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标题: [原创]正手直攻球与正手拉攻球的区别! [打印本页]

作者: ddsdcr    时间: 2009-2-22 12:37
标题: [原创]正手直攻球与正手拉攻球的区别!

先看一段话::“当前‘纯击打’的正、反手攻只是在基本功训练时才必须用得到,实战中传统的‘攻打’技术早已被拉攻技朮基本取代了”!

 

上面这段话是一位高手说的。

 

我们在初学正手攻球的时候,开始是以撞击为主,也就是‘纯击打’。当我们正手攻球熟练后,能够对攻3、50个球后,就应该加力打了。但是,加力打往往会将球打出台。正面撞击的速度大了,球速快了,球就容易出台。

 

那怎么办呢?上面那位高人告诉了我们:“拉攻”!

 

什么是“拉攻”?就是带有摩擦感觉的正手攻球,不是‘纯击打’式的正手攻球。

 

为什么提出这个问题呢?因为有的人对正手攻球的转腰、挥拍高度的看法是不一致的。

 

有人说正手攻球的转腰幅度要大一些、挥拍到眉心附近。有人提出相反的观点,认为近台转腰无法太大,挥拍的位置依势而定,触球后,挥拍只是顺势而为,不必过于追求挥拍结束点的位置。还有人认为,正手攻球,球怕撞击球,如果挥拍到眉心,势必力量很大,会将球打到台外面。

 

其实,大家的观点都有道理。只是站在不同方面,从不同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的。

 

初学者,开始练习正手攻球时,挥拍速度慢,教练要求挥拍到位(挥拍到眉心),转腰要明显,这是为了保证初学者的动作做的充分些,做的能够到位些,为以后的技术进阶打下良好的基础。当正手攻球的动作熟练后,需要加力了,这时的正手攻球动作幅度就自然减小了。而当你要加入摩擦,逐步过渡到学习弧圈球技术时,就会发现,你的动作幅度又大了起来。

 

这就是辩证法中说的否定之否定理论。

 

我们看教练在与学员正手对攻练习时候,挥拍和转腰的幅度并不是很大,一方面可能是为了保证回球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也是教练用的是‘纯击打’式攻球,回球尽量不带摩擦(特别是直板握拍的教练,握拍使拍头朝下,如果加入摩擦,容易带有侧旋),以使学员能够更加容易回球。

 

我在练球的时候,大家也说挥拍的动作不大(当然,不是教练的那种动作不大)。当时,自己觉得身体的协调性不错,转腰也可以,击球的动作也稳定呀。对此,百思不得其解。

 

有人提出,应该像下面的动画那样挥拍、转腰: (, 下载次数: 0)


 

自从大家提出我的正手攻球的问题后,我就注意研究、刻意改进!但我的实践结果表明:正手攻球的动作不能太大,特别是在近台。如果退台,就可以把动作做的稍微充分一些、明显一些!

 

还有,我看我们这的教练的正手攻球动作也是收臂、转腰、重心转移不明显,动作都很小!难道说教练们也不懂?!他们是出来混饭吃的?!

 

我认为,近台的正手攻球如果把动作(当然,也包括转腰和重心转移动作)做的十分充分或者说是夸张,结果只有两个:一是把球打飞了;二是动作就要慢,是碰球或者说是挡球,击球时机晚。

 

不过,对上面的那个动画(包括其它一些攻球动作比较大的动画),我也一直在琢磨,为什么他们可以把动作做的那么充分呢?是因为他们很小的时候受过专业训练?!是因为他们是专业(有的是国家队的)运动员?!是因为我的身体素质差(岁数大了、骨骼的柔韧性不好)?!我想,可能有这方面的因素!

 

另外,是不是还有别的原因呢?我尝试稍微退台练正手攻球,觉得还是可以把正手攻球的动作打的更大一些,但还是达不到动画里的标准。

 

使我恍然大悟的是下面的三件事:

 

1、一天,我在练习正手攻球的时候,我加入了一些摩擦成分,动作立刻就便得大一些了!我恍然大悟:原来,那些动作比较大的动画,其运动员都是在攻球的时候,有摩擦的成分在里面!

