了一手拱,特别快,又很怪。”我对照陈晴女士的录像,感觉力度和效果都比她差多了,还是很有些难为情的。
“拨”。这曾是我最忠爱的手法,曾经以为是自己长胶打法的灵魂,使用率一度高达80%左右,接发球几乎全用拨,其它能拨的都尽量拨。由于长胶的特点,发力之后的球很沉,单胶在撞板之后的出球也很快,对手有些忙不过来;发不力的则有些晃、飘,对手有些迟疑,不敢下狠手。前一段时间几个高手给了我迎头痛击之后,惨遭教训的我开始反思:(1)这几个对手比其他的水平高。这是他们能把我打回原形的原因。(2)他们正反手的攻防能力都比我高,旋转和力度都比我强。不管怎么发力,用长胶拨过去的球对他们而言还比较慢的。我曾向他们请教,他们说我拨过去的球无非两种情况,一种是快而直,这是发上力的球,他们往往稍等一下,在中台回击;另外一种是慢而晃,发力不是很充分,他们往往在近台等球跳到网高的位置就发力攻击。至于旋转,他们说我拨的球最多是弱上旋,习惯之后他们很好打。他们还说与不少长胶球友打过,没遇到象这样什么球都拨的,太单调,虽然相持还可以,但是很被动。(3)他们的球速比我快。有三个球友,跟他们在球馆的排名属同一个档次,由于速度比我慢一些而被我打败,是因为我正手的TSP速度快、力量爆,并具有一定的连续能力,我往往是反手拨几板就用正手强攻。但是遇上速度跟我差不多甚至更快的,就跟不上点了。(4)拨的球不是很怪,这方面用长胶去和反胶对抗是比较吃亏的。因为速度、旋转都比对方差,要形成一定质量的相持则难度很大。(5)拨对于我来说是反胶动作的移植和残留。我过去用反胶时,反手也能拉弧圈,所以直接移植过来打长胶,并象用反胶那样去相持,应该说是由于对长胶的认识太粗浅所致。这也让球友们说看我这个动作完全是打反胶,当时还有些自鸣得意,现在看来是误入歧途:胶皮都换了,动作和技术怎么能不改呢?有很多球友过去都是打反胶的,希望引以为戒,不要犯我这样的错误。
“磕”。个人觉得要点与“拱”差不多,要先柔后硬,使用时要注意落点的控制。因为磕相对来说是比较被动的技术,落点变化不是很大,(对我来说是这样,也许是我水平太低的原因)回球速度也比较慢,对方容易适应和上手,建议与其它技术配合使用。
最后总结
一看到这个小标题,球友们握了很久的砖如暴风雨般向我袭来:还没啰嗦够?我一边做躲避动作,一边高声大叫:
(1)我的技术动作。自认为“拨”掌握得不错,但过分依赖它而误入歧途。其它动作才刚刚入门,形似而神不似。
(2)动作要领。拍形是关键,先柔后硬,该发力时要充分发力,手腕要灵活但不要乱动。
(3)进攻与防守的关系。这方面各位高手谈得很多,我以前理解的进攻是全面进攻,加之当时只有“拨”这一招还过得去,所以反手长胶打成了反胶。与水平差不多打,还没发现什么问题,我还得意地总结是“攻防合一”。与高水平对手对抗后,一是发现长胶不能全部这样打,尽管我反手在实战可以与人对拨四板左右不成问题,但是这不是长胶的强项。就象有人对我说的:“你这样的基础和动作,如果改为反胶,比现在强多了。”二是发现自己技术内容太单调。三是我的长胶只有进攻没有防守。长胶主要是用来防守的,动作与技术的实施必须与器材的特点符合,这个道理大家可能都明白,但是具体实施时,可能犯我这种错的不少。我认为打长胶的话,要防得住,才能攻得出去。这也是我现在更多地练习和使用“磕”、“拱”等的原因。
(4)心理素质。信心、耐心、细心、决心,四心缺一不可。在我自以为是一技的“拨”被对手猛攻之后,一度怀疑过自己用不用得来长胶,幸好坚持下来了,现在跟他们打的时候偶而拨一下,磕、拱等不断变化,比分有明显上升。耐心是不要希望一击毙敌,那样的对手要么不熟悉长胶,要么水平不高,达到一定程度的业余球手都具有一定的相持和防守能力,应变能力也不差,与他们打时,自己动作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回球质量是关键。我正手的TSP即使抓住强攻的机会,也很难一两板就打死他们,反手长胶则更难。细心是指注意对手动作的细微变化,现在的器材比较好,他们技术又不错,一个轻微的小动作就能回出不同的球,如果自己没注意,后果很严重。决心是贯彻自己的想法,动作不要犹豫迟疑,这是所有打法的共同点。
(5)步法。我的活动区域在近台,跑动积极但效果不佳,自己总结为:东窜西跳,球都碰不到。如何做到有效而快速的步法,是我们水平的关键标尺。
(6)战术分析和总结。赢得明白,输得清楚。分析对手,也要分析自己。这一段话我说得漂亮,做得很差。我总是在打完球半个小时以后才有些分析,现在我一般都会在打到第5个球时停一停,问自己:“对方有什么特点?不要给他什么球?他怕我什么?”感觉用处很大,至少有打球时思考的过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