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标题: 直拍反手推挡实战中的改进之我见(亮亮版) [打印本页]

作者: 亮亮    时间: 2004-7-5 16:37
标题: 直拍反手推挡实战中的改进之我见(亮亮版)
我本人学球以来一直是喜欢使用横板,出于以下几点开始学习直拍打法:1.为了能在比赛中熟悉和战胜直拍选手,而别人不一定会告诉你弱点所在,所以最好先亲自体会了解直拍的长处和弱点,再加以利用。(我练过反胶,生胶和长胶,都达到一定技术并拿过成绩)2.为了练习步法。因为使用直拍时,跑动范围很大,对使用横板打球时的步法很有帮助。3.为了让脑筋更灵活。因为使用直拍比赛时,比使用横拍时,更要用脑筋,否则很难赢得比赛的,尤其是水平接近的直横拍之间的比赛,直拍总是赢得要苦些。4.我以前试过直拍横打,由于本来就是横板,直拍反手拉球不成问题,但由于反手能拉,可侧可不侧的球就不侧了,渐渐地人就有了惰性,就少了霸气,直拍的味道就淡了许多。另外由于拍子重了,灵巧性也差多了,所以还是改回单面。 我通常使用横拍与一些直拍对手比赛时,只要相持开了,不需要板板发力,只要保证弧圈稳定性好,弧线略低且长,连续压反手,有机会再发力。压反手时角度稍微好些,对方即使强行侧身,过来的质量也高不了,这时加力或减力撇或钩他正手,就能很“轻松”的把对方拿下,他要是不冒险就会被我活活“憋死”在反手位,谁让他直拍反手不如我横板发手好发力呢?可是,在我使用直拍时,我的朋友们(几乎都是横板两面拉)也都会了这招,把我给“憋”了个半死,虽然靠发抢和靠抓住横板弱点及经验还能打个差不多,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于是我开始“研究”“对策”。 我相信宏观上讲,只要单面直拍反手不吃亏,正手和小球沾便宜就能有提高发展。 通过总结快推 加力推和弹击以及侧推的优缺点,我“研究”结果暂时就叫“推弹”吧,用来专门对付弧圈球。“推弹”特点:站位中近台,力量大,球速快,线路长,落点变化灵活。遇到对方质量略差的回球,一定要坚决,必须有把对方推到中远台的信心,虽然有一定风险,但作为你既然选择直拍就必须这么打。因为我很在意和重视心理因素。 具体是改变以前的常见的普通反手推球发力方法,以达到加快了回球速度和力量,又保证稳定性,我在推球动作上作如下调整:1.增大“引肩”幅度从而增加腰腹肩的辅助发力,使回球力量加大,但又不失稳定。2.前臂略微增加外展,前臂延长线与推球方向较为一致,目的是也为了回球力量加大且稳定。3.击球前瞬间手腕稍加些弹击动作,注意与弹击的区别:手腕的屈腕不易太多,手腕也不要放松,否则会影响回球稳定性和对球的作用力,触球瞬间要用中指顶一下拍子,可以延长球的弧线和加大力量。4.击球点应位于右胸前适当位置。击球时机应掌握在上升后期即高点前期,发力向前,如果你推出界,很大可能是因为击球时机过晚,球的弧线作了怪,可以通过赶前点的办法调整。在拍型确定以后,整体发力应尽量通过球心,这样回去的球弧线低平长且下沉快,如对方挡则易下网,如发力拉回来的球弧线通常较高,可提前准备用正手加力攻打。5.在相持或防守阶段站位尽量保持平稳,要有韧性,要相信自己的反手有实力与对方抗衡,急于侧身,反而极易被对方偷袭正手。6.为了提高“推弹”质量,首先很重要的一点,是不让对方回击出高质量的球,这就要求之前的控制,具体我实战中的对策会另外发帖子,请有兴趣的朋友注意我的帖子。 对于对方拉过来的质量高的弧圈球,我把侧推和减力挡的技术结合运用,与“推弹”的技术动作相比,整个动作相对柔和,手腕放松,控制拍型,(回斜线,接触球中偏左上的位置,回直线,则接触球中偏右上的位置,)不主动发力,在吃住球的时候略向左或右摩擦球,推挡的同时身体重心随之略微抬高,可以起到缓冲来球的作用。
[此贴子已经被风刀霜剑于2009-9-22 9:16:10编辑过]