 

2、我看到了那位高手说:“当前‘纯击打’的正、反手攻只是在基本功训练时才必须用得到,实战中传统的‘攻打’技术早已被拉攻技朮基本取代了”!拉攻技朮的“拉”的含义,想必大家都知道,就是摩擦,它不是直接撞击,它不是直攻球!专业运动员早就知道“传统的‘攻打’技术早已被拉攻技朮基本取代了”,所以,他们就把正手攻球的动作做成了正手拉攻球,而不是直攻球!这是他们自然而然的习惯动作!

 

3、由此我还想到,在开始教孩子正手攻球的时候,我经常提醒她:要多撞击,要减少摩擦。因为孩子在初学正手攻球的动作里加入了摩擦的成分(初学正手攻球,是不应该有太明显的摩擦的)。所以,别人看到她的动作比我的动作大。

 

上述三个方面都说明,正手攻球的动作里,加入摩擦成分,就会把动作做的更充分一些!

 

什么原理?1、因为摩擦使撞击球的力量减少了,球速慢了,球不往前走,那么就可以把动作做的大一些!2、摩擦时的拍型是前倾的,是压拍型的,如果不比直攻球多向上挥拍,球就会下网!

 

当然,直拍与横拍,挥拍手的高度相同,拍头的高度也是不同的。这是握拍使然!这一点,大家也应注意。所以,不可盲目模仿!

 

啰啰嗦嗦的说了半天,不知您看明白了没有?发此帖的目的,是与初学者来共同探讨、交流一下,并提醒自己在以后的练习中加以注意。

 

如果您觉得我的观点不对,您别客气,就拍我吧。因为,我不是高手!


作者: liuzongang    时间: 2009-2-22 16:16
将自身切实体会拿出来跟大家探讨,加精鼓励一下。只是动画我这边怎么不动呢?
作者: ddsdcr    时间: 2009-2-22 21:14
QUOTE:
以下是引用liuzongang在2009-2-22 16:16:00的发言:
将自身切实体会拿出来跟大家探讨,加精鼓励一下。只是动画我这边怎么不动呢?

谢谢liuzongang版主鼓励!

动画不动?可能是网速的问题,可改日再看。


作者: 一台收音机    时间: 2009-2-24 15:53
精辟
作者: 惹尘    时间: 2009-2-24 21:58
打与摩的区别
作者: 风刀霜剑    时间: 2009-2-25 14:13
好贴,受益匪浅。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a276307828    时间: 2009-3-10 13:36
好东东,一定要支持,收藏备用
作者: davidwang888    时间: 2009-3-10 13:47
不错,楼主的研究精神值得学习。 近日我也有这样的感觉,与球友练近台快攻多了,比赛水平却下降了,原因就是老是小力量直攻给对方,自己却少了摩擦与制造弧线的意识。 所以说练球时大家都要活练,不能死练。
作者: 业余中的业余    时间: 2009-3-26 15:26
标题: 求黄(标)的斯蒂克cl,直板。-->kyclawyer转移
看帖是学习,回帖是美德,好贴就要顶!
作者: jiaygxj    时间: 2009-4-3 00:01
楼主辛苦了,谢谢分享!
作者: D1X2Z3    时间: 2009-4-5 14:58
 谢分享
作者: tian203xy    时间: 2009-4-5 18:34
楼主辛苦了,谢谢分享!
作者: bullet    时间: 2009-4-8 01:33
楼主辛苦了,谢谢分享!
作者: 小洋人    时间: 2009-4-8 09:23
打磨结合,就是所谓的拉攻吧?
作者: 小楼夜雨    时间: 2009-4-9 10:56
看帖是学习,回帖是美德,好贴就要顶!
作者: 阿甘医生    时间: 2009-4-22 09:22
好贴,受益匪浅。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lwxfriend    时间: 2009-4-22 09:43
好贴,我以后练习正手的时候,也适当后退半步,改直击为拉攻,把动作变大一点,让身体感觉更有节奏一些。
作者: 兰生幽谷    时间: 2009-4-22 10:35
精辟。
作者: a276307828    时间: 2009-4-22 12:19
楼主辛苦了,谢谢分享!
作者: txp1224    时间: 2009-5-8 16:26

