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标题: [原创]改变握拍方式可能让你反手实力大涨 [打印本页]
作者: txp1224 时间: 2009-5-6 10:57
标题: [原创]改变握拍方式可能让你反手实力大涨
改变握拍方式可能让你反手实力大涨
众所周知,横板选手握拍方式无外乎有深握和浅握两种。深握法指虎口和中指紧贴球拍拍肩,浅握法指虎口和中指稍离开球拍拍肩。
原先对握拍方式很不以为意,觉得应该靠自己的感觉来选择。现在想想看,其实错的一塌糊涂,最不起眼的地方也许是最致命的地方。握拍是最基础的基础,基础没有把握住,后进技术的掌握就会存在很大的隐患。
我曾经一度使用不正规的浅握法,为什么说不正规,后面会进行解释。手腕在一次次的转动中显得愈发灵活,但是在拉反手位下旋球以及拨和攻时经常失误,始终没有找到感觉,更重要的是明显感觉反手发力不够,打出去的球软绵绵,手上也没有拍子与球撞击的感觉,手上发空,有力使不出,无论我怎么校正动作、捉摸,都无济于事。
无意间看到唐建军先生编写的《乒乓球技巧图解》一书,才注意到握拍方式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正反手的衔接与发力问题。其主要的要点是虎口要与球拍垂直。这就是我先前提到的不正规的浅握法的原因。压根就没有注意到这点,所以在击球时因球拍位置不固定所以导致动作稳定性不够,失误率也就高。尝试改变了一下,效果不明显,后来无意间看到一位球友握拍时食指紧紧贴着拍面,紧紧地吊腕,反手防守很稳定,弹拨力量很足,就想着尝试可否用深握法来改变一下。
我是这样改变的。虎口紧紧的卡在拍肩,食指紧贴拍面,大拇指与中指进扣住拍柄,并且时刻注意拍面与虎口成垂直。乖乖,仅仅如此微小的改变,却让我的反手实力提高了一大截。刚刚改变时因为有点不适应,所以练球时以防守为主,自己只以拨的方式回接。自己明显感觉到了球与拍子碰撞时的力的大小通过虎口与食指传递过来,有了这种力的感觉,紧紧扣腕,向前拨,碰到力量大的往回收一下,回球命中率和质量明显提高,加大难度,一位弧圈很冲很爆的球友拉过来的球,起初我仍采用以往的力度回接,不是高就是下网,后来干脆发力向前,以较大的力量去拨和压,万万没想到的是,无论弧圈高手过来的球有多冲多爆,几乎全被我压回,回球不仅低而且快,兴起的时候还会压出直线和斜线大角度,弄得对方直摇头,后来在实战中很多人都对我的压弧圈没有办法,与我对阵时干脆就放弃弧圈球而采用其他方式。我觉得这直接得益于握拍方式的改变,导致我能够感受到来球力量的大小,并且能够主动发力,再也没有以往发空、发不出力的感觉。
再后来,有了力的感觉后,反手位主动弹拨拉都能够得心应手,尤其是在与直拍选手反手位对攻时,无论对方推得有多快力量有多大,都能够迅速回接而且质量很高,再到后来甚至能够控制力量的大小,主动减力和发力。
总之,通过改变握拍方式,的确让我的反手发力更好,控制更好。后来我分析,其实是因为采用紧握法,通过虎口与食指直接与球拍紧密接触增强了力的传导,手腕的控制也就有了感觉。我相信这样下去不久,让自己的手指有力地感觉的日子很快就会到来, 因为现在我已经能够很清楚地感觉到虎口、手腕和食指的感觉。
朋友,如果你的反手发力不好,采用我的紧握法试试。虎口紧贴拍肩并垂直,食指伸直并紧贴拍面,与大拇指夹紧拍柄。腕部吊腕夹紧。其实改变握拍方式只是表象,但却实实在在的让我找到了反手击球的感觉,真正体现的是体会到力量的传导和大小。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5-6 11:21:26编辑过]
作者: txp1224 时间: 2009-5-6 11:45
我的切身体会
作者: 风刀霜剑 时间: 2009-5-6 11:54
好贴,受益匪浅。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txp1224 时间: 2009-5-6 16:47
自顶
作者: 回雁峰大曲 时间: 2009-5-6 19:03
我的反手就是这么打的,学的是庄前辈的方法,但是正手位就没办法拉出质量高的球了,楼主怎么解决正手拉球问题,还是放弃拉球,直接弹击?
作者: 银狼123 时间: 2009-5-6 20:19
支持楼主的说法,偶现在是深握,也是看的唐建军老师的视频改正的,不过偶想慢慢需要调整到正常的握拍深度,这样才能既灵活又不失威力!
