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转载一位老球友的贴子:怎么打好乒乓球

gxj2008 2009-12-30 12:01:00

业余爱好打乒乓的,在喜欢的同时,在技术上能得到提高那是最开心的事了.

我在这里转载一位球友的日常技术小技巧等,如果球友能从中受益那是最好,比之一些只讲大道理的来得通俗易懂多了.

 

 

怎样打好乒乓球

     想打好乒乓球,基本功最重要。任何正规的乒乓球训练一开始全是无球的训练。就是说拿着球拍练基本动作。至少练一个星期,就是单纯的做正反手攻球的挥拍联系。然后才接触球。也不会让你瞎打。只做线路对攻练习,动作稳定至少要半年,然后才开始学习其他技术,比如发球,搓球,摆球,拉球。总之,基本功最重要。

打球小技巧

1、用重心控制球

2、用“迎”的手法把球拉得更爆

3、“照着来球收小臂”

4、业余横板横板的反手没有想象的那样好

5、为"身前击球"而做引拍

6、练习基本功球时,一定要有节奏

7、身体重心一定要低

8、击球时必须放松

9、协调用力是基础

10、向前用力是指导

11、用力支点是关键

12、用力方法是技巧

13、鞭打式发力

14、多体会“打”和“磨”的比例

15、拉球时要先预判根据旋转拉球

16、反手拨是横牌反手技术的基础

17、把拍子想象成你的手,吃住球扔出去的感觉! 和 很薄的撞!!!

18、球拍在发球时松些好

19、越用力时,挥拍越要下压

20、四分之一定律

21、拉加转球时要“双腿”下蹲

具体分析: 1、用重心控制球即打球主要是全身发力,不是单纯靠手臂,利用腿,腰等身体部位的动作集中发力击球,表现出来就是身体的重心控制有用身体重心拉球、打球并送出的感觉,有用自己身体重心压住来球并送出的感觉。反冲时,也要用重心来控制球只有前臂和手腕动作,没有用重心来调节弧线,经常压不住球或回球质量不高。提前判断来球的落点及旋转,晚了就来不及做动作,被迫只用前臂和手腕击球,另外动作不要大,因为如果来球旋转稍强的话,落台后弹起来很快,不好找点。
2、用“迎”的手法把球拉得更爆要让弧圈球暴力,应尽量采用主动迎球的手法。要有这个“迎”的意识,即一身体要迎前,二步法要迎前,三手法也要迎前。向前的基础力量的产生的问题,就是要向前拉住球。这个力要靠向前的重心交换来完成。(右手为例)右实左虚的弓箭步一定要做得完全,即右脚踩实,右脚尖和球台底线平行,指向东。左脚稍前,脚尖着地,脚跟一定要提起来。上身要含胸收腹。以王励勤、马林榜样,他们含胸收腹作得很充分,二人含胸含到上身基本都和台面近乎平行。这样的作得好处一是重心会自然地落到两腿的前脚掌;二是这种机制使发力时必须向前,含着胸自然人就向前哈。像马林、刘国政抢冲凶的时候差不多要趴在案子上就是突出的例子。向上不向前的情况也会自然地被避免。

3、“照着来球收小臂” 手臂不往回拿,而是尽量迎前往前扫,它自己不能往前了会自己回来,你不用操心,往回拿就没劲了。

4、业余横板横板的反手没有想象的那样好 业余横板的问题确实是集中在反手和中路。反手是横板的特长,但很多业余的没有开发好,结果成了弱点,以至于敌不过直板的推挡。还有,我觉得很多横板战位离台过近,影响了正、反手的转换。其实也是由于站位远了反手的问题。所以练好反手是打好横板的关键,而肘的控制相当重要。得反手者得天下。横板反手一定要敢于主动加力抢先加力。

5、为"身前击球"而做引拍身前击球是指在身体的重心--肚脐前方击球后。

6、练习基本功球时,一定要有节奏对方过来的球,回击时要以基本相同的速度回击,双方才能有节奏的练下去,而且不累,这样才能提高手感。

7、身体重心一定要低身体重心一定要低,这样打球才稳。反手位侧身时,身体更要低,才能打的准。但注意要活用,当中近台拉前冲时重心不要压得太低,否则导致引拍太低,拉球压不住弧线,易出界。