作者: zhuhua7777    时间: 2009-8-26 14:05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liyulin1018    时间: 2009-10-26 22:35
精英有这么好的写手,当然人气火爆!
作者: zyu63217    时间: 2009-10-27 04:33
谢谢楼主分享自己的体会,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作者: 1_8li    时间: 2010-1-2 23:29
看帖是学习,回帖是美德,好贴就要顶!
作者: 江南左派    时间: 2010-1-2 23:45
正手攻球有两种方法:1,转腰挥拍;2,转腰收拍。
作者: 快乐的老帅哥    时间: 2010-1-4 16:05
学习了
作者: 庄周迷蝶    时间: 2010-1-4 16:28

不赞成这个看法。动作大是因为离台远了,需要主动发力才能打出速度,不是磨擦的原因。

最关键的地方是这样的攻球是加速撞击的,需要一个发力的空间,才需要这么大的动作。


作者: hezq1971    时间: 2010-1-4 17:28
跟我练球的感觉完全一样。我开始练球时,因为个人爱好和实际情况更多的是练拉球。近来这几年我想好好练习一下正手攻球。本来我想练的是楼主所说的那种“直攻球”,觉得这样的是纯粹的攻球,动作最正确。但是受条件限制,主要是对手不合适,总是回球不到位,后来我自己摸索着,就逐渐练成了楼主所说的“拉攻球”。“拉攻球”容错性好性,能跟更多人练起来,但是要注意尽量不要慢慢练成拉的成分多,而要保持较多的击打成分。
作者: zyu63217    时间: 2010-1-5 04:07
这个我也喜欢,支持一下!
作者: Daniel★王    时间: 2010-3-26 10:33
很有技术含量的帖子,必须顶!
作者: 愿望树    时间: 2010-3-29 12:09
不错不错,赞一个!
作者: lijun0509    时间: 2010-4-3 23:21
  强烈支持楼主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高手中低手    时间: 2010-4-4 09:41
好贴,受益匪浅。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我不是我    时间: 2010-4-4 13:56
好贴,受益匪浅。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13597031198    时间: 2010-5-8 02:44
楼主介绍得很具体,学习了,谢谢!
作者: zyu63217    时间: 2010-5-8 05:39
好贴,受益匪浅。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小洋人    时间: 2010-5-8 11:14
  强烈支持楼主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金鱼来了    时间: 2010-5-9 22:33
充电了
作者: wangxudong    时间: 2010-5-10 06:33
楼主介绍得很具体,学习了,谢谢!
作者: prozone    时间: 2010-5-10 10:44
精英有这样的好写手,自然人气火爆!
作者: play4win    时间: 2010-5-11 08:40
很好的分享,谢谢了!
作者: shilei9898    时间: 2010-7-8 22:48

楼主还要清理一下思路!

说的不尽然。


作者: lqc002    时间: 2010-7-10 00:03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YU82836149    时间: 2010-7-13 09:44
好贴,受益匪浅。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津城    时间: 2010-7-13 15:21
好贴,受益匪浅。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cxf369    时间: 2010-7-29 00:46
看了楼主的帖很受启发,同时又看了孔令辉与柳承敏的正手攻图片.本人学横拍球友评价动作还算较标准.就是大力发不出也不敢发大力怕动作变形没球了.可能与直攻球有关.下一步过渡到拉攻球看能否把力量打出来.请球友给点建议.
作者: 汲深泉    时间: 2010-8-18 14:38
不错
作者: hefeijimmy    时间: 2010-8-18 16:04

好!

我最近也在琢磨,为啥我的动作很难到位呢?

自己徒手练习时做的很好,

正式打球就做不到位呢

谢谢楼主的分析!


作者: jkklyy    时间: 2010-8-19 15:50
[em1002]楼主辛苦了!
作者: chenxt0514    时间: 2010-8-19 16:45
这个我也喜欢,支持一下!
作者: vanping    时间: 2010-8-24 21:15

直攻块,拉攻转。


作者: 1_8li    时间: 2010-8-24 22:19
好贴,受益匪浅。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飘移的云儿    时间: 2010-8-26 11:22
讲得很有道理
作者: 辛乓    时间: 2010-9-1 16:03
精英有这么好的写手,当然人气火爆!
作者: 湖边杨柳    时间: 2010-12-18 11:22
我在正手攻球时,总感觉球速慢,力量弱,是因为有磨擦的成分在里边吗?但我没有感觉到球的旋转啊?请各位高手请给我分析一下好吗?多谢啦...........
作者: 新君    时间: 2011-3-28 16:32
看帖是学习,回帖是美德,好贴就要顶!
作者: 激流冲浪    时间: 2011-3-29 10:10
鼓励
作者: binwu524    时间: 2011-3-29 19:39
看帖是学习,回帖是美德,好贴就要顶! 
作者: 江南左派    时间: 2011-6-12 00:46
  强烈支持楼主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sjw135246    时间: 2011-6-12 08:52

