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乒乓球是怎样成为“国球”的 小球如何转动大世界

binyep手机认证 2017-7-4 18:03:08

  从1959年容国团获得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世界冠军开始,乒乓球这项运动在近一个甲子的时间里为整个国家带来了无尽荣光,被誉为“国球”。


  乒乓球运动是怎样诞生的?它于中国人又有着什么体育之外的独特意义?


  源于英国的贵族运动低端版


  乒乓球的标准名称是“桌上网球”(Table tennis),顾名思义,乒乓球是从网球(tennis)演变而来的。在此之前,网球在欧洲已有数百年历史,因为它既需要专门的场地,又需要专门的球网、球拍,甚至还要求天气晴朗,是贵族才玩得起的运动,因此被称为“贵族运动”。


  这么“有范儿”的运动,当然人人都爱玩。到19世纪下半叶,随着欧洲社会财富的增加,网球更是风靡全欧洲。可是遇上下雨怎么办?没有合适场地怎么办?这么“高大上”的运动,老百姓也想玩怎么办?


  于是,英国一些大学生就想出了替代的法子。他们用餐桌代替球场,把书本竖起来摆成球网,又用羊皮纸做成球拍,站在桌子两头对打。这就把原本的网球缩小后搬到了室内。


  后来,大家又把球拍换成了木板,把球换成了弹性又好又轻巧的空心塑料球。1903年,英国人库特又在木板上贴上带颗粒的橡胶皮。就这样,“桌上网球”正式诞生了,它的另一个名称叫作“室内网球”(Indoor tennis)。


  20世纪初的欧美国家,没有电视、更没有电子游戏,多数人也打不起网球。而“桌上网球”需要的场地小、器材便宜,又健康又有趣,很快便成为风靡欧美的运动。当时,仅美国一国就有数十万人在玩这种小球,厂商也开始专门生产球拍和小球。由于球与拍子撞击时发出“Ping-pang”的声音,一个美国商人就把自己生产的球命名为“Ping-pang”并申请了专利商标。此后,这个词被作为“桌上网球”的另一种称呼,音译成中文就是“乒乓”。


  乒乓球是怎么传入中国的


  多年来,关于乒乓球在中国的引入和传播,体育界和学术界辗转引用、几成定论的一个“版本”是:1904年前后,一个叫王道平的上海文具店老板,由于经常奔赴日本采购文具,在日本看到乒乓球的表演比赛,于是买了十余副乒乓器材带回上海,摆在店中,并亲自作打球的示范表演以吸引顾客。很多人认为,这就是乒乓球运动在20世纪初的中国播撒下的第一把种子。


  而近年来,有学者通过考证提出了不同意见。2007年,国际乒联官方网站刊登了国际乒联乒乓球博物馆馆长洽克·霍伊先生的一篇论文《1901年乒乓球出现在中国的证据》,个中最为直接的证据就是一张明信片。这是一个欧洲人在天津的邮政机构采用挂号信的形式寄到布鲁塞尔的,明信片上显示的寄出具体时间是1902年1月25日,上面的日戳依然清晰可辨。明信片上的法文翻译显示如下:


  1902年1月22日写于天津。


  在这里每个欧洲家庭客厅里都有一种网球,玩起来十分有趣。它在一张大桌子中间安放一个网,两只拍子用鼓皮做成,球是赛璐珞的。就像在网球场那样进行比赛。但以桌子的尺寸为限,运动者站在桌子两端。此类运动在这里极为流行。它应该会在布鲁塞尔的玩具店里有售……


  有学者认为这张明信片是乒乓球进入中国最早最为确凿的证据,它证明乒乓球至少在1901年已经传入了中国,地点是天津而非上海。


  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大力推广全民健身,乒乓球又是一种适合因地制宜、广泛开展的体育活动,大批乒乓台开始出现在城乡,乒乒乓乓的声音响彻角落,中国的乒乓球运动也逐渐跃上世界舞台。


  1953年,中国加入国际乒联。上世纪50年代,日本选手创造了直拍握法,并占据了乒坛霸主地位。之后,直拍技术被中国选手发扬光大并一直称雄世界直到80年代中期。80年代中后期,中国的乒乓球发展陷入低谷,来自欧洲的瑞典男队开始崛起。从90年代末期开始,中国乒乓球再度崛起。


  据统计,从37届世乒赛(1983年东京)到53届世乒赛(2015年苏州)的17届比赛中,中国队获得了80%以上的金牌。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乒乓球队更是包揽了男单、女单的金牌和银牌,以及男子团体与女子团体冠军。如此算来,从1988年汉城(今为首尔)到2012年伦敦,一共7届奥运会的28块金牌,中国队就拿了24块。


  小球如何“转动”大世界


  除了全民参与和竞技水平国际领先等因素,中国人之所以对乒乓球运动有着特殊情感,恐怕还跟那段著名的“乒乓外交”有关。1971年,第三十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后,毛泽东主席决定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开启了中美两国改善关系的大门,中美乒乓球队的交流对于中美关系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事实上,伴随着中苏关系骤然恶化,特别是1969年“珍宝岛事件”以来,中国即有意从僵持的中美关系中解脱,而美国也有与中国交好的意图,双方一直在寻找机会。


  当时,正在日本参加第三十一届世乒赛的美国代表团团长斯廷霍文听说中国邀请南斯拉夫队访华,即主动向时任中国乒协代主席黄中提出:“如果有机会,美国队可以到中国参加比赛”。中国代表团立刻向中央作了请示。4月6日,国内来函称“访华时机尚未成熟,可以留下他们的通讯地址”,而第二天所有比赛就将结束。当人们以为中美的初次试探结果已成定局时,转机出现了。


  据当时毛泽东的护士长吴旭君回忆,在决定不邀请美国访华的文件发出之后,毛主席还一直在思量。夜里一觉醒来,主席突然改变了决定,对吴旭君说,“打电话,邀请美国队访华”。因在此之前,主席曾定下规矩,吃了安眠药之后他的话不算数,吴旭君犹豫再三,没有动。过了一会,见吴没有动静,毛主席问道:“小吴,你怎么还没去?”“不是说吃完安眠药之后的话不算吗?”“算,赶快办,来不及了。”


  吴旭君这才着了急。消息传到日本时,美国队正准备离开。中国代表团副团长宋中立刻驱车赶往美国队下榻的酒店,正巧碰上美国乒协国际部主任哈里森在招手叫出租车。听到宋中向美国队发出了访华正式邀请的消息,哈里森又惊又喜。


  就这样,1971年4月10日上午10时,斯廷霍文率领的美国乒乓球队跨过深圳罗湖桥,作为“文革”后第一批踏上中国领土的美国人,翻开了中美历史新的一页。


  在当时中国外交所处的恶劣环境中,中国领导人创造性地选中了体育这一突破口,并获得极大成功。“小球推动大球”的创举传为美谈,也成为体育和政治相得益彰的最佳注解。


  之后,中美成功建交的经验被推广为中国式外交手段。1971年内,中国乒乓球队在港澳作汇报表演,访问阿联酋、古巴、智利、加拿大,并举办了亚非拉乒乓球邀请赛。之后,男女篮、羽毛球、田径、足球队纷纷出访,成为了那个年代中国外交中的重要一环。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0条评论

相关推荐

© 2020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