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标题:
为马琳把脉~
[打印本页]
作者:
老刘
时间:
2004-8-22 12:51
标题:
为马琳把脉~
首先祝贺马琳、陈杞荣获第28届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双打比赛金牌。高兴之余,一份忧患意识涌上心头,为了马林重振雄风,重塑霸主形象,作为国人、球迷双重身份,有责任有义务,为马琳把把脉。
马琳从奥运热身到奥运赛场上的单双打表现,我认为不是什么心理、技术、体能上的问题,而是,临场应用技术的环节出了问题。也就是,单一的技法使用上的合理性、应用单一技法的准确性上出了问题。
正手位,该冲的球反而去轻挑,该控制一下的球勉强上手,看似主动,实际效果不好。经常被打回头,造成被动,导致无谓失分。
另一个缺点,遇突然正手位回击球,因手型及站位原因,经常退不出去,准备不充分,失误增多。
并不是轻挑技术不好、不能用,关键是如何应用,应用的合理性、准确性。要记住一个道理:“多之必乱,弄巧成拙。”
反手位,反打使用的时机上要下工夫。不能简单理解为上手就好,应该着重看使用的效果和对手的适应程度。把握不好这点,会造成该打的不打 ,该控制的不控制或一味乱打、手忙脚乱,自然心虚。其他技术也用不出来了。
反打的技术上也要下工夫。
1.反打台内球能力差。
2.反打的球弧线太高。
3.反打的落点不好(多数是对角)
4.加强反手位搓、摆、吸等技法的训练及应用,不同对手合理使用会收到奇效。
还记得刘国梁当年的情景吗?马琳现在的症状与他当年一样,如不及时修正,虽空有一流技术,但每次比赛都很难拿到第一,总有几个“克星”克你。
如后期刘国梁对老瓦、佩尔森的战例。什么原因呢?有人认为人家把刘国梁研究透了,不吃他的发球。刘国梁上手相持能力差所致 。我不这样看,我说是刘国梁自己把自己打败了。后期与老瓦、佩尔森的每场对决,虽惊天地 、泣鬼神,但受伤的总是自己。
[em03]
拿早期的一场世界杯个人赛和后期的一场世界团体锦标赛来说,便说明了一切。
刘国梁第一次获得世界杯,是和老瓦的一次交手,打的老瓦满地捡球,都找不着北了。其打法,
1利用发球创造进攻机会。
2接发球主动控制,吸短。控制对手难于上手。造成对手回球质量不好,起高球。
3回合中,机会不好不急打,先控制。寻找最佳机会,每打必中。战术简单又实用。多
[em04]
可后来的世界团体锦标赛与佩尔森决胜局交手时,就不这样打了。什么反打,用正胶或反胶胶皮,反手位抢拉抢挑发球,都用上了。可效果如何?经常被打回头。如果耐住性子,用他看家的本事,摆短控制对手,把那八次反手位看似主动上手的球,换成几次控制球,寻找机会再攻,我想那次团体的冠军就是中国。
还记得此次男子双打半决赛和决赛中的两次叫停吗?巧合的是,两场当时的比分都是8:10我们领先,又都是马琳接对手发球。半决赛马琳两个正手轻挑接球,输掉关键的一局,而决赛中,马琳的一个搓球接发球,为整场胜利奠定了基础。第一个8:10,刘国梁指导什么我不知道,但第二个8:10,刘国梁肯定指导马琳打控制球,为陈杞创造绝杀机会。
在今后的双打训练及比赛中,我觉得马琳有必要好好学学前辈吕林的本事。
杂七杂八一通,不知道切中否?一家之言,有病治病,没病健身吧!~
[em05][em01]
作者:
直板爱好者
时间:
2004-8-23 10:21
看来老刘和我一样是马琳迷啊,不错,这次马琳发挥不理想,总体来看他的球“油”性增大,“猛”性降低,不是个好趋势,不过我相信以奥运冠军为起点,马琳会更加完善的!!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