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标题: [原创]乒乓球双手打--乒乓球技术网球化初探 [打印本页]
作者: 飞萌 时间: 2008-12-19 00:09
标题: [原创]乒乓球双手打--乒乓球技术网球化初探
乒乓球双手打--乒乓球技术网球化初探
一、概念诠释
为了方便本文的论述和读者理解,先对本文中的一些概念说明于下:
主手:也即打球者握持球拍的手,通常就是打球者的利手(优势手)。
辅手:也即打球者不握持球拍的手,通常就是打球者的非利手(非优势手)。
乒乓球双手打:也即乒乓球选手模仿网球选手采用双手共同发力挥拍击球的打球方式。乒乓球双手打时,主手握持球拍,辅手握持主手前臂近手腕处,通常辅手采用“托臂式握持法”,此时辅手大拇指和食指等其余四指成环状,主手前臂位于辅手虎口和手掌中,辅手手掌在主手前臂下方,托住主手前臂。我们也可将主手的前臂视之为网球拍的拍柄,辅手的握持法参照网球握拍法即可。(参考图如下)



乒乓球双手打又可以具体分为:双手反手反面打、双手反手正面打、双手正手反面打、双手正手正面打,为了使上述称说法不悖于逻辑,特做如下说明和约定:
双手反手反面打,可视为“双手单拍打,其中主手为反手反面打”的一种省略说法,也即“单拍”通常可省略,“反手”也是指主手状态,而不同时指辅手状态。
双手反手正面打、双手正手反面打、双手正手正面打与双手反手反面打同理。(未完待续)
来源:飞萌乒乓网
作者: 飞萌 时间: 2008-12-19 00:10
二、提倡乒乓球双手打的目的
乒乓球双手打技术对直拍选手和横拍选手皆可使用,但当前对直拍选手更为急需,更具期待和希望吧,本文也是以乒乓球双手直拍打为探讨对象。
笔者提倡乒乓球双手直拍打技术的目的有如下两个:
主要目的:为单面直拍选手反手技术体系增加创新的双手直拍反手正面技术,解决单面直拍选手反手正面打对付大角度下旋球能力、攻击力及强相持能力弱的困境。
次要目的:为双面直拍选手反手技术体系增加创新的双手直拍反手反面技术,丰富双面直拍选手的反手反面攻防技术体系,尤其是增强其反手反面防守能力。(未完待续)
来源:飞萌乒乓网
作者: 飞萌 时间: 2008-12-19 00:12
三、实现上述主要目的的可能性分析
乒乓球的击球要素可以概括如下(有的要素略):
1、球拍触球瞬间的初始拍形和球拍带球过程中拍形的连续变化,设其为变量R0和Ri(拍形也即拍面角度和拍面方向);
2、球拍触球瞬间的初速度,设其为变量V0;
3、球拍带球过程中的加速度,设其为变量a;
(由物理公式V=V0+at、a=F/m,S=V0t+1/2at2,可知,V0、a也隐含反映着挥拍力量F和击球过程中球拍的挥动轨迹S)
乒乓球双手直拍反手正面强力打的功效要不差于单手直拍反手正面强力打和单手直拍反手反面强力打,则其R0、Ri、V0、a的值或其综合效果要不差于后两者。
下面先考察乒乓球运动的近亲网球运动,其双手反手打与单手反手打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网球双手反手打时,能充分利用转体的力量,身体重心的移动与向前挥拍的力量可以良好叠加,从而增大击球力量。
2、网球双手反手打时,由于有两手共同发力,使其具有比单手更大的爆发力,更好的控球能力和稳定性。
3、网球双手打同时也存在着攻防范围小、跑动量大、体能消耗大等缺点。
根据笔者的初步实践及分析,乒乓球双手打与单手打相比也具有上述网球双手打的类似特点。下面再进一步对乒乓球双手直拍反手正面打的特点展开论述:(未完待续)