8、击球时必须放松击球时,手臂必须放松,有用腰转动打球的感觉。 打球要有击打(快攻)的感觉,不是摩擦。要主动去击打球,不要被动的让球来顶你的球板。腰部要放松,不要紧张,否则看起来是直着腰板打球。其实,整个打球过程中,只有击球的瞬间是紧张的。

9、协调用力是基础 ——腿、跨、手必须同时同方向动作 10、向前用力是指导 ——腿、腰、手都必须首先向前用力作用于球,在此前提下向其他方向调节

11、用力支点是关键 ——近网球瞬间支点在腕关节,近台球瞬间支点在肘关节,离台球瞬间支点在持拍手一侧的髋关节!

12、用力方法是技巧 ——根据来球和自己的战术目的,可以采取加力,借力、合力、摩擦、弹击等不同方法

13、鞭打式发力无论是王励勤还是孔令辉他们都在追求一种鞭打式发力的方法拉弧圈,只不过王励勤的爆发力(击球力量,更优于其他选手)所谓鞭打式发力是以腰跨作为向前发力的一个支撑点,在击球一瞬间,腿部撑住腰跨,有肉眼看不见的一个暂停,形成一个稳固的支撑点,使手臂得以发力更优化。拉弧圈必须用手腕,现在的弧圈是撞击和摩擦的组合,手腕触球的弹击成分多,摩擦成分少,这个球就比较爆。反之球就比较转!手腕动作要强调力量从食指中指传递到拍子的击球部位,而不是从手掌心传递,食指和中指兼有控制方向的功能,为了控制低弧线因此也就出现手腕向里钩的现象。你们可以仔细观察著名乒乓运动员的弧圈分解图,注意他们的腰跨动作和手腕动作。老瓦就是先从侧面像要搂人一个大嘴巴子那样,把球搂住,然后向前SNAP,即在接触球的那瞬间用爆发力在包住球的基础上收甩。球不是被擦走的,而是边搂边摩兜走的(打磨)。快触球的时候大臂好像被锁住了,前臂刷的一下像鞭子一样向前抽甩。外观上是向前敬礼到额前,敬到不能再向前敬为止,然后手臂自然地也就必须收回还原。拉前冲,肩要放松、要有等球的一瞬间。

14、多体会“打”和“磨”的比例撞击球过多。可能当你前冲不冲时你会以为多向前撞击球即可弥补速度,这有点饮鸩止渴,其实撞击球过多易造成弧线不好,失误多;且因旋转不强,也使拉出的球前冲不强,特别是在近台以外。摩擦过多会导致球速满,力量小。

15、拉球时要先预判根据旋转拉球拉球时不视来球旋转,就一种动作。有很多老球痞认为只要手感好啥球都可一样拉------当然不是说上下旋的区别,而是同种性质的旋转可不大考虑强弱。诚然,如果手感好时很多上诉情况都能上台,但这样拉过去的球质量显然要打折,并且大多数业余球手不可能象那帮老球痞那样一天到晚的泡在球馆里,要养成“盯球”意识,平常多留心来球旋转,比赛时就成习惯了

