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标题: ==[原创]旋转乒乓球问答课堂(荐)== [打印本页]

作者: 旋转的SOLO    时间: 2008-1-8 10:24
标题: ==[原创]旋转乒乓球问答课堂(荐)==

旋转问答课堂 1

问:想找一个合适的陪练练技术,应该怎么看他合不合适,技术越高就越好吗?

答:找教练陪练学技术,教练水平的高低要从两方面考虑,他自己的实力水平以及教学能力水平。教练自身必须有一定的水平及实战经验,否则如果他自己连弧圈球都不会拉的话又怎么能够教你体会拉弧圈球的原理呢?他连比赛都打不好又怎么能够教给你比赛中的各种变化战术呢?

 对于第二点教学能力水平是比较重要的,同时也是学球者不容易看出来的,要想判断一个教练教学水平的高低,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和他学习几次,一般说来3次以内,你就可以感觉到他所教的理论及实践你能不能够吸收理解,能不能真正找到练球的感觉。

 所以说判断一个教练合不合适,第一要看他肚子里有没有货;第二,也是更重要的,看他教授给你的知识你自己能不能理解,以利于日后你自己学会练球的方法!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3-21 12:14:05编辑过]

作者: 旋转的SOLO    时间: 2008-1-8 10:25

旋转问答课堂 2

问:我是成年人,以前打球有几年的时间,不好的动作定型了,还能改过来吗?

答:成年人由于以前打球把动作打定型了,要想改动作的确是比较困难的,因为肌肉发力活动已经形成了较为深刻的“记忆”,如果要改动作,那么这种新的“肌肉记忆”必须用大脑来想着做,等上台打球的时候注意力又要集中在盯球上,这样就变成“一心二用”,精力容易疲惫,从而造成动作与手感脱节打不到球。        

 我们说成年人动作不容易改,但是要通过练习调整得相对发力合理却是很容易的,这时候只要能够找到一个熟悉的发力参照对象,那么肌肉就有了这种参照发力记忆,这时候再上台打球就可以集中精力在盯球环节上了,通过一段时间练习,就可以改掉以前不正确的发力方式。


作者: 旋转的SOLO    时间: 2008-1-8 10:25
 

旋转问答课堂 3

问:我看教练陪学员练球,有时不停地发多球给学员打,有时和学员打回合球练习,这两种方式有什么区别,哪种好?

答:我们进行多球练习的时候,有回合球练习和加强进攻型练习两种方式,不停地发多球给学员打就属于后者。两种方式互为补充,才是有效的练习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我们练习乒乓球,能否打得好,打得准,节奏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那么怎么才能固定下一个稳定的节奏呢?这就需要做大量的回合球练习,只有在回合球打得很稳定、节奏很好的基础上,再进行进攻强化练习,这样才能达到一个很好的强化效果;如果一来就不停地发多球给你打,你回球的落点定不住,那么你的回合节奏也就不容易找准,没有回合球那种相对的微小变化调整(通过观察对手拍型来判断回球落点及弧线),这样是很不利于你的节奏感定型的。


作者: 旋转的SOLO    时间: 2008-1-8 10:26

旋转问答课堂 6
 

问:我打反胶老是吃别人的旋转怎么办?能不能改用长胶或生胶,应该怎么练?

答:很多球友在比赛的时候都有这个问题,吃发球,吃转,老是处理不好,无奈之下想到换用颗粒胶以减轻吃转的摩擦,殊不知有得必有失,颗粒胶旋转弱了,相对来说控制难度也就增大了,正所谓欲伤人,先伤己,要想打好颗粒胶,自己难受在先,等自己习惯了,才轮到别人难受。

所以我们说首先要明确你打球的目的是什么,是要健身,还是娱乐,还是纯粹为了比赛?从反胶换到颗粒胶,开始是很不容易感受到打乒乓球的乐趣的,因为长胶和生胶回过来的球有反旋转,球路不同,动作也不一样;同样,别人打得难受了,也就不太愿意和你练,所以这也是颗粒胶难练好的一个重要的因素。而打反胶只要有正确的方法,就可以学会接发球的原理,明白了旋转的原理,自然就会调整拍型去适应各式各样的旋转,这其实也是乒乓球最大的乐趣之一。

要练好颗粒胶,如长胶,其实也不是没有办法,除了找教练以外,还可以找想和长胶练习以适应长胶的球友。只要能找到一个合适的球友,两人可以通过攻防磕搓这种有规律的转换方式来练习,具体方法是:反胶发球,长胶磕过来为下旋,反胶搓,然后长胶攻(拱或者挑打),反胶防一板过去,长胶再磕一板下旋...如此反复练习;这也是长胶打比赛最基本的规律,同时反胶要想适应长胶,这也是最基本的方法。

附视频:与长胶练习的方法  

原帖有详细说明http://bbs.fishtt.cn/dispbbs.asp?BoardID=4&replyID=81300&id=130982&skin=0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17 9:11:55编辑过]

作者: 旋转的SOLO    时间: 2008-1-8 10:26
旋转问答课堂 4

问:我是个初学者,以前没怎么打过球,如果现在开始学,大概要多长时间才能学会?

答:大家常常会问某某人会不会打乒乓球,这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什么样才叫“会”?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我们通常用练球或者打比赛的熟练程度来判定一个人的水平。

 一般说来,初学者和我学球,从第一次练习开始到能够比较熟练地打上20-30个回合,在3-5堂课之内就能够做到,10堂课之内能够把动作固定得比较好,当然每堂课最好是间隔2-3天以内;但是如果要能使用比较合理的动作和别的球友也能够练得起来的话(当然需要两个人的球都比较稳定,且节奏也能掌握好),还是需要比较长的一段磨合时期,视各人的训练密度以及手感悟性的不同,时间2-4个月也不等;如果要达到能够和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球友打简单比赛的程度,则视各人情况不同需要半年至一年左右的时间。


作者: 旋转的SOLO    时间: 2008-1-8 10:26
旋转问答课堂 5

问:我(或者我的小孩)想学乒乓球,是打直拍好还是横拍好?