作者: 箫池    时间: 2004-7-5 23:35
呵呵,不敢想!
你所说的反手“推弹”据我理解应该是要加力的,但用它来对付弧圈球可真是需要很深的造诣才能做到呀!上旋弧圈还好说,但是要加力推侧旋弧圈的话,难度就太大了,还是三个字————不敢想!
作者: CYH    时间: 2004-7-6 10:01
以下是引用箫池在2004-7-5 23:35:19的发言:
呵呵,不敢想!
你所说的反手“推弹”据我理解应该是要加力的,但用它来对付弧圈球可真是需要很深的造诣才能做到呀!上旋弧圈还好说,但是要加力推侧旋弧圈的话,难度就太大了,还是三个字————不敢想!


可以的,我经常用,不过可能还上升不到“弹”的高度,我自己觉得更象加力推,但发力要短促些。关键在于预判准确,先取好位,手的位置要高于来球(这是关键)。推的时候一定要斜向下用力,如果准备得好的话(预判、手的位置),有的时候甚至可以带点推下旋的味道,给对方造成的威胁更大。
当然,不是什么什么球都可以这么推,比如来球速度过快或过慢都有可能使自己对不上点。有侧旋的弧圈更不好推,因为来球的力量是斜的,和自己主动发出的力量不在一条线上,很容易吃侧旋。
作者: 箫池    时间: 2004-7-6 21:57
标题: 呵呵,同意CYHK兄的说法
我仔细的想了一下,好像使用这项技术的人不是太多,在我印象里只有蒋澎龙在使用。 [em05][em05][em05]
作者: 随心所欲    时间: 2004-7-7 08:53
这种手法有的时候我也能用,但不稳定,火候不够。另外,推挡和直板横打怎么样才能有效的配合起来呢?毕竟横打的板形在对付半高球时比推挡更有利一些。
作者: 随心所欲    时间: 2004-7-7 08:55
现在的乒乓球感觉反手位只靠推挡容易被动,尤其是业余爱好者,由于步法没有那么快,还得比较多地运用反手,如果反手不能攻,就容易吃亏。
作者: 箫池    时间: 2004-7-7 22:38
以下是引用随心所欲在2004-7-7 8:53:53的发言:
这种手法有的时候我也能用,但不稳定,火候不够。另外,推挡和直板横打怎么样才能有效的配合起来呢?毕竟横打的板形在对付半高球时比推挡更有利一些。

我个人的体会是:
推挡多用在打借力球的时候,而横打横拉则用于打发力球。
建议多看看马琳的比赛,我就是在看他的比赛当中发现的,马琳在防守反手位球的时候绝大多数都是用推挡,而在接发球以及中台相持反手的时候他会用横打。[em04]
作者: 随心所欲    时间: 2004-7-8 10:56
非常感谢!我一直在为找不好推挡和横打的时机而感到头痛。你的指点让我受了很大的启发。借力和发力,很妙。
作者: ufopbsl    时间: 2004-7-8 16:46
我同意箫池的观点,可能是楼主表达的问题。“我在推球动作上作如下调整:1.…2.前臂略微增加外展,前臂延长线与推球方向较为一致,目的是也为了回球力量加大且稳定。3…,4.击球点应位于右胸前适当位置。”看楼主的表述越看越模糊。这种“推弹”只适用于对推和旋转不很强的接发球上,对弧圈球不适用的。
作者: nicky2004    时间: 2004-7-8 17:21
小蒋可打法可研究一下,
恳求各高手加些蒋澎龙打法贴图,谢谢!
作者: wwwj    时间: 2004-7-9 11:28
还是用横打方便些,只是偏中路的地方可用推弹,如果有机会的话
作者: 金林    时间: 2004-7-9 15:50
我圈子里能熟练用这项技术有两个人,都是高手,一个是专业下来的好手,一个是业余的顶尖人物,关键是熟练,力量、速度、变化都很好,他们都是同一原则:对付对方的反手弧圈或力量不是最强的正手弧圈,要是碰到暴冲,基本也是缴械,呵呵呵呵呵。所以关键还是加力推前一板的控制更重要。[em01]
作者: CYH    时间: 2004-7-10 00:47
箫池兄弟,你贴的蒋澎龙的图是不是就是反手的弹推?

