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转帖]写给削球手们的文章

笑天《水晶》 2009-8-7 05:45:00

写给削球手们的文章>

其实我很早就想为这里的削球手们写点什么,不过苦于一直没时间。今天我在这里写了这篇文字,希望能对削球手们有所帮助。

事先声明一下,我写在这里的,不论是技术,战术,都不是书上的教材。有些东西,乒乓教科书已经写的很详细了,如果我再照抄过来显然没太大意义,大家完全可以买本书来看,所以我下面要写的,差不多都是我自己在打球过程中的体会,有些个人体会不一定和教科书上的一样,所以仅供大家参考。

因为想写的东西比较多,所以不可能一下都写完,我以后会慢慢补充。

注:本文大多内容为长胶大本营倒影版主原创并经整理,其他内容如附文为引用其他相关资料。

一、陪练

之所以把陪练写在最前面,是因为我认为一个好的陪练很重要,特别是对削球手来说。削球打法因为它的特殊性,对陪练的要求比较高,如果随便找一个不会拉弧圈的人,那么你的削弧圈技术就永远不可能练出来;如果你的陪练只会拉不会打,那我想你的顶突击球恐怕也很难有所提高。

削球手的陪练,其实只要有三项基本技术比较过硬就足够了,搓,拉,打。我所说的技术过硬,并不是指搓球拉球有多转,击打有多么迅猛,而是指稳定性,接球很稳,轻易不失误,只有这样的陪练才能帮削球手练出回合球来。因为我们都是业余爱好者,不可能像专业球手那样有很多机会练习多球,可削球又是一个特别讲究回合球的打法,那么我们怎么练呢?只有靠好陪练了。

如果找不到一个各项全能的好陪练怎么办呢?也不要紧,可以找三个各有所长的球友,一个善于搓球,控制;一个善于拉球;一个善于快速击打。这样有针对性的练习效果也不错。

二、配置

经常有球友会问,削球用什么配置好?是生胶?长胶?

我要说,削球打法的配置可能要算是所有打法中最特别的了,它的随意性很大,完全是根据个人的特点量身打造的。

如果是弧圈打法,那肯定是要用反胶了,而快攻打法要用正胶生胶才能发挥最大威力。但是削球,完全是个性化的配置。你可以用两面反胶,也可以用一反一长,一反一生,一反一正,一反一防弧,甚至两面生胶,一生一长,一防弧一长......等等,只要你削起来攻起来觉得顺手就完全可以!

不过从理论上来说,削球最好采用两面异质胶皮,而且要有一面是反胶。因为这样两面削出的球旋转不同,更易迷惑对手,而且反胶一面可以控制旋转,并有利于进攻。

目前比较常见的组合,首推一反一长的搭配,这样的配置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充分制造反差很大的旋转,同时可以利用长胶的特性增加削球的稳定性,不足之处在于长胶一面利守难攻,旋转变化较死,容易被对手摸清规律,同时由于两面性能反差很大,自己控制起来也增加了难度,特别是倒板时对手感要求很高;另外还有一反一生或一反一正的搭配,这种配置也可以制造两面不同的旋转,同时生胶正胶一面比长胶更易进攻,并能自由控制回球的旋转,缺点是削球的稳定性比起长胶来要逊色不少;两面反胶的组合也比较常见,这样的配置最大的好处就是正反手都能自如地控制削球的旋转,使对手难以摸清规律,同时正反手的攻击性都比较强,可拉可打,回旋余地大,美中不足在于削球的稳定性较差,面对连续的高质量弧圈球和重扣,较难稳定削接。另外还有一反一防弧的组合,我个人感觉这种配置的性能与一反一长的组合比较接近,但是防弧胶一面在攻球时比长胶更难于控制,同时削球的稳定性也稍差一些,回球飘忽下沉但是削球旋转不是很强(对手攻球下网也多是因为回球下沉所致而不是因为它的旋转有强),因为防弧胶本身就没有很大的粘性,所以搓球时很容易打滑。

不过这些只是理论上的说法,具体情况还是要看每个人的功力如何。理论上长胶利守难攻,可俄罗斯的削球手加尼娜反手长胶可拨可弹,反攻的准确性性丝毫不逊于反胶;理论上两面反胶削球稳定性不佳,但河北的王婷婷双面反胶削球却固若金汤;理论上防弧胶较难控制,但以前朝鲜的削球手李松淑却利用一反一防弧倒板削球,接连削掉了张立,张德英。所以不论使用哪种胶皮,手感永远都是是排在第一位的。

从底板上来说,我觉得也不一定非要局限于某种模式中,从五层防守板到较软的弧圈板,甚至两面异质球板都可以考虑(当然我不建议用快攻板和加碳板,道理大家都明白,那种板弹性太大,根本削不住),完全是根据自己的特点而定的。如果你以削为主,削中反攻,那么可以选专业削球板配稍硬的海绵,这样既不失稳健又可以提高攻球的威胁性;如果你是攻削结合,或攻球比例稍大,那么可以选择较软的弧圈板配软海绵,这样可以发挥攻球的优势同时削球也可以有一定的稳定性;如果你是像朱世赫那样,反手稳削,正手暴冲,那我觉得两面异质球板会更适合你,较软的一面用于反手防守,较硬的一面用来正手冲杀,各取所长。

至于海绵问题,也要依每个人具体情况而定,总体来说,较厚较硬的海绵吃球好,利于拉球,加转削,但是控球难度较大;较薄较软的海绵比较透板,手感清晰,容易控制,不易吃转,但攻球拉球后劲不足,威胁较小。

如果你的底板较软,那么选择较厚较硬的海绵可以在保证削球稳定性的同时弥补攻球上的不足;如果你的底板较硬,那么选择较薄较软的海绵可以在保证攻球质量的同时增加削球的稳健度;如果你反攻时以拉冲为主,那么厚海绵可以使你的冲球更有威胁;如果你反攻是以击打扣杀为主,那么较薄的海绵会帮你在击打时不易吃转,保证命中率。

说说我自己,其实我刚开始打削球用的就是一块偏软的弧圈板,两面反胶。因为那时懂的不多,所以就选择了这么个配置,但当时我削起来觉得也还算顺手。后来在打球的过程中,我尝试过很多种胶皮搭配,一反一正,一反一生,一反一防弧,甚至还打过一段时间的一生一长,最后确定了五层削球板,一反一长的组合,因为我觉得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我的优势。

所以我建议削球爱好者们,不要迷信某种配置,有可能的话尽量多去尝试,去发现最适合自己的,一旦找到了最适合的配置了,最好就不要轻易更换了,除非你是个器材迷,呵呵

注:有关器材方面的其他文章请参见附文。

三、模仿对象

为什么我要把模仿对象也列出来呢?因为我觉得这个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同样是削球手,每个人的打法特点却完全不同。有人以稳削为主,有人攻削结合;有人以转不转削球为主,有人却以逼大角见长;有人站位偏近,习惯高点快速切削;有人则离台稍远,两面频繁倒板,回球飘忽不定。。。。。。根据自身特点,选则一个模仿对象可以帮助自己明确技术风格,快速提高球技,少走弯路。

我相信很多人都很喜欢朱世赫打球的风格,我本人也觉得他的球很好看,但我认为他的球路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特别是业余爱好者。因为他的反手稳削,正手暴冲的打法特点本身对步法要求非常高,仅就这一点来说,我想我们就只有羡慕的份了。与其盲目追求高难度的风格,倒不如选择更适合自己特点的球员来模仿会更实际一些。

就拿我来说,我的削球在业余爱好者里来说算是很稳健的了,而且变化很多,但是我不会冲球,有时拉球也是以高吊为主,以扰乱为目的,不过我的击打能力还可以,而且倒板频繁。所以我的风格更偏向于这次在不莱梅女团比赛中大放异彩的白俄罗斯削球手帕芙洛维奇。而实际比赛中也证明了,这种风格的确能充份发挥我的特长。

四、手感/反应

也许有人会觉得奇怪,手感和反应也很重要吗?是的,原因很简单,相对于攻球而言,削球是一种比较被动的打法,即使是在攻击力超强的丁松和朱世赫身上,削球也依然是从“挨打”开始。但同样是“挨打”,你削球质量不高,被对手随意抽杀,自己狼狈不堪是一种情况;你削球变幻莫测,对手进攻完全是根着你的节奏在走,这又是另一种情况。我想大家都明白,第二种情况才是削球的最高境界,那么如何练到这一层呢?出色的手感和灵活的反应是绝对不能缺少的!

削高吊/前冲,制造加转球/不转球需要出色的手感才能控制自如;顶重扣,削追身,救短球也需要灵活的反应才可以应付,还有倒板削,大角度救球,伺机反攻......这些全都是需要细腻的手感和迅捷的反应才可以做到的。

细腻的手感能够帮你随心所欲地控制回球的旋转,落点,角度,线路,速度,从而有效遏制对手的攻势,而迅捷的反应可以让你在最短的时间内判断出来球的性质和线路,从而做出最合理地回击。

别的我也不多说了,只要看看丁松,朱世赫的比赛就能明白了,没有出色的手感和灵活的反应,他们是无法打到这么高的水平的。

五、意志品质

有人说性格内向的人更适合打削球,而性格外向的人打起削球有难度,但我认为,不论性格是内向还是外向,最重要的是要有顽强的意志品质,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在修为。虽然顽强的意志品质对任何打法都很重要,但对削球手来说,它的重要性就显得更加突出。

削球打法,由于它的特殊性,经常是在十几甚至数十回合之后才取得一分;有时更会因为慢热,一开局就落后很多分;有时遇到打削球的高手,面对对手的猛攻而疲于招架......这时如果没有顽强的意志品质,那么这球很可能很轻易地就丢掉了。削球,本身就是在多回合的较量中与对手缠斗,如果自己在对手前面先垮掉了,那么你的削球是永远都打不出好成绩的。