来源:飞萌乒乓网
作者: 飞萌 时间: 2008-12-19 00:13
(一)、双手直拍反手正面拉弧圈球
由于双手直拍反手正面拉时,有辅手助力及可以充分利用转体的力量,V0、a在其最佳击球范围内(通常比单手打近身)时,不会弱于单手直拍反手正面拉和单手直拍反手反面拉(直拍横拉)。现在主要考察拍形变化对其的影响,也即考察球拍触球时的初始拍形R0和带球过程中拍形Ri的连续变化,这其中又以拍面角度变化对击球效果起主要作用,下面即对拍面角度做重点分析:
现在令拍面角度为J,则双手直拍反手正面拉时,其拍面角度的有效调节范围约为:60°≤J≤180°(60°为估值,非精确测量),因此双手直拍反手正面拉时,难以实现薄擦式的前冲弧圈球和反拉、反斯技术;而直拍横拉和横拍反手拉时,其拍面角度的有效调节范围约为:0°≤J≤180°,因此,直拍横拉和横拍反手拉时,可以方便地摩擦乒乓球中上部和顶部,因而可以方便地实现薄擦式的前冲弧圈球和反拉、反斯技术。
但是,J≥60°的单手直拍横拉和横拍反手拉弧圈技术,双手直拍反手正面拉是否可以完全模拟、仿真甚或超越呢?笔者认为是有可能的,在R0、Ri、V0、a等诸要素中,双手直拍反手正面拉与直拍横拉、横拍反手拉的V0与a或其综合效应相比,应该不处于劣势,现在就是在挥拍触球过程中拍形Ri(R0)随挥拍轨迹S的变化差异所带来的影响如何了,笔者初步认为其差异或其对击球效果的影响,前者与后两者相差不会太远,其深入研判还需更多实践后作出。
因此,笔者现阶段认为对双手直拍反手正面拉的动作进行科学优化,产生区别于传统单手拉的规范动作和动力定型,双手直拍反手正面是可以拉出高质量加转(高吊)弧圈球的。在强化步伐,积极跑动的情况下,双手直拍反手正面也是可以连续拉出高质量加转弧圈球的。
而有了高质量的双手直拍反手正面拉加转弧圈球技术,则可以有效地对付大角度下旋球。双手直拍反手正面拉加转弧圈球(以右手执拍者为例)的技术要领如下:
两脚开立,右脚稍前或两脚大约平行,两膝微屈,身体左转,辅手带动主手引拍至身体左侧大约与臀部同高或其上下,重心移到左脚上。击球时,左脚蹬地转腰,重心由左脚向右脚转移,辅手带动主手,加速向右前上挥拍,根据来球旋转情况,拍面垂直或稍前倾,在下降期,摩擦球的中部或中上部,发力以向上为主,击球后迅速放松还原。(未完待续)
来源:飞萌乒乓网
作者: 飞萌 时间: 2008-12-19 00:14
(二)、双手直拍反手正面打的其它强力技术
单手直拍反手正面攻防弧圈球时,由于手臂生理结构及功能所限,拍面前倾角度调节范围小,致使球拍盖不住来球,而且挥拍自由度也不佳,难以充分发力,因而其攻防弧圈球、特别是攻防加转弧圈球的效果不是很好。
而双手直拍反手正面打时,有辅手协助挥拍,其挥拍自由度优于单手直拍反手正面打,而且也可以发出更大的力量,以力量克服旋转。
与单手直拍反手反面打相比,双手直拍反手正面打还有如下特点:在高点期或上升期回击上旋或不转球时,由于球拍前倾有限,向上挥拍分量要少,否则回球容易高飞、出界。此时应以向右的挥拍分量为主,也即动作不应是以拉为主,由下向上的摩擦分量不能太多,而是以抹为主,以由左向右的侧旋摩擦分量为主;或者以撞击为主,也即采用攻球手法和弹打手法。
为了加大双手直拍反手正面打的力量,可以将转腰的力量充分利用起来;做准备动作时,根据情况主手手腕也可适当内收,触球瞬间,手腕外展,加大回球的暴发力。
双手直拍反手正面打的其它强力技术(以右手执拍者为例)简述如下:
1、双手直拍反手正面快抹
动作要领:两脚开立,右脚稍前或两脚大约平行,两膝微屈,身体稍左转,辅手带动主手引拍至身体左侧,重心移至左脚。击球时,左脚蹬地转腰,重心由左脚向右脚转移,辅手带动主手,加速由左向右,略向上向前(或略向下向前)挥拍,拍面前倾,在上升期或高点期,击球中上部,击球后迅速放松还原。本技术可以有效回击弧圈球。
2、高双手直拍反手正面盖打
动作要领:两脚开立,右脚稍前或两脚大约平行,两膝微屈,身体略左转,辅手带动主手引拍至身体左上,球拍高于头部或与头部同高,重心稍偏左脚。击球时,左脚蹬地转腰,重心由左脚向右脚转移,辅手带动主手,加速由左上,向右前下挥拍,拍面前倾,在上升期或高点期,击球中上部,盖打来球,击球后迅速放松还原。
3、双手直拍反手正面快带
动作要领:两脚开立,右脚稍前或两脚大约平行,两膝微屈,身体左转,辅手带动主手引拍至身体左侧,重心移至左脚。击球时,左脚蹬地转腰,重心由左脚向右脚转移,辅手带动主手,拍面前倾,主手手腕相对稳定,在上升期,借助来球力量,击球中上部,击球后迅速放松还原。
4、双手直拍反手正面弹击
动作要领:两脚开立,右脚稍前或两脚大约平行,两膝微屈,身体稍左转,辅手带动主手引拍至身体左侧,根据来球调节引拍高度,使球拍高于来球,重心移至左脚。击球时,左脚蹬地转腰,重心由左脚向右脚转移,辅手带动主手,拍面前倾,在来球高点期或上升期,主要靠辅手前臂及主手手腕伸展的力量,击球中上部,击球后迅速放松还原。
5、双手直拍反手正面攻打
动作要领:两脚开立,右脚稍前或两脚大约平行,两膝微屈,身体左转,辅手带动主手引拍至身体左侧腰部,重心移至左脚。击球时,左脚蹬地转腰,重心由左脚向右脚转移,辅手带动主手,拍面垂直或略前倾,在来球高点期,击球中部或中偏上部,击球后迅速放松还原。
6、双手直拍反手正面快拉
动作要领:两脚开立,右脚稍前或两脚大约平行,两膝微屈,身体左转,辅手带动主手引拍至身体左侧,重心移至左脚。击球时,左脚蹬地转腰,重心由左脚向右脚转移,辅手带动主手,拍面前倾,在来球下降前期或高点期,主要运用转腰、辅手前臂和主手手腕的力量,向前上方摩擦球中上部,击球后迅速放松还原。
7、双手直拍反手正面挑打
动作要领:来球时,右脚向前迈一步,伸向台下,身体前倾,辅手带动主手手臂迎前,球拍伸入台内,如果来球是下旋球,球拍稍后仰,接触球的中部偏下,多用摩擦;如果来球是上旋球,球拍稍前倾,接触球的中部偏上,多用撞击,在来球高点期,向右前上方发力回击来球,以辅手前臂和主手手腕发力为主,击球后迅速放松还原。(未完待续)
来源:飞萌乒乓网
作者: 飞萌 时间: 2008-12-19 00:15
由于双手直拍反手正面强力打与传统直拍反手正面推挡之间的转换不存在拍面的大幅度调整,主要只存在重心和挥拍轨迹的调整,所以此两组技术的转换的方便性,优于传统直拍反手正面推挡技术与直拍横打技术的转换,因为后两者的转换,不但主要存在重心和挥拍轨迹的调整,而且还存在拍面约180度角的大幅度调整。因此传统直拍反手正面推挡与双手直拍反手正面技术的兼容性比其与直拍横打的兼容性应该更好。
