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刚看到的,感觉讲的不错所以拿上来给大家分享一下.
我打个比喻: 你把一个重物,丢到弹簧床,重物会先往下沉,在下沉的过程储蓄能量,然后靠反作用力弹回来. 你再把此重物丢到坚硬的书桌上,是不是沉不下去 也弹不回来.
你現在的腿就像是书桌一般僵硬沒了彈性,在重量下沉的过程就已经在抵抗,沉不下去 无法储蓄能量,也就没办法产生反作用力,弹跳起来当然吃力.身体没蹬迎 就必须靠手主动去接近球,你的大臂之所以永远控制不住,跟这个有很大的关系.
另外, 就算你重量有效下沉了,可是却没主动蹬迎,脚一等球僵在那,那么那股反作用力本来应该立刻作用的,却被你自己压抑住
当然看起来就不够轻盈而笨重,力量少了一半.
重量落到右脚 接着再靠反作用蹬回来是同一个拍子的节奏,而不是分解成独立的两拍 独立的两个动作. 这点非常重要且关键. 就好比跳绳,下去起来是连续节奏,而不是先蹲着再使力上跳,少了重量的反作用力與膝蓋的彈性 跳起繩來絕對是很吃力的.
腿的部份你要每天自己苦练 Z 字型要做确实(从侧面看 脚掌,小腿,大腿呈现Z字型) , 秘诀在于 松-紧-松的节奏. 脚掌以上要整个放松下来 把重量沉到前脚掌,靠前脚掌押住地面(公交车煞车时用脚掌去顶住身体不要往前倒的感觉) 让脚掌对地面产生反作用力. 重量沉60KG,反作用力就有60KG. 如果你大腿 膝盖提早用力先撑住重量,那么 重量沉到脚掌只有20KG 反作用力也只有20KG. 这是用物理方式来形容.
另外,引拍时脚要稍退 髖腰右转,但膝蓋还是要含着 使膝蓋-小腿形成内八字,这样才能使小腿做好Z字型充分發揮側蹬的力量. 你的重心要避免后座停在屁股上. 萧教练说 小腿跟脚掌的角度一定要小于90度 小腿前倾越多越好. 再来就是节奏, 腿弯下去再弹回来是一拍. 而不是重心压到右腿后 等球来才蹬腿.要主动蹬,让身体迎前 主动接近球了才出手. 手要等脚先蹬 但脚不能等球. 在蹬腿使身体迎向球时 要使大臂保持住 都不动 当他是断了就对了. 只要蹬-迎 做好了 身体含住球 大臂放松不动自然就会打到球 打到球时 小臂順勢内收 这样就完成了整个击球动作.
重心压到右腿的时机也很重要,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要跟着球落台的节奏,早了腿僵在那必须等球来,反作用力发挥不好,晚了就没办法到位,匆促出手.
仔细多看几遍,会有收获的.
那我为什么朴正手那么差啊?指点一下
天天喝还算少啊
再说你老开小毛驴,为了你的安全我基本不敬你酒的.
恩,值得分享~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