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原创]正手拉冲下旋球的步法抢位详解

smtppop3 楼主 2008-10-4 19:11:00

      在论坛里混了两年,我发现大家对我这种原创性帖子的兴趣不大。

没有人与我一起探讨具体的技术细节,没有人对我的技术做一些指导性的跟贴,没有人指出我的错误和正在走的弯路。

      大家喜欢的事那些互相粘贴来粘贴去的帖子,热衷的是那些必须回复才能看到内容的帖子,倾心于区分器材细微差别的帖子。

      套用蔡明的话:“这是为什么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mtppop3 楼主 2008-10-22 21:45:00

无人捧场,自己顶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gp_tom 2008-10-23 10:25:00
很用心,总结得有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gong_chen 2008-10-25 10:13:00
QUOTE:
以下是引用smtppop3在2008-10-4 19:11:00的发言:

      在论坛里混了两年,我发现大家对我这种原创性帖子的兴趣不大。

没有人与我一起探讨具体的技术细节,没有人对我的技术做一些指导性的跟贴,没有人指出我的错误和正在走的弯路。

      大家喜欢的事那些互相粘贴来粘贴去的帖子,热衷的是那些必须回复才能看到内容的帖子,倾心于区分器材细微差别的帖子。

      套用蔡明的话:“这是为什么呢?”

 

今天看到楼主写的几个帖子了,内容很丰富,是自己实践经验的很好的总结。但很遗憾的是,无论哪个乒乓论坛,聊器材的永远比聊技术的多。

 

为什么呢?其实以楼主分析问题那般细致入微的能力,仔细想想,还是很容易得到答案的。

 

下面是我个人的一点分析:

 

1、研究器材很容易,研究技术很难。很多人一开始都是想上网请教技术问题的,但后来发现技术问题比较难解决,于是不少人就想从器材中找到答案,于是呢,新的发烧友就这样诞生了。后来呢,他们发现烧器材很容易得到乐趣,烧技术不行,于是安心的逛器材版(还有二手版)去了。

 

2、少数几个真心想研究技术的,却基本都是野路子出来的,对技术问题的理解角度不尽相同,另外就是文字能表达的意思也比较有限,所以比较难交流。就拿你写的文章来说,我刚才看了不少,但也很难从中完全想象到你打球的样子,这样的话,也很难一起来讨论。

 

3、当一个人的乒乓水平达到一定高度以后,慢慢就会发现,有些技术问题根本就不需要讨论,只是自己没练到那个层次而已,练到了自然就理解,练不到说再多了,也基本上是白说,意义不大。

 

不知道楼主是否有同感?

好的器材只能给你更多发挥的空间,而不能代替你发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啤酒肚手机认证 2008-10-25 17:02:00
看不到图了,遗憾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mtppop3 楼主 2008-10-25 21:22:00


网上对于发球时,球拍是平切球(水平面挥拍轨迹)还是弯切球(勺子型挥拍轨迹)目前有争论。

但这个争论是针对于发回头球的。

 

我以前对于发这种回头球是不太感兴趣的,因为我认为用相似的动作是无法发出上旋球的,顶多是不转。强下旋还是不转,球一落台就容易被对手识别出来。

 

我是坚定的平切球(水平面挥拍轨迹)发球者,你可以用很快的速度内收你的手腕。而弯切球(勺子型挥拍轨迹)时,你需要把手腕刻意地挥动成勺子型,速度要打多少折扣大家可以想像。所以我认为仅仅依靠手腕的勺子形内收可以发出回头球,但很难发出旋转强烈的下旋球。它只是依靠球拍给球的前进力量非常小,这是牺牲球的整体旋转强度为代价的。

 

但是如果看过我48楼段落的朋友可能会产生新的想法:那就让手腕的挥动方向与手指的力不一致。

首先让手腕基本水平但略向下切向球的后下方,在接触球的一瞬间,让手指的用力方向完全水平,在不影响手腕内收速度的前提下改变球拍的挥动轨迹由斜下方向转为水平向前方向。这样你也可以发出回头球。

 

说实话,我是先会发的回头球才会发我前面所说的下旋球。我认为回头球的旋转程度不如我前面所所阐述的下旋短球,因为它们的力的方向是一致的,而回头球的力的方向是不一致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mtppop3 楼主 2008-10-25 22:05:00
下旋球发好了以后,用相似动作发不转就比较简单了。过几天给大家汇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mtppop3 楼主 2008-10-25 19:55:00

