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综合 实战交流43、波尔技术“特征”给我们带来的启迪

zs730712 2017-4-5 09:15:37
一直以来,对波尔的动作争议很大,甚至一次赛事直播在提及波尔的动作时,嘉宾直言不讳说到如果在中国,像波尔这种动作肯定要被教练批评的,呵呵。
然而,我个人恰恰认为波尔的动作能给我们带来很多启示,尤其是针对大多数业余球友。记得一次看徐旋老师的教学,他就提到何谓“正确动作”和“规范动作”这个话题:以大臂摆动而言,很多顶尖运动员也有这个现象存在(比如刘诗雯),但是这并不影响这些运动员取得好成绩,所以即便他们的动作不“规范”,但是也应该算是“正确”动作。
另外,一直以来我对一个现象不太理解:很多人偏执地认为弧圈球就是攻球的演变。诚然,我也承认正手攻球是基础,学习正手攻球肯定对后面学习弧圈球有帮助,但是,你们是否反过来想一个问题:弧圈球是否也对传统意义上的攻球技术产生了影响呢?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以后有机会再来讨论,在这我只提一点:刚刚结束的韩国公开赛中,如果你仔细琢磨一下马龙、许昕等人的热身攻球动作的话,你就会发现现在很多优秀运动员的正手攻球动作和早期的正手攻球动作相比有了明显变(最直接的变化就是不像过去那么强调“收”而更注重“推”),所以,现在才有教练提出“先推后收”或“先迎后收”的概念。
以上说了这么多,我是想阐述这么一个观点:从传统教学的观点来看,波尔的动作似乎不合“规范”,但是如果我们跳出这个固有的观点呢?波尔的动作即便不“规范”,但其中肯定有“合理”或说“正确”之处吧?因为他再怎么着好歹也荣登过两次世界排名第一并战胜过中国几位顶尖国手呀!好了,下面我们就来具体讨论波尔的动作以及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1、波尔的技术特征:拧腰带肘、肘部前顶
从表面上看,波尔的技术特征是旋转强、弧线合理、动作不大、连续性好、正反手衔接流畅、拉加转弧圈球居多、正手力量相对偏小等等。
如果从动作结构上分析,我个人把波尔的动作特征归纳为:拧腰带肘、肘部前顶。
具体说就是:波尔的“转腰”幅度不像中国运动员那么大,更像是“拧腰”,所以波尔的动作幅度不大,这样一来有利有弊,好处是因为动作幅度小,所以控球更好、连续性更强、正反手衔接也顺畅,不利之处就是进攻威胁性相对不足;不过,波尔为了增加击球威胁性,他采取了网球和羽毛球特有的击球姿势,即“肘部前顶”,甚至有时候会夸张到迎前时小臂明显落后于肘部,从外观上看就像“昂首挺胸”在拉弧圈球,这样做的好处是击球瞬间肘关节提供了一个稳固的“发力支点”,以便发挥小臂和手腕的鞭打作用,从而弥补了因为动作幅度偏小带来的力量不足的问题。
2、借鉴波尔的动作,可以很好解决业余球友普遍存在的问题
业余球友很多都有这些问题:体会不到腰腿力量、动作幅度大、还原性不好、动作连续性不强、主动失误多、肘部不稳定造成拉肘或翻肘、处理台内球能力差等等。
如果说“对症下药”的话,毫不夸张地说,波尔的动作简直就是纠正这些问题的“良方”!
具体说就是:
(1)解决了“发力”问题:通过“拧腰”而不是大幅度“转腰”,你可以更容易体会到发力的传导顺序,尤其是能体会到腰腿的力量,此外,通过“肘部前顶”提供一个相对稳固的“发力支点”,你更容易体会到“鞭打式发力”的感觉;
(2)解决了“肘部不稳定”的问题:“拧腰带肘”解决了动作幅度偏大的问题,因为很多时候因为动作幅度大造成还原不好、击球连续性差等问题,往往都是由于肘部控制不好造成的,而借鉴波尔通过“拧腰”或说身体转动来控制引拍,就可以很好解决“肘部不稳定”的问题;
(3)解决了“连续性不好”和“正反手衔接不顺畅”的问题:借鉴波尔的动作,通过“拧腰带肘”控制住肘部,你的动作想大都大不起来,这样一来,你的控球感自然会更好,更重要的是因为动作幅度不大,还原可以更快,击球连续性和正反手衔接自然也就更强;
(4)解决了“过早收小臂”的问题:受传统攻球的影响,很多人的弧圈球不是出手“慢”而是出手太“快”,所以才有人提出“小臂二次加速”的概念,而“肘部前顶”则很好解决这个问题,即“先顶后收”(迎前时有意识肘部前顶,然后以肘部为支点再收小臂);
(5)解决了“台内球处理不好”的问题:看过波尔比赛的人都知道波尔的台内球控制能力非常强,这同样得益于“肘部前顶”,而很多朋友之所以处理台内球能力差,恰恰是因为身体重心跟不上、肘部上不去,这样一来,错过了最佳击球时机你还指望什么高质量处理台内球?
(6)解决了“主动失误率高”的问题:波尔打球动作的重心偏低,通过“拧腰带肘、肘部前顶”更多时候是在来球的下降初期拉加转弧圈球,虽然前冲性不强,但是上台率高,如果再加强旋转的话,威胁性也不小,“在保证上台率的前提下增加对方回球难度”,这一点很值得业余球友借鉴。
以上我总结了波尔的技术特征及给我们带来的启迪,在此基础上,你再琢磨一下奥恰洛夫、萨姆索诺夫、水谷隼等人的动作,是否也有异曲同工之处呢?
版权声明:该文章版权归精英乒乓网独家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都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2条评论

啤酒肚手机认证 2017-11-7 11:50:40
好文章,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变幻巧克力手机认证 2017-11-13 10:21:56
楼主这个文挺好的,和我近期体会有共鸣。我觉得楼主要是能把拧腰这个概念再讲深刻一点,突出一点,就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0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