看看历史上取得过辉煌战绩的削球手,不论性格内向外向,无一不是具有惊人的耐力和超强的斗志的。最经典的一场比赛在是36届世乒赛女单1/4决赛,童玲面对朝鲜的朴英顺,朴英顺打削球的功力有口皆碑,而童玲却在先失一局,第二局又1220落后的情况下,靠着惊人的韧性和意志连得8分并最终翻盘,以31将朴英顺淘汰出局。在第34届世乒赛男双比赛中,黄亮/陆元盛在对阵匈牙利世界冠军约尼尔/克兰帕尔的决胜局比赛1120落后的情况下,连得11分,拿下比赛。近期的乒超联赛中,朱世赫VS孔令辉,要说孔令辉打削球是很有一套的,但最终却被朱世赫软磨硬泡拖进了决胜局,并因为对手防守顽强,多次冲球未果而拉伤了手臂,以23负于朱世赫。

从这两场比赛中就不难看出,韧性与意志对削球手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有时,就算是面对强敌,只要你能坚持再多顶回一板重扣,对手的耐心就会多经受一次冲击,那么下一个来球很可能就是你得分的机会;如果你在落后时,能坚持再咬回一分,对手的信心就可能多了一分动摇。

“不论难度多大的来球,只要它还没有落地,我就一定要把它弄上台,一定不能在对手前面先垮掉”,我想这是每个想打好削球的爱好者都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信念,没有它,削球手们是无法和对手抗衡的。

以上是一些除技战术以外,我认为很重要的东西,所以先把它们写在前面。如果能做到这几点,我想你已经具备了练好削球的前题条件了,那么接下来的呢?就是技战术的练习了,我会慢慢把我的体会告诉大家的~

[转帖]写给削球手们的文章

[转帖]写给削球手们的文章

[转帖]写给削球手们的文章

[转帖]写给削球手们的文章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8-7 6:47:24编辑过]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10条评论

笑天《水晶》 楼主 2009-8-7 05:45:00

现在我要说一些我在技战术方面的心得体会了,不过在这之前,我建议想要打好削球的朋友们最好去买本专业的教科书,我向大家推荐王蒲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乒乓技战术与训练》丛书中的第三册《削球》,这本书写的非常详细,从步法到各种削球技术,攻球技术,面对各种不同打法的战术以及世界优秀削球运动员的打法特点,都做了非常详尽的说明,并配有插图,定价12元。>

各位削球爱好者们,如果你们不是仅仅想随便削削玩玩,而是想成为一个真正的业余削球高手,如果你们已经花了几百甚至上千元购置了专业的器材,如果你们每天花费数小时流览各大乒乓网站,那么也请你们不要吝惜这十几元书钱,不要舍不得每天抽出几分钟翻看几页,系统的理论指导会让我们大家受益无穷的。

鉴于削球的技战术种类繁多,所以请恕我在这里不能一一向大家做出理论说明,具体的详细解说大家可以参考《削球》这本书,我下面想说的,是我在实战中对书上各种技战术的个人体会。

六、步法

之所以把步法写在各项技术前面,是因为我深深体会到灵活的步法对一个削球手来说是多么重要。在比赛中,削球手的移动范围之大,可能要远远超出其它打法的运动员,这全靠敏捷的步法在支撑。很多时候,我们削球失误,并不全都是手上没有控制好,而是因为脚下没有跑到位。步法不到位,击球位置没有调整到最佳,全凭手上的调节肯定会影响削球的质量,并增加了失误率。

我在正反手削球/搓球时,多用单步,救短球时多用交叉步,各种步法间用碎步调整,具体步法详解大家可以看书,我就不在这里赘述了。

每打完一场球,我并不像攻球手那样觉得手臂疲劳,而是觉得双腿,双脚很累,可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削球手是靠腿和脚来打球,所以请个位削球迷们千万别忽视了步法的练习。

七、发球/接发球

发球和接发球是比赛的开始,这两项技术的好坏与否密切影响着比赛结果。可是很多削球手都不太重视这两个环节,发球比较单一,接发球也不太讲究控制,总是觉得“反正我防守好,就算自己发球不太好,或者接不好对手的发球,他打过来我不是还能削嘛”,这是非常错误的。高质量的发球/接发球不但对攻球手来说很重要,对削球手也同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发球/接发球好的削球手,可以得到更多的得分机会,同时也为自己下一板的防守减小了难度,看看丁松大家就明白了。

一般来说,以稳削为主,或正反手攻削能力比较均衡,或反手能力较强的削球手多采用站在中间位或偏反手的位置用反手发球,这样发完球不用做很大移动就可以直接正反手削球或攻球;削球不是很稳,或正手能力强于反手的削球手,多采用侧身位正手发球,这样便于发球后用正手抢攻。

如果可能的话,最好多掌握几种发球,比如高低抛发球,正反手交替发球,侧上侧下与转不转发球,使用两面异质胶皮的朋友可倒板发球,尽可能给对手带来更大的干扰。

另外,如果觉得自己的发球在旋转上控制不是很好,旋转差别不大,这时可以考虑练习以变化落点,节奏,线路为主,辅以旋转变化的发球。同样是下旋球,短球和急长球的效果就不一样;同样是不转球,慢而飘的和快而急的对对手的影响也大不相同。

发球一定要针对对手的薄弱环节而定,对手接下旋好,接不转差,那就多给不转;对手接短球好,接长球差,那就主动发长球。总之要让他觉得别扭才行。

接发球也要改变以前单一的,短球搓,长球削的套路。尽可能多的使用各种干扰手段,特别是使用长胶的削球手们,一定要多多利用两面胶皮的不同性能去干扰对手。

关于接发球时的站位,如果你以两面稳削为主,那么一般是站在中间位,右脚稍前,左脚稍后(以右手执拍者为例),重心落于右脚上,右脚前脚掌着地,脚跟稍抬起,这样便于启动,并有利于削两个大角和追身的长球以及接台内短球。如果你正手攻击力较强,那么最好站在中间偏反手位,左脚稍前,右脚稍后,这样便于正手接发球抢攻及侧身进攻。

我的发球以站在中间位,反手的高/低抛发球为主,有侧上/侧下和转/不转两套发球,关键时刻会改用侧身位正手高低抛发球,同样有侧上/侧下和转/不转两套变化,并准备正手抢攻。其实我发球的旋转并不是特别强,但是我以落点,节奏,线路变化为主,所以威胁也还比较大。

接发球时,我时常倒板,正手反胶可搓可摆,可挑可削,也可劈长,轻拉或直接抢攻,长胶在正手时可以挑,拱,撇,摆,削;反胶在反手时主要使用搓,削,拉,长胶在反手时花样最多,削,搓,摆,刮,拱,挤,撇,拨,或直接弹击。

个人感觉,这些手法的确可以帮助削球手在发球接发球阶段占据主动,为自己的下一板球减小难度。

PS1:关于长胶的各种技术,请参考置长胶大本营顶帖中的技术文章,在此不再赘述。

PS2:附文中转载了部分削球手常用的长胶技术

八、削球

削球技术是削球手们的看家本领,也是为反攻创造机会的前奏。

从站位上,削球分为近台削球和远台削球;从来球性质上,分为削高吊弧圈,削前冲弧圈,削轻拉球,削追身球,削突击球(也就是俗称的顶重板);从削球性质上,可分为削加转球,削不转球,削侧旋球,削逼角球。

先简单说一下削球时的步法,正反手削离身体不太远的来球时多用单步;削稍远的来球时,多用并步;削角度很大的来球时,要用跨步;从远台上前救台内短球时,要用交叉步;各种步法间用跳步或碎步调整。

步法种类比较多,大家可以看书上的说明,在此限于版面就不再赘述了。

注意:以右手为例,正手削球时,要右脚在后左脚在前;反手削球时,要左脚在后右脚在前,这是最基本的削球站位。这个姿势是削起来最舒服的,两脚的位置绝不能颠倒,否则会直接影响削球和攻球的质量!

近台削球 站位离台1左右,多用来削接上旋不是很强的轻拉球,一般选在下降前期或高点期削球,回球速度快,多用于逼角。削球时拍型水平,向前下方发力削接。

远台削球 站位离台2-3,如果对手力量很大时,最多可以退至4左右,但不要再向后退了,因为离台过远会给上台扑接短球带来困难。远台削球多用来削接各种弧圈球,顶重板。削球时拍型要随来球性质而定,但发力时向前的力一定要大于向下的力,也就是要有一个向前送球的力,以保证回球上台。

削高吊弧圈球 一般选择下降中后期击球,如果来球上旋过于强烈,有时甚至要降至接近地面的位置削球。反胶削球时,将手引至肩膀高度,以增加挥拍距离,提高击球时的瞬间加速度;击球时拍型竖直,先压后削再送,一定要有一个压球的动作,同时瞬息加速挥拍,以抵消来球的强烈上旋,并压低回球弧线,向前送的力可以不用太大,一般借来球上旋的反弹力就足够把球削上台面了。长胶削球时,由于长胶的性能特殊,击球点可以不用像反胶那么低,可以适当提高击球点,拍型也不必过于竖直,可以适当后仰一些,同时要减小向下压球的力,增加向前送球的力,海绵越薄,胶粒越软,向下压球的力要越小,向前送球的力要越大。

削前冲弧圈球 击球点一般在胸腹的高度,由于来球速度很快,要迅速引拍至肩膀高度,并加速挥拍向前下方切削。反胶削球时,拍型稍后仰(一般呈45度角),向前下方发力将球削回,向下的力要大于向前的力,因为来球冲力已经很强了,这时如果再过多地向前发力的话,很容易把球削出界。长胶削球时,拍型后仰角度可更大一些,向前的力也可适当增大一些,如果拍型过于竖直回球容易下网。

削追身球 这是最难处理的一个环节,它需要迅速准确的判断和快速的移动让位削接。以右手为例,如来球偏反手位,则快速向右让位用反手削球,如来球偏正手位,则向左移动用正手削接。削球时的拍型和发力大家可以参考削前冲弧圈时的说明。

削突击球 俗称“顶重板”,这也是一项比较难掌握的技术,因为来球的节奏反差很大,所以需要迅速准确的判断,快速的移动和良好的手感。对手重扣时,来球一般会弹跳较高,所以击球位置大多会在胸甚至肩的高度。反胶削球时,迅速引拍至肩膀高度,拍型接近水平,向前下方发力削接,向前的力要大于向下的力。长胶削球时,拍型几乎水平,以向前发力为主将球削回。因为顶重板时一般离台已经很远了,所以不要担心向前发力会回球出界,实际上,如果向前的力不够的话,回球是很容易下网的。

