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乒乓球的热爱,也许称得上“狂热”。
我是农村孩子,受生活所迫,没有零花钱,小时候玩乒乓球的机会很少。
小学一年级,也就是7岁时候,第一次见到乒乓球。那是班里一个同学的,我当时是抢了就跑。这里用一个“抢”字,也许有点过分,不过能反映出当时对乒乓球对我的吸引力。后来再也没有见过乒乓球,直到小学三年级。
小学三年级,邻居小商店里开始销售乒乓球,0.2元/个。我跟爸妈商定,用我在山上捕捉蝎子换来的钱买了个乒乓球,又用家里找了块书本大小的方木板,开始了颠球和对墙练球的时期。很快,乒乓球就以这个样子在我们这个二三百人的校园里疯狂流行。那时候,颠球一千不是问题。我不知道这期间玩破了多少乒乓球,不过不会超过20个,因为学校很快明令禁止玩乒乓球。只好把羡慕的眼光瞄向会议室里水泥台上老师们乒乓的球拍。
小中招考试,我以3分而落榜乡重点初中——金河初中,于是流落到一个普通初中——蒿坪初中。蒿坪原来是乡政府所在地,所以有了个初中。后来乡政府搬迁到金河,所以金河初中就成了重点初中。
那年我虚岁12。12岁的我骑着大三角架的二八型自行车,屁股还够不到车座,就在横梁上左右扭动蹬车。我觉得走了很远的时候,就问问路边的农民伯伯,蒿坪到了没有。直到3个小时后,当我看到一片繁华的时候,我惊喜起来,明白自己终于到了。其实,一个脱了毛的凤凰,没有什么繁华可言。只不过,对于从没到外面见识过的我来说,就是繁华。
我在蒿坪初中读了一年书。这里是秦岭的余脉——伏牛山系。有小溪常年不断。溪水清澈见底,可以饮用,更是洗澡的妙处。这一年,我才知道,我之前学会的狗爬只能算是蜗牛爬。
言归正传。
这里由于是普通初中,所以对学习管的不严,于是我就有时间在学校仅有的两个水泥台上练球。这时候,还是没钱买自己的球拍,尽管只需5元钱。那时候一周的生活费是10斤饭票,大约合10元钱。练球的球拍是同学们的,自己会适时的买两个球。这一年里,我算是对球熟悉了。但是只会搓和削,以及挡,连推都不会,更不要说扣杀了。但是球发的好,很低很低。我这个样子,在那个学校里,也算是不错的了。
从初二开始,我转到了重点初中——金河初中。这里只有一张水泥球台,而且放在教师院子里,长期被老师晒被子或者衣物。何况学习管理严格,根本连玩的时间都没有。金河初中的三年里,没有打过乒乓球。
1998年,我15周岁,中招考试全县排名75,如愿进入县重点高中。高中的学习很紧,但学校纪律要求比较宽松,老师也不再体罚学生了。而且学校乒乓球台也多。于是,乒乓球水平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主要标志就是学会了扣杀,明白了旋转,养成了比赛时的争先意识。高中期间也没有自己的球拍,都是拿同学的玩。那是40元2只的球拍。
高三和复读,忙于学习,乒乓球停了两年。
2002年一到大学里,就花了32元买了一只球拍。结果却意外的发现,学校根本就没有露天的水泥乒乓球台,只有乒乓球室里的那5张标准台,收费3元/小时。我花不起那个钱,于是球拍搁置。
2006年临近毕业时,乒乓球室被实验室占用,里面的乒乓球台有两张没有地方安置,就仍在足球场的角落。我买的那只球拍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临近毕业的我,天天去玩,那个春夏,水平恢复到高二,并略有提高。
毕业后,工作无着落,于是安心考研。
2007年4月,考研复试结束后,离开学还有5个月,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便决定在自己家的院子里修一张水泥台。
第一天,骑车到镇里买一包水泥14.5元和15元绿豆丝。下午回到家就先把绿豆丝截断成12段。
第二天,套好牛车,到家门前的灌河边拉沙子和石米。由于灌河此处偏下游,所以沙子很细很多,而石米很少。于是拿着铁筛子过滤。筛好所需石米,备齐全部沙子,共用三天。
第五天,平整地面。去凸填凹,忙活了半小时,才发现要把地面整成水平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想了想,最后把目光停留在沙子上。然后着手拉线,形成两个个1525*1370的矩形。总共8根线和16根手指粗20cm长的圆木棍,木棍的一头削尖,分别系在每根线绳的两头。由于要保证直角,所以这活儿一个人还做不了,就叫上老妈帮忙。矩形做好后,用砖围起来,做成模子,砖铺两层,最下面铺上细沙,然后把沙子抹平,另外为了防止混凝土和砖粘到一起,在砖上裹了一层报纸。
第六天,搅拌混凝土。也不知道比例究竟是多少,全凭感觉来。先把绿豆丝结成三横三竖的网,节点用线绳扎结,然后放进模子里的细沙上面。然后倒入两铁锨混凝土,再把混凝土压住的绿豆丝提起来到混凝土中间,最后把这部分混凝土打磨平。如此类推,搞定全部。
接下来是长达20天的养护和等待。用麦秸把两块板子盖住,每天在上面洒水。
最终结果:表面不是很平整,不过都是连续的曲面,不太影响打球的效果,但是边缘就做的不好了,但擦边球毕竟是少数。我对自己的这份作品相当满意。
在其后,天气渐渐转热的日子里,我除了农忙,就是打球了。
盛夏的晚上,我就拿了褥子和凉席铺在球台,睡在上面。看灿烂星空,看银河如带,看流星划落,看牛郎织女,看南天蝎座,听夏虫鸣啾,感晚风拂体。观看斗转星移,感受时空变换,自己算什么呢?
