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标题: [原创]浅谈乒乓球一些简单技术的妙用 [打印本页]

作者: gzliuhb1978    时间: 2009-3-19 14:29
标题: [原创]浅谈乒乓球一些简单技术的妙用
 前几天在下发表两篇原创贴子,名为《乒乓球:以弱胜强的艺术》、《没有马琳的赛场不精彩》,得到了广大球友的肯定,特别是“风刀霜剑”版主的高度评价,让我受宠若惊,让我兴奋地屁颠屁颠的,快乐之情溢于言表。在此,我想,唯有多发一些质量较高的原创贴子,才能报答诸位的鼓励和支持,方能深表我之心意矣!
        昨晚,在球馆再次遭遇一位近似于直板削球打法的资深球友,他的打法也近似于我之前在《乒乓球:以弱胜强的艺术》中提过的“老曾”的打法,但他却在一个更高层次,因为他的搓球更转,进攻更加犀利,防守更加严密,特别是突击下旋球的那一板,着实让我头痛!我感觉这种打法跟我的打法有点“相克”。虽然打得难解难分,大多数都是两分之差,但还是以我的一败涂地而告终。于是,昨晚成了一个不眠之夜,让我再一次陷入了沉思,并从中得到一些体会,不知能否为大家提供一点借鉴素材。准确地说,既是败军之将,应该是一些教训引起的反思罢了。归纳一下失败的原因有三:一是拉下旋的能力仍须进一步提高;二是连续进攻的能力要着力加强。 三是接发球必须加强变化,包括落点和手法的变化等。
        如题所言,何谓乒乓球的简单技术?在下肤浅地认为,概括地说,即不管是高手,还是一般地业余爱好者,或者说是低手,都能很轻易地掌握的技术。如,搓球、推球、挡球、托球、扣球等。这些技术明显与拉球、拧球、挑球、快带等相比,技术含量较低。说句有点过分的话,只要是个人,拿起拍子来,都能打几板的技术。对此,昨晚体会颇深,不过也是最近体会较多,积累所至。细想一下,加强这些简单技术的应用,甚至达到“妙用”的境界,也许可以增加几份获胜的筹码,不知能否与大家产生共鸣?严重期待……
        我就具体来谈谈吧。我想,起源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实践的偶然发现。如在步伐不到位或侧身不够的时候,把球轻轻地“托”过去,动作却似拉弧圈,结果对方一压,下网了,究其原因就是“托”过去的球是不转球,对手误认为旋转很强,板型压得太多。二是理论的理解发现。如在观看电视比赛时,解说员所说的“假弧圈”,什么是“假弧圈”?不就是用拉弧圈的动作拉了一个不转球吗?还有就是,为什么发球时的“不转球”,能够创造很多进攻的机会?因为不转球不好借力、不好控制。反之,在相持的比赛中,也能偶尔打出个不转球,不是也有同样的效果吗?同样,在一些“过渡球”中,大多都是应用简单技术,只要过渡的落点好,过渡球照样能达到进攻的效力。随即推而广之,是不是可以突然搓一个加转球,偶尔搓一个不转球?是不是有时可以轻轻地把球托过去?是不是可以不急不慢地轻挑一下?是不是可以轻挡一板?是不是可以忽然快推一板对方的正手?是不是可以轻推一下对手的中路底线?等等。大家再仔细想想的话,使用好这些简单技术,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提高您上台的命中率;二是可以为您下一板的进攻创造机会,因为简单技术打过去的球,一方面可以直接造成对方的失误,另一方面使对手控制不好,为你创造进攻的机会。
        也许大家都发现了,这些使用简单技术打过去的球,是不是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中性球”。要使用好这些简单技术,首先必须树立一个理念:要把对手打“死”,不能光靠发力,不是力量越大越好,关键要“巧发力”,方能出奇制胜也!有些球友总是想着要拉弧圈,越转越好,甚至想一板暴冲来结束战斗。这样的话,你是在给自己制造麻烦,提高难度,增加自己的失误率。您不妨细想一下,何尝不是呢?其次,要强化落点意识。凡事都有它的两面性。如果落点不好,则会给对手创造“机会球”。落点的选择也是有讲究的,并不是只要是对手的反手就是好落点,也不是近网就是好落点,必须要针对不同对手的弱点来选择,如一些业余球手天生就反手好,你总是送到他的反手,就等于送分给他。第三,老调重谈,还是要注意变化。无变化的球,即使技术含量再高,也是“白搭”。第四,要加强防守。第二点谈到如果落点或控制不好,容易给对手创造“机会球”,这时,你必须加强防守,你说呢?
        不知道有没有把我的观点说清楚?请各位多多指正。
[此贴子已经被风刀霜剑于2009-5-11 21:53:11编辑过]