16、反手拨是横牌反手技术的基础基础打扎实了,攻、拉、弹、挑等就容易了,横拍要练好反手必须先练好拨。

17、把拍子想象成你的手,吃住球扔出去的感觉! 和 很薄的撞!!!秘籍一:‘球感“(吃球瞬间的手感)来自是YE(软球板好吃球),这是发挥最佳手感靠自身发力的器材秘籍,你可以感觉到马琳是用全身的力量把球吃进球拍然后甩出去!(当然这个过程太快了)狠不得一板把球打破的架势。 秘籍二:来自炉火纯青的动力定型——“蹬腿转腰”。秘籍三:拍面触球是内弧线轨迹,保证球拍与球的入射角很小,几乎只有5--10度!!这也是胶皮海面能吃住球的重要原因,很薄的磨擦,我教队员的时候形容为:很薄的撞!!!而不是很厚的撞,我们都知道:很薄的撞是摩擦、是弧圈球,很厚的撞是击打是攻球!!!当然,这个很薄的撞是靠”蹬腿转腰“来完成的,此时的手臂并没有收,而是自然伸直和身体的运动轨迹是一体的!!!但也就是在’很薄的撞”的同时大幅度往前转腰,身体重心移到左前,仔细观察可以发现马琳的身体前倾的很厉害,这样是为了发挥肩引带大臂的作用,也就是用身体的力量把手臂抡出去,这样就有了:“把拍子想象成你的手,吃住球扔出去的感觉”,最后由前臂手腕作微调!!!这个过程当然是瞬间的。此秘籍的分量为35%,但这个秘籍的感觉不太容易获得,因为要非常快才能产生,我给学生讲的是时候用“0。01秒”来形容。不知你能否理解?!射入角很小,很薄的撞,球拍像和案子平行。好处是球很爆,不惧下旋。但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要根据球的旋转高度落点位置以及你的战术意图来确定你的击球拍形和角度。秘籍四:立腰或收紧腰,右脚尖朝右,而不是右后方,膝盖稍内扣(这样可以蹦住转腰的力量)手臂固定拍型,在膝盖的上方吃住球,我给学生讲解的时候形象的理解为:“包膝盖”摩擦,这就形成了一个自然的弧型轨迹,你不妨试试!!如果要发大力,或冲中台,就要再加上肩的动作。关节就要适当打开,这样肩也是一个旋转的支点。再说就又会让人觉得复杂,不过我的感觉就是加大动作只是让开一些,不要想太多。还是要以肘为轴,要不然就没有鞭打了。没有鞭打的弧圈球,就是费力、大动作、没有效率而且又不转的弧圈球。如果能做到肩、肘、手腕三个关节陆续一气呵成的收甩,那你的正手就自然很暴了。

18、球拍在发球时松些好球拍在发球时松些好,灵活!而且有转动,手腕转动方向的平面与胳膊的直线垂直,击球后,要稍微"颠一下"身体,可以很好的放松同时回到标准准备动作。为了“颠一下”身体,击球瞬间脚后跟要抬起来。打球要有4个意识:盯球判断来球,移动脚步,击球,还原。

19、越用力时,挥拍越要下压越用力时,挥拍越要下压,而不能上托,越要压住球,前倾的要比发力小时多点。攻球时手腕要有点弧线,这样球速要快一些。

20、四分之一定律开始练习正手攻球,要牢记个1/4,一是,手臂挥拍的轨迹是1/4园,球拍摩擦球也是球的1/4,手臂挥拍放松至起始位置也是按原先的1/4圆弧--陆教练在球案上以端线为直径,中线与端线的交点为圆心,划一园弧,右半边的弧线就是手臂挥拍的下投影;然后面对墙,以自己的身高,作攻球的准备动作,以腰部高度划1横线,眉毛高度为最高点,划一圆弧,这是前面的投影。正手攻球,执拍右手拇指压拍,食指放松,中指顶拍,在划1/4圆弧过程中,拇指和中指有1/4圆弧的微调动作,击球上部1/4圆弧;同时前臂也要有1/4圆弧的旋转。

21、拉加转球时要“双腿”下蹲下蹲时,先碎步侧身让开球的路子,然后“双腿”下蹲,而不是 “1腿弓,1腿蹬”,是身体稍微一侧,右肩放松下沉,快速蹬右腿!重心由右脚移到左脚时,右脚蹬地不要使身体有窜高的动作,应该感觉重心是平行移动。球拍要沿着球的下降轨迹引拍,当球下降到合适位置,再向上拉,这样不容易拉漏了!下旋的加转弧圈动作要领:调整位置侧身;双腿下蹲;胳膊放松;向上发力;收拍到耳朵。球要拉下降前期,先要调整步法和击球位置,引拍胳膊要伸直。