今晚有时间,应该把发下旋球的体会写出来了。

 

发下旋球是很难的,发不出台的下旋球是更难的,用相似的动作发下旋和不转的不出台球更是难上加难的。

 

我现在的水平还很低,至少本地球馆里的很多老球皮子我是打不过他们的。但是我如果有与他们相同多的打球时间并与他们多对垒,我想我是不比他们差的。(因为我好琢磨)

以前我觉得第一难的是正手拉冲下旋球,后来觉得反手拉冲下旋球是最难的。

现在我感觉:第一难的是意识和预判,第二难的是步伐的调整,第三难得就应该是发球了。

 

言归正传,其他需要注意的地方(例如:用牌子边缘发球等),大家可以看别人的帖子。也许有的人又要说了:“别人的帖子写的已经很全面了,你一个臭水平的业余选手能有什么高论呢?”

 

但我要说的是:他们说的基本都对,但如果你按照他们说的练,恐怕要走弯路。因为他们没有把发球的发力窍门说清楚,就像很多法律在颁布以后要继续补充实施细则一样,他们说的都是法律的条文和大纲,缺少的是具体的实施细则------手腕和手指的发力比例和发力的合力方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mtppop3 楼主 2008-10-25 20:58:00

按照我上面的标准,等你发的100个长球里有10个100分、60个80分、30个合格以后,你的对手会比较严重地吃你的球了(假设他不会拉下旋球的弧圈)。

 

这时候你可以开始练习下旋短球。

如果前面发长球时手指的力量可有可无的话,那么到了发短球时,手指的力量就成为第一重要的力量。因为这时候你已经不能用前臂的挥动力量,发球时前臂是干粗活的,它不能做精确的调节。

如果你在发短球时非要使用前臂挥动的力量,那么你会发现你发的球总是不能控制好球的长短。遇到高手时你还控制不好球的长短,你会死的很难看。

我的个人体会是:不但不能使用前臂的挥动力量,就是手腕内收的力量也要克制克制再克制。

一定要细心地体会手指的发力与手腕的发力比例各占多少。每个人的球板和胶皮不同,这个比例也不相同。我手腕的发力用的是发长球时50-60%的力量,手指的发力用的是发长球时80-90%的力量。当然这两个力量的方向是严格一致的。

 

如果你在球台上发,在球发出后,:落对方台上后如果能略微回滚,那么是100分;落对方台上后如果能停到对方球台边缘而不落地,那么是80分;落对方台上后如果能只出一点台(10厘米以内),那么是60分。

 

虽然这个短球的旋转程度不如你先前练的长球,但如果你把这个球发到对手的中路偏正手一些,对于不会摆短的选手,他必须要要用力地搓这个球。因为他需要够一下这个球,还因为这个球对于横板选手都别扭,对于直板选手也舒服不到哪去。这个“别扭”再加上需要“够一下”,会造成他要伸直手臂接这个球。大家都知道,手臂一旦伸直,对球的控制就会大打折扣。他接轻了球会下网;他接重了,这个球就必出台。你需要做的就是100%地用正手拉冲它,不要用反手。因为你发的是他的偏正手位置,他即使回你的反手,也是直线,你不需要太大幅度的侧身就可以拉到这个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mtppop3 楼主 2008-10-25 20:30:00

乒乓球是一项合力运动(对于这一点我在48、49楼进行了详细阐述),发球也脱离不了合力,这个合力由转腰力、前臂挥动力、手腕内收(外展)力、手指切向蹭拍背面的力组成。他们的作用按照先后次序依次从弱到强。

 

我先是从发下旋长球开始练习:前臂从略弯曲的状态开始内收,在接触球之前的瞬间手腕开始从外展转为加速内收,在感觉到球拍已经接触到球的时候手指猛烈地蹭球拍背面,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三个发力单位(前臂、手腕、手指)的发力方向是一致的,也就是基本水平但要略微向下。略微向下的目的是让球拍的胶皮以一定的力量吃住球,反正是发长球,不必考虑球的出台问题。

如果你在球台上发,在球发出后,在不碰到反射物体(对面的墙)的前提下:落地后如果能回滚到你的脚下,那么是100分;落地后如果能回滚到球台下面的球网处,那么是80分;落地后如果能回滚到球台与你相反的那一边下面,那么是60分。

如果你在床上发,在球发出后,在碰到被子时应该迅速回滚到你身边为合格。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25 21:56:40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0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