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正手拉球的质量和稳定性(强仔要看哦)

高翔1 2013-6-5 11:59:00
<div style="TEXT-INDENT: 0px; WORD-WRAP: break-word; FONT-SIZE: 11pt; WORD-BREAK: break-all" id="textstyle_1">&nbsp;&nbsp;&nbsp;&nbsp; 在专业训练里面 都强调身体迎前发力,以腰带臂,手的动作很单纯,就是向前上收臂,走直线. <br/>
<p>&nbsp;&nbsp;&nbsp;&nbsp; 再看弧圈球的理论-- 先要迎前吃住球, 然后收臂二次加速 往前上摩擦. 一个是身体的动作, 一个是手的动作, 分工明细, 因为是两个不同的发力部位, 所以在触球瞬间同时发力是很自然的. 而在专业的攻球训练之中, 迎前发力就已经是必要而且自然的的基本动作. </p><br/>
<p>&nbsp;&nbsp;&nbsp;&nbsp; 大部分的业余朋友 迎前动作较差, 甚至根本没有迎前, 重心没动 腰也没转, 手就发力拉球. 以这样的错误的发力基础就开始学拉弧圈的人大有人在 满满皆是. </p><br/>
<p>&nbsp;&nbsp;&nbsp;&nbsp;&nbsp;没有身体的迎前参与,只有小臂的摩擦动作,当然会摩擦过薄 容易漏球 而且吃不住球. 为了解决这问题, 手臂就要兼顾 迎前发力 与向前上摩擦 两个动作, 才会有 先打后磨 的 打磨理论. 然而手要兼顾两个截然不同的动作, 动作绝对是较为僵硬的. </p><br/>
<p>&nbsp;&nbsp;&nbsp;&nbsp; 再者, 手的力量就那么大, 硬是分解成 向前 跟 向上 两段式发力, 要不撞击过多 要不就是摩擦过薄; 采中间值各半好了, 那么向前跟向上的力量都只有一半. *力有限. 手同时要兼顾迎前吃球与向上摩擦两个动作, 稳定性当然就差了. </p><br/>
<p>&nbsp;&nbsp;&nbsp;&nbsp; 不清楚这些道理的人, 蒙着头就跟着"打磨论"去学习拉球, 如何知道先打后磨的"打" 是靠身体发力去迎前吃球呢 ? 而不是手上发力呢 ? 这样拉出来的弧圈球 发力会协调 质量会高 击球会稳定吗? 惨一点的 解读成 先击打后摩擦, 怎样也拉不出像样的弧圈 真是冤枉阿.....</p><br/>
<p>&nbsp;&nbsp;&nbsp;&nbsp; 如果攻球的基本动作是正确的, 身体的迎前发力有了,手的动作就变的单纯, 收臂摩擦! 呵呵, 哪需要什么打磨之说 ? 业余朋友们, 好好练练攻球基本动作吧.. </p><br/>
<p>&nbsp;&nbsp;&nbsp;&nbsp; 什么是击球前的停顿? 就是身体的迎前发力. 这就是专业训练与业余野球的最大差别. </p><br/>
<p>&nbsp;&nbsp;&nbsp;&nbsp; 总结来说, 先打后磨 只不过是 建立在错误的发力基础之上 所衍生出来的产物. 您如果觉得用 先打后磨 的方式来拉球很顺手, 那可是个严重的警讯.</p><br/>
<p>&nbsp;&nbsp;&nbsp;&nbsp;&nbsp;对于拉球摩擦过薄容易漏球的业余朋友而言, 初看"先打后磨" 似是一条捷径,殊不知其实後面是条死路, 弧圈之路很快就到了尽头.</p></div>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2条评论

.一笑 2013-6-6 10:59:00
[em1001]
到此一游,解闷消愁,远望群山,一锅窝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燕儿 2013-11-4 13:30:00
大部分的业余朋友 迎前动作较差, 甚至根本没有迎前, 重心没动 腰也没转, 手就发力拉球. 以这样的错误的发力基础就开始学拉弧圈的人大有人在 满满皆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