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标题: @@我的“训练”开始啦! [打印本页]

作者: 紫龙    时间: 2004-5-26 11:44
标题: @@我的“训练”开始啦!
22、23号两天第一周的训练(限于时间只能一周两天,遗憾!):
1、22号正手拉球。
感受:喘不过气,抬不起胳膊。建议教练不要像训练体校的小孩那样训练我,半盆球歇一下,换个动作。
2、23号内容丰富了些。
正手拉球、反手拉球、发力扣杀。
(两下反手加两下正手-受不了,暂停、留到以后)。
感受:肌肉酸痛。
3、总结:收小臂、手腕发力不好;发力不好
         步法差,体力差。
         套胶肯定用不起了。
作者: 紫龙    时间: 2004-5-26 11:47
正手拉球应注意四点:1、必须注意重心的交换,重心迎前的方向要和击球的方向一致。2、一定要用腰控制大臂,是腰上发力,而不是用手臂发力,注意拉球时腿、腰、大臂、前臂、手腕发力的协调。3、击球瞬间必须快速收缩前臂、手腕发力,前臂收缩的速度越快,发出的力量就越大。4、击球点必须保持在身体的右前方,击球点离身体越近,越容易控制球。

正手拉球的注意事项
    业余选手在练习正手拉球时,要注意掌握以下几点:
1、收前臂:在正手拉球时一定要注意收前臂,大臂和小臂之间的角度一定不能固定,要根据来球来决定摆臂的大小。但要注意一点,收前臂一定要用腰来控制。
2、转腰:由于乒乓球是圆周运动,击球时用腰来控制手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击球时球拍的后引不是用手往后拉手,而是用转腰来完成,用腰固定大臂,转腰的速度要远远快于拉手。就是说,在击球前的摆臂是先转腰而不是先拉手。而我们好多球迷们在打球时都是先拉手,不知道转腰,因而在击球时经常出现身体不协调导致发力不集中或发不出力。
3、击球点:击球点的最佳位置是在身体的右前方(以右手为例),要保持最佳的击球位置就必须学好步法,保持好身体的重心,重心的高低要根据来球来决定。马林经常使用的侧身倒地爆冲是不得已而为之,对方搓过来的球又低又长,拉完以后不可能再还原,只有搏杀。马林在拉这种球的时候重心低,但是击球点是球的最高点或下降前期。正手位大角度的球击球点要根据自己步法移动的情况来决定击球点的高低。一般情况下是在球的下降中期和后期击球。
4、手腕的运用:在拉球时,手腕要相对固定,不能晃动太大,击球瞬间用中指顶住球板发力摩擦球。另外手腕还具有击球瞬间的调节功能,比如在拉球时突然感到球的旋转比自己预想的要转时就靠手腕来调节击球的力量大小和摩擦球的部位。在不到位和顶住自己的情况下,就要靠腰和手腕来调节击球点。特别是在比赛中,很多球都不是很规则,来球的落点也是你最难受的地方,这时候就要靠手腕来调节,手腕的调节主要靠大拇指和中指用力来完成。其次拉球时板型的控制也要靠手腕来完成,有很多的直板运动员正手拉球时吊腕很厉害,这影响发力,一般情况下,手腕和前臂几乎在一条直线上,球板把与手腕之间的角度在45度左右。
作者: gong_chen    时间: 2004-5-26 13:57
继续努力,提高水平。鼓励一个!
作者: 紫龙    时间: 2004-5-26 14:28
下周计划:
1、上周内容。
2、台内反手拧、正手挑。
作者: 易水寒    时间: 2004-5-26 15:49

作者: macaroon    时间: 2004-5-27 09:48
你在哪训练?多长时间?有没有他们的网站介绍!谢谢!
作者: 爱乒乓    时间: 2004-5-27 11:14
坚持写下去。
作者: 紫龙    时间: 2004-5-27 11:43
在本市的一个大厂乒乓球俱乐部,每周两次,在周末下午。
教练是前省队下来的队员,他平时训练小孩儿。

