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十问削球打法

寒号鸟1 2013-2-15 16:07: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一笑</i>在2013-2-12 13:31:00的发言:</b><br/><p><font color="#003300" size="5" face="楷体_GB2312"><strong>  3.是否需要构建反手进攻体系?</strong></font></p><p><font color="#003300" size="5" face="楷体_GB2312"><strong>  张燮林:好多年前我就著文讲过,反手攻球必须人人掌握,不唯攻球如此,削球也一样。朱世赫也有这个问题,反手不会进攻。其实他可以倒板进攻,即使不倒板也可以练习长胶攻球,当初邓亚萍刚入队时反手只能挡、磕,最多拨一板,后来也可以发力,但她是在近台,现在就需要至少中近台反手可以进攻。<br/>  姚振绪:即使是攻球手,目前也因受到身体的限制,反手反拉的引拍空间不像正手那么大。削球手反手能拉比不能拉好,但如果正手都拉不死对方的话,反手的力量99%都不如正手重,所以优先加强正手反拉的杀伤力或许更好些。</strong></font></p></div><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寒号鸟1 2013-2-15 16:08: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一笑</i>在2013-2-12 13:32:00的发言:</b><br/><p><font color="#003300" size="5" face="楷体_GB2312"><strong>  4.为什么说丁松误导了一代人?</strong></font></p><p><font color="#003300" size="5" face="楷体_GB2312"><strong>  王浩:丁松的出现,确实影响或者说误导了中国一代人甚至两代人的观念,因为他的攻势比较强,但要分什么情况。我常跟那些年轻削球手说,丁松打得最好的时候是他的看家本领削得最稳的时候,然后再有进攻,丁松的发球你们都没有,他的进攻机会比你们多,不能全学丁松。现在学得中国的正手没有一个会削的,我说,"你们看看丁松正手会削吗?"削得好着呢!他们就以为丁松正手全是攻球,训练的时候或许练两下,真到赛场上全不敢削,全是反拉。现在先要让他们敢削敢相持,在这个基础上再谈反攻。像丁松当年与王涛那场球,那是削得好,不是攻得好,现在我们的孩子上去就想抡开膀子拉,简直开玩笑。<br/>  丁松:的确,我打得好的时候首先是削得稳的时候。<br/>  蔡振华:我们没有真正对削球进行深入研究,男线中削与攻的关系还是以攻为主--平时训练攻、比赛也要攻--攻球是削球的制胜法宝之一,但什么时候能攻、什么环节要攻,这需要探讨,男线上正因为过分地强调攻,所以守球的基础非常薄弱。<br/>  朱世赫:我的削球尤其是正手削球还需多加练习,攻球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br/>  侯英超:我如果想进一步提高,主要是在削球方面,所以目前削球训练的比重也较大。假如上午单球练100分钟,我练削球的时间占到40分钟,活动10分钟,发球抢攻约20分钟,再有一些个人计划,比如连续拉,还有对方要练他自己的套路,但同时我也在削,所以削的比例差不多超过50%。<br/>  姚国治:我觉得攻削比例应根据你的风格来定,须有主次之分,绝对不能攻守各半,否则是盲目而混乱的,不能说想攻就攻想守就守,这样做的结果可能是样样都会样样稀松。</strong></font></p></div><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寒号鸟1 2013-2-15 16:08: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一笑</i>在2013-2-12 13:32:00的发言:</b><br/><p><font color="#003300" size="5" face="楷体_GB2312"><strong>  4.为什么说丁松误导了一代人?