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标题:
推荐一篇好文章——金牌正在毁掉国球
[打印本页]
作者:
竖进横出
时间:
2004-4-30 16:41
标题:
推荐一篇好文章——金牌正在毁掉国球
李传来
前几天,中国乒乓球队总教练蔡振华说,中国乒乓球超级联赛队伍要从12支减少到8支,意思是让乒乓球俱乐部联赛精彩一点。然而这样的决定,可能是出与无奈,因为国内的乒乓球俱乐部式职业联赛基本搞不起来,没有人喝彩。乒乓球是国球,在亚运会、世乒赛、世界杯,尤其是奥运会上夺取了不少金牌,确实为国家争了光。但是,在金牌的掩盖下,基本放弃或中断了职业联赛,只是为了金牌而封闭集训,使乒乓球日益失去往日辉煌,市场越来越小,已经远远落后于足球、篮球、排球联赛。如此下去,就是夺取再多的金牌又有什么意思。
乒乓球是小球,洲际和世界赛事密集,分别为两年一届世乒赛、世界杯、加上四年一届的奥运会,可以说年年大赛不断,需要夺取的金牌太多了。而中国乒协(或乒羽中心)为了夺取这些金牌,说的尖锐一点是少数人为了官运亨通吧,就置乒乓球职业联赛于不顾,利用举国体制,将顶尖球员集中起来,长时间进行封闭式训练。过多的封闭训练,在资深教练的调教和顶级球员的对抗努力下,当然能取得实效,金牌会大大地有,冠军得主也就名利双收。尤其中国在金牌榜上好看,体育口的领导政治上风光,自然会受到上级器重,升迁的机会就来了。
然而,我认为就是过分偏重夺取乒乓球国际大赛的男单、女单、男双、女双四块金牌,却毁了国球事业。大家可以看看,自去年以来,为了备战多哈团体赛的考比伦杯和斯韦斯林杯、特别是8月的奥运会等比赛,乒乓球高手不时被集中起来,进行长达几个月或半年多的封闭训练。由于这些顶尖球员的缺席,致使鲁能杯乒乓球俱乐部职业联赛断断续续,没有一个完整的赛程。因为著名教练及马琳、王皓、王楠、张怡宁等高手的缺阵,将乒乓球职业联赛降低了档次,因而没有吸引力,观众寥寥无几,不值得电视台转播,新闻记者也不乐意报道,使乒乓球事业倍受冷落。更为严重的是,让投资赞助乒乓球事业的商家亏损,宣传效果不大,再也没有企业家愿干这赔本生意了。
足球虽然挺臭,在世界上没有位置,但甲A联赛却完整地进行,吸引了大量观众。篮球在世界上连前八也难进,但CBA却是常规赛、半决赛、决赛一打到底,搞的很成功。足球和篮球甲A联赛,是中国足协和篮协努力将两大球推向市场、大搞职业化的成果,值得乒乓球借鉴。还有美国NBA联赛,长时间的比赛不打完,谁也别想抽走球员,一切为了联赛让路。乒乓球的国际大赛过于密集,经常把高手集中起来封闭训练,自然就顾不了国内职业联赛。再说中国乒乓球一枝独秀,把金牌都夺回来,也就谅了外国人的心。我们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国内高水平联赛上,让高手如云的职业联赛不断档,将乒乓球联赛搞起来,改变当前夺取金牌太热门、国内联赛太冷门的局面,抓起乒乓球热潮。对国际比赛,是不是不必过于“痛苦选择”球员,有时可派一些国内二三流(在国外恐怕也是一二流)选手参赛,让夺金的悬念多一点,给国内二三流选手和外国球员一些机会,从而推动世界乒乓球事业发展。
国球啊国球,我们国内职业联赛的队伍不应该压缩到8支,一个乒乓球超级大国仅有8支强队,实在是太少了。而是应该有80支甚至120支的阵容,那才热闹更好。我们千万莫被金牌障了眼,更要防止单纯为了金牌而毁掉国球!(山东省荣成市供销社)
作者:
竖进横出
时间:
2004-4-30 16:42
强烈推荐李传来担任国家体育局领导。
作者:
lqtn4ever
时间:
2004-4-30 17:14
说是说得没错,但你想想,金牌少了,乒乓球还算得上是国球吗??