作者: yuci102 时间: 2009-5-6 20:38
其实这样的话等于没说,我也知道这样可以加强反手,但是这样照成的拍形过于固定您觉得不会大大的影响台内小球的控制和正手的拉球的灵活性吗?正手拉球时不会很别扭吗?呵呵
作者: he123he 时间: 2009-5-6 23:55
谢谢楼主分享自己的体会,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作者: txp1224 时间: 2009-5-7 08:44
如此深握并不是打球全程都是这样,只有在反手弹拨拉的时候使用最为有效,转到正手手腕可以适当放松,台内小球也同样如此。而且我的体会是,随着手感的不断增强,往往是在接触求得瞬间采用虎口和手指紧紧卡住拍肩。回球后马上放松,紧张是瞬间的事情,如此一来,就不存在小球和正手拉球的问题。。
这只是我个人得实在感受,大家求同存异,或者可以实践实践,相信会有所获
作者: 风刀霜剑 时间: 2009-5-7 08:49
强烈支持9楼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txp1224 时间: 2009-5-7 08:52
谢谢总版主鼓励
作者: txp1224 时间: 2009-5-8 15:15
顶起来
作者: GhostWing 时间: 2009-5-10 23:35
其实核心要求就是虎口正对拍肩, 当伸手去握球拍时, 要有手"骑"在拍柄拍肩沿线上的感觉. 就好比骑马, 真正稳定的骑马姿势保证你不会从任意一侧掉下来, 换成握拍来考虑, 则就是正反手兼顾而平衡的握法.
作者: wangxudong 时间: 2009-5-11 13:25
好贴,受益匪浅。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wangxudong 时间: 2009-5-11 13:27
标题: 王励勤的握拍方法
(, 下载次数: 0)
作者: he123he 时间: 2009-5-19 01:13
楼主,腕部吊腕夹紧???能说明一下吗??
作者: he123he 时间: 2009-5-19 01:14
好多人说不能吊腕啊??
作者: txp1224 时间: 2009-5-22 21:50
类似于直板推挡的动作,在接触球的瞬间向前推送,推送动作主要由小臂完成,而腕部回勾夹紧,手指方向几乎与球台平行
作者: 汲深泉 时间: 2010-8-26 22:06
楼主概括得太精辟了,收藏了!
作者: lihangshiwo 时间: 2010-8-27 16:14
强烈支持9楼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sonuhuang 时间: 2010-9-5 16:40
受益匪浅
作者: 飘移的云儿 时间: 2010-9-6 11:24
试试看看,反手刚找着点感觉
作者: t1234 时间: 2010-9-6 12:28
很有技术含量的帖子,必须顶!
作者: sonuhuang 时间: 2010-9-7 21:39
[em1002][em1002][em1002][em1002][em1002]
作者: 江南左派 时间: 2010-9-20 13:10
有直握拍法的调整方法吗?
作者: firedphoenix 时间: 2010-9-20 20:02
奇了怪了,俺一直是野路子浅握,反手拨球与攻球都比正手强,力量大、准确率高、速度快,而且反手高球都照样加力反扣杀,靠得就是浅握,手腕更显灵活,握得浅、鞭子长、力量大、速度快,呵呵。当然,反手防御也比正手强,但最大缺点是,正反手的转换速度慢,这更主要的原因可能是我正手位击球肘部没内收,放得太大。
不过俺刚开始练习反手弧圈球,不知道浅握容易练还是深握容易练
作者: firedphoenix 时间: 2010-9-20 20:04
俺的虎口是对中的,不偏正反
作者: pingpangxing 时间: 2010-9-20 22:18
支持27楼
作者: 1346650688 时间: 2010-9-20 22:24
云里雾里
作者: 传说中的狙神 时间: 2010-10-10 15:52
我认为反正手应该有轻微转换的 联系摆速多了 自然就形成了轻微转换的习惯 后面继续
作者: DYQDSL 时间: 2010-10-24 23:40
学习
作者: 苦丁香 时间: 2011-7-4 19:53
楼主概括得太精辟了,收藏了!
作者: 上仙 时间: 2011-7-4 20:48
很有技术含量的帖子,必须顶!
作者: arthurm 时间: 2011-7-4 22:30
学习了,支持一下。
作者: renye2011 时间: 2011-7-6 00:44
精英有这么好的写手,当然人气火爆!
作者: wbin 时间: 2011-7-7 22:49
不错不错,赞一个!
作者: firedphoenix 时间: 2011-7-7 23:20
十来个月过去了,在很多高手的指引下,外加俺原来正反手转换的问题,俺现在握拍已经基本偏向松紧适中(稍松一点点),并且正反手不再以腕击为主。现在虽然击球力量比过去小了,但是连续性、正反手连续衔接、准确性都提高了——但是回头再一想,即使俺不改握拍与击球方式,俺练习这十来个月,这些东西肯定也都得到提高,也许提高程度不同而已。
重要的是,现在已经尝试的各项技术的击打方式,俺基本上能分得开,攻与拉区分得很明白。台上偶尔也能有一板劈、偶尔能没质量地挑、拧一下。由于与别人练习时考虑对方感受,现在不太会发大力拉冲了,这一点上比过去退步。
无论怎么握拍,俺反手感觉一直比正手好些
作者: persai 时间: 2011-7-8 20:04
如果能再分析得深入一些,就更好了!