</strong></font></p><p><font color="#003300" size="5" face="楷体_GB2312"><strong>  王浩:丁松的出现,确实影响或者说误导了中国一代人甚至两代人的观念,因为他的攻势比较强,但要分什么情况。我常跟那些年轻削球手说,丁松打得最好的时候是他的看家本领削得最稳的时候,然后再有进攻,丁松的发球你们都没有,他的进攻机会比你们多,不能全学丁松。现在学得中国的正手没有一个会削的,我说,"你们看看丁松正手会削吗?"削得好着呢!他们就以为丁松正手全是攻球,训练的时候或许练两下,真到赛场上全不敢削,全是反拉。现在先要让他们敢削敢相持,在这个基础上再谈反攻。像丁松当年与王涛那场球,那是削得好,不是攻得好,现在我们的孩子上去就想抡开膀子拉,简直开玩笑。<br/>  丁松:的确,我打得好的时候首先是削得稳的时候。<br/>  蔡振华:我们没有真正对削球进行深入研究,男线中削与攻的关系还是以攻为主--平时训练攻、比赛也要攻--攻球是削球的制胜法宝之一,但什么时候能攻、什么环节要攻,这需要探讨,男线上正因为过分地强调攻,所以守球的基础非常薄弱。<br/>  朱世赫:我的削球尤其是正手削球还需多加练习,攻球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br/>  侯英超:我如果想进一步提高,主要是在削球方面,所以目前削球训练的比重也较大。假如上午单球练100分钟,我练削球的时间占到40分钟,活动10分钟,发球抢攻约20分钟,再有一些个人计划,比如连续拉,还有对方要练他自己的套路,但同时我也在削,所以削的比例差不多超过50%。<br/>  姚国治:我觉得攻削比例应根据你的风格来定,须有主次之分,绝对不能攻守各半,否则是盲目而混乱的,不能说想攻就攻想守就守,这样做的结果可能是样样都会样样稀松。</strong></font></p></div><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寒号鸟1 2013-2-15 16:08: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一笑</i>在2013-2-12 13:32:00的发言:</b><br/><p><font color="#003300" size="5" face="楷体_GB2312"><strong>  4.为什么说丁松误导了一代人?</strong></font></p><p><font color="#003300" size="5" face="楷体_GB2312"><strong>  王浩:丁松的出现,确实影响或者说误导了中国一代人甚至两代人的观念,因为他的攻势比较强,但要分什么情况。我常跟那些年轻削球手说,丁松打得最好的时候是他的看家本领削得最稳的时候,然后再有进攻,丁松的发球你们都没有,他的进攻机会比你们多,不能全学丁松。现在学得中国的正手没有一个会削的,我说,"你们看看丁松正手会削吗?"削得好着呢!他们就以为丁松正手全是攻球,训练的时候或许练两下,真到赛场上全不敢削,全是反拉。现在先要让他们敢削敢相持,在这个基础上再谈反攻。像丁松当年与王涛那场球,那是削得好,不是攻得好,现在我们的孩子上去就想抡开膀子拉,简直开玩笑。<br/>  丁松:的确,我打得好的时候首先是削得稳的时候。<br/>  蔡振华:我们没有真正对削球进行深入研究,男线中削与攻的关系还是以攻为主--平时训练攻、比赛也要攻--攻球是削球的制胜法宝之一,但什么时候能攻、什么环节要攻,这需要探讨,男线上正因为过分地强调攻,所以守球的基础非常薄弱。<br/>  朱世赫:我的削球尤其是正手削球还需多加练习,攻球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br/>  侯英超:我如果想进一步提高,主要是在削球方面,所以目前削球训练的比重也较大。假如上午单球练100分钟,我练削球的时间占到40分钟,活动10分钟,发球抢攻约20分钟,再有一些个人计划,比如连续拉,还有对方要练他自己的套路,但同时我也在削,所以削的比例差不多超过50%。<br/>  姚国治:我觉得攻削比例应根据你的风格来定,须有主次之分,绝对不能攻守各半,否则是盲目而混乱的,不能说想攻就攻想守就守,这样做的结果可能是样样都会样样稀松。