答:以前很多人都问这个问题:“是直拍厉害还是横拍厉害”,其实我们说直拍和横拍打法各有各的特点和优势所在,直拍的优势在于台内球控制灵活,变化多,而横拍则打相持的稳定型比较好,护台面积比较宽。

成年人学球的话完全可以根据自己以前的喜好选择横拍或直拍;而少儿刚开始学球,一般我们都推荐大多数小孩儿学习横拍,因为相对来说,少儿学习横拍上手快,比较容易,而能练得好直拍的小孩必须有很高的天赋,直拍的难度就在于反手违背人体正常的生理结构,无论是推挡还是直拍横打都是易学难精的。


作者: 旋转的SOLO    时间: 2008-1-8 10:27

旋转问答课堂 7
 

问:我打球有一段时间状态特别好,有时候却又老是没有状态,球友都说这是要涨球(进步)的表现,这是怎么回事啊?

答:练习乒乓球技术,其进步是螺旋式或者说波浪式上升的,也就是说在球技上涨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状态会有所“下滑”,回落到一个“状态低谷期”,这是很正常的表现,这个“低谷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瓶颈期”,只要能克服这个瓶颈期,那么我们的球技又会达到一个新的提升空间。

那么“瓶颈期”是怎么产生的呢?我们在练球的期间肯定是要通过不断地比赛才能把平时练的这些技术融汇到比赛中去,形成各种战术。那么我们知道,练球给的是定点,或者是有规律的变化落点,哪怕是不定点练习所给的球也是力度、弧线基本没有太大变化的;而比赛的时候两人都是想方设法地去变化,去控制对方,然后抓住机会给予致命一击。这样完全不同的打球方式就会对我们打乒乓球的一个最基本的要素——节奏感——造成影响,打比赛的期间越长,对节奏感的影响也就越大,等到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会形成质变,这样你混乱的节奏感就会突然爆发出来,造成状态低迷,打球找不到“点”。

每个人在练球比赛的过程中都会有“瓶颈期”,在初学到提高这个阶段,“瓶颈期”不会很明显,而在提高阶段“瓶颈期”是最明显的,也是最容易频繁出现的,要想快速度过“瓶颈期”,就需要用正确的方法来练球,把动作、节奏感调整回来,逐渐地,越到后来“瓶颈期”的间隔时间也就会越长,而持续时间也会变得越短。


作者: 旋转的SOLO    时间: 2008-1-8 10:27

旋转问答课堂 8
 

问:我练球也有几次了,为什么和别人打球的时候动作还是改不过来,始终是原来的动作?

答:这个问题也是许多正在改动作的成年人的疑惑之处,为什么练球的时候动作很好,而一打起比赛来就被“打回原形”呢?

前面我们曾经说过,练球给的是定点,或者是有规律的变化落点;而比赛的时候两人都是想方设法地去变化,去控制对方,这样不定点的球想要打上台,注意力就必须高度集中在盯球上,而此时新改的动作还没能够形成较为深刻的肌肉记忆(用俗话说就是还没练到家),因此出手的时候自然会变回以前的下意识动作,这个时候比赛和练球两者间会造成一个矛盾效应,互相影响。

所以我们在给初学者练球以固定动作的时候,一般是不提倡他们打比赛的,因为这样会对练球的效果产生负面影响。我们一般建议许多初学者如果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经常练球,训练密度大一些,就越容易在较短的时间内把动作固定下来,等自身技术达到一定的条件之后,我们就会建议初学者去和水平相当的球友打比赛,以便把练球的动作融汇到比赛中去。

而对于以前不合理动作定型的学球者来说,我们的建议同样和对初学者差不多,刚开始改动作的时候尽量少打比赛,并且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增大训练密度,在训练完了以后可以适当地打一下比赛(最好和水平比自己弱的打,这样对方的控制能力不会太强,不容易造成你的动作变形),尽可能地把新练习的发力方式转化为下意识的肌肉记忆,这样才能逐渐把以前不合理的动作改正过来。


作者: 旋转的SOLO    时间: 2008-1-8 10:28

旋转问答课堂 9
 

问:我手上的动作没什么问题,可为什么打起回合球总是找不准节奏?

答:打乒乓球,节奏是最基本的一项因素,节奏感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乒乓球爱好者技术提升的空间。当然,大多数人天生的节奏感应该是不会有太大的问题,这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就能看出来,比如唱歌、跳绳等。而打乒乓球的节奏也是慢慢培养出来的,这其中就需要教练根据不同的学员用不同的方式让他们去理解节奏的控制。

学员刚开始学习挥拍手法动作时,主要是靠手臂的伸展和收缩来打球,刚开始这样练习是正确的,正如制造一辆汽车,零件得一部分一部分来做一样。等到在手臂动作不变型,并且有一定的感觉能够把来球很轻松地打上台以后(只要教学方法得当,一般成年人在30分钟-1个小时之内就能做到;小孩则视天赋高低需要2堂课-5堂课以上不等),这时候就应该进行深一步的回合节奏练习了。

在进行回合球节奏练习的过程中,如果这时候只用手来打球,那回球落点就会左一个右一个不能固定;有些人手感很好,只用手也能打得很准,很固定,但是如果回合多了,四五十个回合甚至上百回合以后,手也会很酸,很吃力,这时候他的节奏也就受到影响了。所以学员要固定节奏,一定要学会用重心交换,带上转腰动作来控制节奏,这时候手上的动作是很小的,这样不但能很好地控制节奏,而且还特别省体力,这种基本节奏能控制好以后,日后进行更深一步的弧圈球或者快攻发力练习就会很容易了。


作者: 旋转的SOLO    时间: 2008-1-8 10:29

旋转问答课堂 10
 

问:别人常说某某人手感特别好。什么叫手感?怎么样练习能提高?