虽然乒乓球的节奏、速度比网球快,但乒乓球双手打与单手打进行转换还是可行的。我们选手,在打完一板球后,例如正手击球后,下一板是反手击球,还是正手击球,这需要大脑思维先做出一个判断,然后凭此判断做出下板击球的引拍动作和预备动作,而此引拍动作和预备动作是需要时间的,令此时间为t秒吧,那么在这t秒内,辅手是否可以同时动作而握持住主手前臂或离开主手前臂呢?笔者认为是可以的,也有笔者的初步实践为证。这里其实也涉及一个技术训练的熟练程度和打球意识中技术转换的条件反射深浅的问题,越熟越深,那么转换所需的准备时间就会越短,看似不可能,往往也成为可能。其实,这不是双手打和单手打转换行不行的问题,而是大脑意识对两者转换熟不熟和深不深的问题,只要大脑中有了两者转换又熟又深的意识,那么在t秒内辅手是完全可以握持住主手前臂或离开主手前臂,做好双手打或单手打的预备动作的。
笔者的乒乓球技术水平自我评估为业余中级,与重庆和深圳的业余高手通常有5-8分的差距。笔者的打法是王皓模式(反手全横打),但此前也曾两次短期实践过双手直拍反手正面打,总概而言,笔者在记分赛中使用双手直拍反手正面打的几率和成功率不是很高,但在多球训练和单球对练时其使用率和成功率则高很多。笔者有一个如下的经验判断:如果一项乒乓球新技术在多球训练和单球对练时,在快速移动步伐的情况下,其连续挥拍的频率、力量、速度、质量能达到实战指标要求,那么本新技术迟早是能平移入实战的,只是这需要较多的训练量,使本技术十分成熟,并深入意识深层。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双手直拍反手正面打在“解决单面直拍选手反手正面打对付大角度下旋球能力、攻击力及强相持能力弱的困境”方面是很有希望的,也即很有希望实现上述主要目。
而且,单面直拍打法如果还想在乒坛拥有较好的生存空间,实现与双面直拍打法携手并肩前进,那么对双手直拍反手正面打进行尝试,可以说是一个不得不做的选择,哪怕其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值得去做百分之百的努力。(未完待续)
来源:飞萌乒乓网
作者: 飞萌 时间: 2008-12-19 00:16
四、实现上述次要目的的可能性分析
由于,双手直拍反手反面打的拍面角度调节范围与单手直拍反手反面打(单手直拍横打)和单手横拍反手打基本相同,优于双手直拍反手正面打,其主手手臂状态也类似于单手直拍横打,优于双手直拍反手正面打,因而其可行性和功能也优于双手直拍反手正面打,只是双手直拍反手反面打的功能与单手直拍横打的功能重合度较大,显得有点“画蛇添足、多此一举”,但其做为双面直拍选手单手直拍横打的辅助技术还是很有必要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由许绍发、吴焕群、于冰撰写的《直拍反面进攻技术的可行性研究》一文中有如下内容:反面推挡的球速为9.46米/秒,正面推挡的球速为12米/秒。反面不如正面有利,……结论是:反面推挡不如正面推挡。
另外,吴敬平著的《乒乓球直板反胶打法训练》中,有如下内容:王皓……。但是他最大问题是中路,由于没有推挡以及握拍原因,中路的防守漏洞比横板还大。……用推挡防守时,防对方的前冲球比较好,可以借力,没有中路;防高吊球、轻拉和晃撇的球差,没有进攻能力。用反面防守时,不管什么球到中路都挺难防,……第一板防守能力差。
再看一下业余直拍界,为什么王皓模式(反手全横打)的打球者极少?笔者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反手反面防守技术不行,而要达到象王皓那样高超的反手反面拉球及上手能力是很难的,如此的选手在专业界就不多,更不用说业余界了。因此业余界的直拍打球者常常不得不凭持传统的反手正面推挡来进行防守。