</strong></font></p></div><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寒号鸟1 2013-2-15 16:09: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一笑</i>在2013-2-12 13:32:00的发言:</b><br/><p><font color="#003300" size="5" face="楷体_GB2312"><strong>  4.为什么说丁松误导了一代人?</strong></font></p><p><font color="#003300" size="5" face="楷体_GB2312"><strong>  王浩:丁松的出现,确实影响或者说误导了中国一代人甚至两代人的观念,因为他的攻势比较强,但要分什么情况。我常跟那些年轻削球手说,丁松打得最好的时候是他的看家本领削得最稳的时候,然后再有进攻,丁松的发球你们都没有,他的进攻机会比你们多,不能全学丁松。现在学得中国的正手没有一个会削的,我说,"你们看看丁松正手会削吗?"削得好着呢!他们就以为丁松正手全是攻球,训练的时候或许练两下,真到赛场上全不敢削,全是反拉。现在先要让他们敢削敢相持,在这个基础上再谈反攻。像丁松当年与王涛那场球,那是削得好,不是攻得好,现在我们的孩子上去就想抡开膀子拉,简直开玩笑。<br/>  丁松:的确,我打得好的时候首先是削得稳的时候。<br/>  蔡振华:我们没有真正对削球进行深入研究,男线中削与攻的关系还是以攻为主--平时训练攻、比赛也要攻--攻球是削球的制胜法宝之一,但什么时候能攻、什么环节要攻,这需要探讨,男线上正因为过分地强调攻,所以守球的基础非常薄弱。<br/>  朱世赫:我的削球尤其是正手削球还需多加练习,攻球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br/>  侯英超:我如果想进一步提高,主要是在削球方面,所以目前削球训练的比重也较大。假如上午单球练100分钟,我练削球的时间占到40分钟,活动10分钟,发球抢攻约20分钟,再有一些个人计划,比如连续拉,还有对方要练他自己的套路,但同时我也在削,所以削的比例差不多超过50%。<br/>  姚国治:我觉得攻削比例应根据你的风格来定,须有主次之分,绝对不能攻守各半,否则是盲目而混乱的,不能说想攻就攻想守就守,这样做的结果可能是样样都会样样稀松。</strong></font></p></div><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寒号鸟1 2013-2-15 16:09: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一笑</i>在2013-2-12 13:32:00的发言:</b><br/><p><font color="#003300" size="5" face="楷体_GB2312"><strong>  4.为什么说丁松误导了一代人?</strong></font></p><p><font color="#003300" size="5" face="楷体_GB2312"><strong>  王浩:丁松的出现,确实影响或者说误导了中国一代人甚至两代人的观念,因为他的攻势比较强,但要分什么情况。我常跟那些年轻削球手说,丁松打得最好的时候是他的看家本领削得最稳的时候,然后再有进攻,丁松的发球你们都没有,他的进攻机会比你们多,不能全学丁松。现在学得中国的正手没有一个会削的,我说,"你们看看丁松正手会削吗?"削得好着呢!他们就以为丁松正手全是攻球,训练的时候或许练两下,真到赛场上全不敢削,全是反拉。现在先要让他们敢削敢相持,在这个基础上再谈反攻。像丁松当年与王涛那场球,那是削得好,不是攻得好,现在我们的孩子上去就想抡开膀子拉,简直开玩笑。<br/>  丁松:的确,我打得好的时候首先是削得稳的时候。<br/>  蔡振华:我们没有真正对削球进行深入研究,男线中削与攻的关系还是以攻为主--平时训练攻、比赛也要攻--攻球是削球的制胜法宝之一,但什么时候能攻、什么环节要攻,这需要探讨,男线上正因为过分地强调攻,所以守球的基础非常薄弱。<br/>  朱世赫:我的削球尤其是正手削球还需多加练习,攻球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br/>  侯英超:我如果想进一步提高,主要是在削球方面,所以目前削球训练的比重也较大。假如上午单球练100分钟,我练削球的时间占到40分钟,活动10分钟,发球抢攻约20分钟,再有一些个人计划,比如连续拉,还有对方要练他自己的套路,但同时我也在削,所以削的比例差不多超过50%。