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原创]旋转乒乓球问答课堂(荐)==

旋转的SOLO 楼主 2008-4-2 23:12:00

旋转问答课堂 17
 
问:平时打比赛发挥得非常好,为什么一遇到水平高自己很多的人就打得很紧?在一些正式比赛中也是感觉发挥不出来。

答: 相信广大球友都有这样一种体会,平时练习时感觉都挺好,怎么打球怎么有状态,可是一到正式比赛中或者和水平比自己高一头的人打就软了,手发紧,脚发颤,总是去“瞄”着球打,反应变得特别迟钝,其实这些状态都是由于身体内分泌变化造成的,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心理素质不好。

紧张是由于你的思维意识导致身体产生肾上腺素造成的,身体同时也会不断地代谢这种激素,当产生速度大于代谢速度时,你就会感到浑身无力,手脚不听使唤。相信刚开始接触正式比赛的你会有这种经历,上场时特别紧张,而等比赛完了以后你会感到特别轻松,什么感觉都恢复了。

心理素质是心理承受能力和临场经验的综合体现,首先我们要多去参加各种正式的比赛,某一档次的比赛打的越多,这一档次比赛经验量的积累越多,也就越能看得开(用行里的话说就是打疲了,输赢无所谓了),那么你内心真正能做到是为了娱乐而打球,这就能真正打出自己的水平了。

在平时如何找到打正式比赛的感觉?大家可以尝试着“赌”一点什么东西,比如赢一顿饭、一瓶水之类的,这样可以使你认真去在乎每一个球,认真去想,而不会像平时输赢无所谓,随便打。当然还有一些帖子也说了应该如何去打比赛,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大家可以搜索参考。

旋转问答课堂(完整23问) http://bbs.fishtt.cn/dispbbs.asp?boardID=39&ID=111797&page=1
旋转的SOLO 楼主 2008-5-2 22:50:00

旋转问答课堂 18
 

问:练习正手攻球的时候总是腿、腰和手脱节怎么办?


答:练习正手攻球回合的时候讲究腰腿配合,这是进一步发力的基础,业余爱好者如果经过很长时间的练习还是不能做到很协调地“重心蹬转-转腰带手”的话,除了练习方法问题以外,就是自身协调能力比较差了。


首先要说的一点是练习方法的问题,通过观看技术动作图片、教学视频,大家能把动作模仿到大致相似的程度,但是乒乓球是非常细节化的一项运动,要求在身体协调的情况下还要找准节奏、击球点、击球位置等,不像学舞蹈,动作到位好看了就行。在练习正手攻球的时候很多成年人身体协调不起来,是因为思想的“分心”导致动作和球感脱节,为什么这么说呢?你想,你原先的动作仅限于手上,那么这时候你只需要控制手去击球就可以,假如突然让你蹬腿、转腰,还要用腰带着手去迎前击球,你一心N用,注意力还怎么集中在盯球环节上呢?这时候势必造成你想着腿就忘了腰,想着球就忘了蹬地,一环脱节,动作全散。因此,要做到所谓的“动力定型”,最好的方法就是找到一个平日最熟悉的、和攻球发力相似的动作,在这种参照动力的作用下,相信你就比较容易把注意力放在盯球环节上而不会“分心”了,那么这个动作可以有好几种:泼水、甩包、挥铁拍等。物体虽然不同,但是都有一个特点,就是重量增加了很多,这时候要发上力,如果只用手那可是费力不讨好哦!在这种重量下,蹬地转腰带手自然而然会成为最合理、最轻松的发力方式。假如换回重量轻的球拍后还能把它想象成重的东西,手臂自然就能够放松了。


当然上面说的仅仅是相近似的发力方式,具体的动作准确度还需要教练指导或者自己再进一步固定。如果在重心蹬转环节练习过程中,有重心交换,转腰到位的话,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可以证明出来,我称之为“单摆效应”。就是说,当你脖子上挂上一个吊坠,形成一个可以甩动的单摆(当然挂绳要稍微长一点,20多厘米吧,这样吊坠垂下正好在胸前),在反复做重心交换带转腰这个动作时,只要频率均匀,挂着的吊坠就会慢慢左右摆动,继而向两边“甩”动,打在两肩上。


如果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话,就是有蹬无转,或者有转无蹬。因为当只有重心蹬过来蹬过去而没有转腰时,吊坠只会左右摆,而不会出现“甩”起来打在两边肩头上的情况;而只有转腰无重心交换时(有些人做这个动作就像在扭转盘那样)吊坠也是不容易两边甩打起来。当然如果腰髋同转的话也能形成“单摆效应”,不过这样在桌前练习进台正手攻球时会觉得腿部很费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5-2 22:52:38编辑过]
旋转问答课堂(完整23问) http://bbs.fishtt.cn/dispbbs.asp?boardID=39&ID=111797&page=1
h_y_h_y 2008-5-18 09:56:00

有意思!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5-18 9:57:22编辑过]
旋转的SOLO 楼主 2008-5-30 23:02:00

引用德兄:

