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标题: [转帖]小榄世界乒坛怪球手风范 [打印本页]

作者: 冷不丁    时间: 2009-4-1 11:05
标题: [转帖]小榄世界乒坛怪球手风范

       世界乒坛上,中国怪球手的风范值得称谓,同时也引起国际乒坛的瞩目。下面介绍八位怪球国手的情况:

 

1.谢赛克
  左手直板快攻打法,谢赛克率先用正拍快攻来主动出击弧圈球,兼之他是左撇子,右推左攻,使得对付弧圈能力有了更大的提高。1981年4月,在前南斯拉夫诺维萨德举行的第36届世乒赛上,他用这种独特的打法先后打败了上届冠军——匈牙利的三大高手:盖尔盖伊、克兰帕尔、约尼尔,谢赛克以他精湛的球艺为中国队贡献了关键的一分。他成了举起斯韦斯林杯的又一广西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谢赛克开创了我国乒乓球运动员正拍快攻抗击打败欧洲横拍弧圈球的先河。

 

 2.陈子荷
      1968年生,福建闽清人。右手直板长胶倒板打法。以长胶制造节奏和旋转变化出机会之后倒板用正胶突击为主要得分手段,她防守好,球非常粘,但是力量不大,缺少一板一球定音的球,所以在和欧洲高手的对决中保持全胜但是和同时期亚洲强手比如玄静和,李粉姬的对决中输的比较多。曾于1991年世乒赛和高军合作获得双打冠军。虽然她战绩一般,但就其对欧洲高手战绩而言,对国家队其他球员的胜利居功至伟。                  

 3.张燮林
  张燮林是长胶的发现者。1961年,在第26屆世乒賽男单比賽中,张燮林以稳扎稳打、严密防守,把世界排名第4的日本队的星野淘汰出局。接着又把风头正盛的三木圭一削的束手无策。赛后,三木说:“他的削球像是火,好似呼的一下烧起來,也弄不清楚是怎么回事。”这次比赛张燮林与徐寅生并列第三名。从而赢得“魔术师”的美誉。数十年乒乓生涯,获得荣誉无数,1972年任中国乒乓球女队教练,率领中国女子乒乓球队称雄世界乒坛多年,战功累累,连续多次获得世界冠军,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世界冠军,为中国乃至世界乒乓球运动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4.倪夏莲
        左手直拍,采用长胶拍,球路变化莫测,被称为“怪球手”,身材矮小,但锻炼刻苦。1983年是第三十七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女子团体冠军中国队的成员之一,并获女子双打第三名(与曹燕华合作)和混合双打冠军(与郭跃华合作)。1985年获第三十八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女子双打亚军(与曹燕华合作)。1980年获运动健将称号。1985年获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1987年第六届全运会后退役,后去欧洲。一直代表卢森堡参加国际乒乓球比赛,曾获欧洲锦标赛女单冠军。其韧性和对乒乓球的执着令人钦佩。

[url=][/url]                                                    

 5.蔡振华
  将直板防弧胶皮运用得炉火纯青,他头脑清楚,手腕灵活,把梁戈亮的跺脚发球和希尔顿的假弧圈结合起来,还加了一个“快”字。他拉的弧圈球,对手来不及看清,只能猜是真还是假,蒙错了就会失误。因为他的怪异打法,国际乒联于1983年东京第37届世乒赛后作出决议,乒乓球拍两面的颜色必须有足够大的反差,后又把“足够大的反差”改为必须是红黑两色。其地位不言自明。 

                                                                                                          

 6.金香美
  右手横板快攻结合弧圈打法(正手反胶、反手生胶)。反手技术相当出色,接发球能直接用生胶劈长,随后在左半台发力弹击,出手快,回球下沉,节奏变化明显。2002年亚运会击败王楠而一举成名。但正手漏洞较明显,进攻线路单调,攻防转换手段单薄,且发球种类有限,基本只有正手位的低抛转不转短球配合侧下旋长球。不过即使漏洞明显,依靠其不服输的精神、怪异的打法,其实力也不可小觑。 

                                                     

 7.丁松
    上海人,削攻打法集大成者,他最让人记忆深刻的是在1995年的天津世乒赛上,以“奇兵”姿态亮相的他,用一手打不烂、扣不死的削球打法把瑞典等强国杀得一败涂地,为中国队夺取团体冠军立下汗马功劳。

                                                                                                       

 8.井浚泓
  生于1972年,横板快攻结合弧圈(正手反胶、反手生胶),来自江苏,代表新加坡协会参赛。发球出色,相同动作、旋转变化差异很大,且发球后的第一板抢攻命中率高、力量大、落点刁。42届世乒赛上曾一举击败头号种子邓亚萍,爆出了当时最大的冷门。2000年悉尼奥运会,她又凭借出色的发球,以3比1将4号种子孙晋淘汰出局。


作者: 安居乐业    时间: 2009-4-1 11:46

怎么没有邓亚萍和王涛?邓亚萍不是正反反长么?王涛不是正反反生么?

他俩赢球不是靠怪,而是靠实力!

再说了,并非使用长胶和生胶就是“怪”,怪不怪,说的是打法,而不是器材,对吧?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