                                     打好乒乓球的四个基本因素

   乒乓球有各种各样不同打法,还有多种战术。不管是甚么打法,战术如何变化多端,乒乓球技术离不开四个基本因素,那就是:力量、速度、旋转和落点。
力量作用于球,是通过球的前进速度和旋转强度表现出来的。
如果你在进攻当中猛力扣杀,使对方接不好,那么你就要打得有力量。
如果你是在加强旋转的强度,无论是制造上旋或下旋,那么你一定要用力磨擦球。

为了尽量减少对方的准备时间,你必须抓紧时间,争取在最短、最快的时间内把球回击到对方的台面上,使对方措手不及,这就速度。

为了增加对方还击的难度,还可以制造各种旋转球,迫使对方回球失误后”出机会”球,这就是旋转。
乒乓球台不大,要使自己打过去的球更具威力,必须要调动对方前后、左右的移动或奔跑。因此,需要讲究落点。
所以说,力量、速度、旋转、落点是乒乓球技术的基本因素。

                          直板反胶正手拉球的基本原理和训练方法

正手弧圈球技术是乒乓球技术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技术之一。拉好弧圈球的三个要素就是腿、腰、手;三者要协调一致,才能发挥弧圈球的最大威力。
从弧圈球的风格上来讲,目前主要分为欧洲派和亚洲派。欧洲选手拉弧圈球的时候,撞击的成分比较多,因此球在飞行的过程中速度快,力量大,弧线低;亚洲选手拉弧圈球的时候,摩擦的成分比较多,因此球在弹起后的过程中速度快,旋转强,弧线低。随着弧圈球技术的发展,目前各国选手都在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因此并没有十分明显的风格区别,而是根据不同的球运用不同的技术。
弧圈球的基本技术动作并不难,但是要想拉好弧圈球必须要勤学苦练,才能是自己的技术有大幅度的提高。如何掌握基本的弧圈球技术呢?(以右手握拍选手为例)
一、技术动作分解
1. 准备动作:
拉球之前,站位一定要合理。一般来说,站位距球台边缘1.5米左右。左脚前,右脚后,两脚间距略比肩宽,右脚尖于左脚脚窝的位置平齐,以两脚前脚掌内侧着地。两腿弯曲,含胸,重心放低,身体与球台边缘的夹角大概为45度左右。
2. 拉球:
拉上旋球时,右肩略微下沉,同时横向转腰,右臂自然放松,靠横向转腰动作完成引拍的过程。此时,以右脚为轴,重心放到右腿上。然后,右腿蹬地,腰部横向回转,并带动右臂,注意此时右臂仍为放松状态。待腰转到基本与球台边缘平行的时候开始收缩前臂,击球。重心由右腿转移到两腿上,两肩持平。击球时,要找好击球时间。击球时间分为上升期和下降期,上升期是指来球即将达到最高点的时候,下降期是指来球从最高点刚刚下落的时候。一般来说,来球位于右腹部前方一尺多的距离时击球感觉最好,可以发出力。击球时,要注意摩擦球,主要向前发力。击球后要注意大臂、小臂立刻放松,还原。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关于击球部位,对于以拉打为主和摩擦为主是有区别的。 以拉打为主的选手,击球的部位一般为B点或B、C点之间。以摩擦为主的选手,击球部位一般为C点。
拉下旋球的动作要领与拉上旋球基本一致。只是拉下旋球时,右肩沉的更低一些,击球的部位一般为B点,且用力的方向向上多一些。
3. 步法
拉球时,要根据来球的位置,时刻跑动来调节击球的最佳位置。跑动时要保证重心尽量平稳,身体不要乱晃。
二、高吊弧圈与前冲弧圈
高吊弧圈一般是针对拉下旋球而言的。高吊弧圈以旋转见长,但是弧线略高,速度较慢。高吊弧圈的击球部位一般为B点,甚至是A、B点之间,这要根据来球的旋转而定。拉高吊弧圈,右肩下沉的较低,用力方向向上的比较多,先要制造一个高过球网的弧线,然后用力方向向前,再制造一个向前的弧线。如果一味的向上硬拉,则球很容易出界。
前冲弧圈速度快,力量大,但旋转稍逊。拉前冲弧圈,击球部位一般为C点或B、C点之间。右肩略微下沉,用力方向向前比较多。若来球的下旋旋转很强,则必须增加转腰的幅度和前臂收缩的速度,以增大对球的摩擦力。
三、台内弧圈球技术
台内弧圈球的技术难度比较大。首先要判断来球的位置和高度,根据来球的高度来决定引拍的高度。拉台内弧圈球,一般引拍的高度较高,往往与台面高度持平,甚至高于台面。击球部位一般为D点。由于摩擦球的部位很薄,因为对于下旋非常强的台内球,处理起来难度很大。而对于不太转的下旋球来说,台内弧圈球给对方造成的威胁还是很大的。拉台内弧圈球,要注意用力方向向上多一些,继而向前,要把弧线拉短。
四、套胶与弧圈球
进口套胶与国产套胶的性能不同,对于拉弧圈球的风格有一定的影响。
欧洲人拉球多为拉打,因为欧洲的套胶胶皮黏性差,海绵偏软,但弹性好。使用进口套胶,球在接触到拍子之后,海绵被挤压的程度较深,海绵被压缩的行程长,这样就削减了来球的大部分旋转和力量,因此采用拉打的手法可以很好的控制来球,加之欧洲人身高马大,爆发力非常好。这样的拉球威力不小。
亚洲人拉球多摩擦,因为国产的套胶,如狂飙系列套胶,胶皮黏性强,海绵弹性非常实在,非常大。在球接触拍子的时候,胶皮给了来球很大的阻力,而海绵被压缩的程度也不大,这样就造成的脱板速度很快。因此只有多摩擦,以旋转克旋转才能拉出高质量的弧圈球。所以使用国产套胶对拉球的技术要求较高。
随着乒乓器材的发展,国内已经生产出很多新产品,兼具了国产与进口的很多优点,对于众多的乒乓球爱好者来说,又多了很多的选择。
五、拉球的常见问题
1. 重心后坐。重心后坐,自然使腿部力量不能发挥出来,使手臂的走向多为向上,削减了拉球的速度、力量和旋转。
2. 手臂僵硬。引手的过程中,肌肉僵硬,大大降低了控制球的能力,并锁住了力量。击球后肌肉僵硬,使力量不能全部发挥出来,并降低了还原速度。
3. 转腰不够。只靠手臂拉球,速度、力量、旋转都有很大的损失。
4. 抬肘、抬肩。使腿、腰、手不能协调一致,当力量从腿、腰传到手的时候,能量中断。
5. 步法迟钝。等球,使击球点太低,使全身的力量用不到球上。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球+酒  

