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转帖] 技术细节之浅谈

张扬露 2012-3-30 10:07:00
乒乓球这项以技巧为主的体育项目,它所涉及到的基本功之多、对运动员身体的基本素质和心理素质要求之高是所有其他的运动项目所无法比拟的。对于刚入门的业余乒乓球爱好者来讲,如何迅速掌握这项活动的基本技术,尽快提高技战术水平,相信大家在一些乒乓球教学录象和乒乓球书籍中已经有所了解。但是对于已经掌握了这些基本技术急须提高的业余选手来讲是远远不够的。下面我就把平时看到的和经历过的一些容易被忽视的技术细节整理成此文奉献给大家,供参考。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12条评论

乒分秋色 2012-3-30 11:26:00
很有技术含量的帖子,必须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自削成残 2012-3-30 10:29:00
楼主介绍得很具体,学习了,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张扬露 楼主 2012-3-30 10:09:00
4。发球时用力、落点不合理
好多的业余球友发出台的长球还可以,但就是发不好不出台的短球,原因何在?我认为他们主要是没有掌握发球的基本规律,具体说:发长球用大力,向前的发力大点;发短球用稍小的力,摩擦的用力大点;发长球第一落点在自己球台的端线附近,而发短球第一落点在球台的中央或*近球网的地方,不信你试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张扬露 楼主 2012-3-30 10:11:00
9。击球力量大、小的运用不合理
好多的业余球友在回击对手来球时为了达到“一剑封喉”的效果,往往是不论来球的具体位置、旋转的强弱等,一味的发死力,造成失误多多,适得其反。那么,何时应该发大力,何时应该发小力呢?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点:*来球高、速度慢;*中远台回击前冲弧圈球时;*发球抢攻时,对来球的力量、落点、旋转心里有底时;*近台用反撕的方法回接对方的前冲弧圈球时;挑对方回接到自己台上的近网不转、平网或高于网的短球时;等等,用大力回击!而接对方的半出台半不出台的球时;*回接对方的来球在自己不好发力的位置时;*接发球时;*回接低于球网的短球时;等等,用小力!其次还有中等的发力,在这里就不再表述了,有待球友自己体会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张扬露 楼主 2012-3-30 10:11:00
10。忽视手腕、手指的用力
世界冠军庄则栋在自己的著书中有一段话大致意思是:小学生用大臂发力;中学生用前臂发力;大学生用腰发力;研究生用手腕、手指发力。可见用手腕、手指发力是合理用力的最高水平了。具体在什么时候用手腕、手指发力最合适呢?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中近台拉冲弧圈球时;直拍反面横拉、横打时;台内侧拧时;发球时;弹击时;近台接对方发来的强下旋球用小弧圈回接时;搓加转下旋球时;等等。请相信吧,一旦你较好的掌握了用手腕、手指发力的时候,你肯定就成为一位乒乓高手了。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张扬露 楼主 2012-3-30 10:10:00
8。普遍忽视步法的练习。
不管什么技术都是*灵活的步法来实现的。正所谓:打球其实就是在打步法!业余球员跟专业球员的差距除了打球的意识就是步法了,这个问题大家都清楚。只是不愿在练习步法上下苦功罢了。要想提高球技,我还是恳请大家多在步法训练上下点工夫吧,步法训练不用投入资金和器材,无本求利,何乐而不为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张扬露 楼主 2012-3-30 10:08:00
1。握拍方法不合理
初学乒乓球的业余爱好者,一般不会注重考虑正确的握拍方法,导致影响了单项技术的发挥和整体技术的提高。国家女队教练吕林在执教国家青年队的时候就非常重视队员的握拍方法的形成。
握拍方法和打球的特点有一定关联。快攻型打法就不同于弧圈型打法。直拍的握拍,和虎口,拇指食指,其余三个手指都有关系。总体原则:松紧适度!



(1)虎口:虎口卡的深,适合大力进攻,卡的浅,适合灵活多变。



(2)拇指和食指:在准备打球的时候,均衡用力;处理正手攻球时,食指适当放松;处理反手推挡时,拇指适当放松;
总之,拇指和食指的协调,是保证球拍拍型的关键因素。


(3)背后三个手指:一般是依次叠加,贴在拍后。快速灵活型打法,三个手指适当蜷起;强力进攻或弧圈型打法,三个手指适当伸直些。
你的握拍方法正确吗?想想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张扬露 楼主 2012-3-30 10:09:00
5。盯球意识淡漠
有球友反映接不好对方的发球,找不准击球点,不能予判对方来球的路线等等。原因很多。我看来,产生如上情况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养成“盯球”的习惯造成的。要改变如上所说的被动局面,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从对方抛球挥拍开始,自己的眼睛就要一刻不停的跟着球走,紧紧的盯死对方的拍形、触球的部位、用力的方向和大小、球落台后的第一落点、球过网时的位置、来球第二落点的位置、球从台面弹起时的运行方向和弹起的高度等。只有掌握了盯球的方法和运用,才能采取合理的接发球方法,提高接发球的成功率。请问,你有盯球的习惯吗?没有?那就从现在开始盯球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张扬露 楼主 2012-3-30 10:09:00
6。缺乏迎前意识
相信你遇到过拉弧圈球时漏球;击出的球老是出界;拉、打球没有速度以及前冲力不足等情况吧?你也急于想知道产生此类常见错误的原因吧?主要答案的其中之一那就是:迎前意识不够!具体讲,迎前意识的正确运用方法是:当自己的身体斜对球台回接对方来球时,首先从蹬腿、转腰、身体中心的交换(从后脚向前脚转移)做起,然后才是小臂带动大臂(近台攻球时)或大臂带动小臂(中远台拉球时)球拍触球时的一瞬间小臂突然发力,将球击出。在这里,身体重心的交换就是迎前意识的具体体现,用身体主动迎球,而不是等球,这一点尤其重要!现在提倡“打摩”结合,其中的“打”是*身体的迎前来实现的,而“摩”是用前臂和手腕的发力来实现的。不妨你试试,看能否解决你目前存在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0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