转与不转削球 削加转球时,拍型后仰,要用球拍中下部击球,以增加摩擦距离,同时瞬间加速挥拍,增强回球的下旋强度;削不转球时,拍型较竖直,要用球拍中上部击球,拍触球时不要向下发力,要有一个向前的力,近似将球“碰”出去,这样回球旋转就会减弱;削侧旋球时,击球侧下部,回球会有一个很明显的拐弯,但注意控制回球角度,因为削侧旋球很容易飘出边线。

削侧旋球 这项技术现在削球手运用的并不多,专业运动员削出的侧旋球大多是在位置不好的情况下顶大板被迫削出的的。其实,业余削球手用侧旋削球作为干扰手段之一还是十分有效的。当对方攻追身来不及让位时,直接反手削一板右侧下旋压低弧线其实效果往往好于勉强让位削接(业余削球手受步法局限)。当然,由于侧旋削球本身的下旋不强,所以切忌多用,以免被对方适应招致冲杀。

具体实战中,我的体会是,削球要以逼角为主,辅以旋转变化,如果单纯变化旋转而角度逼不开的话,对手在很舒服的位置去进攻,他会有足够的时间去判断削球的旋转,失误就会减少,而让对手在移动中击球,他没有太多时间判断,失误就会大大增加。

使用两面异质胶皮,特别是使用长胶的削球手,最好能练好倒板技术,而且最好是不论长胶反胶倒到正手还是反手,都可以熟练削接,这样对对手的干扰会很大,就算对手不会直接失误,但由于判断不清旋转而不敢发力攻,这样就减小了自己防守的难度并且带来了反攻的机会。

控制逼角可以在削轻拉球,削高吊弧圈,削前冲弧圈甚至顶重板时运用,但控制旋转时,最好在削轻拉球和削高吊弧圈时运用。因为这两种来球速度不是很快,削球手有足够的时间去调节板型,搞转不转;而在削前冲弧圈,削追身球和顶重板时,由于来球速度很快,这时如果硬要去搞转不转的话会大大增加难度,造成不必要的失误,这时的削球最重要的不是去搞旋转变化,而是要注意压低弧线,遏制对手连续进攻,旋转上应主要以加转为主,增加对手的回球难度。

同时在顶重板时要专心防守,不要胡乱反攻,我想我们都没有朱世赫那样超强的正手弧圈球,如果盲目反攻搏杀的话会造成不必要的失误。耐心地先把球削上台,等对手攻势减弱而自己位置也调整好了以后再去反攻效果会更好。

九、反兜上旋球

反兜上旋球分为主动反兜和被动反兜

主动反兜多在离台稍远,来球上旋不是特别强时使用,目的是为了变化旋转和节奏,干扰对手。反兜时一般选择下降前期或中期,如果近台反兜时,选择高点期也可以,但难度要大一些。根据来球的旋转和弧线调节板型,击球中上部,也可击球的侧上部,这样会球会有一定的侧旋。发力时动作不要太大,以借力借转为主,稍加一些向前的力将球送回就可以了。

被动反兜一般用于对手攻球质量很高,或自己步法不到位,拔不出手来削球时,兜扣杀球可选在下降前期或中期击球,兜高质量的弧圈时最好选择下降中期或更晚一点的时候击球。兜球时自己基本上不用发什么力了,全凭对手的力量和旋转已经足够回球上台的了,而且在兜弧圈球时还要有一个向下压球的动作,以压低回球弧线。

我不太建议在下降后期去兜球,因为这时借到的力量和旋转比较少,自己发力的比例要加大了,而且如果击球点过晚的话,为了保证回球上台,需要制造一个很大的弧线,这个弧线很难控制,弧线高了会出界或被冲,低了又会下网,而且就算能上台,因为回球速度慢,旋转弱,对手只要轻挡一下就可以了,对对方威胁不大。看看侯英超的正手低点兜球就明白了。所以为了保证兜球的质量,击球点一定不能太晚,建议大家看看金景娥的比赛,她的兜球是很不错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笑天《水晶》 楼主 2009-8-7 05:46:00

十、台内球的处理

处理台内球的手法应该来说是最丰富的了,包括从远台扑救台内短球,快搓/慢搓,摆短/劈长,搓加转球/不转球,撇,挑,拱,刮,拧,弹,磕......等等,在此限于版面恕不能一一细述,我会挑一些我认为削球手比较常用的台内技术加以说明。

扑救台内短球需要良好的意识,准确的判断,迅速的移动和细腻的手感。

首先要说意识,这点非常重要,你要能预判出对手的意图,你要能提前预知对手何时要放短球。因为有时削球手离台已经非常远了,如果看见对手放短球了再向前移动,这时其实已经晚了,必需要在对手将出手未出手时就要向近台移动。一般来说,当对手进行了一连串的猛攻,或削球弧线较低,落点在中台或近网时,就要提防对手放短球了。同时由于扑救短球时,削球手们一般是在移动中接球(从远台跑到近台时的惯性作用),而且击球点有时已经不是非常合适了,这就要求要有细腻的手感,才能稳定地控制住回球的弧线,落点,速度等因素,控制好这些因素,才能遏制对手下一板的进攻。

扑救短球时要用交叉步迅速向近台移动,以右手为例,来到近台后右脚伸到台下,右手伸进台内,触球时手腕用力要柔和,根据球的旋转来决定板型。切记手腕一定要放松,柔和触球,如果手腕僵硬发死力的话,很容易接出高球或直接失误!

另外在用反手长胶扑接质量很高的短球时,我建议最好用搓或磕回接,尽量少用拱,刮,挤,拧等技术。因为这些技术对击球点要求很高,最好在上升期或高点期击球才能保证最大的威力,可很多时候,削球手们来到近台时,球已经开始下降了,已经错过了使用这些技术的最佳时期,这时如果硬要使用的话,不但没有很好的效果,还会增加失误的几率。除非你有一双飞毛腿,能抢在高点期击球,或是你有超强的手感,可以自如地在下降期进行高质量的拱,刮,拧,并且自己不失误,否则我建议大家不要冒险。

当然,面对台内短球,如果机会合适的话一定要起板反攻,这是最好的方法。

快搓/慢搓,快搓要在球的上升期击球,回球速度快;慢搓是在球的下降前期击球,回球较慢。交替运用快搓/慢搓可以在节奏上扰乱对手。

摆短/劈长,这两种技术在来球上升期或下降前期都可使用,但我一般在上升期使用较多,感觉效果更好一些。摆短时手腕要放松,轻柔触球,一般不发力,视来球下旋强度来调节拍型,拍子有一个很轻微的上抬的动作,借来球的下旋力将球回到对方近网处;劈长时,也要视来球下旋强度来调节拍型,触球时手腕瞬间发力,加速向前下方抖动,将球切向对方底线。

交替运用摆短/劈长,并控制好落点的话,可以充分利用球台宽度调动对手,遏制对手的攻势并为自己创造得分机会。

搓加转球/不转球时,手法其实和削加转/不转球是非常相似的,搓加转球时,拍型水平,用球拍中下部触球,击球瞬间加力磨擦;搓不转球时,拍型稍竖直(不能太竖直了,否则容易回球下网,并且因为拍型反差较大易被对手识破),用球拍中上部触球,不要发太大力磨擦,要有一个“碰”的动作,将球送到对手台面上。

以上说的是反胶的技术,其实长胶也可以运用这些技术。没有海绵的长胶,回台内短球时旋转差别不是很大,加了海绵的长胶,如果击球时控制好发力的话,回球的旋转差别也是很大的。我的长胶有1MM海绵,在处理台内球时,随手上的发力变化,同样可以控制出加转球和不转球。

,这是个长胶技术,我单独拿出来说一下,其他的长胶技术大家可以参考置顶帖中的技术文章。

刮多用于反手长胶的选手接近网短球,在反手,中路和正手均可使用。在接正手位近网短球时要侧过身来用反手刮(不过我还是建议大家在接正手位球时要多用正手接,不要太依赖长胶而侧过来用反手接),具体大家可以参考陈卫星和福冈春菜的比赛,他们使用这项技术很频繁。

使用刮这项技术时,可根据来球旋转调节拍型,从水平到接近竖直都可以,刮下旋球时拍型水平,刮不转球时拍型竖直(不过我建议大家对不转球最好还是直接弹打或挑,不要为了球稳而一味刮接),以右手为例,发力方向可以水平从左向右,也可以从左下向右上方发力,第二种发力手法回球的侧旋要更强一些,球体的晃动也更明显一些。

以上是一些我觉得比较常用的台内球技术,供大家参考。我在实战中的体会是,熟练运用这些技术并配合倒板,会给对手带来非常大的干扰,有时甚至还没来得及形成“他攻我削”的局面时,对手已经失误了,或回出机会球被我反攻。

十一、攻球技术>

我这里所说的攻球技术,是一个广义上的概念,并不是单单指弧圈球,扣杀,弹打等狭义上的攻球,我认为只要是带有攻击性的击球手法,比如长胶加力推拱,台内短球挑打等,都可以算作广义上的攻球技术。

下面我挑一些我个人认为比较常用攻球技术加以说明。

反手长胶加力推拱,这个技术多用于回接反手位或中间位的下旋短球,或不转球。击球时手腕一定要放松,接不是特别转的下旋球时,拍型一般呈45度角,在高点期触球中下部,向前上方发力将球击出;接比较转的下旋球时,拍型后仰角度可更大一些,约30度左右,在下降前期击球中下部,向上发力要大于向前发力;接不转球时拍型要竖直,接近90度,在上升期或高点期击球中部,以向前发力为主。击球时手腕要有一个发力后瞬间停滞的动作,这样回过去的球会更加飘晃,落台后下坠更明显,比一般的拱有更强的攻击性。

