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原创]杂谈,什么都有,凑合看吧...

Dricimitar 2004-3-25 00:42:00
这个是第一部分...
to be continued


我大概是10年前,9岁左右参加了一个乒乓球的训练班,之前在我母亲的教授下学过一段时间的直板技术,从正手攻球到反手推挡再到发球,但是在参加训练班之后,不知为什么我改成了横板握法。(现在想起来可能也是一件好事,横板可能更适应现在的身体特点。)
教练是一个37岁左右的原北京队选手,右手直板反胶左推右攻的中国式打法板子是红双喜当时的特供底板,带铁牌和编号,海绵是黄金路2.1,胶皮友谊729,风格很稳健,强调落点和变化。最好的名次似乎是北京市的单打第三,当时在我的眼力是个相当棒的成绩,现在看来,在见了世面之后,感觉soso但是我这辈子算是没戏了。
当时的训练相当正式,技术的学习从正手的攻球开始,第一堂课的2个小时内,先是教练在教授内容并和先于我们开始学习的队友演示对练,之后就开始站在台子周围练习基本的站位,准备姿态,按照教练的教授练习正手攻球的动作。(现在回想起来,可能是当时教练的水平或是其他什么因素所限,教练对于重心的高低,转换和脚下的弹性没有什么要求,导致在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技术被这些因素限制无以提高。)在此后的几次课上,训练内容令人厌烦的一致:站在台子边上,摆好准备姿态,在教练的指导和监督下挥拍。懈怠和调皮的后果就是屁股挨上结结实实的一板子。现在想起来虽然无聊,但是当时的我似乎觉得相当有兴趣。在一个礼拜之后(当时教练要求不许在训练班以外的地方打球。),第一次多球训练开始。我直到今天还记得教练握着我的手腕按照动作要求击打乒乓球时,手上感受到的震动和心里涌起的莫名的喜悦,可能正是这种奇妙的震动和喜悦支持着我在打球的路上走到了今天。此后,一切都顺理成章的进行了下去:从正手到反手,从平击到弧圈,上旋到下旋,多球到对练。半年之后,基本就可以打像模像样的比赛了。对于基本功的练习一直持续到我上初三。期间训练班有过不少的变更和中断,到最后,似乎同期的只有我还在坚持。
反思一下,现在我所用的技术没有超出当时教练所教授的范围,如果有新加入的部分也是在打球中通过对已有技术的改良和调整得来。其中有些部分可能对其他同好有些借鉴作用:
1.        技术动作一定要规范,我们在最初的半年时间内,每次课的前面都要做徒手动作,正手,反手,摆速,正手两点走位,正手三点走位,推挡侧身扑正手,搓球,次数从100到300不定,由教练安排训练计划,每个人侧重不同。做动作时一定要高质量,与击球时无异。
2.        上台后击球一定要有达到一定数量,在当时的训练中,正手反手和搓球的对练板数要累计达到各200板之后才开始组合技术的练习。击球一定要减少失误,一次性击球次数越多越好,落点一定要控制好,绝对不能随心所欲。
3.        练习时要保证紧张度,我们当时经常会有三分钟计时打的测验,既两两一组,用一个球,在三分钟内练习一个单项技术并且计数。由于只有一个球可以用,减少失误并且尽可能加快频率是达到教练要求的最好途径。当时的要求是正手的计数不少于180回合,反手可以略少。
总的来说,当时的基本功训练让我受益至今,可以说现在的技术动作和基本战术思想就是当时所学的延续,增长的只是自己对于乒乓球技术的理解,身体的素质和战术意识。要是说当时的技术和风格完全是教练所教授的,那么现在则是在当时的基础上加以磨砺和升华并且发展了自身的风格。
当时限于条件,在器材上没有什么特别的认识。第一个底板是红双喜的PF4横板(是不是这个型号。),海绵一直没有换,胶皮打旧了之后换的友谊729,胶水更是用的补胎胶水,连刷子都不用,由教练拿手涂。(有毒,教练不让我们碰。)之后换了一个CO柄的龟牌板子,没什么特点,一直用到上大学。(其中高中阶段为了考学根本没有打球)。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3条评论

peaceful 2004-3-25 05:43:00
好 期待!
愤怒的乒乓 2010-3-3 07:46:00
看帖是学习,回帖是美德,好贴就要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xtf 2010-2-26 00:34:00
  强烈支持楼主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0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