昨天晚上打了会儿球,怎么比以前还差?郁闷!!!
可能心太急了,没发挥。太保守。现在打球次数比以前少了,一周2~3次,手太生。
我是慢热型的,不练会儿球活动不开。
作者: hjstr    时间: 2004-5-27 14:24
小弟我过几天也打算找个教练~~
作者: pingpong    时间: 2004-5-27 23:1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一心向道    时间: 2004-5-29 08:17
紫龙兄对吴敬平的文章倒背如流呀,考理论马林、王皓恐怕也甘拜下风了。
作者: 紫龙    时间: 2004-5-29 13:55
不是倒背如流,而是转贴一下与大家共勉。
作者: 紫龙    时间: 2004-5-30 20:19
2004年5月30日,第三天
1、教练也发现了我的发力有问题,专门练习扣杀高球。
和拉球一样,不要管是否打到球台上,只管动作正确,体会发力,好像一板下去,把球打成两半!
(据说他在队里练球时,十板可以打烂一个三星红双喜!)
动作见:吴敬平的《直板反胶怎么练正手拉球》(要细细体会的好文章!)
站位:左脚前、右脚后。
“首先是腿上发力,向左蹬腿,身体重心从右脚向左脚转换,交换重心,身体前迎,身体前迎的方向要和击球的方向一致。然后是腰上发力,用腰带动大臂转动,把力传递到前臂,在击球一瞬间,收缩前臂用力击球。”
就我个人,着重注意收前臂。我的发力时的重心交换及动作还原重心回交换步法沉重,一点不像教练的轻快。
“击球点必须保持在身体的右前方,击球点离身体越近,越容易控制球。”
我引拍时,大臂和小臂伸的太直,击球点离身体远。同时练球的一个肘又伸不开。
扣杀向后引拍,拉球向下引拍。打球不能抬肘。(即使抬肘如反手挑、发球等,也不能架肩。)
2.综合定点练习:一个拉下旋+两个正手攻杀。
很实用,一板下旋拉不死,两板杀!

总结:发力有进步。
看来提高水平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每周训练的时间短,内容多,又不能贪多嚼不烂,只能一点一点的来。
作者: 紫龙    时间: 2004-5-30 22:01
3、发球练习。
我一直自认为发球是我的强项,其实还有很多改进之处。
正手上(下)旋发直线不出台;正手(抖动)侧、上、下对方反手小三角;正手上(下)旋急长斜线(直线)。
作者: ayh001    时间: 2004-6-1 22:45
紫龙,这个周末切磋切磋如何,看你的球长了没有?
作者: 紫龙    时间: 2004-6-3 22:34
我感觉还没长进。
好的,周六、周日下午3点热电厂。
作者: 紫龙    时间: 2004-6-4 22:47
总共才练习了三天呀。

限于时间和精力,我在想是跟着教练系统练习还是根据自己特点修修补补?
作者: 紫龙    时间: 2004-6-7 04:47
2004年6月5日,第四天
练习内容:
1、定点正手拉下旋。
2、一个拉下旋+两个正手攻杀。
3、一个摆短(或者切长)+一个拉下旋+两个正手攻杀。

注意事项和体会:
1、练习攻杀时打上升期,加快节奏,注意步法。正手定点球的位置稍有变化。
2、现在的问题主要是步法:1、“步法先到位后打球,先打球脚后到不行。”2、脚上蹬不住劲,半空发力不行。
3、扣杀向后引拍,转腰、掰开大臂、肘向下,打开100度多些,拍头向斜上,拍面前倾。动作还不充份,发力不集中,动作(发力、还原)不完整。
4、我的“拉球引拍动作是专业级的”:
重心在垂直轴上略有移动的同时,在矢状轴上要有一定的运动。
右肩稍低,不能把肩部完全打开,手臂放松,前臂和上臂不能完全伸直,肘关节的夹角一般在150°~170°之间。
击球时球拍的后引不是用手往后拉手,而是用转腰来完成,用腰固定大臂,转腰的速度要远远快于拉手。就是说,在击球前的摆臂是先转腰而不是先拉手。”
拉球时先是腿上发力,蹬腿,交换重心,身体前迎,用腰控制大臂,是腰上发力。
身体前迎的方向要和击球的方向一致。
前臂和手腕在击球的一瞬间要有内收动作,手指在击球一瞬间抓紧球板,中指顶板。
我的击球后的“随势挥拍”才到鼻尖,典型业余级,动作不完整,发力不充份。注意手臂收到头顶才动作完整,发力充份!
5、摆短、切长:
摆短第一时间击球,在球刚刚起跳时就要击球;切长在上升高点期。
上步,击球时身体重心前迎,手腕在接触球的瞬间突然向下发力,和球往上跳的力形成合力。(摆短发力小些,切长发力稍大)
注意线路和落点。