答:手感,从字面意义上来理解,就是指打球时手上感觉的细腻程度。具体来说,主要指的是击球时的力度控制感觉,以及切球摩擦的厚薄及角度。不同的人天生的手感细腻程度不一样,有的人手感细,而有的人感觉粗,不过通过一定的练习方法每个人的手感都能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那么手感怎么练习呢?当然,如果多打练习比赛,通过观察别人怎么去控制,然后自己模仿尝试,这样能够提高自己的手感控制能力;但是如果没有时间经常去打球怎么办呢?有三种简单的方法可供大家平时练习。

一、对墙托球练习

距离由近到远,然后由远到近,不落地托球,反复练习,直到能够做到很随意也能控制得住(很随意指的是注意力不用像刚开始练习的时候那么使劲集中才盯得住球,有时候偶尔瞟一眼别的地方球也不会丢),像有的小孩开始这么练习的时候可以落地一点,跳起来以后再对着墙上打。

二、对球摩擦与反摩擦练习

先用合力发球的方式摩擦球的下部,使其产生强烈旋转,并且基本垂直向上弹起,待球落下来时拍面倾斜去接触旋转强的球,再使其垂直向上弹起。反复练习找摩擦与反摩擦的感觉。

三、缓冲接球练习

把球向上抛起,然后在球下落的时候用拍子通过缓冲的方法接住球,使球直接停在拍子上而不会弹起来。

以上三种方法只要经常练习,一定时间之后打球的手感必然会有提高的,当然提高速度的快慢视各人悟性的高低而各有不同。

 

附视频:练习手感的方法

原帖有详细说明http://bbs.fishtt.cn/dispbbs.asp?BoardID=4&ID=131556&replyID=&skin=0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17 9:13:15编辑过]

作者: 旋转的SOLO    时间: 2008-1-8 10:29

旋转问答课堂 11
 

问:小孩要学乒乓球是跟大班上课好还是单独找教练一对一来教好?

答:小孩要学乒乓球,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孩子的兴趣,如果没有兴趣,靠强制性让孩子学球是肯定学不好的。那么怎么能够培养孩子对乒乓球的兴趣呢?

当然,如果在一个大班环境里,学球的孩子很多,那么互相之间打球比赛就会很有意思,这样孩子的兴趣也会比较浓厚,而且还能有一定的竞争意识。但是大班带课,教练毕竟精力是有限的,正所谓一壶水灌不满若干杯,那么这时候教练的精力只会集中在那些悟性教高,自觉性较高的小孩身上,其余的也只能随便糊弄一下了。那么这样对于其他孩子来说,能学到的东西可谓少之又少。而且大班里的孩子之间互相练球,一般来说失误都会比较高,这样对于培养扎实基本功底是很不利的。这时候如果想要快速提高小孩的水平,就需要找教练“开小灶”,进行一对一的基本功训练。

对小孩进行一对一的训练通常会比较枯燥,可能开始小孩还会有些兴趣,但是时间长了以后小孩都会产生厌烦感,会有一定的抵制情绪,自觉性差的比如练球偷懒不认真,精力只能集中20分钟左右等,这时候就需要教练用一定的方法来克服这个问题,充分调动起小孩练球的积极性,否则就是浪费时间了。

我建议,如果要让小孩子学习乒乓球,刚开始先找教练一对一进行教学,待小孩练出一定的基本功,有一些比赛能力之后,可以让孩子参加一个大班,在这种氛围中增强其兴趣,并且同时再进行着一对一的训练,这样的效果肯定要比只选择大班或者单陪好得多。

 

另附视频:小孩启蒙教学视频解析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11 21:06:37编辑过]

作者: 旋转的SOLO    时间: 2008-1-8 10:30

旋转问答课堂 12
 

问:我练球已经很熟练很规范了,但为什么打比赛老是动作会变形,进攻的时候找不准击球点?

答:有的乒乓球爱好者打球多年,练习的时候动作已经能做到很熟练规范,然而打起比赛来却总是感觉到别扭,找不准击球点,造成动作变形,力不从心,这时候他们总是比较纳闷为什么手上的动作出不来,而往往忽视了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击球的时候身体所处的位置是否合适。

练习的时候你有准备,知道来球会在某一指定位置,自然会提前调整好自己最佳击球位置,手上的动作自然也就很流畅地做出来了;而比赛呢,谁也不会提前告诉你他要打哪儿,完全需要你根据自己的预判,提前或者临时调整身体的位置来找到最佳击球位置。如何调整身体的位置呢?有句俗话叫做“三分手,七分步”,步法被称为对抗性球类运动的灵魂,包括羽毛球、网球、乒乓球、壁球等。只有掌握了合理的步法调整,身体才能到位,手上的动作才能流畅地做出来,发力才会更加合理,回球的落点才能打得开。

要练习步法,学习步法的技巧是一个方面,然而更重要的是腿部肌肉的爆发力、耐力是否能达到要求,没有一定的力量做基础,一切练习都只能是空谈而已!


作者: 旋转的SOLO    时间: 2008-1-8 10:30

旋转问答课堂 13
 

问:我的发球为什么发不出强烈的旋转?