作者: 风刀霜剑    时间: 2009-3-19 22:46

楼主朋友通过反思在比赛中失败的教训,将自己认真体会出的做法和思路无私的奉献出来,与大家分享,值得称赞。非常同意其大作中的观点:不可小视那些所谓的简单技术,任何技术体系都是由简单技术和复杂技术组合而成。只有将这些简单技术练细、练精、练到家后,才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进而才有可能较好的掌握那些高级技术。现实中那些“铁搓”和“铁推”球友们不是照样能成为一方高手的事实,就很好的证明了娴熟的简单技术照样能赢球这一硬道理。


作者: a276307828    时间: 2009-3-19 23:15
收藏备用了!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gzliuhb1978    时间: 2009-3-20 09:17
谢谢版主的肯定和鼓励,看来版主是我的知音啊!继续努力!!!!
作者: yuzy    时间: 2009-3-20 10:23

多谢楼主分享,很受益


作者: 庄周迷蝶    时间: 2009-3-20 22:57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a276307828    时间: 2009-3-21 22:46
谢谢楼主分享!学习了
作者: 陈焱波    时间: 2009-3-21 23:17
 aa

作者: a276307828    时间: 2009-3-23 11:36
学习了,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wrubao    时间: 2009-3-23 15:18
打球的确需要眼疾腿快,心灵手巧。
作者: 业余中的业余    时间: 2009-3-26 14:47
楼主辛苦了,谢谢分享!
作者: paqhy    时间: 2009-3-31 17:27
h
作者: D1X2Z3    时间: 2009-3-31 20:32
 多不如精啊
作者: 没你不行    时间: 2009-4-23 14:26
不错不错,赞一个!
作者: a276307828    时间: 2009-4-23 18:13
楼主辛苦了,谢谢分享!
作者: a276307828    时间: 2009-4-23 18:13
好贴,受益匪浅。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米米    时间: 2009-4-23 19:09
谢谢楼主分享自己的体会,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作者: 没你不行    时间: 2009-5-3 23:23
谢谢楼主分享自己的体会,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作者: 经典收藏YDM    时间: 2009-6-21 17:11
QUOTE:
以下是引用风刀霜剑在2009-3-19 22:46:00的发言:

楼主朋友通过反思在比赛中失败的教训,将自己认真体会出的做法和思路无私的奉献出来,与大家分享,值得称赞。非常同意其大作中的观点:不可小视那些所谓的简单技术,任何技术体系都是由简单技术和复杂技术组合而成。只有将这些简单技术练细、练精、练到家后,才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进而才有可能较好的掌握那些高级技术。现实中那些“铁搓”和“铁推”球友们不是照样能成为一方高手的事实,就很好的证明了娴熟的简单技术照样能赢球这一硬道理。

是的啊,楼主跟版主说的对,我们这里有个老朋友(58岁),我们给他起个外号叫  “邓猛dei” (“dei”大概是  加力推  的意思)


作者: 经典收藏YDM    时间: 2009-6-21 17:15

他姓邓,他的特点就是反手护台面积大,反手加力推挡是他的主要技术,但不是仅限于防守,他的反手推挡进攻一样犀利,变化大,线路的角度大。

 