43条评论

单桧爱好者 2009-12-30 12:03:00

先收藏慢慢看

 

目的是抢个沙发

 

主戰拍:老鐵牌特别版小拍面(10.5mm,柳承敏签名)+加硬火凤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邢李强手机认证 2009-12-30 12:03:00
[em10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老崔 2009-12-30 12:18:00
太好了,收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老崔 2009-12-30 12:42:00
好象少了ABCD点的图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zh64手机认证 2009-12-30 13:08:00
  强烈支持楼主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xuqingyou 2009-12-30 13:27:00
写的不错,学习了。谢谢楼主分享。
现用板:蝴蝶御注 备用板:蝴蝶御注 Darker特注 打球目的:娱乐、健身、交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mahous 2009-12-30 14:15:00
虽然是转的,也可视为老六的“转型”之作  鼓励
主战配置:Darker90(特厚)+克拉克SP 40 2.3 备用:Butterfly韩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gxj2008 楼主 2009-12-30 14:49:00
QUOTE:
以下是引用mahous在2009-12-30 14:15:00的发言:
虽然是转的,也可视为老六的“转型”之作  鼓励

谢谢版主鼓励。

这个我藏私好久了,今日才拿出来分享,要挨批评了。[em1003]

球+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拼命3郎手机认证 2009-12-30 14:55:00
[em1002]
目前主战拍:老老金+D05,二代蒋特注+T64 ,无码蒋特注+T05,  H码蒋特注+D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0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