答:大家跟发球好的球友过招,都能感觉到对方发的转球旋转特别强烈,很容易直接吃发球,郁闷之余也会经常琢磨一下自己怎么也能发出这样旋转强烈的球,但是往往尝试过若干次之后还是不得要领。下面我就介绍发强旋转球需要注意的三个最基本的因素。

一、非持拍手的抛球

发球靠持拍手,但大家往往忽略了非持拍手的抛球动作。能否发出好球,首先取决于非持拍手抛球的弧线位置是否能让持拍手击球很舒服,发得出力来,如果连最基本的力度都使不出来,那你再怎么找摩擦的感觉也是徒劳的。

刚开始练习的时候,许多初学者往往怕身子挡到持拍手,都会面向前,把球抛到自己的前方或侧前方,这样持拍手是无法发足力的,正确的方法应该是侧向站位(右手持拍者站于球台的左侧,左脚在前,右脚在后),抛球于自己身体偏右的位置(右手为例),而一些高手抛球甚至还要靠后,这样更利于逆旋转发球加力,就好像弓拉得越满,力度越足。

二、引拍动作以及球拍摩擦球体时的切入角度

先说引拍动作,很多球友发球使不出力度,除了抛球的位置不好之外,就是引拍的距离太短,正所谓拉弓射箭,弓都不拉开哪里来射箭的力度呢?这时候要注意适当地增加引拍弧度,刚开始靠小臂带动手腕发力,手腕要放松,逐渐地还要学会带上一点腰的转动。

其次,摩擦切入角度是最重要的,摩擦吃球的“厚”与“薄”指的就是拍型接触球一瞬间的力度方向切入球体的角度,切入越厚,那么力度轴越靠近球中心,那么这时候球体得的撞击力越多,速度也就越快;反之,摩擦越薄,球体旋转就越强。

直观一点来举个例子,球拍正面与球台夹角,90度为垂直,180度为平行,比如发下旋球,130度夹角摩擦出来的球和放平球拍摩擦出来的球,哪个转?那么有的球友就问了,放平了擦不到球啊,当然,球拍放得越平,相对触球面积也就越小,这时候要想提高击球的精准性,就进入下面第三点。

三、发球节奏

乒乓球的控制、进攻都是靠节奏的变化来掌握的,发球也不例外,从抛球到下落这个时间段,节奏感决定了你的摩擦精准度。许多初学者刚开始练习发球的时候,都是用眼睛去“瞄”,看球落下来差不多了,就出手去碰,这样造成什么问题?注意力集中在球下落的过程中,就不可能去找摩擦的厚薄感了,精确性大打折扣。所以什么时候该出手,要靠节奏感来掌握,凭感觉去判断出手时机,第一次失误了,分析一下是出手早了还是晚了,下次再调整节奏,慢慢地,你的发球精准度就会提高。

PS一个练习发球的小技巧:在家里的床单上练习发球,找摩擦的感觉,如果力度足,摩擦得好,球落到床单上以后就会有强烈的旋转,如果是下旋球就会马上向后窜。这样练习的好处就是不用经常去捡球,只需要一个球就可以,而且旋转强度可以立马看出来,待找到摩擦手感后,再去球台上练习,调整力度落点。

附视频:强下旋发球练习

原帖有详细说明http://bbs.fishtt.cn/dispbbs.asp?BoardID=4&ID=131177&replyID=&skin=10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17 9:16:02编辑过]

作者: 旋转的SOLO    时间: 2008-1-8 10:30

旋转问答课堂 14
 
问:都说要打好乒乓球需要天赋,什么样才叫有天赋?

答:阅历深的教练在挑选苗子的时候都会通过观察其行为、举止以及打球的感觉来判断一个孩子的天赋高低,那么他是怎么来断定呢?

如果我们说某某人打球很有天赋,那必然是我们认为他打球的时间和技术进步速度的比例超乎一般人,那么这其中首先要提到的一点就是他肯定对乒乓球有着浓厚的兴趣,假如没有兴趣作基本支柱,相信谁也不会下功夫去练;第二点,光有兴趣还不够,乒乓球是对感觉要求很细腻的一项运动,手感和节奏感好的人往往更容易找到把球合理地打上台的感觉,因此手感和节奏感常作为判断一个人天赋高低的基础;第三点,很多人对乒乓球兴趣都比较浓,有的手感节奏感也还不错,练球也能练得起来,但真正能练好球并合理运用到比赛中的毕竟只是少数,这就要看到最重要的一点——悟性的高低。

何谓悟性高?这其中三言两语是很难说清的,有的人在吃了一个侧旋球出界后,下次遇到相同的发球便会下意识地往相反的方向去调整,他能记住这个“教训”,相反,有的人则会一直吃下去,这也是悟性差别的一小方面吧。总之,善于去思考、琢磨,能涨“记性”者,那么他球技上涨的速度就会和他的“悟性”成正比,当然,球技上涨空间和练球的理念方法息息相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3-18 11:48:28编辑过]

作者: 张无力    时间: 2008-1-16 17:27

胡师的这个原创看来是花费了不少心血的!看来球打的好的话对球的理解也更高哇。

推荐有兴趣提高球技的球友和“旋转”联系!


作者: 旋转的SOLO    时间: 2008-1-22 15:38

张师过奖,不知你上次去昆工有没有和老板说关于组织比赛的事?


作者: 张无力    时间: 2008-1-24 17:22

还没。

不过那天我和老候商量了一下,他让我先弄个大概的章程出来再说。这久有点忙暂时还没时间弄。您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作者: 旋转的SOLO    时间: 2008-1-25 23:38
弄什么章程,条条框框的没意思,我发一份以前我在哈尔滨帮那个俱乐部搞比赛的制度规则给你,在你邮箱里。
作者: 旋转的SOLO    时间: 2008-2-20 09:55

旋转问答课堂 15
 

问:如何才能练好弧圈球?

