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关于反手弧旋内外旋的请教

zxdzxd 2005-1-5 11:14:00
我的反手弧旋长期以来一直是:
    引拍低于台面,拍面前顷,接触球后,向左前上方挥力,拍面在后段前倾加大(弧面朝外)。
    最近,看了格林卡的比赛,和孔林辉的教学片发现他们都是:
    拍面低于台面,拍面前顷(几乎与台面平行),接触球后,向左前上方挥力,拍面前倾度逐渐减小,到最后基本与台面垂直(整个过程弧面朝内)。
    我在练习和比赛时,注意分别用两种方式接球,发现后者一旦上台,力量要大的多,而且好象越用力越容易上台。不知那种方法是正确的反手弧旋动作,我们业余爱好者最适合那种?似乎第二种技术难度要大一些,也不知是因为我练的时间还不够,反正成功率低。
    请各位高手指点,谢谢!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4条评论

mzm22 2005-1-5 11:55:00
当然是后一种动作。反手前冲压低球拍向右前上方发力。你的那种方法挥拍距离一定不如后一种方法挥拍距离长,球也不是很冲,而且弧线要高,威力不大。
superli 2005-1-6 20:26:00
其一、国产胶皮和外套是不同的。
  国产胶皮比较粘,而且比较厚,所以得靠球拍的倾斜角度来增加吃球深度。
  而外套胶皮比较薄,拍型相对要立一些,靠击打来增加吃球深度。
其二、第二种方法充分的发挥出鞭打式的发力,有一个甩手腕的动作,触球之后迅速有还原动作。
gong_chen 2005-1-5 17:13:00
第一种比较传统,相对也容易掌握些。第二种现在也有不少人在用,似乎更强调前冲性,尤其在反带反冲的时候更明显。但感觉不太适合起下旋,掌握起来要难些,失误率相对要高些。

我自己更倾向于第一种打法(可能因为我学的就是第一种吧),可以起下旋,也可以前冲,只要动作合理,发力到位,效果一样可以很好。追求格林卡那种反手“暴冲”感觉的人要学第二种了,呵呵。
好的器材只能给你更多发挥的空间,而不能代替你发挥。
lijun0509 2010-3-30 15:27:00
   强烈支持2楼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0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