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试打的传统碳中王底板,经过前段时间的试打、试配,正手配DIY的GP3海绵+802-1正胶胶皮(红),反手配霸道2046套胶(黑),用起来除觉得正手近台攻球速度稍慢外,其他并没有什么不适,出球的线路也很正常,没有什么怪异之处。 本人的主要打法是发球抢攻、搓攻、正反手的快拨、正手的小弧圈、反手的弹打以及中远台的两面削、两面对拉、对打、放高球等,平时主要是靠正手的一板大力量的攻球和速度主动进攻得分取胜的,主动上不了手就退守,靠对手的失误或反击得分。现在攻球的力量和以前一样,但球速却由于碳中王的拉和打球时易产生弹性变形的特点,稍变慢了些,使得平时打球的取胜难度有所加大,随之胜率也随之下降了一些。难道就这样放弃该板的使用?一想太可惜了吧!是否继续换胶皮海绵试打?渺茫啊,传统碳中王击球速度稍慢几乎是所有试打者的结论! 这两天很郁闷,郁闷中突然想到碳中王底板的击球速度稍慢、感觉力量不足的问题,换胶皮?从红双喜的561、562、龙影,蝴蝶的IMPARTIAL,TSP的MD,爱博悍马,729的802、802-1,几乎所有正胶都试打过了才选定802-1的,还有什么可换的?多尼克的正胶王以前在别的硬底板是试打过,由于该套胶的海绵较厚,攻球击不到底板,速度也不是很快,若配碳中王,肯定不行!换海绵?进口海绵、国产海绵从1.8、1.9、2.0、2.1、2.2mm的都试过了,使用厚海绵对拉球、增加球的旋转有好处,对攻球、特别是近台快攻速度上不去啊,不是都试过了才选1.8和1.9mm的日本海绵作为主打海绵吗?难道还要找1.8mm的德国海绵试一试?凭现在的我,去不了德国啊,那不是天方夜谭吗?别白日做梦了,现实点,还是从本地能找到的海绵、胶皮考虑吧! 在击球力量相同的条件下,怎样才能使球在击中底板后获得比原来更快的反弹速度(即:击出球的速度)呢?底板、海绵和胶皮的变化对球的反弹速度都有影响,在底板不变的情况下,只有海绵和胶皮了,海绵向加厚方向试是肯定不行了,为什么不向薄的方向试一下?海绵薄了球更容易击中底板,等于加大了底板对球的反作用力直接对球加速,球速必然加快无疑,这是有理论依据的啊!何不试一试? 奇想的突发,使我的郁闷烟消云散,精神焕发,马上我翻箱倒柜,找到一块小球时代本人打直拍时使用的1.5mm的日本海绵,上面贴着一块黑色的友谊563生胶,“好东西啊,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我兴奋得叫了起来,生胶的出球速度不是比正胶快吗?正好一试,不行再换胶皮吧! 撕开碳中王上的802-1,贴上原来自己DIY的563生胶,胶皮是小了一些,其他没问题,胶皮也没有老化。颠了一下球,手感、旋转、拍子的震动与原来使用802-1差不多,就等着晚上的试打吧! 晚上8点没到就兴致勃勃地赶到了最常去的球馆,不凑巧今晚有接待任务,已经包场了。没办法,马上掉头就走,说来也巧,正在取摩托车的时候,遇上一拉弧圈水平较高的球友,与他赶去另外一家球馆。 8点10分,另一球馆因今天天气突然转冷(比昨天降了10度)加上阴雨,灯还没开完,我两选定了一张球桌开打了。 开始我练正手攻,他推挡,我感觉手感还不错,与使用802-1差不多,击球的动作差别不大球就能准确击到对方桌上,请打时感觉球速有所加快,发力时球不仅速明显加快、而且下沉,对方十有八九回球下网,这正是我想要的效果啊!15分钟过后开始脱衣服裤子了,改练反手拉球,感觉与原来一样不在多说。
约打了30分钟,对方拉弧圈攻我两面拨、挡,这时奇迹发生了,正手生胶挡回去的球怪异且不用说,这在意料之中,我反手挡回去的球对方第二板或第三板就出现了很多拉出界、拉空或球打中拍边的现象,几分钟过后我还以为是对方今天的感觉不好才出现的失误,还提醒对方认真点,不要浪费时间。可是对方的回答令我感到意外:“不是我不认真,而是你的球过来有点怪,有时飘,有时向上冲才造成我的失误的”。当真?我开始持怀疑态度,马上换了另一支拍子——碳锤底板+802-1+精品729试打,果然对手的拉球的技术恢复正常了,失误率马上降低,不像换拍前那样让人大跌眼镜了。证实了这一事实后,我们仔细地观察了回球的特点:有点飘,而且不像长胶那样靠借力过去后“不走”,它落台后还是一个劲的往前冲、带点上旋、速度也很快,因此,使人不容易感觉到它的飘逸(不像长胶那样容易背察觉),所以对方才出现了前面所说的过多的失误。 得出这样的结论后,自然很高兴,后来又继续与他练了近台两面攻、中远台的削球与对攻,感觉都不错,特别是正手的生胶削过去的球速度、高度、旋转变化都比802-1要“贼”,对方比较难受。 10点我的练习对手累了,我叫另外一桌的球友过来又练了30分钟,他拉弧圈时,同样证实了我的反手挡回去的球有前面所说的怪现象,这个怪现象的出现也引起了在场的球友热烈讨论,说什么的有,不明真相的还以为我换了什么“新式武器”呢。 高兴了一个晚上的我,哪还有什么时间陪他们讨论、研究?开着五羊本田摩托,加大油门,顶着寒风细雨赶着回家,尽快把这个意外、惊人的发现告诉精英网的广大网友们:碳中王的弹性变形有这样的特效,其他弹性变形较大的拍子也会有,喜欢DIY胶皮和拍子的网友不妨一试! 夜即将过去,新的一天就要来临,是这个惊人的意外发现,使我兴奋不已,久久不能入睡,因为一个人一辈子有一个独特新的发现或发明是多么的不容易,真希望大家早点能分享,也希望每一个喜欢DIY器材的网友都有一个新的发现,这对乒乓器材的生产厂家、乒乓球爱好者、乒乓运动业余水平的提高将起到一定的推波助澜作用! 本文只当抛砖引玉,希望更多的器材的新秘密被广大乒乓爱好者发现,增加国人的乒乓乐趣!
2009年1月7日晚 |
有时间试一下。
精神可嘉.....
碳中王本来就有可变形性的啊~
太佩服楼主的DIY精神了!
谢谢夸奖,只是亲身经历,真实照写罢了。
颗粒胶打法很少见了……
是啊,最传统的打法,不好学,快失传了,难怪现在的中超赛,要求每个队都必须至少有一个颗粒胶队员
那是介绍整个“发现”的过程与感受,虽然简单,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有的,主要是介绍一种思路,目的是“抛砖引玉”啊!
听楼上的口气,类似发现一定不少咯,也写来让我们长见识,期待着。
谢谢夸奖,只是亲身经历,真实照写罢了。
看看
没打过碳中王
看来还是薄海绵配硬板容易来共鸣?
那软而厚的正胶海绵,该配什么板子好尼?
欢迎楼主继续diy哈哈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