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标题: 关于配胶皮的体会。。。。 [打印本页]

作者: 大胖儿    时间: 2010-8-8 23:45
标题: 关于配胶皮的体会。。。。
为了能让大家了解我说的,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

本人从97年开始打球,最初用过几个月的友谊成品拍,后来兴趣逐渐浓厚以后,开始使用派力奥的纯木,两面729+40硬度的海绵,两三年以后,开始自己琢 磨底板搭配,买了一块yasaka的纯木,还是729+40硬度左右的海绵,在体校找教练,每周三次,训练了2年多。 这个阶段提高了一些水平,后来零零散散的打了一阵,开始使用普碳,正手灌胶sriver,反手狂三。 大概用了3-4年。 从2006年前后,别人送了一块新金泽洙,于是开始了单会的适应,因为以前用sriver灌胶,所以零零散散的也用sriver灌胶。  以上是我的简单乒乓经历。

我现在用的是金泽洙,正手用兰运海40度,2.15 + 729,灌胶。  反手面贴了块儿长焦,偶尔拱一下,发个球,或者中台救一下球。

很多人都比较不喜欢国套,很推荐sriver,但是我个人还是非常喜欢现在这种搭配。

可能我在体校训练的时候,正手进攻多点练习那几年打下的基础,都是这个手感,虽然后来零零散散的打sriver,但是真较真的时候,感觉还是40度海绵+729,冲球最舒服,感觉最把握,发球方面,也觉得还是729摩擦起来更顺手。

如果有的人,在自己水平提高最多的那个阶段,用的外套,我觉得你会感觉外套舒服,但是我折腾了不少胶皮海绵,最后还是选定用运海+729灌胶,可能和自己 正手进攻动作定型的时候用这个组合有关系, 刷上3-4次胶水,灌透,把729的张力拉开,海绵鼓起来,相当通透,金属声音非常清脆。 很容易找到手感。


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人,都知道灌胶,我是灌了有些日子以后才体会到适合我的灌法的。
关于我的灌胶方法,一般我是第一遍胶水非常厚,等待海绵鼓起来以后,再刷第二次,第三次,看情况刷第四次,最后要找到胶水6-7成干的时候(用手碰碰,觉得有点沾,但是还不是很沾,能留下一点指纹的那种感觉),开始粘,一侧贴好以后,用圆滚,半拉伸套胶的方法,压下去,完成以后,10-20分钟,可以看见胶皮表面对光的时候,有胶粒的那种颗粒感。 这种情况下,海绵充分膨胀,胶皮会因为海绵的增大,而充分拉伸,无论是弹力,摩擦都很舒服,胶水6-7成干的时候粘上去,打球的时候,金属声音很好,如果贴晚了,会更硬一点,贴早了,就不太结实,而且容易搓位置,感觉也比较差。


我感觉单会不能用国套的说法,并不适合大部分球友,还是要看自己的技术特点,打法,根据自身来选择。



还有一点声明,这就是我自己的体会,给大家借鉴。
如果有不同意的,你就自己去随便摆弄吧,请勿来这个帖子较真,我不爱和不同意见争论,请自重。

作者: 拾贝    时间: 2010-8-9 13:05
赛维卡也满牛的!
作者: generalhu    时间: 2010-8-9 17:35
一句话很关键,就是定型时的手感很重要,一切配置的感觉,都倾向于此
作者: Happy银球    时间: 2010-8-9 22:58

非常喜欢楼主的观点和体会。虽然路不同,但是球理相同。我想用德国海绵配国产胶皮。楼主认可的话我们可以站短。


作者: s011098490    时间: 2010-8-10 10:25

当然也不排除另类

 

我们是随大众潮流的.

 

所以,推荐器材配置的时候,也是推荐大众潮流的.

 

国套,毕竟只适合一小部分球友.

 

避免新人走弯路,我也是会推荐外套的.


作者: 大胖儿    时间: 2010-8-10 13:33
 回楼上几位,  各种搭配都有各自的道理,也的确,随便在体育馆,就可以看见用单桧搭配大巴,小巴等等外套的。 但是用729+某某海绵的,的确少的可怜。

但是如果你问这些爱好者,他们最初乒乓球启蒙的时候,多数用的都是粘性胶皮。 都是用粘性胶皮打出了兴趣,打出了手感以后,才慢慢换装备,换器材,换胶皮,灌胶水,按照经典分类,这种水平一般在业余4-5级。   如果总结一下这个阶段的水平特点,有不少人会一板爆冲,连续性稍差,脚步零散,偶尔发两个好球,回合数一般3-5回合,对拉基本一两下就失误,碰到水平再高一些的球友,比赛输的原因,多数不是因为一板不够暴力,而是稳定欠佳,球感不够细腻。 换句话说,用大巴,小巴,暴力增加,其实稳定更加不足,经典配置,还是要经典的人用起来才顺手。

总结起来,还是我自己感受,就是每个人打球这些年以来,水平提高最多,手感成形,那个时候如果你用的大巴小巴,那我觉得你肯定非常适应,如果那个阶段,你用的是国套,或者729+某海绵的这种配搭,那你用大巴非说习惯,我也不知道说啥了。  除非你从换了外套开始,又苦练手感若干年,超越了过去用729的时间长度,不过粗略算下来,这样的选手,一般是4-5年的启蒙,再加上4-5年外套适应和苦练。   我自己尝试了大巴小巴,软大巴,等等,默默唧唧的也打了3-4年,当我听一位高手给我的指点以后,还是换回了729+运海,没有一个月时间,手感就彻底上来了。



作者: 大胖儿    时间: 2010-8-10 13:40
 回复4楼,   德国海绵我不了解,但是金泽洙这个板子,我觉得属于相对软一些的,海绵还是稍微挺实一点的舒服,我以前试验过软点的海绵,发球和搓球总感觉没有那么锐利的手感, 有点顿顿的,拉舒服,打和推都很吃力。 

作者: ghc    时间: 2010-8-10 22:03
好久没有打球了.
作者: Happy银球    时间: 2010-8-10 22:05
我目前用的是吕林10,105克配的银V感觉不错,但是我个人喜欢德套胜过日套,比较透板,易于自身发力。价格也是主要参数。今天刚进了尤拉的一个品种,在看看有啥区别。都是碳素海绵的。力量要有,旋转也不能缺。
作者: omitofe    时间: 2010-8-11 09:46
单桧用粘性胶皮的,发力一定要好
作者: dos_santos    时间: 2010-8-16 10:18
学习了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bbs.cnpingpa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