  “有关加速收缩小臂的说法,如果是拿来规范拉球’的基本动作,当然是正确的。如果是谈攻球‘基本’动作,那就是个误解。如果正手近台攻球已经可以做到不需要靠小臂力量来击球,基本动作的规范都做到了,之后‘更高级’的动作是可以不必规范的,是可以自由发挥的。......如果基本动作如转腰、重心转移及借力打法都做不出来,毫无感觉,就去强调小臂的加速收缩,那肯定是错误的理解,容易误入歧途,再回头已百年身。”

————

  说得极好!我在正手攻球已初登堂奥之时,曾应约去一网上结识的球友处打球。这位球友正经学过球,动作相当标准,当时兼职一家球馆的陪练。打完球后他送我出来,给我提意见说我没怎么收小臂,速度、力量都不够,不是攻球是推球,却没看出我已基本走上正道。其实当时我已经意识到要在重心转移和转腰的基础上带动手臂稳定地击球了,已经对正手攻球的基本动作“有了”初步的感觉。方法是对的。至于在这个基础上快速收小臂,整个动作变得更加放松、协调和自然,还需要一个渐次加深体验的自然过程(而且也不能一味地、不分具体情况地按“快速收小臂”这一个死标准去套)。这不能操之过急。需要有练习的时间。在学习基本功球的过程中,硬去一概地强求快收小臂会人为地破坏这一过程,不仅欲速则不达,还会被引入迷途。所以当时我对他的意见就并不以为然,觉得他没说到点儿上。

  事实证明我是对的。现在返回头去看,我觉得在很多情况下,那些有点所谓科班背景的人在指导初学者如何练球上是枉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经他们一点拨,你反而更不得要领了。所以开动自己的大脑用自我教育的批判分析、去伪存真的方式逐步参透学打乒乓球的奥秘还是广大乒迷习球的正途。常在一些场合听某个自以为已经得道的球友在指点初学者说:小臂收得不够!应该挥到额前!其实这只是对正手近台攻的皮相理解。要知道,离开了动作的大前提局部动作与整体动作的从属关系来孤立地谈收前臂对心中本来就很有些茫然的初学者是没有意义的;不仅如此,还会误导初学者。对初学者来说,自己没有定见,又缺少批判性的眼光,只知道一味地听从那些半吊子的所谓高手只言片语式的指教,那真是越练越迷惘,越走越迷失在岔道和歧途里了!

  为避免受某些似是而非的“高明见教”的影响,自乱手脚,我们太需要大力普及学打乒乓球的最一般的“常识”了——这些“常识”,对绝大多数乒乓球爱好者来说却往往是非常“陌生”的。

上文引自《学会用腰,请自近台快攻始!》(云中客著)第153楼。

旋转问答课堂(完整23问) http://bbs.fishtt.cn/dispbbs.asp?boardID=39&ID=111797&page=1
旋转的SOLO 楼主 2008-6-11 20:49:00
 

旋转问答课堂 19
 ffice:office" />

问:总是判断不清旋转,如何才能接好这种球啊?

 

答:接发球技术是比赛中非常关键的部分,接发球回球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后续连接技术的发挥,从而决定了一场比赛的胜负概率。而乒乓球是一项极具变化性的运动,其中变化最多的环节就在发球中,大体看来可分为(侧)上下旋和不转球几类,而每一类中又可通过改变旋转轴角度、摩擦强度和撞击力度等因素从而衍生出各种效果的发球。应对上述几类发球的具体方法这里不便细述,大家可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学习,下面我所介绍的主要是针对业余选手在判断不清转不转来球时的处理方法。

 

一般我们吃转不转发球主要是吃在不转的球上,出界或者冒半高球,而在吃了不转球以后才会容易中套吃下旋。那么要接好这类球,判断清了自然容易,但若判断不准怎么办?首先我们基本的搓球技术要过关,假如知道是下旋球可就是搓不过去或者知道是侧旋却就是接不上台的话,这就属于技术上的死角,需要从技术角度来解决。在搓球手感、技术有一定的功底以后,可以练习加转慢搓,一般普通的教学视频上所示范的慢搓技术在顶点期或者下降前期触球,搓过去的球旋转并不是非常强,如果要加强旋转的话则击球点要找在下降中后期,吃球摩擦一定要薄,手腕发力为主,这样就类似“小削球”的效果。在别人比赛的时候经常会听旁边指导的人提醒场上的球员接发球时“慢一点”去接,这里不是指动作放慢,而是指击球节奏放慢,也就是击球点晚一些,等到下降中后期再去搓接,这样容错性相对来说就会提高。

 

在技术越高的专业领域,慢搓技术基本上就越不会有很好的效果,但是在业余界里,由于实力有限,高质量的“慢搓加转小削球”在比赛中能够起到很好的牵制对手进攻的作用,从而有利于自己摆脱吃球的困境,业余球迷要想练好慢搓加转的功夫,同样需要很精确的手感和节奏感,这可以通过平时对墙练习来提高。

 

附视频:慢搓加转手感练习方法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17 14:03:06编辑过]
旋转问答课堂(完整23问) http://bbs.fishtt.cn/dispbbs.asp?boardID=39&ID=111797&page=1
旋转的SOLO 楼主 2008-7-23 09:06:00

转腰(含引拍)、重心交换,刚学真的很难:

1.两腿要微屈,轮流承受身体的重量,违背了生理的常态,打着打着,不知不觉,重心就高了,“转、交”的动作就没有了。唉!毕竟后拉手、挥臂击球这个动作来得舒服啊!