答:弧圈球技术作为当今乒坛的主流,不少球友在练球时都跃跃一试,可大多数都是要么拉不好,要么只能拉一板,一旦对方把球挡回来就没有连续,自己都乱了,苦恼之余总是找不到正确的方法。

其实弧圈球技术作为一项高级技术,它也是从一个基本技术上衍生出来的,这个基本技术就是正手近台快攻。正手近台攻球看似很简单,但能真正体会到其本质的球友并不多,地基越深,楼层越高,这个道理表面上谁都懂,但看看球馆里打球的球友,又有几个踏踏实实地在琢磨这个“简单”的技术呢?当然有的球友也很刻苦,也经常不断地练习近台快攻技术,但是从技术角度来看,他们大多数都是只会用手来打球,或者说手上的动作先于腰出来,没有形成重心蹬转-转腰带手这个发力机制,这样虽然他们经过很长时间练习,手上的感觉很好,但是真正要发力拉强下旋或者拉前冲弧圈的时候问题就出来了,怎么用劲力度也集中不起来,于是有些人不断地“强行发力”,最终也得到“网球肘”、“肩周炎”等回报。

练习弧圈球,其根本基础在于近台正手攻球技术,在这个技术动作正确,且非常娴熟的基础上,弧圈球技术自然会水到渠成,一练就出来了。

球友可参考《学会用腰,请自近台快攻始!》(云中客著)一文。

附视频:正手攻球练习

原帖有详细说明(2个视频)http://bbs.fishtt.cn/dispbbs.asp?BoardID=4&ID=130978&replyID=&skin=0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17 9:21:19编辑过]

作者: 旋转的SOLO    时间: 2008-3-18 11:26

旋转问答课堂 16
问:我学过基本功,打球动作有模有样的,平时都跟专业的人打,感觉也还可以,现在突然跟业余的人打,怎么失误好多?

答:这种情况也是我们所常见的,很多球友基本功还不错,动作挺正规的,他们和球路比较正的专业半专业打起球来也比较对得上“点”,有回合很精彩,但和一些业余“野路子”球手过招时却会因为自己的频频失误而很郁闷,总是感觉对不上“点”。 
    

    其实这些“半正路子”球友(姑且先这么称呼)往往只注意到了比赛过程中的“回合”,而忽视了乒乓球比赛第一要素——控球能力。他们和那些路子比较正的专业半专业人士打比赛时,因为对方基本功深厚,进攻能力强,所以很多相对难度较高的球也能先上手拉起来,进而转入到相持阶段,这种球上手进攻以后质量并不是一击致命,所以第一板防守回去难度并不高,因此“半正路子”很容易就能够进入相持,最后在相持中失误也感觉比较舒服;反之,和业余野路子球手过招时,人家不会轻易去进攻难度大的球,而是对来球增强了控制,让控制能力较弱且基本功并非特别深厚的“半正路子”难受、失误、出机会球,然后一击致命。

    所以,“半正路子”球友在练习基本功的同时,也要通过增强自己的控球能力来提高自己的比赛水平。随着量变的积累,在基本功更加熟练、比赛控球更加合理的基础上,加以时日你们的水平就会出现质的飞跃。

    另外有一点,在两个人天赋悟性等同的情况下,“正路子”比“野路子”提升空间大是毋庸置疑的,如图1所示,短时间内“野路子”的比赛水平会比“正路子”升得快,但是一旦过了“交界点”,野路子将不会再有更大的提升空间。但大家需要认知清楚的一点是,有些正路子球友完全可能练一辈子也达不到比他们天赋高的野路子球手的比赛水平,如图2所示。

(, 下载次数: 0)
(, 下载次数: 0)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3-18 11:49:19编辑过]

作者: 旋转的SOLO    时间: 2008-4-2 23:12

旋转问答课堂 17
 
问:平时打比赛发挥得非常好,为什么一遇到水平高自己很多的人就打得很紧?在一些正式比赛中也是感觉发挥不出来。

答: 相信广大球友都有这样一种体会,平时练习时感觉都挺好,怎么打球怎么有状态,可是一到正式比赛中或者和水平比自己高一头的人打就软了,手发紧,脚发颤,总是去“瞄”着球打,反应变得特别迟钝,其实这些状态都是由于身体内分泌变化造成的,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心理素质不好。

紧张是由于你的思维意识导致身体产生肾上腺素造成的,身体同时也会不断地代谢这种激素,当产生速度大于代谢速度时,你就会感到浑身无力,手脚不听使唤。相信刚开始接触正式比赛的你会有这种经历,上场时特别紧张,而等比赛完了以后你会感到特别轻松,什么感觉都恢复了。

心理素质是心理承受能力和临场经验的综合体现,首先我们要多去参加各种正式的比赛,某一档次的比赛打的越多,这一档次比赛经验量的积累越多,也就越能看得开(用行里的话说就是打疲了,输赢无所谓了),那么你内心真正能做到是为了娱乐而打球,这就能真正打出自己的水平了。

在平时如何找到打正式比赛的感觉?大家可以尝试着“赌”一点什么东西,比如赢一顿饭、一瓶水之类的,这样可以使你认真去在乎每一个球,认真去想,而不会像平时输赢无所谓,随便打。当然还有一些帖子也说了应该如何去打比赛,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大家可以搜索参考。


作者: 旋转的SOLO    时间: 2008-5-2 22:50

旋转问答课堂 18
 

问:练习正手攻球的时候总是腿、腰和手脱节怎么办?