这个技术多在接发球,或自己发球后对手回到反手位短球时使用。

/反手台内短球挑打,这个技术反胶长胶都可以使用,但反胶挑打时较易控制,长胶挑打难度较高,需要很好的手感才可以。

从来球旋转上说,上旋球,不转球,下旋球均可挑打,但较常用于挑打上旋和不转球,挑打下旋球难度较大,对业余爱好者来说较难掌握,特别是来球下旋较强时,我建议大家采用别的手法回接。

来球上旋时,将手伸到台内,拍型前倾,在上升期击球中上部,手腕向前下方发力击球。反胶击球时,向下的力要大于向前的力;长胶击球时,可适当增加向前的力,减小向下的力。

来球不转时,将手伸到台内,拍型稍前倾或竖直,在上升期或高点期击球中部或中上部,手腕向前下方发力击球。反胶击球时,向下的力和向前的力基本持平;长胶击球时,可适当增加向前的力,减小向下的力。

来球下旋时,将手伸到台内,拍型后仰,在下降前期击球中下部,发力时有一个翻腕的动作,形象点说,即先托住球向上发力,将球托起后再翻腕向前发力挑打,但注意不要再向下发力压球了,否则容易下网。这是个很细微的动作,请仔细体会。反胶击球时,向上托球的力要大一些;长胶击球时,向上托球的力要小一些,向前的力要大一些。

注意:不论正反手挑打时,均以手腕发力为主,小臂稍发力即可。不过很多业余爱好者反手挑打尚可,但正手挑打时,由于不是很顺手,经常会连同小臂一起挥动发力,这样的话,一方面影响挑打的速度和突然性,另一方面也容易击球失误。改善方法除了要多练习并体会发力部位以外,还要加强腕部力量和灵活性的训练。手腕的力量和灵活性会直接影响挑打的质量。

其实常用的攻球技术,如快带,拉高吊/前冲弧圈,对拉弧圈,盖打弧圈等,在教科书中均有详细说明,限于版面我就不再赘述了,下面我说一些书上不常见的攻球技术的个人体会。

正手突击下旋球,这个技术削球手使用较少,不过我在实战中经常在发球抢攻这个环节中使用,感觉效果还不错。

当来球呈下旋且出台时,正手拍头保持水平,拍型竖起(注意拍头一定要水平而不能上翘,很多业余爱好者在正手攻球时都习惯于拍头翘起,这是错误的,这样的拍型攻球,特别是攻下旋球时失误奇多,不信可以试试),击球中部,击球时要吃住球,以撞击为主。来球下旋不是很强时,拍型竖起角度不用太大,可稍前倾,向上向前发力;来球下旋很强时,拍型竖起角度增大,以向上发力撞击为主。

正手用长胶突击下旋球,要向上发力要更多,以撞击为主。不过横拍正手长胶突击下旋很难控制,建议大家以反胶突击为主。

反手突击下旋球:这是反手使用正胶/生胶的削球手需要掌握的重要技术,抓住很多攻球选手往往把球送至削球手反手而少给正手的规律,多加练习效果往往不错,它的动作小,突然行强,横板只要一抬,发力集中,球速较快,威胁较大。

反手长胶弹打,这项技术可用于弹打弧圈球,力量不是很大的扣杀球和下旋球,不转球较比难于弹打,这是由长胶的性能所决定的。

弹打时拍头水平不能上翘,根据来球旋转决定拍型角度。弹打高吊弧圈时,要赶在上升点击球中上部,拍型前倾压住来球,以手腕发力向下向前弹打,向下压球的力要大于向前的力,否则回球易出界;弹打前冲弧圈或扣杀球时,要在高点期击球中上部,向前向下发力弹打,向前的力要大于向下的力,否则回球易下网;弹打下旋球时拍型稍前倾或竖直,在最高点击球中部,向上向前发力弹打,向上的力要大于向前的力。

注意:长胶在弹打时,一定要以撞击为主,特别是在弹击下旋球时;另外,长胶虽然不像反胶那么易吃转,但在弹击高质量的弧圈时也一定要有向下压球的动作,否则一样会把球弹出界外。

而且我在这里还有个建议,我觉得削球手们不要一味总是看削球运动员的比赛,有时看看攻球运动员的录像也可以帮我们提高自己的攻球技术。大家可以根据自己攻球时的特点,有选择性地观看。

绝大多数削球手都是两面异质胶皮,所以可以看一些快攻运动员的比赛。以正手攻球为例:正手以快带,盖打为主并辅以高吊弧圈的人,可以看看邓亚萍的比赛;正手以封堵,扣杀为主并辅以轻拉球的人,可以看看白杨的比赛;正手以拉弧圈,快带为主的人,可以看看王涛的比赛;正手拉打均衡的人,可以参考陈静的比赛。

如果想模仿现在比较好的削球手的反攻技术,对绝大多数业余削球爱好者来说,金景娥的打法比较实用;对正手攻击力很强的人,可以参考丁松,朱世赫,陈卫星的打法;两面倒板频繁,正手能用反胶拉打,也能用长胶扣杀,反手能用长胶弹击,也能用反胶拉冲的人,就要看看俄罗斯的加尼娜和白俄罗斯的帕芙洛维奇的比赛了。

十二、战术

说了这么多,我觉得技术也说的差不多了,现在该说说战术了。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战术比技术更为重要。技术是手上的功夫,通过练习是可以练出来的(当然也有天赋和手感在影响着技术),但战术是头脑所控制的,这可不是一朝一夕能练出来的。

有再好的技术,没有合理而灵活的战术去运用它们,这个人永远只能是个练球专家;技术上有所欠缺,但是通过战术可以做一定程度上的弥补,这样的话,这个人也许很难达到顶尖,但是也足以挤身前几名了,帖亚娜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说了这么多,无非是想指出战术的重要性,但是我在这里绝对没有厚此薄彼的意思,我不是想辩论技术和战术哪个更重要,其实我认为两者都很重要,只是对我们业余削球手来说,根本没太多时间去一一精雕细刻那些种类繁多的削球技术,在这种情况下,就要用战术去弥补我们技术上的不足了。

废话到此结束,现在转入正题,呵呵~

削球的战术有很多,大体分两种,一种是“以我为主”,另一种是根据对手的打法特点去制定战术。

以我为主的战术,在面对第一次交手的对手时,对对方的技术特点不是很了解,无法制定有针对性的战术,这时就要尽量从自己擅长的技战术打起,“以我为主”说白了其实就是尽量用自己的特长去对付对手。

这点其实也没有太多可说的,因为每个削球手的技术风格都不一样,所以我在这里无法一一说明,但是简单来说,如果你削球的旋转变化不多,那就尽量多控制落点,去调动对手;如果你擅长进攻下旋球,那你的发球就应该多发下旋短球,以控制对手,争取自己能先上手抢拉。

请大家仔细想想自己的特长是什么,这样才能在比赛中真正做到“以我为主”制定出有效的战术。

根据对手的特点制定的战术,这个其实也很复杂,因为每个对手的特点都不一样,即使使用的器材一样,每个人的球路都可能完全不同。我的体会是,先弄清对手的基本情况,是直拍横拍,左手右手,用什么胶皮......弄清楚这些,大体上就能知道对手可能会有哪些特长和弱点,这样在制定战术时才有针对性。

简单为为以下几种。

纯反胶弧圈打法 这可能是削球手们最常遇到的一种打法了。由于反胶比较易吃转,所以削球时一定要有旋转变化,会倒板的朋友一定要多倒板。对付这种打法我想削球手们应该都会有自己的心得,我在这里就不多啰索了。

直拍正胶/生胶快攻打法 这样的对手多以轻拉球过渡,伺机扣杀,所以面对他们时,可以有两种战术,第一,不去和他打相持,从第一板球就搞旋转变化,或死转或不转,这样对手扣杀命中率不高,就不敢轻易下手了;第二以单一加转为主,用落点调动对手,和他死磨,但注意一定要控制好弧线,如果你的球很转,弧线又低,即使旋转变化不多他扣杀时也不会很顺手。还有一点就是削球时注意离台近一些,因为正胶生胶的拉球不是很冲,如果你退台太早,对手拉球很轻很短,你削出高球了,那就很被动了。如果你离台近一些,削球质量高一些,对手是不可能轻易扣杀的。所以不要因为害怕对手扣杀而早早退台,要想着怎样在中台去遏制对手扣杀。

横拍两面异质胶皮进攻型打法 面对这样的对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盯住一面打,具体盯住哪一面要根据对手特点而定。举个例子,我的球友里有一个是右手横拍,正反反生的打法,反手生胶技术很好,正手弧圈很冲,两面实力比较均衡。一般来说面对这种对手要以逼反手为主,因为生胶很难连续进攻下旋球,可他的反手生胶对我的削球,可搓可挑,可撇可弹,质量都很高而且落点刁钻节奏突然,让我很难判断。相比之下他的正手虽然杀伤力也很大,但他的线路我判断很准,回接时难度要小一些,所以和他打我是以逼正手为主,不让他反手发挥威力。有一次别人问我“他的正手那么暴,你怎么还往他正手送?”我说“他正手的球我接起来舒服一些,成功率高,虽然也会有被冲死的时候,但总的来说他正手给我的压力要小于反手。我宁可被他正手冲死,也不想被他反手弹打弄的措手不及。”

直拍长胶倒板打法 我面对这种对手时也是以逼正手为主,一般来说,直拍长胶正手的变化和进攻的质量都比反手差,虽然长胶打的好的高手,正手一样也可以用长胶进行高质量的进攻,但总的来说,正手的变化还是要比反手少一些。如果逼反手的话,直拍长胶连推带拱,再加上刮撇拧弹,足够削球手受的了。逼正手时也是有两种套路,一个是以低平的加转球为主,这种球长胶在正手位很难连续突击,如果你削球足够转而且比较低的话,长胶最多也只能轻托过来;第二,如果你控制不好回球弧线,总是削球偏高,那就用不转球逼住对方正手,这种高而慢的不转球也是长胶最难攻的一种球,因为借不到力量和旋转。当然,比赛时还要注意对手倒板,要当心连续逼正手被对手倒板用反胶拉冲。