2004年6月6日,第五天
练习内容:
1、一左一右两点扣杀。
2、反手拉球两个+正手扣杀一个;反手拉球一个+正手扣杀两个。
3、反手拉斜线。

注意事项和体会:
1、不定点打球要“先动后打,先打后动就打不着球了”,步法用并步,步法先到位。
2、反面拉下旋球身体重心在右脚上,拉球时用腰控制手臂,转腰向前,手腕用力摩擦球的中上部,在击球的瞬间把球向前顶。
3、我反手拉球,引拍时拍头拧到向右,摩擦为主。
4、我自己设计了两套下一步的练习内容:反手拧台内+反手快撕(或反手拉);正手挑台内+正手扣杀。看进度安排吧。
作者: 超转    时间: 2004-6-7 21:41
我们小县城,连个象样的教练也没有,你虽累,好福气。
作者: 紫龙    时间: 2004-6-17 10:42
2004年6月12日,第6天
练习内容:
1、主要是反手拉球两个+正手扣杀两个。
2、正手一板起下旋+正手扣杀两个。~~~建议下次“侧身正手起中路下旋+正手攻”。
3、反手拉斜线。太累了,正手已经不能动。

注意事项和体会:
1、步法略有提高,脚能扒住劲了。
2、体力略有提高,可以一口气打完一盆球了。(偶尔利用教练纠正动作喘息)
3、左脚前、右脚后,脚掌着地,屈膝,腰略前倾,重心放低。
   扣杀向后引拍,转腰、掰开大臂、肘向下,打开100度多些,拍头向斜上,拍面前倾。迎前,打上升期!“预备动作不错!”
   由反手到正手第一板击球时重心交换,转腰、收前臂不充分。
   已经能感觉到自己扣杀能发上力。
4、命中率低。坚持动作不到家不考虑命中率!
  “命中率达到80%,水平就提高一个档次了!”
5、“还不到练习台内球的时候。”
   我自己设计的:反手拧台内;正手挑台内。和球友打着玩时随便练练。
   摆短、切长还得放到更后。

2004年6月13日,第七天
练习内容:
1、  一个中路正手高吊+一个右边正手高吊。
2、  反手起下旋+反手扣杀到右边底线。
3、  正手高吊。

注意事项和体会:
1、  高吊拉下降期,等球下来。击球后的“随势挥拍”到额头,动作不完整,发力不充份。注意手臂收到头顶。
2、引拍时转腰,我下腰太多。前臂和手腕在击球的一瞬间内收。
3、重心交换解决不好。自己爱平站位,应当左脚前、右脚后。引拍时重心到右脚,右脚前蹬,拉完重心到左脚,右脚可以上跟,不是左脚回撤。
4、反面拉下旋球左脚后,右脚前,身体重心在右脚上,引拍时右手放到左下,拍头拧到向右,拉球时用腰控制手臂,转腰向前,手腕用力摩擦球的中上部,在击球的瞬间把球向前顶。反手扣杀时引拍手抬起,由胸前向前下方发力迎击。不要由下向上引拍。
5、上肢肌肉没有问题,由于开始了不定点击球,这几天下肢、脚肌肉开始酸痛。
作者: 紫龙    时间: 2004-7-11 14:35
2004年6月19日
练习内容:和上边差不多.
注意事项和体会:
1. 这几个动作要领基本掌握,还需加强练习!
2. 可以根据实战自己设计训练组合.
3. 台内小球还未开始.

2004年7月11日
练习内容:正手攻球.
注意事项和体会:
1. 随球引拍。来球高、引拍高,来球低、引拍低...
2. 转腰。
3. 收前臂。收到鼻尖。
4、手型固定。自己的手型太晃,所以失误太多。
作者: pingpong    时间: 2004-7-12 22:4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紫龙    时间: 2004-7-13 11:43
http://www.pingpang.info/bbs/forumdisplay.php?fid=42&page=2&action=
作者: 紫龙    时间: 2010-7-14 15:26

回忆一下,感觉不错。

我的训练又开始了,强度降低了很多。有狗熊掰棒子的感觉。


作者: 紫龙    时间: 2010-7-15 12:15

正手近台攻球要点(只针对自己):

1、重心落于前脚掌,重心转换随拍移动,下腰重心降低;

2、转髋转腰转肩;

3、动作行程固定,拍形固定;

4、收小臂;

5、注意击球点,右前方;

6、适当加快摆速,去掉多余动作;

7、迎前,击高点;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