答:练习正手攻球回合的时候讲究腰腿配合,这是进一步发力的基础,业余爱好者如果经过很长时间的练习还是不能做到很协调地“重心蹬转-转腰带手”的话,除了练习方法问题以外,就是自身协调能力比较差了。


首先要说的一点是练习方法的问题,通过观看技术动作图片、教学视频,大家能把动作模仿到大致相似的程度,但是乒乓球是非常细节化的一项运动,要求在身体协调的情况下还要找准节奏、击球点、击球位置等,不像学舞蹈,动作到位好看了就行。在练习正手攻球的时候很多成年人身体协调不起来,是因为思想的“分心”导致动作和球感脱节,为什么这么说呢?你想,你原先的动作仅限于手上,那么这时候你只需要控制手去击球就可以,假如突然让你蹬腿、转腰,还要用腰带着手去迎前击球,你一心N用,注意力还怎么集中在盯球环节上呢?这时候势必造成你想着腿就忘了腰,想着球就忘了蹬地,一环脱节,动作全散。因此,要做到所谓的“动力定型”,最好的方法就是找到一个平日最熟悉的、和攻球发力相似的动作,在这种参照动力的作用下,相信你就比较容易把注意力放在盯球环节上而不会“分心”了,那么这个动作可以有好几种:泼水、甩包、挥铁拍等。物体虽然不同,但是都有一个特点,就是重量增加了很多,这时候要发上力,如果只用手那可是费力不讨好哦!在这种重量下,蹬地转腰带手自然而然会成为最合理、最轻松的发力方式。假如换回重量轻的球拍后还能把它想象成重的东西,手臂自然就能够放松了。


当然上面说的仅仅是相近似的发力方式,具体的动作准确度还需要教练指导或者自己再进一步固定。如果在重心蹬转环节练习过程中,有重心交换,转腰到位的话,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可以证明出来,我称之为“单摆效应”。就是说,当你脖子上挂上一个吊坠,形成一个可以甩动的单摆(当然挂绳要稍微长一点,20多厘米吧,这样吊坠垂下正好在胸前),在反复做重心交换带转腰这个动作时,只要频率均匀,挂着的吊坠就会慢慢左右摆动,继而向两边“甩”动,打在两肩上。


如果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话,就是有蹬无转,或者有转无蹬。因为当只有重心蹬过来蹬过去而没有转腰时,吊坠只会左右摆,而不会出现“甩”起来打在两边肩头上的情况;而只有转腰无重心交换时(有些人做这个动作就像在扭转盘那样)吊坠也是不容易两边甩打起来。当然如果腰髋同转的话也能形成“单摆效应”,不过这样在桌前练习进台正手攻球时会觉得腿部很费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5-2 22:52:38编辑过]

作者: h_y_h_y    时间: 2008-5-18 09:56

有意思!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5-18 9:57:22编辑过]

作者: 旋转的SOLO    时间: 2008-5-30 23:02

引用德兄:

  “有关加速收缩小臂的说法,如果是拿来规范拉球’的基本动作,当然是正确的。如果是谈攻球‘基本’动作,那就是个误解。如果正手近台攻球已经可以做到不需要靠小臂力量来击球,基本动作的规范都做到了,之后‘更高级’的动作是可以不必规范的,是可以自由发挥的。......如果基本动作如转腰、重心转移及借力打法都做不出来,毫无感觉,就去强调小臂的加速收缩,那肯定是错误的理解,容易误入歧途,再回头已百年身。”

————

  说得极好!我在正手攻球已初登堂奥之时,曾应约去一网上结识的球友处打球。这位球友正经学过球,动作相当标准,当时兼职一家球馆的陪练。打完球后他送我出来,给我提意见说我没怎么收小臂,速度、力量都不够,不是攻球是推球,却没看出我已基本走上正道。其实当时我已经意识到要在重心转移和转腰的基础上带动手臂稳定地击球了,已经对正手攻球的基本动作“有了”初步的感觉。方法是对的。至于在这个基础上快速收小臂,整个动作变得更加放松、协调和自然,还需要一个渐次加深体验的自然过程(而且也不能一味地、不分具体情况地按“快速收小臂”这一个死标准去套)。这不能操之过急。需要有练习的时间。在学习基本功球的过程中,硬去一概地强求快收小臂会人为地破坏这一过程,不仅欲速则不达,还会被引入迷途。所以当时我对他的意见就并不以为然,觉得他没说到点儿上。

  事实证明我是对的。现在返回头去看,我觉得在很多情况下,那些有点所谓科班背景的人在指导初学者如何练球上是枉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经他们一点拨,你反而更不得要领了。所以开动自己的大脑用自我教育的批判分析、去伪存真的方式逐步参透学打乒乓球的奥秘还是广大乒迷习球的正途。常在一些场合听某个自以为已经得道的球友在指点初学者说:小臂收得不够!应该挥到额前!其实这只是对正手近台攻的皮相理解。要知道,离开了动作的大前提局部动作与整体动作的从属关系来孤立地谈收前臂对心中本来就很有些茫然的初学者是没有意义的;不仅如此,还会误导初学者。对初学者来说,自己没有定见,又缺少批判性的眼光,只知道一味地听从那些半吊子的所谓高手只言片语式的指教,那真是越练越迷惘,越走越迷失在岔道和歧途里了!

  为避免受某些似是而非的“高明见教”的影响,自乱手脚,我们太需要大力普及学打乒乓球的最一般的“常识”了——这些“常识”,对绝大多数乒乓球爱好者来说却往往是非常“陌生”的。

上文引自《学会用腰,请自近台快攻始!》(云中客著)第153楼。


作者: 旋转的SOLO    时间: 2008-6-11 20:49
 

旋转问答课堂 19
 ffice:office" />

问:总是判断不清旋转,如何才能接好这种球啊?