搓攻型或削球手 面对这种对手时没有更多的选择,大家都擅长防守,那就看谁的控制能力更好,相对进攻能力更强。多逼角,多倒板,看准时机一定不能手软,要大胆进攻。

因为乒乓球的打法种类繁多,每个人的特点都不一样,所以在这里限于版面,我无法很详细地一一说明,以上我只是就一些比较常见的打法,简单说说我的战术体会,不足之出还请大家谅解。

不论你用什么战术,最后不外乎出现四种情况:

第一,自己打的很舒服,特长可以完全发挥出来,而对手打的很被动,他完全被你压制住了,特长无从发挥,等于是“以己之长克敌之短”,这显然是最成功的战术;

第二,这种情况正好相反,自己越打越别扭,而对手越打越顺,这是“以己之短对敌之长”,这肯定是最失败的战术;

这两种情况可以算是球路相克了

第三,自己打得很舒服,对手也觉得很舒服。这样的情况下大家就是在拼实力,拼基本功了,谁的功夫更深谁就能占据上风;

第四,自己打得别扭,对手也很别扭。当自己的特长拼不过对手的特长,而自己的特长也无法对上对手的特短时,索性就用自己的特短去拼对手的特短,这就叫“短兵相接”。这是一招险棋,用这种战术时,一定要胆大心细,出手果断。在这里建议心理素质和手感不是很好的人不要轻易使用这个战术,否则还没伤到对手,自己已经自伤了。

总之,技术是相对固定的,而战术是非常灵活的,它是依据自己和对手的特点而变的,制定怎样的战术全凭每个人的头脑和灵气了。如果有人非要总结出面对某种打法,一定要用什么战术的话,那我只能说,这样打球太死板了,很难打到较高的层次。

好了,写了这么多,终于把我想写的都写完了,希望我写的这些文字能对业余削球爱好者们有点帮助,再次感谢大家捧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笑天《水晶》 楼主 2009-8-7 05:47:00

十三、其他相关问题

(一)关于左手削球VS右手进攻

左手削球在和右手攻球交手时,当对手侧身攻左手的正手大角度时,削球的确不是特别顺手,这时就要靠步法来调整。

正手在削角度不是很大的来球时,一般只用单步和并步就足够了,但是如果正手来球角度很大,仅仅靠单步和并步就不行了,一定要用跨步调整。

正手削大角度来球,离台较近,感觉来球很顶时,左脚要先向左后方跨出一步(移动距离和角度视来球情况而定),然后右脚紧接着也向左后方移动;离台较远,感觉来球有点够不着时,右脚要先向左前方跨出一步(移动距离和角度同样视来球情况而定),然后左脚紧跟着也向左前方移动。这时身体已经侧过来了,左脚在后右脚在前,如果判断准确,脚步移动位置合适的话,正手削时就比较舒服了。

至于正手攻削衔接不太好,我觉得有几个原因:

1、步法问题。我想可能你用单步比较多,特别是在远台削正手大角度来球时,仅仅是左脚向左前方迈出一步而右脚几乎没怎么动,这样肯定会造成够着削。这种位置,可能勉强能把球回过去,但却搞不了旋转变化,也无法控制落点,因为你的左臂的挥动被迈出的左腿挡住了,就算左臂的挥动没有受到太大影响,但这种站位正手是很难发出力的,而拉弧圈一定要有转腰发力的动作。不信你可以试试,左脚前右脚后,同时身体左转,左臂向左后下方引拍是不是很别扭?感觉腰快扭伤了吧?呵呵,这样的姿势别说拉弧圈了,就算接球都很别扭,因为无法发力。

你可以仔细看金景娥的比赛,为什么她正手攻球比较差?不能像范瑛一样反拉而只能兜?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她正手接球时,总是右脚在前左脚在后(右手),这样的姿势根本发不出力来。

2、击球位置/击球时机。削球一般要在下降期削,而攻球为了保证威胁最好在上升后期或高点(这是仅对削球手而言,因为削球手离台远,已经不可能赶到上升前期攻球了),两者击球点差别很大,只有选好击球位置和击球时机才能衔接流畅。而如何把自己调整到最佳的击球位置,把握最佳击球时机?其实还是要靠步法调整。

3、手感/反应。这个其实很简单,削和攻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技术,板型,挥拍轨迹,发力方向都是完全相反的,没有敏捷的反应和出色的手感是很难在两者间找到平衡点的。

4、意识。这个也很简单,有的削球手削起来就是一味死削,攻起来就是一通猛攻,却不管时机是否适合,缺乏一种综合的意识。其实攻球应该是有“预谋”的,通过旋转落点的控制造成对手回球质量不高,寻机反攻。削是为攻创造机会,攻是为了向对手施压,打乱他的节奏或直接得分。只有把两种意识综合起来,才能做到攻削自如。不能削不住想攻,攻不上了又想削,这样只能让自己越打越乱。

(二)关于削中反攻打法与近台全攻打法

从理论上说,业余圈里,男子的弧圈球不论从旋转还是速度上都与专业男子选手相去甚远,甚至比专业女子选手都要差一大块,这就给了长胶全攻型打法一定的生存空间,但具体选择怎样的打法,还要依据自身特点而定。

反手长胶稳守,正手以攻为主,这样的打法要求你有快速的步法。反手削正手攻,本身从动作上来说就是完全相反的,而且击球点也差别很大,需要你不断用灵活的步法调正站位---或退后反手削,或迎前正手攻,或侧身攻---没有敏捷的步法是无法做到这些的。

两面全攻型打法,因为站位近台,所以就要求你有快速的反应能力,良好的手感,比较强的两面摆速以及一定的暴发力。首先,因为离台很近,基本在上升期击球,来球速度很快,这就要求你必须迅速判断出来球的线路,位置,旋转,以决定是用正手还是反手回击;同时由于正反手胶皮性能差别很大,击球时要靠手感调整拍型和发力;在相持阶段,两面摆速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你的回球质量及相持能力,快速的两面摆速可以使你的正反手击球更加流畅;最后,近台全攻打法一定要有暴发力,不能一味两面挡,带,看准时机要有正手发力前冲或盖打,以及反手发力弹击,看看邓的正反手发力你就明白了。

我有时为了练攻球,会刻意不去削,而采用两面全攻打法(当然成绩比我打削中反攻要差一些),我主要就是靠两面摆速,正反手快带,正手发力盖打及反手突然的弹击,我并不觉得业余圈里的弧圈球让我难以招架。所以不要担心近台全攻会顶不住弧圈,如果你两面全攻成绩不理想,那可能是你的摆速,手感,发力等因素还有待加强。

在业余圈里,这两种打法都可以打到不错的水平。所以选择怎样的打法,是反手削正手攻,还是两面全攻,全看你自己的特长是什么。

十四、削球问题解答

1、

以下是引用烂长胶2006-8-1 22:17:00的发言:

我比较喜欢倒影版主的技术文章,主要是因为我也是左削右攻的打法吧。在实践中常遇到这样的问题,这个问题对本营的众多高手来说可能不是问题,对我来说却有一定的难度,请指教:

我的左手削球一般来说比较稳。当对方发力时,我削球又稳又低,正因为这样,对方常常会搓我一个反手短球(右手我弧圈很稳对方一般也不给),其目的就是要我拉回近台削一板,稍一冒高,他就在高点时给你一击。我就是这种球处理不好,在削这种球时常常出问题,因为我不是很会削对方的下旋球或是那些软不啦叽的球,我感觉就是削下旋球时常常有吃不住球的感觉,有时球在胶粒上打滑就会冒高。对这样的球,本营多数球友主张反手弹拨一板,比如lii兄,其实在实战中对方搓你一板下旋球很多时候质量也是很高的,并不象众多帖子里说的那样可以让你随心所欲反手弹打,贴着网子过来,第二弧线几乎贴着你的台面飞行似出台不出台的,反手弹拨十分勉强,即使过去质量也不高,常常被打回头。对我们左削右攻的打法来说,本来可以稳稳的回台反削过去,再重新开始找机会进攻,就像电视上那些长胶削球的打法,无奈我对这种下旋球或软球的反削掌握不好,常常冒高,有时就只好采用拱的方法回球,但从中远台跑回来拱球容易出台,线路也容易被识破攻击。这种球对我们左削右攻来说该怎样处理更好呢?

其实这种球应该也是攻球手对付削球的一个常用套路了,利用反手位的短球把削球吸上来,而削球手用长胶回搓短球时不易加转,如果再控制不好冒高的话很容易挨打。

从技术角度来说,我觉得首先你应该从前一板的削球上做些改变,要加快削球的节奏和速度,做到这一点对长胶来说不是很难。如果你回球的速度加快了,对手的步法和板型的还原也要加快才行,否则他是很难放出质量较高,如你所说那种“软不拉几”或是下旋很强的短球的。一般在回接这种速度较快,有些冲力的削球时,攻球手放的短球也不会太短,都会出台,在上步接这种出台球时脚下步法要快,如果球下旋比较强时,削球时拍型要平,以小臂带动手腕向前发力将球削回,如果来球下旋不太强,拍型可稍竖起一些,同样以小臂带动手腕向前发力将球削回(但注意相比前一种情况时,这时的发力不要太大,因为来球不是很转,如果发力过大容易将球削出界)。这样回球,如果你击球时吃球好,发力够集中的话,回球的速度一样会很快,而且不易出高球,再加上逼角的控制,就算长胶的回球不太转,对手也很难发力突击。

退一步说,要是真的遇到高手了,你削球的速度已经比较快了,可他还是能放出短球,那要看他的手法来确定你回接的方法。一般来说有两种情况。

(1)他在触球时有一个向上轻托的动作,这样的回球是借了你削球的冲力和旋转,回球会有反旋转的情况出现,来球多为不转或略带上旋,差不多就是你所说的那种“软不拉几”的球。我在接这种短球时,如果球高了肯定就直接弹打,如果球很低,我通常会用“刮”来回接,具体技术细节你可以翻看我前面的帖子,我就不在这里罗琐了,呵呵