加力推挡----我们习惯称之为 “dei”,所以以其特点得来外号“邓猛dei”。。。。。。


作者: 阿光1    时间: 2009-6-21 17:44
虽然很同意楼主的观点,但我还是热衷于动作漂亮舒展的技术,即使成功率不高,也比铁搓有意思!
作者: 小洋人    时间: 2009-6-21 18:16
不错呢
作者: 没你不行    时间: 2009-7-14 17:15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tlt95240    时间: 2009-7-17 08:39
  强烈支持2楼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tlt95240    时间: 2009-7-17 08:40
乒乓球本来就是一个技术活,出奇制胜。
作者: 周志勇    时间: 2009-7-24 11:13
不错不错,赞一个!
作者: cdma133    时间: 2009-9-29 22:55
这里真是高手如云,学习了。
作者: zs730712    时间: 2009-10-6 12:01
很养眼的帖子,顶楼主!
作者: Daniel★王    时间: 2010-3-26 10:30
精英有这样的好写手,自然人气火爆!
作者: lijun0509    时间: 2010-4-3 22:29
  强烈支持楼主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飘移的云儿    时间: 2010-4-28 16:47
好东东,谢谢了,很养眼的
作者: 竹影清风    时间: 2010-4-30 14:24
听君一席话,胜练十年功,谢谢楼主了!
作者: jnjlxg    时间: 2010-4-30 15:46
  强烈支持2楼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江南左派    时间: 2010-5-3 10:02
很多人不重视简单技术,更不谈什么妙用。楼主的好贴,犹如黑暗中的明灯,给我指引了方向。谢谢!
作者: 飘移的云儿    时间: 2010-5-3 13:56
学习了,好帖真养眼
作者: 江南左派    时间: 2010-5-17 00:20
不好,不要人云亦云,坚持自己的观点!
作者: abcd321abcd    时间: 2010-5-17 05:27
不错不错,赞一个!
作者: abcd321abcd    时间: 2010-5-17 05:27
  强烈支持楼主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tonshi    时间: 2010-5-22 16:33
深有感触,有个球友挑接下旋球好,我最近也在反思用近网不转球对付
作者: leeong    时间: 2010-5-23 13:21
真的很有道理。
作者: 女怕嫁错郎    时间: 2010-5-23 14:35
不错。说是简单技术,不如说是打球的节奏和技巧吧!
作者: PingZi09    时间: 2010-5-28 08:13
QUOTE:
以下是引用阿光1在2009-6-21 17:44:00的发言:
虽然很同意楼主的观点,但我还是热衷于动作漂亮舒展的技术,即使成功率不高,也比铁搓有意思!

有道理。
想象一下,如果国手全是靠铁搓得的世界冠军,还会不会有人对乒乓球有兴趣?那么打乒乓球会多么无聊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5-28 8:15:18编辑过]

作者: DYQDSL    时间: 2010-7-4 15:12
学习
作者: 弘轩    时间: 2010-7-4 19:42
很有技术含量的帖子,必须顶!
作者: 江南左派    时间: 2010-7-9 17:24
  强烈支持楼主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lqc002    时间: 2010-7-10 00:00
楼主概括得太精辟了,收藏了!
作者: ck7933289    时间: 2010-7-13 15:41
看帖是学习,回帖是美德,好贴就要顶!
作者: refresh    时间: 2010-7-14 08:33

学习


作者: DYQDSL    时间: 2010-7-25 21:47
D
作者: 汲深泉    时间: 2010-8-18 14:46
先顶
作者: DYQDSL    时间: 2010-12-6 20:08
d
作者: wwx19710    时间: 2010-12-6 23:11
  强烈支持楼主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江南左派    时间: 2010-12-7 13:01
  强烈支持2楼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江南左派    时间: 2010-12-7 13:03
看帖是学习,回帖是美德,好贴就要顶!
作者: 江南左派    时间: 2010-12-9 00:26
如果能再分析得深入一些,就更好了!
作者: 乒王    时间: 2011-1-12 16:35

作者: 神乒侠侣    时间: 2011-1-13 13:2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DYQDSL    时间: 2011-1-19 22:09
楼主介绍得很具体,学习了,谢谢!
作者: jkklyy    时间: 2011-1-20 16:20
能用简单技术把对手搞死就是高手啊!
作者: 马草    时间: 2011-1-20 16:42
刚看到此文,好、能自己总
作者: sonuhuang    时间: 2011-1-23 10:20
good
作者: DYQDSL    时间: 2011-1-24 21:11
d
作者: 乒王    时间: 2011-2-16 16:28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作者: 品味时间    时间: 2011-2-17 09:08
不错不错,赞一个!
作者: DYQDSL    时间: 2011-3-28 14:40
d
作者: 品味时间    时间: 2011-3-29 10:09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qphtao    时间: 2011-3-29 16:37
如果字再大一点,字不那么花就更好了,容易看晕。
作者: 乒王    时间: 2011-9-16 14:31
很好
作者: 大平子    时间: 2014-2-6 10:04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似乎飞龙在天    时间: 2014-2-15 22:29
[em1006]
作者: iiojian    时间: 2014-2-18 10:35
楼主介绍得很具体,学习了,谢谢!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