 

答:接发球技术是比赛中非常关键的部分,接发球回球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后续连接技术的发挥,从而决定了一场比赛的胜负概率。而乒乓球是一项极具变化性的运动,其中变化最多的环节就在发球中,大体看来可分为(侧)上下旋和不转球几类,而每一类中又可通过改变旋转轴角度、摩擦强度和撞击力度等因素从而衍生出各种效果的发球。应对上述几类发球的具体方法这里不便细述,大家可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学习,下面我所介绍的主要是针对业余选手在判断不清转不转来球时的处理方法。

 

一般我们吃转不转发球主要是吃在不转的球上,出界或者冒半高球,而在吃了不转球以后才会容易中套吃下旋。那么要接好这类球,判断清了自然容易,但若判断不准怎么办?首先我们基本的搓球技术要过关,假如知道是下旋球可就是搓不过去或者知道是侧旋却就是接不上台的话,这就属于技术上的死角,需要从技术角度来解决。在搓球手感、技术有一定的功底以后,可以练习加转慢搓,一般普通的教学视频上所示范的慢搓技术在顶点期或者下降前期触球,搓过去的球旋转并不是非常强,如果要加强旋转的话则击球点要找在下降中后期,吃球摩擦一定要薄,手腕发力为主,这样就类似“小削球”的效果。在别人比赛的时候经常会听旁边指导的人提醒场上的球员接发球时“慢一点”去接,这里不是指动作放慢,而是指击球节奏放慢,也就是击球点晚一些,等到下降中后期再去搓接,这样容错性相对来说就会提高。

 

在技术越高的专业领域,慢搓技术基本上就越不会有很好的效果,但是在业余界里,由于实力有限,高质量的“慢搓加转小削球”在比赛中能够起到很好的牵制对手进攻的作用,从而有利于自己摆脱吃球的困境,业余球迷要想练好慢搓加转的功夫,同样需要很精确的手感和节奏感,这可以通过平时对墙练习来提高。

 

附视频:慢搓加转手感练习方法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17 14:03:06编辑过]

作者: 旋转的SOLO    时间: 2008-7-23 09:06

转腰(含引拍)、重心交换,刚学真的很难:

1.两腿要微屈,轮流承受身体的重量,违背了生理的常态,打着打着,不知不觉,重心就高了,“转、交”的动作就没有了。唉!毕竟后拉手、挥臂击球这个动作来得舒服啊!

2. “转、交”的动作其实是很复杂的,涉及全身的各个“大轴”--肩、腰、膝的运转,以及脚(掌实跟虚)小幅转动,初学(者)由于节奏不好,打几下就乱了;况且持拍侧的腿在击球时还要发力蹬地将沉重的身体送出去,不堪重负、累啊。而后拉手、挥臂击球多简单呀,只用一条胳膊来回挥就行了。唉!人之惰性啊!

3.由于对手(往往)不是专业的陪练,供球不稳定(他还想过球瘾呢),一会轻一会重,一会左一会右,还没找到“转、交”的感觉球就不知跑到哪去了,唉!忍吧!

4. “转、交”要求身体很放松,可初学(者)都难免很紧,动作发僵,很难将“转、交”做完整,难以体会出“转、交”击球带来的舒畅和美妙。

 

 

上文引自《正手攻球的“三角形”》73楼


作者: 旋转的SOLO    时间: 2008-9-30 13:47
 

旋转问答课堂 20
 ffice:office" />

问:为什么有的人练球后比赛能力提高很快,有的人总是不能很好地把练习和实战结合起来?

 

答:练习和实战的有机结合无疑是乒乓球训练内容里难度最大的一个环节,无论是小孩还是成年人,一般刚开始练习基本功的时候都是从正手攻球、反手拨球、正反手转换、搓球、高吊起下旋、起下旋后转为上旋连续推拨攻这些技术练起,这些基本技术熟练后再加上一个合适的发球技术,基本就具备了进行简单比赛的能力,而相对来说小孩的训练还更要系统些,要多包括两点走位、三点走位、侧身走位扑正手等涵盖步法的练习。

 

在练习的过程中由于各人的先天意识(天分)差异会产生两种练习效果,一种是主动练习,一种是被动练习。一些球友经过这些相对系统的练习以后球技提升得很快,就属于前者;而大多数球友系统练习了很长时间但实战能力仍然得不到质的提高,这就是因为在练球的时候思维意识不够主动。这里所说的主动,并不是简单地指你练球的态度是否积极,而是包含了在练球细节中的调控意识潜意识记忆能力

 

调控意识指的是在多回合练习一个单项技术中,对来球弧线落点微小差别的判断能力,以及自己回球弧线落点的微调控制能力。调控意识强的球友在一个单项技术练习了多回合以后能够注意到每个回球很细微的弧线落点变化,进而不断微调,逐渐把回球节奏感和手感定得很精确,一旦达到一定要求后,马上又可以加强回合频率、速度等进一步提升;而调控意识弱的球友在练习某一单项技术时,往往就成了死练,在多回合的练习过程中仅仅注意到上台、不失误、练得舒服等,成了“应付式”练习,而不会去主动观察、微调整回球的弧线落点进而进一步加强节奏感手感的精确性,这样他们所表现出来最明显的一个现象就是只会和教练、控球好的球友或者一起练得很熟的人练球,而换一个人(也具有同样的练球能力)以后就对不上点,练不起多回合来了,至少是不能马上相互适应。

 

潜意识记忆能力则体现在技战术结合练习以及和实战结合练习中,这种潜意识记忆能力好的球友能够举一反三,俗话说叫做“长记性”,比如练习搓中拉高吊,要素有放松腰腿发力、摩擦厚薄、击球点等,在一段练习过程中一旦他找准了整体感觉,对于逐渐加强一些难度或者有变化的回搓球也能够很好地去调整,他能够在有一定变化的回球中找准拉球成功的若干“要素”,即使失误了也能够马上下意识想到是哪一点出了问题,是不够放松而没力度还是击球太厚等;而记忆能力差的球友就吃亏了,同样经过一段时间练习,低难度练习能够拉得好,难度稍高些拉球质量就下降,再稍微有些变化就不会拉球了,而最关键的是他自己搞不清楚是哪一个要素出了问题导致失误。这一“长不长记性”的能力差别就造成日后你的比赛能力能够有多大提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30 13:48:36编辑过]

作者: 张无力    时间: 2008-10-8 02:00

旋转的毕业论文是否和乒乓球有关系?:)

 

我看你的理论水平真的可以写篇有深度的论文了!