如果是的话,我说的自己的动作远没到这个程度,主要差别是手腕基本固定,有运动也基本是有点往前送,而绝不感左右动。要向蒋澎龙这样推我估计自己十有八九要出界

看来,小蒋的“鬼之推挡”绝非浪得虚名!
作者: 箫池    时间: 2004-7-10 12:16
标题: 竟有这样的长胶??我输的不服!!!
呵呵,据我理解的“推弹”应该就是蒋澎龙的这个动作了,他的这个动作有点像是反手攻了,只不过比反手攻的动作稍小,另外,手腕用力比反手攻偏多。
我是不练这个技术,我才174CM,不跟小蒋这样的人学特长技术!!!
作者: xinshenghh    时间: 2004-7-12 10:41
Use block when the ball is coming to middle, use RPB(reverse penhold backhand, "hengda") when the ball is coming to backend. Stay little bit away from table to give yourself more time to switch between forehand and backend.
作者: 三眼皮    时间: 2005-2-1 20:27
好得很!我爱看你的文章!
作者: liuqin72    时间: 2005-2-1 23:12
推挡的好处最主要的特点应该是灵活多变,加减力,长短,线路,旋转等,是依靠变化取胜的手段,加力推如果没有减力把对手吸到前台的配合,也很难一击制胜,毕竟是中性技术,攻击性绝对不是很强,过分仰仗加力推很不现实。应该将它定位于控制对手,创造机会的手段,这才是正确的心态,而我觉得亮亮有点本末倒置了。
作者: 亮亮    时间: 2005-2-15 10:57
以下是引用liuqin72在2005-2-1 23:12:43的发言:
推挡的好处最主要的特点应该是灵活多变,加减力,长短,线路,旋转等,是依靠变化取胜的手段,加力推如果没有减力把对手吸到前台的配合,也很难一击制胜,毕竟是中性技术,攻击性绝对不是很强,过分仰仗加力推很不现实。应该将它定位于控制对手,创造机会的手段,这才是正确的心态,而我觉得亮亮有点本末倒置了。


我和老兄的观点一样,谈论推挡的改进只是弥补不足,并非本末倒置,呵呵
作者: 直板爱好者    时间: 2005-2-16 10:54
亮亮的文章总是能给我很大的启发,我应该好好学学改进反手推挡,因为在比赛中应用推挡的频率还是很高的,顶一下先!!
其实通过实战我感觉,业余圈子里,一定水平范围内,两个总体水平相当的交手,有时的确不存在“直板反手明显弱于横板”的问题,应该说各有千秋比较合适。例如有两个球友,一个直板、31岁,小时候在省少年队训练过;一个横板、40多了,受过正规训练,现在是行政人员,交手时我看在反手上是各有顾忌,不存在横板刻意压直板反手的问题。
不过,这个“一定水平范围内”如何量化(例如专业3或4级以下、市级队水平以下等等),我说不准。
当然在观看世界级比赛、乒超联赛是还是能感到横板反手占优的情况,所以觉得在国际、国家型比赛中,即专业高手比赛中存在的技术现象、技术定律,在业余圈子里、“一定水平范围内”不一定成立,比赛中不可盲目套用(例如横板与直板交手时不要总认准压他反手这个死理,当然如果那个直板反手确实弱另当别论,试探之后应灵活掌握)。一孔之见,不当之处还请高手指点。
作者: zs730712    时间: 2009-11-17 10:04
[em1002]
作者: zs730712    时间: 2009-11-17 10:04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作者: zs730712    时间: 2009-11-17 10:05
精英有这样的好写手,自然人气火爆!
作者: 乒王    时间: 2011-2-22 11:22
很好
作者: 凤城乒乓    时间: 2011-2-25 11:08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大平子    时间: 2013-11-13 16:20
精英有这么好的写手,当然人气火爆!
作者: 大平子    时间: 2013-11-14 08:50
[em1011]
作者: 大平子    时间: 2013-11-14 08:50
精英有这么好的写手,当然人气火爆!
作者: 大平子    时间: 2013-11-14 08:51
楼主写的很专业,一定是高手了。
作者: 青岛孙福宪    时间: 2015-2-23 20:02
能够练好推挡,直拍选手在业余比赛中就很好啦。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