线性分析


作者: 春雨江南    时间: 2011-6-12 09:05
  强烈支持楼主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bruce2006    时间: 2011-6-23 18:54
kan!
作者: gtz456    时间: 2011-8-27 18:10
不错不错,赞一个!
作者: 边城老盾    时间: 2011-8-28 19:25
楼主分析的很有道理。
作者: stone610215    时间: 2011-8-31 10:14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池中物    时间: 2011-8-31 11:26

这个问题我也一直有在问为什么的,今天终于知道原因了,太感谢了!

我打球的一直有个问题,只有打击,没有摩擦。这样球的威力就小了很多。

一直找不到感觉,明天可以去试一下了。


作者: 百合诗经    时间: 2011-8-31 12:07

如果发力和还原够快,即使近台也是可以打大幅度动作的。

个人认为攻球时还是应该尽量避免摩擦,当你练球时能用百分百撞击把球打过去的时候,比赛时加百分之15到20的摩擦就会有很好的弧线而且很冲了


作者: pingpangxing    时间: 2011-8-31 13:19
不错不错,赞一个!
作者: ka061    时间: 2011-9-7 10:58
 说的很好,很有指导意义
作者: 酷爱乒乓01    时间: 2011-11-7 13:18
谢谢楼主,好帖帮顶。
作者: 猛气轩举    时间: 2011-11-8 07:39

所谓的纯击打,就是球拍及挥拍轨迹相对来球的轨迹接近垂直。在击球中加入摩擦只有两种手段,一个是改变球拍对于来球的角度,另一个是改变挥拍轨迹对于来球的角度。据说,在击球中,乒乓球在球拍上停留的时间只有千分之一秒,所以,击球动作的大小与是否加入摩擦没有必然关系。


作者: 猛气轩举    时间: 2011-11-8 07:41
  强烈支持28楼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黑色布朗    时间: 2011-11-9 10:55
不错不错,赞一个!
作者: wc15187    时间: 2011-11-11 23:03

学习了。谢谢


作者: zql2303    时间: 2011-11-12 00:33
不错不错,赞一个!
作者: 猛气轩举    时间: 2011-11-12 05:41

憋了好几天了,实在是憋不住了。我认为,楼主为了将攻球动作做到位而在攻球中加入摩擦的做法不妥,那样做尽管貌似动作规范,但那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正手攻了,那种所谓的拉攻是需要下功夫改正的孤僻动作。那样练球的结果将导致永远不会撞击来球,永远的发不出力了。楼主所遇到的问题是所有初学者都会遇到的,动作不到位的根本原因是“击球时机偏晚”是来球顶拍所致。迎前击球是乒乓球运动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将来在学习拉弧圈等高级动作的时候就抓不住球了。学习乒乓球需要动脑子,不能人云亦云。


作者: 猛气轩举    时间: 2011-11-12 05:46
  坚决不同意楼主观点,砸你鸡蛋,让你长记性!
作者: chenxich    时间: 2011-11-14 12:18
标题: [求助] 请问如何解决反手推直线容易出界的问题
  强烈支持楼主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chenxich    时间: 2011-11-14 12:19
标题: [求助] 请问如何解决反手推直线容易出界的问题
谢谢分享,俺最近也在琢磨打的同时增加摩擦,现学现用,太好了
作者: 山东小乒    时间: 2011-11-16 09:11
楼主有这么深的体会,绝对算是业余里的高手了!谢谢您的好文章!
作者: guo310310    时间: 2011-11-16 10:02
楼主写的很专业,一定是高手了。
作者: xjwzhz521    时间: 2011-11-16 10:52

打与磨的结合!


作者: 人球和一    时间: 2011-12-25 05:20
楼主写的很3专业,一定是高手了。
作者: 琛    时间: 2012-8-13 13:53
很有技术含量的帖子,必须顶!
作者: 长风大侠呆呆    时间: 2013-3-19 22:24
顶                
作者: 青皮楞    时间: 2014-3-21 21:38
好东西,学习啦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