(2)他在触球时瞬间加力搓,这样回球会比较转,我接这种球时通常会加力搓,或是拱。你说你不太会削下旋球,其实长胶削或搓下旋球并不是很难,主要是拍型要平,多向前发力就行了。接下旋长球要靠小臂带动手腕发力,接下旋短球主要是靠手腕发力,多练习就好了。最重要的是一定要看清来球的旋转性质和旋转强度,这是基础,如果看不清这两点的话,控球就很困难了。

另外,如果你会倒板的话,建议你可以偶尔倒板用反胶搓或削一下用以扰乱

再说点题外话,你说反手长胶接短球时不好控制,我觉得不全是技术上的问题,也有一部分原因出在器材上。388D本身是细软表面光滑的长胶,这种长胶会比较怪,但是也难于控制,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容易打滑。特别是当削球手从远台跑向近台的过程中,击球位置不是很好的情况下,这种长胶控球会更难一些。我不知道你的388D是否有海绵?如果有海绵的话,控制会稍好一些,如果是单胶的话会更难控制。

也许进攻型的人并不觉得388D不好控制,但是别忘了,攻球手大部分时间是守在进台,移动范围很小,选择击球点相对来说要容易得多,而削球手移动范围就要大多了,很多球都是在位置不好的时候去回击的,难度要大很多,所以对器材的控制性要求也高的多。

现在很多削球手用的都是国外的长胶,这并不是因为国外的长胶就比国产的好多少,而是因为进口长胶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易于控制,可能它们不如国产长胶怪,但是控球性能都很出色。这一点对削球手来说至关重要。想想看,削球手击本上都是在相对被动中去击球,而且击球点变化非常大,如果使用的器材再是那种“野性难驯”的长胶,对自身的手感要求就太高了,难度也太大,还没等把对手怪死,自己就先失误了。

说了一些器材方面的看法,并不是说388D不好,我是觉得,对削球手来说,不管你用什么器材什么战术,控制永远是第一位,你控制旋转也好,控制落点也好,用尽所能去扰乱他也罢,总之是要去遏制对手的攻势,掌控他的节奏。表面上看起来是他一直在进攻,但他的节奏完全是在你的控制之中的,那么这球不管怎么打,最后也是你赢,是不是这个理? ATH extrusi="extrusi" gradientshapeok="t" c="c" >

2、

以下是引用西部削球手在2006-8-12 13:23:00的发言:

近几日在实战中遇到一个难题,希望版主倒影老师能够指教:我换防弧后,防守、削接弧圈球能力得以提高,但是,不论正胶(因为没钱了只能暂时用正胶换不起反胶且拉功不行)、还是防弧胶在削接速度比较快的突击球和扣杀球时都感到很困难,一是来不及反应只能借力兜一板或者挡一板(到反手就更困难了),二是削球时对于速度比较快的扣杀球经常下网。这种情况经常是对搓时或者上步接短球时,由于搓球控制不好,经常被对方正手位突击斜线,我来不及退台。只能勉强把球接过去,既没有旋转又没有速度、落点,还易出现中、近网高球,造成被动局面。那么这样的问题在实战中应该怎样解决呢?

上步接短球由于控制不好而被突击,这是削球手的通病,就连世界顶级削球手都不能幸免。想改善这种情况,只有多练习,提高反应灵敏度和脚步的移动速度,同时也要加强手感训练,接短球时频繁倒板,摆短劈长,尽可能地去干扰对手,不让他有机会突击。

远台顶重扣时板型要水平,多向前发力。板型竖起太多是最容易削球下网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笑天《水晶》 楼主 2009-8-7 05:48:00

附1:一些长胶技术参考(转自博乒网长胶大本营《长胶打法大纲》)

一、搓

用长胶搓球,可慢搓、快搓和摆短。慢搓时,拍形稍后仰,在来球的下降期,向前下方用将球搓回。快搓时,拍形应稍竖些,以向下用力为主,略带向前推力,注意控制好拍形。摆短时,尤应强调控制好拍形。一般应比快搓时更竖些;要善于借对方来球之力,必要时,还要适当削弱来球的力量,以确保回球而低。用长胶摆短,搞不好,极易出高球,其主要原因是拍形竖得不够。

长胶搓球应少用,尤其忌讳连续应用,因为长胶的搓球不会象反胶那样搓出下旋球,搓过去的球不是略带上旋就是不转,因此极易被攻。搓球只在对方不熟悉长胶性能,或相持中突然运用一板令对方来不及调整动作时能收到较好效果。反胶搓球时可以用力加转以制约对方的挑打,而长胶搓球的关键则是控制拍形,尽量压低回球弧线,避免搓出高球。

用长胶搓球时注意增加摩擦比例,用类似“铲”的动作回接。特点:准确率高,反旋转差异大。速度较慢,落台后会向上“拱”一下,所以第二弧线较高。但随后会很快下冲,不大往前走,故对方压拍型的同时还需要适当迎前。搓得越薄,这种特性越明显。缺点:由于回球旋转较“强”所以稳定性好,速度也较慢。故对方也有充分时间调节拍型回接或进攻。

特别强调搓球时:

a。要随时注意对方搓后抢攻.

b. 对方对搓中搓回的球稍高就应该进攻,否则再搓回去,球会更高,反而被对方拍死。

C。如果由于身体位置不合适,回球就应尽量接近对方底线大角,以减低对方攻球 质量。

二、挡

挡是长胶进攻型打法防守的主要方法,一般胶皮挡过去的球呈微上旋,对方容易继续上手,而长胶挡过去的球具有下沉特点,且不往前走,而且对方越发力,挡过去的球下沉越明显,对方必须着意提拉才可以避免下网,因此长胶选手常依靠挡回对方的第一板发力攻球得分。

从长胶运动员运用挡的时机和方法来看,挡更大程度上是属于防守技术。挡球一般用来对付速度较快、冲力较大的来球,如正手扣杀、前冲弧圈球等。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来球的力量较大,长胶运动员很难发挥自己打击的速度,球在撞到拍上时,倾倒的胶粒在球反弹过程中,还来不及恢复原状。这时,底板的作用明显。由于底板的特性是摩擦力很小,难以形成切向的反作用力,更多感受的是冲力。在挡带有强烈上旋的前冲弧圈球时,回球的上旋性质则不是非常明显,一般多为弧线比较平直的不转球,有时略带下“沉”。在回击正手扣杀球时,由于来球主要表现的是向前的平动冲力,旋转不强,给球板的切向压力不大,同样使回球不带什么旋转,但下“沉”的程度要比挡前冲弧圈球大,同时球的前进速度明显减小,落台后第二弧线较高,弧度较大。在对付这种球时要注意身体的适当迎前,否则不容易找准合适的击球时间。

在运用挡球时,板形控制对击球的准确性影响非常大。尽管来球冲力较大,上旋较强,但由于长胶球板弹力较小,摩擦力小,在回击这种球的板形上,就不能像正胶或反胶那样适当前倾,否则就会打滑,使球过不了网。应该是使球板保持与地面垂直,如果来球力量非常大,要使球板稍后倾,接触球稍厚一些,保证能“吃”上球,使球产生足够过网的平动动能。在击球点上,反手挡时,球板在胸部高度,击球时球板要尽可能靠近身体,增加手上感觉的准确性;正手挡时,球板在腰部与胸部之间高度较为合适,位置过高不容易借上来球的力量。在击球部位上要保证能够击球的后中部,使反作用力尽可能多地通过球心,给予球足够的撞击力。在准备下一板击球时,由于回去的球比较下“沉”,让对方很难再发力回击出弧线低、速度很快的球。这时,长胶选手重心就要适当前移,准备下一板转攻或采用相持的办法了。

在开始练习长胶挡球时,最好是先采用多球“喂”球的办法。这样可以提高练习的密度。因为如果单球两人对练,很难形成攻(拉)对挡的回合;在练习的内容安排上,要先练习挡中等力量的扣杀球,因为这种球作用球板上的因素比较单一,可以减少手上感觉的难度,更容易形成基本的功力定型。在此基础上,再向单独练习和对付难度较大的前冲弧圈球过渡,最终走到实战运用的目的。

三、磕

接对方拉的弧圈球或抽球时,长胶有一板“磕”的技术。即在来球刚刚从台面弹起时,就迎球出拍,拍形基本上与台面垂直,当来球上旋强烈时,应适当增加压拍角度,控制好用力,防止回球出界。在回接弧圈球时,也可用推挤的方法。但长胶球拍的推挤拍形不似反胶前倾得那样厉害,而且触球瞬间要善于借来球之力。在回接侧下或下旋球时,还可用一板向侧前上方推再加点儿托抬的技术,拍形稍后仰,此技术可将下旋球转为上旋球,以争取主动。

磕与挡都是防守技术,两者常交替运用。磕在击球时稍带有一个侧向下切的动作,回球下沉比挡更为明显,因此威胁更大一些。磕在技术上掌握起来比挡难度大,因此只在来球速度不是太快,上旋不是太强烈的情况下应用。

磕是靠撞击回接,特点:在上升初期击球,回球速度快,弧线低平,落台后迅速下滑,减速较明显,但球性不稳定,对方也不易进攻

在运用磕时,球拍的起始位置在胸前,因为是对付速度比较慢的来球,伸手不要太早,当来球过网后,接近本方台面中间时,出手一般比较合适。拍形保持垂直或略后仰,特别是回击旋转较强的加转弧圈球时,不能看来球很转,就把板形下压,这样会打“滑”的。接触球的后中部,手臂向前下方用力。此时手腕一定要固定,向下用力要柔和一些,用力方法有点像正、反胶的减力挡。在击球过程中,要带一点摩擦,不能直接推出去,那样对球就会失去控制,在磕的时候,击球时间至关重要,在上升期击球最为合适。因为磕在很大程度上是一项以借力为主的技术,如果错过上升期,就很难借上力了,免强把球弄过去,也失去了磕的意义,变成了别的什么技术了。在身体控制上,在磕的全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收腹、含胸。因为一般情况下,磕过去的球运行距离是比较短的,可调节的范围很小。这就要求身体和手上的控制要非常精细,不然的话,就会使球不过网,造成失误。

在平时练习时,可以单球为主,辅以多球练习。一方练习磕,一方练习拉。为了增加回合,减少练习失误,在磕过一板拉球后,陪练方在第二板可以适当减小点摩擦力量,把球“托”过去。长胶运动员挡一板过来,陪练方再拉,一直循环下去,也可以进行推磕对练;陪练方第一板推后,下一板可用搓球回击磕过来的球,然后,长胶运动员用拱,陪练方再推,长胶运动员再磕。当然,这种方法也可以用来练习接发球等其它环节中的磕。

长胶磕台内短球

1,以借力为主。击球时间要比较早,才能合上对方的力量,故磕击时,必须在前台完成,它对选手的判断和起位要求很高。

2,卸力的技巧。在触球时的卸力控制,是一种内在感觉。一要引拍起手要高,有一个自上而下的发力,确保击球的低弧线 ;二是在触球的同时,有一定的卸力,确保回球的抛物线较短。

3,落点的作用。鉴于击球速度相对较慢,因此在节奏变化时一定要追求落点的严谨,来弥补速度的不足。比方,打到对方极斜的反手大角,就可限制对方的回球区域,自身的衔接和转换会从容一些。

四、铲

这个估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计是李">计是李老师的独创了,我从没听说过、也没见过。方法是,以正手为例,如果来球下旋,拍型后仰,兜住球,向前铲送,出球时,板型抬起,适当发力送出球。奇妙之处在于球落台后不像一般长胶击球那样不往前走、沉,而是象前冲弧圈那样会突然向前加速,真是匪夷所思,高手啊!