直拍选手虽然拥有了直拍横打技术,但其单手反手反面防守技术依然是弱势。这也使得王皓模式的攻防不均衡,其整个反手技术体系缺乏厚度。而双手直拍反手反面打则有希望弥补其反手反面防守能力的不足。下面进一步对此展开论述:(未完待续)
来源:飞萌乒乓网
作者: 飞萌 时间: 2008-12-19 00:17
(一)、双手直拍反手反面推挡、快抹及弹打
由于双手更有利于球拍的稳定和短促加力,因而双手直拍反手反面推挡的稳定性和力量比单手直拍反手反面推挡更好,其直线和斜线变换极为方便和隐蔽,其回球可以弧线更低平,更急促,威胁性和杀伤力也更大。双手直拍反手反面推挡也是一个比较容易上手的技术,连续性和多回合性都很容易实现,而且双手直拍反手反面推挡与双手直拍反手反面快抹和双手直拍反手反面弹打相结合,也是一个可行而有效的技战术组合。
下面对双手直拍反手反面推挡、快抹及弹打(以右手执拍者为例)技术进行简介:
1、双手直拍反手反面挡球
动作要领:击球时,辅手带动主手前臂,与台面大约平行地伸向来球,拍面接近垂直或略前倾,在来球的上升期,借助来球的反弹力将球挡回。
2、双手直拍反手反面快推
动作要领:两脚开立,辅手带动主手向后引拍,辅手和主手大臂皆靠近身体,辅手和主手前臂皆大幅度屈收,球拍也靠近辅手前臂或大臂,拍面稍前倾。击球时,辅手带动主手快速前伸,并借助来球反弹力,在上升期击球中上部,触球瞬间主手拇指、食指用力,以利于发力。
3、双手直拍反手反面加力推
动作要领: 两脚开立,辅手带动主手前臂向后上方大幅度屈收,贴近身体,辅手、主手及球拍的位置稍高,球拍贴近辅手大臂,拍面稍前倾。击球时,根据来球调整好球拍角度,借助上身前探及腰髋微转的力量,辅手带动主手快速前伸,充分发力,在来球的高点期或上升后期,击球中上部,触球瞬间主手手腕、拇指、食指用力,加强发力。其特点是动作幅度较大,力量重,球速快。
4、双手直拍反手反面快抹
动作要领:引拍时,辅手带动主手前臂向左后引拍。击球时,左脚蹬地转腰,重心由左脚向右脚转移,辅手带动主手,加速由左向右,略向上向前或略向下向前挥拍,拍面前倾,在来球上升期或高点期,击球中上部,击球后迅速放松还原。本技术可以看成是“挡球+较弱的快带+较强的抹右侧旋”,其回击弧圈球和大力量攻球的效果都不错。
5、双手直拍反手反面弹打
动作要领:引拍时,辅手带动主手前臂向左后引拍,拍形前倾,在来球的上升后期或高点期击球,要充分利用腰部转动、辅手伸展及主手手腕伸展的力量,向前下方用力弹击来球,来球旋转越强,向下的力量越大。(未完待续)
来源:飞萌乒乓网
作者: 飞萌 时间: 2008-12-19 00:18
(二)、双手直拍反手反面打的其它技术
双手直拍反手反面打的动作模式有如下两种:
1、大动作模式:引拍及转体较大,辅手带动主手较充分地将球拍引向身体侧后方,挥拍击球时要充分利用转体及重心移动的力量,使辅手主手挥拍与转体和重心移动的力量形成较好的合力。挥拍击球结束时辅手前臂并没有充分打开,其与大臂仍保持曲形。本模式适用于双手直拍反手反面拉加转弧圈球和双手直拍反手反面拉前冲弧圈球。
而且,辅手由左下向右前上的发力较好、较易,特别有利于提供由下向上的挥拍分力,十分适宜拉加转弧圈球。但是辅手由左后向右前的横向(接近水平)的发力不好、不易,为此在拉前冲弧圈球和快撕球时要特别重视横向发力的要领,此时辅手肘部有一个充分前顶的动作,犹如武术中的肘击一样。
2、小动作模式:引拍动作较小,球拍一般引向靠近辅手大臂附近,转体不大,辅手前臂靠近辅手大臂,挥拍击球时主要凭持辅手大臂和前臂的伸展动作提供瞬时短距暴发力,辅手肘部没有前顶动作,挥拍结束时辅手前臂充分打开,与辅手大臂大约成一条直线。本模式适用于双手直拍反手反面弹击、快拨、盖打、快撕等技术。
