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弧圈球问世发以来,无论在速度、旋转和力量方面,还是在球拍的改革方面都有尺人的发展,对削球打法威胁甚大,削球打法在国内外选手中大大减少,尤其是在男子选手中,削球打法难于显示出优越性。但是在乒坛百花世界中,削球打法一直充满着活力。从陈新华的成功,到李根相、王浩如的顽强抗争,说明了这朵奇葩是有着顽强生命力的。43界世乒赛中,丁松的成功表演,给了人们一个启示,削球打法同样有出路有奔头,一样能取得好成绩。
本文试图通过对削球打法典型战例的技战术统计分析,指出现阶段削球打法的优劣及今后发展方向,为削球打法再攀高峰献计献策。
一、 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以我国优秀削球运动员王浩、丁松和瑞典运动员瓦尔德国内尔、卡尔松、佩尔森为研究对象。彩实况录像进行技战术统计和实战观察方法,统计内容:42届世乒赛马王浩-卡尔松、瓦尔德内尔的比赛各3局;43界世乒赛丁松-卡尔松、佩尔森的比赛各3局。在录像统计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建议。
二、 分析与研究
1、 对双方前4板球的技术分析 前4板球是指双方各击两次球,对发球方是发抢;拆毁球方是接、防。对于削球打法,前4板球尤为重要,处理好了就可在相持阶段中占主动。
内 容 | 42届 | 42届 | 43届 | 43届 | ||||
王浩-卡尔松 | 王浩-瓦尔德尔 | 丁松-卡尔松 | 丁松-佩尔森 | |||||
得分 | 失分 | 得分 | 失分 | 得分 | 失分 | 得分 | 失分 | |
发球 | 4 | 1 | 12 | 11 | 2 | |||
发球抢攻 | 5 | 3 | 5 | 2 | 6 | 2 | 1 | |
接球抢攻 | 1 | 2 | 3 | 3 | 8 | |||
接发球 | 2 | 7 | 1 | 3 | 5 | |||
接球抢攻 | 2 | 4 | 1 | |||||
接球被攻 | 5 | 5 | 5 | 7 | 1 | 8 | 6 | |
总计 | 15 | 12 | 11 | 19 | 19 | 9 | 25 | 23 |
由表1看出,王浩对卡尔松的比赛中,前4板球占有优秀。总得失分为15:12。王浩对卡尔松的比赛中,前4板球占有优势。总得失分为11:19。瓦尔德内尔公发球、发抢二项就胜王浩14分,再加上被抢后勉强削过去又被冲死的球9分,失败是必然的。43届世乒赛丁松对卡尔松比赛的前4板球得失分为19:9,丁松仅发球、发抢二项就得18分,这就为大胜奠定了基础。丁松对佩尔森比赛的前4板球得失分为25:23。这个比分可说是势均力敌。从前面板球的争夺就可看出比赛的激烈程度。
王浩的发球给对方造成的威胁小,他很少发长球,对方在接发球方面没有顾虑,相持阶段中王浩经常处于被动。相反,丁松的发球放置变化大,以长球为主,对方回球质量稍差,就不失时机的抢攻在先。正是因为丁松有过硬的发球和抢攻技术,所以在与弧圈球选手的对抗中毫不逊色,积极主动地利用旋转、落点变化回接对方发球,使丁松在转入相持战之后,并不被动。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