五、劈

对于台内的接近不转半高来球,当然可以直接攻或弹,但也可以劈。方法是,板型稍后仰,以手腕短促发力,在高点期向前下方快速挥砍即可。出球快速,落台后较冲。还有一种就是对付高球的劈。杀高球时当然可以纯击打,但也可以运用劈。方法是等球下落到头部以下时,拍型稍后仰,用力对着台面劈砍。其威胁和稳定性要大于用击打来杀高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笑天《水晶》 楼主 2009-8-7 05:51:00

附2:削球器材

>

一、 胶皮

(一)长胶(转自博乒网长胶大本营《长胶打法大纲》)

1、常见的长胶胶皮类型

胶皮型号:DHS C7C8、云雾;RITC755837FASTE;大维388D388D-1PALIO CK531A;环球979;三九979;银河755;邓亚萍755;双鱼1615;流星9112;黄金路B938;百希达1615;许绍发989;爱博天狼;以及TSPBTYTIBHARJOOLA等外套。

2、不同的长胶的性能

1)选用长胶的基本问题

长胶型号不同性能有一定差异,所以比赛前要先看一下对方的长胶胶皮,通过观察可以大概的预先知道对方的打球风格,以及他的特点。因为水平高的长胶选手会使用适合他特点的型号,他也许不太了解型号差异,但他会通过不同型号的长胶实际打打比较,选长胶胶皮就象反胶挑海绵一样的重要。最后选定最顺手的应该与以下说的出入不大。

关键词:1 防弧圈:无任专业、业余,防守弧圈永远是使用长胶的最主要矛盾,一款站得住脚的长胶产品,其防守弧圈性能必然不差,选用长胶时也需首选此项性能。

2、中性:有几种球迷运用长胶的中性技术几率相对高:一是背面长胶仅作偶尔使用者,期望在接发球和搓球过程中起到干扰效果,但其实自己对长胶并无深入体会;二是长胶功力已达相当程度,超越了初级阶段,正在走向高级的漫漫长路上,愈加喜爱器重“道具”的威力。

3、花纹:花纹对于长胶的意义,远比饰纹之于道具干系重大,尤其未贴海棉影响大。

2)常见长胶类型性能与选用

以下是一些主观对比 最大值10 统一海绵厚度1.0,不考虑底板因素。

项目\ 对象 C7   C8   755   837   755faster 388D 388D-1 云雾3

速度    10   7    7.5   7    9  6 8 7.5

控制    10   8.5   7.5  8.5  7 8 8  7.5 

攻击    10   9    8    7.5   8.5  6.5 9 8

怪异     7   10   8.5   7.5    7  8 8.5 8.5

花纹    Y    Y   N    Y    N  N Y Y

削球 6 8 6.5 7.5 6 7.5 8.5 10

防弧 7 9 6 8 6.5 7.5 8.5 9

寿命    10   4   2    2  5 4 8  7 

价格(市场)50   50  30   30  50 25 30 65

推荐    9    9   8     8     8.5 7 9 8.5

指数

说明:1.上面的评分比较主观,因个人手感和打法、配置问题,难免存在差异。

2.性价比请大家根据所在地价格,自己评定。所提供的价格,只是大致的套胶价格。其中755faster是德国海绵套胶。3、攻击为进攻的综合性能。

其他打过的还有6.pf4-c7(老),7.云雾,8.云雾三,9.979(三九),10.938b(黄金路),11.ck531(palio),12.388d(大维),13.1615(双鱼),14.8512(青岛),15,16永字638639a(倒塔型怪胶),17.955(银河),18郭跃华ac639(倒塔型怪胶),19.tsp bamboo curl,20.feint long2.(6,10,11,12都很好,价廉物美,1920很好,太贵,二手市场留意)

楼竹选的10毫米是一个攻击平衡的厚度。少了则攻击力不足,多了不怪了。

c7,755很不错,不过我感觉新出的755f0.8德绵软)很好打呀,配ac,ye和剑中王都可以。好像有人说不如c8,我可以用c8755f....

755faster 推荐指数 8.5

755FASTER从外观上来看,胶粒的高度与755相当,但明显粗大,也要硬许多。海绵硬度(邵氏B)有3537,3840,4042,海绵厚度有0.6,0.81.0等几种。755FASTER在性能上确实名副其实,其进攻能力在长胶中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甚至在中台也具有相当的进攻能力,攻击速度快,十分凶狠,其攻击性能相当不错,由于使用德国海绵,灌胶后其攻击性能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完全满足长胶进攻型打法的需要,同时755FASTER也保持了相当的控制能力和反旋转性能。是长胶进攻型打法除了C7之外的另一个很好的选择。不过755FASTER也“保持”了755系列一贯的缺点,台内球处理上容易冒高。

海绵厚度:由于是套胶,有0.60.81.0三种海绵,推荐使用0.8,0.6的怪异一些,但相应的控制较低;1.0的控制能力更好,但速度有所下降。

C7:推荐指数 9

无疑是最适合进攻的。在国际乒联的标准里,它被列为生胶颗粒。我认为其速度和攻击性都是最大的。本人用它配1.3的炸弹海绵。攻球时经常打在球网中上部,然后球还会朝上面滚过球网去,可见其强烈的上旋。c7具有正胶、长胶、生胶的特点,主要看你怎么发挥。而且它的怪异还是可以的,因为速度和力量强化了怪异。一般人对我的c7很不习惯,觉得怪异如长胶,有专门用长胶的选手,又觉得凶狠如生胶。台内短球控制也好,力量变化随心所欲,攻打弧圈准确率高。差一些的是旋转变化差异。C7,这种长胶较短,底皮又厚,是很好攻的长胶,但不会很怪。

海绵厚度:认为进攻的话,1.01.2之间,1.3对小球和控制已经有影响 了。防守0.61.0之间,控制0.81.0。强烈推荐1.0,最为中性,每样技术性能都可以保证。但我用1.5的海绵,极其凶暴,控制也好,控上旋比1.2的海绵还好,因为吃球的缘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笑天《水晶》 楼主 2009-8-7 05:51:00

C8:推荐指数 9

无疑是最均衡的。我认为其怪异性是最大的,旋转变化差异大,回球长短变化大,攻打弧圈准确率较高。下沉明显,你接c8的推挡和攻球时要朝上使劲才能保证过网,速度和攻击性都很大。本人用它配1.2的海绵。攻球时不比c7差很多。c8具有长胶和生胶的特点,看你怎么发挥。而且它的速度和力量强化了怪异,相当怪异。

c8更象是友谊755Stiga Destroyer的折中,非常适合近台的打法。台内击打,只要你到位了、并且力透球心,就能出球稳定、产生强烈的反旋转。通过下砍能防住弧圈球;近台的切、磕也能取得良好效果,出球更稳定,弧线低平,并具有良好的反旋转。突击下旋球,尤其是对付强烈的下旋来球,出球稳定并且速度非常快。和友谊755相比,c8更偏向于用正常的起下旋手法突击下旋,而不是用其他长胶的翻打。C8的推挡很低,反旋转产生的变化令对手犹豫。C8的削球反旋转非常强烈,足以让一个优秀的弧圈手身陷泥沼。但是,由于c8的削球速度在长胶中是如此卓越,导致它只能适合快速削球的打法。很难让它的速度慢下来,也很难在削球触球的时候再去调整控制,因为一切发生的是如此迅速!c8的速度也意味着削球容易出台。除却上述这些,c8 在偶尔削球干扰甚至削球比率较多的打法中是很管用的,只要削球不是你打法的主要手法。综上所述,c8在打削球的长胶中并不算很出色,打近台打法的运动员更偏向于选择友谊755或者837,因为这两款胶皮更适合台内突击和防守。但是如果近台防守打法的球手,更喜欢台内切、磕等中性技术的话,c8是一个相当不错的选择。

要加插一块贵价的TSP Bamboo Curl P1。这块长胶底皮薄,粒面有纹但感觉像防弧般滑,所以他的反旋转是最强的,可以说是最怪了。攻球会比755等差一点,但比837好。削比755等好,但没837易。初用时是比较难控的,他的特性是正面击球很快,侧击又很无力。要一段时间才能适应。