双手直拍反手反面打是在单手直拍反手反面打的基础上,增加了辅手的协助挥拍,前者的特点在于更强调转腰及辅手的发力,通常其击球点更近身和滞后,对步伐和积极跑动的要求更高,其各技术及其动作要领本文不再详述。(未完待续)
来源:飞萌乒乓网
作者: 飞萌 时间: 2008-12-19 00:19
(三)、双手直拍正手正面打
双手直拍反手反面打直接与单手直拍正手正面打转换时,特别是转换到回接中路偏右手和右侧近身球时,时常有仓促感、回球质量也不高,为了使双手直拍反手反面打与单手直拍正手正面打转换的平稳,可以用双手直拍正手正面打做为前两者转换的过渡技术。此过渡技术具体有:双手直拍正手正面快拉、双手直拍正手正面快带、双手直拍正手正面快撕、双手直拍正手正面封挡、双手直拍正手正面弹击、双手直拍正手正面拉加转弧圈球……。双手直拍正手正面打适用于近身球,其上手也较容易。
笔者现在在与水平相当或高于笔者的球友单球对练(主要是上旋球和出台球)时,反手可以全部使用双手直拍反手反面推挡、双手直拍反手反面快抹和双手反手反面弹打等技术,而且失球率往往不多于对手。在记分赛时,笔者双手直拍反手反面打还很少,但根据笔者以前单手直拍横打时的练球与实战关系的演变经验,认为双手直拍反手反面打应该能够大量融合入记分赛等实战的,只是一种新技术要良好地融入原有的技战术体系中,不是短期、浅尝则可实现的。
综上所述,笔者现阶段认为双手直拍反手反面打在“丰富双面直拍选手的反手反面攻防技术体系,尤其是增强其反手反面防守能力”方面是很有希望的,也即很有希望实现上述次要目的。
当前乒乓球女子直拍选手的成绩及单手直拍横打技术的运用都不尽人意,由于双手直拍反手反面打可以弥补女选手单手直拍横打力量的不足,因此,女子直拍选手更需要学习网球选手,对双手直拍反手反面打等技术进行尝试。
而且,传统单手乒乓球运动主要是执拍手侧的身体得到大量锻炼,而身体另一侧的锻炼量则少得多,以至于一些专业乒乓球运动员身体畸形,而使用乒乓球双手打技术则可以增大身体另一侧的锻炼量,其更利于健身。因此,笔者认为主要以健身为目的的乒乓球业余选手,更应该积极练习和运用乒乓球双手打技术。(未完待续)
来源:飞萌乒乓网
作者: 飞萌 时间: 2008-12-19 00:20
五、后记
发明创新是一粒希望的种子,希望成真与希望破灭纠缠,然而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通常个人也难以走完对发明创新进行论证(证实和证伪)的漫长全程。而且笔者作为一个乒乓球业余人士,乒乓球知识、水平及条件有限,认识和看法也可能肤浅和偏颇,文章中的错误与疏漏在所难免,但本着对科学精神的崇尚和发扬,无论将来确定乒乓球双手打技术是有实用价值,还是没有实用价值,现在都应该对其进行深入实践和研究,对其进行“精确量化”,而这个工作非笔者个人所能完成,而是需要众多专业的、非专业的人士共同参与,最终给乒乓球双手打得出一个科学、客观和“精确量化”的结论。这也是笔者写作此文的目的吧,也意在抛砖引玉。
笔者也借本文在此呼吁,希望有更多人士参与对乒乓球双手打技术的探讨、研究和实践。正如鲁迅所说:“希望本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这就像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也只有走的人多了,才能更快地辨识歧途,寻找到好路。 (全文完)