2. “转、交”的动作其实是很复杂的,涉及全身的各个“大轴”--肩、腰、膝的运转,以及脚(掌实跟虚)小幅转动,初学(者)由于节奏不好,打几下就乱了;况且持拍侧的腿在击球时还要发力蹬地将沉重的身体送出去,不堪重负、累啊。而后拉手、挥臂击球多简单呀,只用一条胳膊来回挥就行了。唉!人之惰性啊!

3.由于对手(往往)不是专业的陪练,供球不稳定(他还想过球瘾呢),一会轻一会重,一会左一会右,还没找到“转、交”的感觉球就不知跑到哪去了,唉!忍吧!

4. “转、交”要求身体很放松,可初学(者)都难免很紧,动作发僵,很难将“转、交”做完整,难以体会出“转、交”击球带来的舒畅和美妙。

 

 

上文引自《正手攻球的“三角形”》73楼

旋转问答课堂(完整23问) http://bbs.fishtt.cn/dispbbs.asp?boardID=39&ID=111797&page=1
旋转的SOLO 楼主 2008-9-30 13:47:00
 

旋转问答课堂 20
 ffice:office" />

问:为什么有的人练球后比赛能力提高很快,有的人总是不能很好地把练习和实战结合起来?

 

答:练习和实战的有机结合无疑是乒乓球训练内容里难度最大的一个环节,无论是小孩还是成年人,一般刚开始练习基本功的时候都是从正手攻球、反手拨球、正反手转换、搓球、高吊起下旋、起下旋后转为上旋连续推拨攻这些技术练起,这些基本技术熟练后再加上一个合适的发球技术,基本就具备了进行简单比赛的能力,而相对来说小孩的训练还更要系统些,要多包括两点走位、三点走位、侧身走位扑正手等涵盖步法的练习。

 

在练习的过程中由于各人的先天意识(天分)差异会产生两种练习效果,一种是主动练习,一种是被动练习。一些球友经过这些相对系统的练习以后球技提升得很快,就属于前者;而大多数球友系统练习了很长时间但实战能力仍然得不到质的提高,这就是因为在练球的时候思维意识不够主动。这里所说的主动,并不是简单地指你练球的态度是否积极,而是包含了在练球细节中的调控意识潜意识记忆能力

 

调控意识指的是在多回合练习一个单项技术中,对来球弧线落点微小差别的判断能力,以及自己回球弧线落点的微调控制能力。调控意识强的球友在一个单项技术练习了多回合以后能够注意到每个回球很细微的弧线落点变化,进而不断微调,逐渐把回球节奏感和手感定得很精确,一旦达到一定要求后,马上又可以加强回合频率、速度等进一步提升;而调控意识弱的球友在练习某一单项技术时,往往就成了死练,在多回合的练习过程中仅仅注意到上台、不失误、练得舒服等,成了“应付式”练习,而不会去主动观察、微调整回球的弧线落点进而进一步加强节奏感手感的精确性,这样他们所表现出来最明显的一个现象就是只会和教练、控球好的球友或者一起练得很熟的人练球,而换一个人(也具有同样的练球能力)以后就对不上点,练不起多回合来了,至少是不能马上相互适应。

 

潜意识记忆能力则体现在技战术结合练习以及和实战结合练习中,这种潜意识记忆能力好的球友能够举一反三,俗话说叫做“长记性”,比如练习搓中拉高吊,要素有放松腰腿发力、摩擦厚薄、击球点等,在一段练习过程中一旦他找准了整体感觉,对于逐渐加强一些难度或者有变化的回搓球也能够很好地去调整,他能够在有一定变化的回球中找准拉球成功的若干“要素”,即使失误了也能够马上下意识想到是哪一点出了问题,是不够放松而没力度还是击球太厚等;而记忆能力差的球友就吃亏了,同样经过一段时间练习,低难度练习能够拉得好,难度稍高些拉球质量就下降,再稍微有些变化就不会拉球了,而最关键的是他自己搞不清楚是哪一个要素出了问题导致失误。这一“长不长记性”的能力差别就造成日后你的比赛能力能够有多大提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30 13:48:36编辑过]
旋转问答课堂(完整23问) http://bbs.fishtt.cn/dispbbs.asp?boardID=39&ID=111797&page=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张无力 2008-10-8 02:00:00

旋转的毕业论文是否和乒乓球有关系?:)

 

我看你的理论水平真的可以写篇有深度的论文了!

 

最近还在昆工打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旋转的SOLO 楼主 2008-10-27 21:07:00
我现在在长青打,张师咋个就去打了一次积分赛就不见踪影了?
旋转问答课堂(完整23问) http://bbs.fishtt.cn/dispbbs.asp?boardID=39&ID=111797&page=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张无力 2008-11-1 08:16:00
没时间啊,没办法,只有争取以后多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0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