作者:
xiaocai
时间:
2004-5-7 01:42
我倒觉得是目前纯粹为了金牌这种功利性做法会毁了体育精神,现在是为了金牌而金牌,已经有违重在参与和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初衷。尤其是对国内不重视乒乓球,只把它作为朵金的工具的做法,更是极不可取。
作者:
乒坛分子
时间:
2004-5-7 10:02
真正有点思想的人是不可能当领导的,李传来就是有思想的人。
作者:
Sharpnike
时间:
2004-5-18 09:07
这个说法有点意思,不过我觉得不尽然.
前一段不就没有参加埃及公开赛吗?
另外,甲A等不是因为完整所以有人看,是因为有人看所以完整.
还有,像欧洲的一系列足球比赛在中国有完整吗?不是还有人在看吗?
作者:
直板
时间:
2004-5-25 12:04
好象不是他写的吧??
作者:
ht
时间:
2004-6-25 21:06
个人意见:
1,现在的乒乓球太小了。距离远了看不到,建议增加球的直径,和网球差不多大就可以了。
2,世界排名前20位的,拒绝参加超级联赛,这样增加比赛的竞争性,排名前20的,直接参加超霸赛。
3,引进国际球员,不能只是中国人自己打。
4,巡回赛不分排名,直接参加,增加弱国的机会。
作者:
feifeiwei
时间:
2004-6-29 18:45
现在的乒乓球太小了。距离远了看不到,建议增加球的直径,和网球差不多大就可以了。
乒乓球也改大些和网球差不多就OK了,
作者:
LWW9416
时间:
2004-6-29 22:25
如何在超級聯賽和世界大賽作出平衡,正是考驗我們乒乓球領導人的智慧。
作者:
ht
时间:
2004-6-29 22:30
超级联赛已经让路了!!!
世界大赛中国有的已经不参加了,目的就是让别人也弄几块金牌,否则谁还陪你玩!
作者:
pstzzb
时间:
2004-7-8 16:51
为了四年一次的四块金牌,中国每年在搞异常巨大成本的付出。具体怎样,翻翻最新一期的《乒乓世界》,也许会有一些体会。
以下是--摘自《小鱼儿乒乓世界》--的一篇文章,觉得蛮有道理。
金牌主义会毁了乒乓球运动
渔民:双面魔女
先说点题外话,前几天看四川卫视转播乒超比赛,结果其中插了不少广告,甚至为了播广告还占用了一局比赛。我猜想这说明乒超得收视率并不理想,不然电视台不至于如此。都说中国是世界乒乓球运动得中心,世界中心尚且如此,哎。
说正经的吧。全乒乓首页评论“乒乓球不兴盛,中国的事情没办好是关键。”我以为此话一语中的。对当今体坛稍有了解得人都知道,现在足球的兴盛是因为有欧洲五大联赛,篮球的兴盛是因为有NBA,可见一个成功的职业联赛对于一项运动的兴盛是至关重要的。
其实乒乓球在国外也有运作成熟的联赛,比如德国日本,但是它们由于长期无法染指世界冠军,所以自身的联赛影响有限,难以吸引年轻人。瑞典还曾经把乒乓球列为学校体育必修课,但现在不是了,谁会把一项长期与冠军无缘的项目作为体育必修课呢?这正是欧洲乒乓球后继乏人的原因。
中国到是总拿冠军,可惜中国走的是另外一条道路:封闭集训。这种方法到是很容易出冠军,但它是以国家投入大量资源为前提的,而获得的回报仅仅是几个奖杯几枚金牌。它对于推广这项运动在人民中的普及起不到太大作用,而且不能产生任何物质回报。也只有中国才会实行这种制度了。
所以现在就是这种情况:搞联赛的国家拿不到冠军,而总拿冠军的国家又不重视职业联赛,而且对外搞封锁。那这项运动就只有日益萎缩了。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就因为新中国的第一个世界冠军是乒乓球项目,是乒乓球让中国人扬眉吐气,证明了自己不是“东亚病夫”。
哎,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可是,世界冠军或奥运金牌真的那么重要么?今天的中国早已不是东亚病夫,我们干吗还要对金牌那么敏感呢?心理学有一种观点,就是自卑得人对于他人对自己的负面评价非常敏感。我们现在是不是这样呢?
请不要忘记:体育比赛是GAMES,奥林匹克也是GAMES。
现在乒乓球运动在国际国内都越来越曲高和寡,尤其在年轻人中间。我恳请中国乒乓领导层认真想一想这个问题。
金牌主义会毁了乒乓球运动!!
作者:
万里无云
时间:
2004-8-19 11:27
太精彩了!
应该学一学美国的NBA,而不是金牌取得了多少,这样会对中国的乓乒乓球的长远发展有利!!!!!!!!!!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