来源:飞萌乒乓网
作者: 风刀霜剑 时间: 2008-12-19 10:09
此举很有创意。但我觉得乒乓球与网球不同,将网球的双手持拍引进到具有快速度、强旋转、近距离的高强度对抗中的乒乓球技术上难度不小。
作者: gong_chen 时间: 2008-12-19 11:45
很强的文章,不过个人感觉实践起来难度非常大啊,关键是反应速度
作者: 飞萌 时间: 2008-12-19 22:20
谢谢两位版主的关注!ffice:office" />
飞萌从2004年——2007年期间曾两次短期对乒乓球双手直拍反手正面打进行过实践,从2007年后即开始持续实践乒乓球双手直拍反手反面打。《乒乓球双手打--乒乓球技术网球化初探》》一文为飞萌于2008年11月12日完成,是对飞萌以前经验和发帖的一个总结性文件。
飞萌现在打乒乓球采用了如下的打球方式:
1、反手技术为:双手反B打为主,结合单手反B打,尽量多地使用双手反B打,除去发球,双手反B打占整个反手技术使用率的50%以上;
2、正手技术为:单手正A打为主,结合很少的双手正A打。
以下为了方便论述,令:
正手=正,反手=反,球拍正面=A或A面,球拍反面(背面)=B或B面,则直拍横打=直拍反B打,双手反手反面打=双手反B打……,另外将前述打球方式,简称为SFB-Z打球方式。
飞萌采用SFB-Z打球方式时,其表现比全单手打差,但也仅比全单手打差3-4分,而且SFB-Z打球方式战力还有上升的空间,依飞萌由反手正面推挡结合直拍横打向反手全直拍横打转化的经验来看,SFB-Z打球方式获得好的前景还是有希望的,但还应再给飞萌SFB-Z打球方式两、三年的实践时间来进行更客观、科学地评估和判断。
现在凭持双手反B推挡、双手反B快抹、双手反B弹打、双手反B快拨、双手反B搓球等技术,飞萌认为在近台相持,双反并不比单反同类技术弱势。双手反B打其主要差距在于连续地拉弧圈难度很大,比单手表现差得多。这点必须要有进一步的突破,双手反B打才能具有更好的发展空间,但这还需要一段较长时间的实践才能更客观地认识和展示它吧。
飞萌昨天(2008-12-5)又参加了群里的乒乓球活动,在训练和记分赛中,飞萌皆采用了SFB-Z打球方式,并与其中三位球友进行了记分赛:
1、X球友,双面直拍,弧圈结合快攻,反手技术为反A推挡结合直拍横打。大概一个多月前和他打过比赛,当时他输给了我,他大概比我差4/5分。本次进行5局记分赛,我以4:1胜他,但胜局比分比以前有缩小。
2、Y球友,单面直拍,左推右拉,我以前未与和他打过球。他先与一位球友进行记分赛,并取得胜利。而我与这位比赛输了的球友打球比较多,我俩水平相当,局分互有胜负。随后我与Y球友进行了4局记分赛,我以1:3输掉,但每局比分并不悬输,一局以10:12输掉,一局以9:11输掉。
3、Z球友,单面直拍,防守比较稳,以前单手和她打通常可以赢她,与之进行四局记分赛,我0:4输掉,每局比分相差不悬殊,按说她的技术水平没有Y球友高,输球的原因和双手打球比单手更累也有一些原因吧,连续高强度打球体力有点跟不上了。
记述上面这些,飞萌想说明的是:
现在双手反B打(大量)和双手正A打(少量)已经进入飞萌的实战(记分赛)体系中,其整体表现与飞萌的全单手打已经相差不大。也即飞萌乒乓球双手打实践已经取得初步成功。
飞萌分析其原因有如下几点:
1、接发球环节:飞萌双手反B接发球及正反手综合接发球的表现已经与飞萌全单手接发球的表现相当;而双手反B打在接发球环节取得突破,实际就可以说双手反B打进入实战就成功了一半。