田园生活平静无忧,与世无争。可惜我走了出来,已经不属于那里了,世俗肯定不会接受一个研究生回家种田的。其实,如果不是因为农村太穷,我还真想呆在农村。当年,毛主席打江山时,住在农村,他制定政策就首先考虑农村,所以农民日子好过;现在,政府官员住在城里,他们制定政策时,首先考虑城市,所以我必须在城里生活,才能享受这种政策。
是实心的,就是水泥、沙子、石米加水搅拌成混凝土,倒入用砖围成的1525*1370矩形模子里。然后绿豆丝结成的网放在混凝土中间,起拉力作用,因为不加铁丝(或者钢筋)的混凝土容易断裂。
谢谢楼主回答我的幼稚的问题!不过,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又提问题了啊:
“先把绿豆丝结成三横三竖的网,节点用线绳扎结,然后放进模子里的细沙上面。然后倒入两铁锨混凝土,再把混凝土压住的绿豆丝提起来到混凝土中间,最后把这部分混凝土打磨平。”
1、“绿豆丝”是什么呢?用铁丝或钢筋结成的网吗?
2、“绿豆丝”只有一张吗?是放在整个实心水泥台子的中间的吗?
3、“三横三竖的网”,绿豆丝是平面的还是立体的?
不好意思,楼主会觉得我无知吗?
谢谢楼主回答我的幼稚的问题!不过,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又提问题了啊:
“先把绿豆丝结成三横三竖的网,节点用线绳扎结,然后放进模子里的细沙上面。然后倒入两铁锨混凝土,再把混凝土压住的绿豆丝提起来到混凝土中间,最后把这部分混凝土打磨平。”
1、“绿豆丝”是什么呢?用铁丝或钢筋结成的网吗?
2、“绿豆丝”只有一张吗?是放在整个实心水泥台子的中间的吗?
3、“三横三竖的网”,绿豆丝是平面的还是立体的?
不好意思,楼主会觉得我无知吗?
同样疑问,期待楼主解答。
回复6楼小桥流水朋友:
第一,绿豆丝是像绿豆粗细的一种铁丝,绿豆您应该知道吧?如果不知道也没关系,这么说吧:绿豆丝就是一种跟签字水笔笔芯粗细差不多的铁丝。它像我们平时在建筑工地看到的钢筋一样盘成一盘,论斤卖的。它整个是一根铁丝,用的时候,需要多长就剪裁多长。
第二,因为半张球台是1525*1370,即152.5cm*137cm。所以就剪裁145cm长的三段,平均并且平行摆放在152.5cm的中间;再剪裁130cm长的三段,平均并且平行摆放在137cm的中间。这样三横三竖,必然交叉成网状,为了防止在操作中它们跑偏,就用细线把交点扎住。它们最终要放在混凝土结成的实心板中,就像楼板里的钢筋,和混凝土一起凝固成钢筋混凝土。只不过,我这里用的是铁丝取代钢筋。
第三,由于是两个1525cm*1370cm,所以,需要绿豆丝的总长为:
2*(145*3+130*3)=1650cm=16.5m。我卖的那15元的绿豆丝大约就是这么长(16.5m)的一根,一圈一圈的盘成一盘。回家后我又用工具把它剪裁成12段。
现在,不知道小桥流水朋友已然明白?
主要是跟我们邻居的高中生玩。自从我1998年考上高中后,我们生产队里的高中生就接连不断。
也有初中生和已经不读书的邻居孩子。
呵呵,当然可以啦。
对了,我们家处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的淅川,想更多的了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或者想看更多的田园风光,请到我的QQ38435260(昵称:一天星)空间查看。
呵呵,等哪天咱们有缘相聚了,我手把手给你讲,要是还不明白,我做一个给你看明白。
感动啊,楼主老哥,同是天涯沦落人。
作为农民子弟,能有一项爱好有多难啊。
坚持一二十年,对乒乓球的感情,怎一爱字了得。
看样子楼主实在太喜欢乒乓球了,仰慕![em1002]
和楼主同时代,
几乎相似的经历
看过后很感动!!
好多年没打乒乓球了,直到最近工作原因,重新燃起了打球的欲望。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