海绵厚度:认为进攻的话,1.01.3之间,防守0.81.0之间。强烈推荐1.2,最为中性,每样技术性能都可以保证。

>

755:推荐指数 8

我觉得是较中性的长胶,攻、削、怪都较中性,无疑是适应面最广的。755没有正胶、生胶的特点了。它的怪异还是可以的,因为速度和力量都不差。台内短球控制也好,但是容易冒高球,摆短时拍型一定要竖。抗连续击打差。防弧圈极差,只能削,不然失误太多。和友谊837一样,755是一块杰出的攻击型长胶。消极防守的效果不起眼,但是积极的进攻,譬如台内攻球、封堵都非常稳定、快速、强烈的反旋转。如果将755的快攻和正常旋转胶皮的的快攻相结合,产生的旋转变化会让对手深陷泥沼、出球犹豫质量不高,这样您就有了正手强烈杀球的机会。推挡低平,能轻而易举地以正常的反手动作突击下旋,而不用象一些长胶用翻打的手法。755能削出稳定的旋转,但是这不是它的长项,因为755的反旋转比较普通,而且削球的弧线容易偏长。因此,755更适合近台打法,在这一方面,755837很类似。最大的不同在于755速度更快、更弹,而837出球有点发死;而且虽然755反旋转比较普通,但还是要比837反旋转更强烈一些。因此,我认为755并不适合Hallmark Strategy之类的偏软的、防守型的底板。如果你打算用755,最好选择至少全能型的底板,而837倒是各种底板都能兼容。总的来说,我更偏爱837一些,但这只是个人喜好问题,两者都是非常好的长胶胶皮。另外,新出的鬼釜755长胶更容易上手,进攻性能更好,更加易控,但怪异性稍有下降。强烈建议初学者使用。

海绵厚度:强烈推荐1.2既适合进攻和推档,又适合防守。其次1.0。防守0.80.6的速度太小。

837:推荐指数 8

我觉得跟755比较接近。是较中性的长胶,攻、削、怪都较中性,无疑是适应面也是最广的。而且它的削比755更好,因为有花纹的缘故,不容易打滑。但没755怪异,不过还可以。台内短球控制也好,比755好,但还是容易冒高球,拍型一定要竖。旋转变化差异比755差一些。837打近台真是非常爽!近台攻防都很稳定、有效,只要你步法到位、迎前击球,837会产生中等或中上速度、又飘又沉的出球。这种效果并不神秘,如果对手回摆下旋,也能摆出下沉的球来。但如果将下沉的出球和普通旋转胶皮的上旋结合起来,击球的变化能迷惑、调动对手。837推挡低平,托抬下旋球能产生反旋转、速度很快且轨迹飘忽。削球虽然很稳定,但是反旋转不强、没多大用处,更多的时候被弧圈手活活冲死。总之,837是一款出色的胶皮,最好适用于近台攻防的打法。837很容易上手,推荐初次尝试长胶的朋友使用!

海绵厚度:强烈推荐1.2既适合进攻,又适合防守。其次1.0。防守0.80.6的速度太小。

837,这种长胶有较深的纹理,可以制造旋转。对一般水平的长胶运动员,他是不太怪的,因为有深纹,反旋转不强。但在长胶高手的手上,因为可以磨出旋转,便可以控制转与反转,对手便很难判断了。837不容易攻球。但削很顺手。

至于388D388D-1也是很大路的长胶,比较易控、易攻,但388D-1的胶粒更硬,更适合进攻,寿命也长,耐用。控制、防守和反旋转性能一般。一般用薄点的海绵会更好,推荐0.61.0即可,有很多人也不同海绵。综合来看,388D-1是个综合性能相当好的胶皮,如果想有较好的进攻性能,而又保持一定的长胶反旋转性能和控制的话,那它是个理想的选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笑天《水晶》 楼主 2009-8-7 05:52:00

寿命:c7打个三五年基本不断,755faster的寿命也不错的。755837c8都是易断的主,其中c8好一些。胶粒断裂后,性能会变、手法和技战术构成都要跟着变。所以业余球友一旦发现胶粒断裂后,要及时更换胶皮,以免影响动作的稳定性,导致水平的下降。

海绵:以上都是相对同一型号海绵说的。一般来说,海绵软或者厚,好攻击;海绵硬或者薄,比较怪异,速度快些,更下沉。但我用过2.2的海绵,觉得不好控制,两天后换1.5的海绵,用3天后完全适应,进攻极其凶暴,控制也好,控上旋球比1.2的海绵还好,极适合推挡和进攻,与生胶近似,因为吃球深的缘故。

C7 C8 938等长胶的特点通常是:台内短球控制好,旋转变化差异较大,回球长短变化大,攻打前冲弧圈准确率较高,球性很飘,防弧能力好。缺点通常是:主动进攻下旋球速度慢,发力攻普通上旋球准确率低,回对方底线急长球质量差。

755 979 837等长胶特点通常是:回球速度快,主动发力进攻一般上下旋球准确率高,不太怕长球。缺点通常是:控制台内短球质量不高,回球通常易出台,旋转变化略小,抗连续击打和大力前冲弧圈球及高吊弧圈球的能力差。

755CK531A388D。这几种我觉得是较中性的长胶,攻、削、怪都较中性。叁种胶我个人觉得是很像的。所以这叁种也是较为大路的。

环球的979现在很难找到了。不想评价,是试打过,只能说,好攻。

红双喜云雾长胶(红色,1mm海绵)

高效能,好名字,“云雾”是近台球手的最佳选择,胶粒较长,胶粒根部加粗,呈塔型,延长使用寿命,底皮很薄。台内击打、接发球、搓球这些技术都稳定、良好的反旋转。相对友谊755而言,云雾更适合用常规的反手击球动作去击球。胶皮的速度中等,并不以速度取胜,但是速度旋转的变化、结合以正手的快速进攻,能让对手错误百出。再者,强烈的反旋转能让对手的判断出现困难、导致犹豫,并能让你更好的准备下一板的进攻。推挡低平、飘忽,反旋转不是很强,但是吃球好、并能组织进攻。防守上旋超级棒、很有特色。通过在起跳点防守上旋,出球以一种不可预测的下沉度低平掠过球网。以人的感官看来,乒乓球就如同一团云在飘浮,下沉的诡异效果如同不定的雾。这些综合性的防守技术能让对手犹豫、错误百出。对于削球来说,云雾是一款全能型的胶皮(“攻削结合的理念”,说明书上如此说),但是对于削球来说云雾不是很出色。虽然云雾出球速度慢、削球稳定易控,虽然出球弧线低平、对手不易起板杀球,但是反旋转很普通,不能迫使对手出现失误。因此,云雾套胶适合那些近台攻防、偶尔退台削球进行变化的选手。友谊837,友谊755和红双喜云雾中选择何者,这是个人选择的***烦,对我来说,这三者都是最好的选择!

另,去年厂家请了长胶国手梁戈亮、八一队教练长胶国手高绍林、北京业余健将长胶高手黄建疆,对6款国产长胶DHS C7C8RITC755837DAWEI 388D388D-1PALIO CK531A的主要三项性能:进攻性技术、防弧圈性能、中性技术(使用该技术给对方制造的困难及使用该技术自身的稳定性)进行了测评。测评结果如下:

DAWEI 388D-1 4A2BDAWEI 388D 4C1B1ADHS C8 5B1A

RITC 837 4A2BRITC755 5B1APALIO CK531A 4B1A1C

DAWEI388D-14A2B:防弧2A;进攻给对方A自己B;中性给对方A自己B

RITC837 4A2B:进攻2啊;防弧2B;中性2A

注:ABC;未贴海绵。

关于长胶颗粒断裂的时期不同,需要注意调整的是:当长胶是新的时候进攻比较容易;当断裂到10-20%时,进攻的稳健性最好;当断裂到35-45%时,这时的长胶削,挡,磕,碰,切是最好用的;当断裂到50%时,防守特别好,但进攻较差。

通过实践总结我认为,长胶颗粒物理表现:软而细的、密度大且颗粒上有花纹,底皮薄的的长胶“味道”最大。对方也最难适应。因为它使球的旋转变化差异大、速度变化明显,而且可以使回球更加发飘 停滞或下沉等长胶特有的性能得到最大发挥。至于我说的对与错,我希望打长胶的朋友们按我的说法,选用相应的型号长胶,实际试试,最好有这方面体会的高手来确定我所说的,那再好不过了。

  

原则:对于长胶,我是进攻型打法,个人看法是必须要有主动得分的能力和一定的控制和稳定性,如果只能依靠怪,靠别人的失误来得分的话,自己也控不住,失误太多,自然取不到好成绩。

(二)防弧胶

防弧胶海绵拍:海绵软,弹性小,胶皮齿粒短,朝里,胶皮厚而硬,有利于消除弧圈球的旋转。这种乒乓球拍是在一块结构松、弹力差的海绵上反贴一块厚而硬、 粘性小、有些发涩的胶皮。它的主要特点:类似反胶而且无粘性,击球力量减弱,下沉飘忽,令对手难以按常规判断,对弧圈阅球尤为奏效,故而被称为“防弧圈型胶皮”这种球拍缓冲性能强,可减弱强旋转球的作用,常用于控制对方拉出的弧圈球,但减弱了回球的速度和旋转强度。

防弧胶主要有两个特点:1、胶皮表面的摩擦力特别小;2、海绵的反弹力特别低。第一特点可以在接旋转强烈的来球时不易侧跳,第二个特点在接冲力强的球时不易出界,正好可以抵消弧圈球的威力。

由于防弧胶皮对海绵要求较高,所以建议大家最好买套胶。

现在市面常见的防弧胶主要是友谊804,其特点是控制相对稳定,可以有一定的摩擦,并不是完全光滑,另外也有一定弹性,比较适合防守打法。另外,适合削球打法的还有福合777的软防弧,其表面非常光滑,怪异程度更佳,价格也较低廉,但控制不如友谊804

(三)正胶

推荐友谊802、海绵1.3mm左右。802近台较佳,退台削加转弧圈接球点要低,退步要求高,上步回短较长胶稳定。其余大部分正胶只适用于进攻。

另外,989系列包括环球989及许绍发989胶粒较一般正胶长,性能稍显怪异。

VS2lbqEv.gif
uJzj40JU.gif
GpGrCZyo.gif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8-7 6:42:52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binwu524 2011-10-9 07:19:00
很有技术含量的帖子,必须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kuncui52 2012-10-4 15:12:00

请楼主推荐配置

还请推荐下比较中庸的软弧圈板, 横板两面反胶,正反手弧快  顺便套胶也给推荐下,谢了!  学生,还是希望尽量价格比较好接受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0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