作者: persai 时间: 2011-7-10 13:21
标题: 斯蒂卡CL拉丝么?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zenanerqi 时间: 2011-7-11 10:14
这样握拍有点偏反手 正手质量就可能下降了,握拍还是根据自身情况出发吧
作者: 浪淘沙 时间: 2011-7-11 10:41
是的,到正手台内球、拉球还是要浅握。
作者: hefeijimmy 时间: 2011-7-15 16:31
我还准备写篇这样的文章呢。
前期主要练习正手,偶尔练练反手。
但是一直正反手衔接有问题。
分开打都挺有力量,但是一旦正式比赛就不行了。
后来,就发现和楼主同样的问题。
握拍太随意,手腕不能固定住,打出的球没有力量,尤其是反手。
这段时间,正在按照楼主的方法联系中,确实发力好多了。
作者: zs730712 时间: 2011-7-20 14:57
有一定道理,但我认为握拍没有定式,实际上国际比赛中见到的队员握拍也是各有千秋。
我更认同在正手击球和反手击球时进行“微调”[em1003]
作者: 伤情·雨上 时间: 2011-7-21 18:50
精英越来越强大了!由衷地表示祝贺!
作者: 乒乓如潮 时间: 2011-7-22 09:47
[em1002]
作者: wbin 时间: 2011-7-22 21:52
很养眼的帖子,顶楼主!
作者: 炮兵元帅 时间: 2012-12-29 00:58
好,我回去试试!
作者: ouyiping99 时间: 2012-12-29 09:23
不经意间的疏忽,往往会形成一个反面的转折点。
作者: njwin99 时间: 2012-12-29 23:24
横拍握拍方式一般分为浅握和深握两种,不同的握拍方式各有其优缺点,主要表现在利于正手还是利于反手。
浅握球拍
浅握以中指、无名指、小指自然地握住拍柄,拇指在球拍的正面轻贴在中指旁边,食指自然伸直斜放于球拍的背面,虎口轻微贴拍。拍肩贴近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虎口位置根据使用正反手而做适当调整,正手时虎口位置偏拇指,反手偏食指。 浅握由于握拍较松可以灵活的运用手腕,台内球处理方式多种多样,可以运用搓、撇、拉、拧、弹等多种回击手段。退台后正反手多以拉球为主,这种握拍方法多用于两面弧圈的打法。由于浅握方法手腕容易运用,所以在击球时一定要保持好手腕的形状,否则在扣杀或拉弧圈球时不容易发力。
深握球拍
深握与浅握的握法基本相同,但虎口紧贴球拍。深握的最好方法是将右手伸直,食指与拇指水平放置,左手将球拍放置于食指和拇指之间,虎口顶住拍肩位置,其他手指自然握紧。食指与拇指的位置可根据自己习惯自行调整,食指位置偏拍肩利于反手,食指位置远离拍肩有利于压拍。 深握的优点是握拍较紧,拍形比较固定。进攻时上臂、前臂的力量能集中到手腕上,发力比较集中。深握球拍有利于拉高调球和前冲弧圈球,弧圈球的控制也比较好。但由于握拍较紧,手腕无法灵活运用,台内或近台球回击手段较少,反手主要以搓球和拨球为主。 深握球拍利于正手,由于拍形较固定,命中率较高,但正手贴身球和反手位球是其缺点。浅握球拍手腕灵活,但不容易发力,多适宜反手位选手。在选择是深握还是浅握时,技术派偏反手打法可以选择浅握方式,而力量派偏正手打法可以选择深握方式。
作者: 33961680 时间: 2013-1-2 11:05
高手在打球的时候会更换板弄的,正手反手是不一样的。会切换一小下
作者: 老水工 时间: 2013-1-7 21:56
强烈支持
作者: dk2dk2 时间: 2013-1-8 07:19
个人觉得,深握只是有利于正手的发力稳固性,和准确率,其他方面,浅握都有明显优势,无论是旋转还是力量,包括搓球和拧、挑。浅握明显有利反手楼主居然错过了。我刚刚从中握改为浅握,现在中指基本贴在拍肩与拍柄转折处,虎口距离拍肩一大截。
作者: 微笑淡然 时间: 2013-1-9 09:09
唉,就是会偶尔一天感觉手指特别大,经常打在手指上,但是手指回球也经常上台,诡异的旋转
作者: hotecho 时间: 2013-1-10 09:55
感觉自己应该是有点深握。
作者: 心旷神怡987 时间: 2013-1-29 16:36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海蓝 时间: 2013-3-6 11:56
看帖是学习,回帖是美德,好贴就要顶!
作者: 海蓝 时间: 2013-3-6 11:56
看帖是学习,回帖是美德,好贴就要顶!
作者: xly_971223 时间: 2013-3-12 14:31
关于拇指:个人感觉拇指在反手的作用特别大,拇指应该食指对应伸直的
就是说只用拇指食指就能够捏住球板
这样无论是正手还是反手都能够打得比较细腻
作者: fgjdhb 时间: 2013-3-12 15:58
同感同感,一直想写个这样的好贴,结果还是你厉害![em1004]
作者: wpillar 时间: 2016-4-16 06:20
不断摸索,不断调整,不断完善,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