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看了马龙与波尔的比赛,马龙以3:4不敌波尔,无缘决赛。比赛中我发现虽然二人的发球基本类似,但马龙却少有波尔那逆旋发球,而且马龙是直接吃球,间接吃球不知其数。可见这种发球的威力之强。
于是我发散一下思维,逆旋能不能在反手发呢????????
曹燕华把正手高抛引入到反手高抛从而一下成名,这种发散是很有必要的。
我先在反手位练习反手逆旋发球(我是横板),由于拍型暴露比较明显,而且不易作出假动作,所以威力有限,不过侧上旋的旋转比较强烈,这种发球在反手的试验的前途不大(也许是我操之过急,大家也可以在试试)。
既然反手位不行,那么就在侧身位发(有点像直板的反面发球),在我看来,这是一个非常可行的方法。
经过我的试验,这种发球的确有着正面发球不可比拟的优势。
从旋转上讲,在侧身位用反面发球是比较利于横板的发力的(大家可以徒手试试),在触球后前臂可以移动更长的距离,从而更大力量的释放。也许有的球友会说,触球后力量大没有用,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触球后力量的大小就是在之前手臂摆动力量大小的最好的体现。力量大,从而导致这种发球在看似与正手相同的引拍速度等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速度更快,旋转更加强烈。从而令球友吃我发球的比例打打增加。
这种发球还能发出测下与侧上两种不同的旋转,而且侧上发球由于手臂,手腕方向与之前完全相反,从而更加灵活,发出的侧上也就更具有特点。
更可贵的是,这种发球能很好的与侧身位正手发球融合在一起,发球前的准备姿势,引拍方式,完全与之相同,只是在挥动过程改变拍型(不要完全翻转过来,手腕翻转一半,用球拍的正面对着对手)。即使对方判断你改变了拍型,也不敢贸然判断是反面发球。因为此时的拍型仍与侧身位的奔球拍型一模一样。由此,不到触球的那瞬间对手根本无法判断你究竟要发什么球。这样不仅是在技术上,在心理上也是对对手的非常大的压力。
一种姿势,五种发球。从隐蔽上讲这种发球有很好的发展空间
旋转强烈,用力更加舒适,从速度,旋转上讲,这种发球也有很好的前景。
希望横板的选手们能够试试,个人认为有一定的威力。
小弟拙见,纰漏多多,还望见谅
我觉得反手逆旋有点像直板的反面发球,大体与正手类似,却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他们都挺不适应的
比正手逆旋好发力,我觉得
楼主的钻研精神可嘉,还未见有谁在国际大赛上发过此种球。确实是一项发球新技术,这种发球其实就是把左手选手(如波尔)的侧身正手位逆旋发球拿到右手选手的侧身正手位用横板反面来发。有一定的变化,且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应该说有创意。与正手奔球结合:一直一斜、两条线、也可有长短变化、球旋转差异大。相信效果更好,值得一试。
搂主在实战中用过吗?可把体会、感受、效果写出来,共同探讨、分享。
顶一个。
楼主的钻研精神可嘉,还未见有谁在国际大赛上发过此种球。确实是一项发球新技术,这种发球其实就是把左手选手(如波尔)的侧身正手位逆旋发球拿到右手选手的侧身正手位用横板反面来发。有一定的变化,且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应该说有创意。与正手奔球结合:一直一斜、两条线、也可有长短变化、球旋转差异大。相信效果更好,值得一试。
搂主在实战中用过吗?可把体会、感受、效果写出来,共同探讨、分享。
用过(今天还用了着呢),发长球时对手普遍被球顶住,发短球时目前我还不能发出太强的旋转,长球落点非常叼,而且速度很快。不过我的发球还不熟练,发力过猛时经常失误,所以关键时刻还是不敢用啊!!!!!!!!!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