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此前的打法是横排两面反胶弧圈快攻打法,在单位有一个打球的小圈子,几乎每天中午都凑在一块玩球,其中有一位打过两届省运会的专业选手水平最高。我在状态非常好的情况下最多和他五五开的输赢,大多数情况是十局只能赢三局,为了赢他我是绞尽脑汁。前两天偶尔从箱底找到几年前淘到的一块红双喜成品拍,正面是PF4反胶,反面是PF4-C7长胶。早就听说长胶“怪”,兴许能“以怪取胜”?!抱着这个想法,3月23日那天就揣着这块拍子去玩球,但是发觉太别扭了:反手接球要么出界,要么下网,更要命的是长胶不能拉球!而此前我的强项是反手,玩过横拍反胶的人应该很清楚反手的威胁往往比正手大,因为力量上虽然比不上正手,但因为反手动作小,隐蔽性强,所以业余比赛中反手是主要得分手段。所以我以前主要是靠反手突击扣杀和反手拉弧圈球得分,而正手相对较弱。这下倒好,改打长胶后我的主要得分手段不但没了,反手还成了弱项,当天就气得差点把这块“古董拍”给扔了,但想想也没啥:既然那么多高手都说长胶不好用,说明练好长胶确实不容易,更何况我是个没受过训练的业余选手呢?这么想想气也就平了。前天(3月24日)我还是带着这块“古董拍”去了,感觉依然不好,但偶尔能推几个球上台,有点成就感。今天中午就不一样了,虽然依然没有赢那位高手,但心中感觉一个字:爽!因为原先他发下旋球我基本是靠搓球过渡一板,但他发球的手法用得太好,转与不转的隐蔽性很强,所以我经常搓高,造成自己的被动,而对于上旋发球我一般是拉货挑打,但存在一定的失误率(谁叫咱是业余选手呢!),但今天中午我就初步感受到“长胶”的魅力了:虽然长胶不能拉球,但是它有一个最大的好处是“不吃球”!对方发下旋球,我可以直接发力推过去,如果是上旋发球或不转球就可以直接起板打,而且成功率还不低。下面我具体谈一下自己的感受和击球方法(毕竟是新手,还望各位长胶前辈多指正):
1、因为网上关于长胶的教学片几乎没有(网上有个德国队教学片,但是对初学者不适用,而黄健疆老师的教学片似乎还没出现在网上,还有一篇“长胶打法入门到精通”文章,但是太长,没耐心看,因为文字毕竟没有视频直观),所以我认为初学者(我所指的“初学者”是指原有一定乒乓球基础的业余选手该打长胶的)没必要照本宣科地严格按照网上说的什么“拱、磕、拨、推”来规范自己的动作,只要在自己原有基础上体会几个动作(下面我会具体说)就行了,“由浅入深”才是真正的捷径(不好意思,一派谬论,望大家拍砖),否则就成了“邯郸学步”,连自己原有的球感都没了。
2、因为长胶不吃球,这往往造成自己的不适应,感到别扭,但是我的体会是只要做到四个字就能逐步体会到长胶的魅力,这四个字是“拍竖用力”,也就是说长胶击球要做到拍形竖立,击球瞬间用力(千万不能怕失误而轻碰,一味想靠回过去的球“怪”造成对方的失误,这样永远摆脱不了被动的局面,这一点大家看看邓亚萍的比赛录像就知道了),具体应用就是:对方来球是下旋的话,保持拍形竖立,在球的高点期用力推过去(我的体会是力量小了反而容易失误),如果来球特别下旋,拍形可以稍后仰;如果对方来球是不转球或上旋球,那么在球的上升期或高点期直接打(类似反胶的拨球)。
3、反手采用长胶的话,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自己的正手攻击成功率必须非常高。因为长胶的特性,对方的回球质量往往不高,给自己提供了很多进攻机会,如果自己的正手成功率不高就太可惜了。(通过这三次打球我就明显感到自己正手的攻击力提高了,虽然是被迫的,但毕竟是好事)
4、长胶打法在业余圈子里绝对有优势,因为业余选手的适应力普遍不强。(虽然我这个圈子里那位高手能适应,但其他人基本都不是我的对手了,哈哈!)
以上是我的初步感受,不足之处望大家批评指正!
说的有道理!!!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