而考察现在众多的单手直拍横打球友,事实上在接发球环节还必需凭持传统的反A技术(反手正面推挡、反手正面搓球)。在接发球环节也大量采用直拍横打技术的球友,据飞萌观察,在深渝两地业余乒乓球界是极少的。
2、由于双手反B搓球、双手反B推挡、双手反B弹打、双手反B快抹等技术防守的稳健性还不错,飞萌双手反B打的相持能力直追单手表现。
3、现在飞萌双手反B拉球技术也有进步。
因此,从目前来看,飞萌认为双手反B打在业余乒乓球界应该是有生存空间的。
另外,乒乓球双手打更利于身体左右双侧均衡锻炼,也更有益于健身。因此飞萌希望有更多的以健身为主要目的的业余乒乓球爱好者来支持和实践乒乓球双手打技术。
作者: tyfrj 时间: 2008-12-20 13:04
要是能象双抢老太婆那样左右开弓就更好了。
作者: 飞萌 时间: 2008-12-22 22:21
2008年12月21日,在深圳市一乒乓群组织的月赛中,飞萌用数码相机拍摄了一局比赛实战视频,飞萌技术上(包括正技术和反手技术)有什么问题,应该怎样改进,请大家批评指教。
本视频为飞萌与一深圳大学球友比赛的第一局,本局飞萌以11:13输掉,次局以6:11输掉。本深大球友左手直拍,传统的右推左拉打法,偶尔也用反手反面打吧。
飞萌与深大球友的比赛视频链接如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27 14:33:08编辑过]
作者: 飞萌 时间: 2008-12-27 14:35
发帖代码错误已经修改,视频已经可以正常显示了,自己顶一下!
作者: 长春居士 时间: 2009-2-24 14:37
好贴,受益匪浅。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a276307828 时间: 2009-2-26 12:00
谢谢楼主分享!学习了
作者: a276307828 时间: 2009-3-8 11:59
谢谢分享,学习了!顶一个,
作者: 亚特兰蒂斯 时间: 2010-2-22 23:52
飞萌同学不知道有没打过网球。。
我从小学二年级到高中毕业都是打乒乓的,大学四年到现在工作三年基本都是网球,偶尔也打打乒乓。大学里乒乓是学院前六,网球是院队的,业余里水平还不算太差。
经常在乒乓中不经意的使用网球动作,已经成为习惯了。
虽然我在网球中用的是双反,来球舒服也用单反舒展的抽几拍,找找费德勒的感觉
乒乓中使用网式打法,怎么也得是个横拍,而且得是单反,就算真要打双反,也是双手握拍而不是左手握在右手手臂上。
没有打击你的意思,但这个动作在我看来很可笑,左手撑在这里不适合发力,也起不到支撑的作用,随挥更不自然。
我理解中的网式打法,一种可以是退到中远台,用平击或略带上旋的球相持,正胶是最合适的,这个是网球的桌上打法了;
另一种是正手用纳达尔的暴力旋转式打法,反手用费德勒的优雅反拍。
总之,网式打法只能供网球爱好者在乒乓桌上尽情yy。。
作者: lgc9802 时间: 2010-2-24 09:14
有创意!但不能用在实战中,改正动作或动作定型有用,能起到让球员学会腰腿发力,打球时非持拍手的作用也是很大的,不能两手放在一起,我看网球也不是一直两手放一起的,发力时还是单手为主,想象下博尔特跑100米如果手不协调摆动能跑过其他人吗?乒乓球移动不快能接到球?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