<br/>  姚国治:我觉得攻削比例应根据你的风格来定,须有主次之分,绝对不能攻守各半,否则是盲目而混乱的,不能说想攻就攻想守就守,这样做的结果可能是样样都会样样稀松。</strong></font></p></div><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寒号鸟1 2013-2-15 16:09: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一笑</i>在2013-2-12 13:32:00的发言:</b><br/><p><font color="#003300" size="5" face="楷体_GB2312"><strong>  4.为什么说丁松误导了一代人?</strong></font></p><p><font color="#003300" size="5" face="楷体_GB2312"><strong>  王浩:丁松的出现,确实影响或者说误导了中国一代人甚至两代人的观念,因为他的攻势比较强,但要分什么情况。我常跟那些年轻削球手说,丁松打得最好的时候是他的看家本领削得最稳的时候,然后再有进攻,丁松的发球你们都没有,他的进攻机会比你们多,不能全学丁松。现在学得中国的正手没有一个会削的,我说,"你们看看丁松正手会削吗?"削得好着呢!他们就以为丁松正手全是攻球,训练的时候或许练两下,真到赛场上全不敢削,全是反拉。现在先要让他们敢削敢相持,在这个基础上再谈反攻。像丁松当年与王涛那场球,那是削得好,不是攻得好,现在我们的孩子上去就想抡开膀子拉,简直开玩笑。<br/>  丁松:的确,我打得好的时候首先是削得稳的时候。<br/>  蔡振华:我们没有真正对削球进行深入研究,男线中削与攻的关系还是以攻为主--平时训练攻、比赛也要攻--攻球是削球的制胜法宝之一,但什么时候能攻、什么环节要攻,这需要探讨,男线上正因为过分地强调攻,所以守球的基础非常薄弱。<br/>  朱世赫:我的削球尤其是正手削球还需多加练习,攻球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br/>  侯英超:我如果想进一步提高,主要是在削球方面,所以目前削球训练的比重也较大。假如上午单球练100分钟,我练削球的时间占到40分钟,活动10分钟,发球抢攻约20分钟,再有一些个人计划,比如连续拉,还有对方要练他自己的套路,但同时我也在削,所以削的比例差不多超过50%。<br/>  姚国治:我觉得攻削比例应根据你的风格来定,须有主次之分,绝对不能攻守各半,否则是盲目而混乱的,不能说想攻就攻想守就守,这样做的结果可能是样样都会样样稀松。</strong></font></p></div><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寒号鸟1 2013-2-15 16:09: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一笑</i>在2013-2-12 13:32:00的发言:</b><br/><p><font color="#003300" size="5" face="楷体_GB2312"><strong>  4.为什么说丁松误导了一代人?</strong></font></p><p><font color="#003300" size="5" face="楷体_GB2312"><strong>  王浩:丁松的出现,确实影响或者说误导了中国一代人甚至两代人的观念,因为他的攻势比较强,但要分什么情况。我常跟那些年轻削球手说,丁松打得最好的时候是他的看家本领削得最稳的时候,然后再有进攻,丁松的发球你们都没有,他的进攻机会比你们多,不能全学丁松。现在学得中国的正手没有一个会削的,我说,"你们看看丁松正手会削吗?"削得好着呢!他们就以为丁松正手全是攻球,训练的时候或许练两下,真到赛场上全不敢削,全是反拉。现在先要让他们敢削敢相持,在这个基础上再谈反攻。像丁松当年与王涛那场球,那是削得好,不是攻得好,现在我们的孩子上去就想抡开膀子拉,简直开玩笑。<br/>  丁松:的确,我打得好的时候首先是削得稳的时候。<br/>  蔡振华:我们没有真正对削球进行深入研究,男线中削与攻的关系还是以攻为主--平时训练攻、比赛也要攻--攻球是削球的制胜法宝之一,但什么时候能攻、什么环节要攻,这需要探讨,男线上正因为过分地强调攻,所以守球的基础非常薄弱。