 

最近还在昆工打球?


作者: 旋转的SOLO    时间: 2008-10-27 21:07
我现在在长青打,张师咋个就去打了一次积分赛就不见踪影了?
作者: 张无力    时间: 2008-11-1 08:16
没时间啊,没办法,只有争取以后多去
作者: 旋转的SOLO    时间: 2008-11-17 20:20
19问更新视频
作者: 旋转的SOLO    时间: 2008-12-27 11:49

旋转问答课堂 21
 

问:我拉下旋球总是失误,比赛的时候不敢上手,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答:拉下旋球技术相对于攻球技术来说,难度要大一些,因为要自身主动发力,所以很多初学者在刚开始练习起下旋的时候往往整个身子会很僵硬,这是由于正手攻球基本功练习不到位的缘故,需要弥补。

刚开始练习拉下旋,一般都是从拉高吊弧圈球开始,这里需要注意三个要素:1.发力;2.引拍击球节奏;3.摩擦点和厚薄比例。三个要素都具备了,起下旋就会很轻松,某个要素没做好就容易失误。

1.发力是拉球的基础,这里所说的发力不是发死力、发蛮力,而是全身发力的顺畅和集中,如果发力方式不合理,球拍在空中运行的加速度就出不来,自然也就无法拉起下旋球来。如何正确发力,请参考第15问。

2.这一点包含了两个方面,引拍的时机和出拍击球的时机。和正手攻球一样,引拍要在对手击球(搓球)后球过来的一瞬间开始,这个节奏过早则造成“等球”,等了以后就只能用眼睛去瞄,出手时机就不准确,过晚则会被来球顶住发不出力;出手时机需要找准来球的弧线顶点,这时候球会“定住”一瞬间然后开始下降,此时出手命中率最高,如果抢点过早,在来球上升期就出手拉球则容易失误。这一点综合起来看,整体的动作就是球过来瞬间开始引拍-到位-找准击球点马上出手,这个动作需要一气呵成,每个环节都不能有明显停顿,否则就会影响拉球质量。

3.这一点也包含了两个方面,摩擦球上的位置和摩擦厚薄。摩擦球上的位置位于球体中上部或者中部,而且要“正”,如果摩擦位置偏了则拉下旋球的上升力度也会由于角度偏斜而减弱从而造成下网。那么从动作上看,一些初学者拉球时手腕习惯“勾”着,内扣太多,这样一拉球摩擦点总是偏到侧面,难怪使很大的劲还是感觉球容易往下掉,这时候一定要把手腕外撇开,拍型适当前倾,在身体前面击球,这样才能发上力。摩擦厚薄可以通过听击球响声来判断,俗话说“响球不转,转球不响”,就是这个道理。击球太厚,则会听到很脆的“啪”声,弧线不好,不容易上台,这时候要增加吃球的摩擦,也就是薄一些,就能够纠正这个问题了。

上面所说的是练习拉下旋时的注意事项,而在比赛中,如果要想上手拉起下旋球,那么首先要过了对方的控球关,也就是说,在搓球控制上的能力必须高于对手或和对手差不多,这样才能通过搓球控制迫使对方出现低质量的回球,自己才有机会上手。否则对方搓过来的下旋球都是弧线又低、又顶又快、落点又偏的高质量,你又如何能够保证自己的上手质量?所以在练习中学会拉下旋以后,应该先和控球水平低于自己的球友打练习比赛,在“菜鸟”身上找准感觉,这样才能够尽快把练习和比赛结合起来。很多人认为必须和高手过招才会有进步,和菜鸟打只会越打越差的观点是很片面的。

附视频:正手高吊弧圈拉下旋


作者: 旋转的SOLO    时间: 2009-1-10 23:15

旋转问答课堂 22
 

问:比赛场地空间大小、温度等因素对打球有什么影响?   

 

答:空间小的场地球受到的空气持续阻力会比较小,这样就会感觉击球很实在,球很快,很顶;换到大空间体育馆里后会明显感觉球速变慢,不往前走,或者发飘,这是因为相对封闭大空间环境里的空气体积总量增大后对球体移动产生的持续阻力变强的缘故。

 

打个比方,在50米长的游泳池水里你蹬池壁往前窜,和在浴池8米长的小池子里蹬池壁向前行进的距离是不一样的,会很明显感觉在大游泳池里受到的阻力要大一些。同样从8米深的地方向上蹬和从3米深的地方向上蹬的感觉也不同。

 

空间大小的变化主要由顶的高低和场地长宽比例决定,顶的高低决定了空气对球体上升的持续阻力大小;而长度宽度决定了来球“顶不顶”。

 

温度如果差别较大的话会有明显感觉,比如冬天球馆里温度在15度甚至更低的时候会感觉胶皮发硬;而在25度以上就感觉胶皮软硬比较合适。这个应该是热胀冷缩的原理。

 

上面所言是个人的感受以及对物理现象的一些个人理解,可能有些地方表述不是很准确,还望物理理论强的朋友纠正指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10 23:16:49编辑过]

作者: 小老黑    时间: 2009-7-1 04:00
有鹤岗热爱乒乓球的朋友请加群48833053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bbs.cnpingpa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