<br/>  朱世赫:我的削球尤其是正手削球还需多加练习,攻球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br/>  侯英超:我如果想进一步提高,主要是在削球方面,所以目前削球训练的比重也较大。假如上午单球练100分钟,我练削球的时间占到40分钟,活动10分钟,发球抢攻约20分钟,再有一些个人计划,比如连续拉,还有对方要练他自己的套路,但同时我也在削,所以削的比例差不多超过50%。<br/>  姚国治:我觉得攻削比例应根据你的风格来定,须有主次之分,绝对不能攻守各半,否则是盲目而混乱的,不能说想攻就攻想守就守,这样做的结果可能是样样都会样样稀松。</strong></font></p></div><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寒号鸟1 2013-2-15 16:10: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一笑</i>在2013-2-12 13:32:00的发言:</b><br/><p><font color="#003300" size="5" face="楷体_GB2312"><strong>  5.现在对削球的要求反而更低?</strong></font></p><p><font color="#003300" size="5" face="楷体_GB2312"><strong>  陈新华:我不认为现在对削球手的要求更高了,恰恰相反,我认为更低了。在我看来,朱世赫的削球达不到世界第二的水平。过去的削球某种程度上比现在更稳,功底比现在更深,转和不转比现在运用得更好,而朱世赫只会加转,也不是非常稳健。<br/>  丁松:现在削球如果退得太后不好,球速太慢;我希望像姚振绪那样逼住两个大角,然后正手拉,但如今也不太可行,人家球速快会顶住你,很矛盾。朱世赫如果能像松下浩二那样会倒板就更理想了,毕竟对方拉到他正手的球不是个个都能反拉的,这时他可以倒过来用长胶再削削,过渡一下或许更好,因为他反胶不太敢削。<br/>  姚振绪:当年这种逼角确实有一定作用,但今天很多选手在对攻中都可以全台大面积移动,削球速度这么慢,即使角度削得开也不会再给对手造成致命的威胁。当然话说回来,削得开总比老削在中间好,若能主动削去对方正手位,你自己的反拉、侧身攻不是也更容易吗?至于倒板削球,如果想靠器材来制造旋转变化,这是有规律性的,而靠自己的技术来变是没有规律性的,更容易得分。</strong></font></p></div><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寒号鸟1 2013-2-15 16:10: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一笑</i>在2013-2-12 13:32:00的发言:</b><br/><p><font color="#003300" size="5" face="楷体_GB2312"><strong>  5.现在对削球的要求反而更低?</strong></font></p><p><font color="#003300" size="5" face="楷体_GB2312"><strong>  陈新华:我不认为现在对削球手的要求更高了,恰恰相反,我认为更低了。在我看来,朱世赫的削球达不到世界第二的水平。过去的削球某种程度上比现在更稳,功底比现在更深,转和不转比现在运用得更好,而朱世赫只会加转,也不是非常稳健。<br/>  丁松:现在削球如果退得太后不好,球速太慢;我希望像姚振绪那样逼住两个大角,然后正手拉,但如今也不太可行,人家球速快会顶住你,很矛盾。朱世赫如果能像松下浩二那样会倒板就更理想了,毕竟对方拉到他正手的球不是个个都能反拉的,这时他可以倒过来用长胶再削削,过渡一下或许更好,因为他反胶不太敢削。<br/>  姚振绪:当年这种逼角确实有一定作用,但今天很多选手在对攻中都可以全台大面积移动,削球速度这么慢,即使角度削得开也不会再给对手造成致命的威胁。当然话说回来,削得开总比老削在中间好,若能主动削去对方正手位,你自己的反拉、侧身攻不是也更容易吗?至于倒板削球,如果想靠器材来制造旋转变化,这是有规律性的,而靠自己的技术来变是没有规律性的,更容易得分。</strong></font></p></div><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