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胶打法的出路在于进攻”这个观点基本得到大家的认同,已没有异议,因此我们关心的“如何进攻”,在我看来,“拱”和“削”固然是长胶打法的特色,但这两种手法毕竟是属于防守类的,而真正的进攻手法我认为是“弹击”和“提拉”,下面我就着重谈谈我自己对这两种进攻手法的认识:
一、“弹击”。这种手法在处理高于球网的台内球非常有效,基本动作是握拍手后移,便于手腕发力,拍形竖立,在来球上升期或高点期向对方台面弹击,注意触球时间一定要短,发力一定要干脆,否则容易失误(因为和反胶靠摩擦取得旋转不同)。球的路线是直线,不像“拨”是斜线,虽然有时我也会采用“拨”的手法,但感觉不如“弹击”威胁大。
二、“提拉”。这种手法是处理出台球的,手法基本和我上次发的帖子“自创的进攻手法”相同,也是拍形竖立,拍头朝下,手腕朝上,发力也要干脆,注意触球瞬间要有一个“吸”的动作,以免动作过大出台。和“削球”相比,这种进攻手法更具威胁性,虽然我也经常采用“削”的手法,但一般是对方发上旋球或不转球时我才采用,而且威胁不大,对方容易上手,造成自己的被动。
三、如何击高球。这是我比较迷惑的一点,因为前面说的两种手法都是针对不太高的球,但是对高球我反而没辙了,原先打反胶时我可以直接下压,但改长胶后反而失误多,关于这个疑问希望各位长胶高手给指导一下。
1)—— 在我看来,“拱”和“削”固然是长胶打法的特色,但这两种手法毕竟是属于防守类的
拱属于防守类技术?在下以为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拱都属于攻击性的技术之一。
2)—— 、“弹击”。这种手法在处理高于球网的台内球非常有效,基本动作是握拍手后移,便于手腕发力,拍形竖立,在来球上升期或高点期向对方台面弹击
首先我觉得“拍型竖立”这个说法可商榷;此外,击球的时间我认为还是应该在高点期。既然弹击“在处理高于球网的台内球非常有效”,那为什么要在低于网的上升期击球呢?
3)至于长胶的“提拉”应该是对付下旋的或比较低的出台球的,我个人认为此时用“刮”的威胁性更为大,一是因为刮回去的球弧线低,二是速度比提拉过去的球速度快得多。
4)使用长胶对付弧圈和其他来球都不错,而偏偏不会用长胶扣杀高球的我也时常见到。我的感受是:除了初始拍型与别的胶皮有区别外,别的没什么大的区别。
版主 刮的时候 板型是怎么样的
1)—— 在我看来,“拱”和“削”固然是长胶打法的特色,但这两种手法毕竟是属于防守类的
拱属于防守类技术?在下以为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拱都属于攻击性的技术之一。
2)—— 、“弹击”。这种手法在处理高于球网的台内球非常有效,基本动作是握拍手后移,便于手腕发力,拍形竖立,在来球上升期或高点期向对方台面弹击
首先我觉得“拍型竖立”这个说法可商榷;此外,击球的时间我认为还是应该在高点期。既然弹击“在处理高于球网的台内球非常有效”,那为什么要在低于网的上升期击球呢?
3)至于长胶的“提拉”应该是对付下旋的或比较低的出台球的,我个人认为此时用“刮”的威胁性更为大,一是因为刮回去的球弧线低,二是速度比提拉过去的球速度快得多。
4)使用长胶对付弧圈和其他来球都不错,而偏偏不会用长胶扣杀高球的我也时常见到。我的感受是:除了初始拍型与别的胶皮有区别外,别的没什么大的区别。
支持!
“拍型竖立”可能指直板吧?
拉球我有时被迫退到中远台用,一般出台球确实“刮”的威胁性更大。
个人认为“抽”球比这两者更“利”而且使用面更宽、运用频率更多、攻击犀利性更强!
版主 刮的时候 板型是怎么样的
刮的击球原理就是一抬二压三送。初始的板型需要亮一些,然后利用手腕的转动压低过网弧线,最后用前臂的瞬间发力将球前送,这个前送是带有一些抽击的成分的。
我直拍弹击时,拍型横向,下旋拍型直立,上旋或不转拍型前倾,弹击时勾手迎击,触球瞬间发力,脚步要跟上,我的命中率在70%,经常能直接得分。
不好意思,昨天没说清楚我用的拍子。我是横拍,正反反长。
我说的“提拉”主要是朝上用力,向前的力量不大,甚至有时为了避免出台而有意识地“吸”住球。
这种“提拉”和“刮”不同,因为我觉得“刮”大多用在球的上升期,而我说的这种手法主要是在出台球的下降初期,有点像“抽”。
1)—— 在我看来,“拱”和“削”固然是长胶打法的特色,但这两种手法毕竟是属于防守类的
拱属于防守类技术?在下以为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拱都属于攻击性的技术之一。
2)—— 、“弹击”。这种手法在处理高于球网的台内球非常有效,基本动作是握拍手后移,便于手腕发力,拍形竖立,在来球上升期或高点期向对方台面弹击
首先我觉得“拍型竖立”这个说法可商榷;此外,击球的时间我认为还是应该在高点期。既然弹击“在处理高于球网的台内球非常有效”,那为什么要在低于网的上升期击球呢?
3)至于长胶的“提拉”应该是对付下旋的或比较低的出台球的,我个人认为此时用“刮”的威胁性更为大,一是因为刮回去的球弧线低,二是速度比提拉过去的球速度快得多。
4)使用长胶对付弧圈和其他来球都不错,而偏偏不会用长胶扣杀高球的我也时常见到。我的感受是:除了初始拍型与别的胶皮有区别外,别的没什么大的区别。
感谢版主点评,我受益颇多。
1、“拱”这项技术我很喜欢用,而且经常能直接得分。我之所以认为它是属于防守类技术,是因为我主要是在对方来球是下旋的时候用,依靠长胶的反旋转性能使回过去的球变成上旋,造成对方的误判而回球失误。也就是说不是自己主动得分,而是靠对方失误得分,所以我就认为“拱”不是一种主动得分手段了。另外,通过几次打球,球友已经发现了这个规律,很少发下旋球而改发上旋球和不转球了。
2、我说的“拍形竖立”可能是我昨天没说明自己用的拍子,我是横拍,正反反长。
3、我使用的“提拉”手法是“摩擦”多于“撞击”,甚至有时为了避免出台而有意识地“吸”住球。球过去后冲力大,速度快,而且向左拐,对于一般业余选手来说威胁性相当大。
4、“除了初始拍型与别的胶皮有区别外,别的没什么大的区别”,版主能否详细告知。
5、另外请教版主我现在使用的拍子的性能如何。因为是改打长胶,我没有刻意去买拍子,用的是五年前买的一块红双喜成品拍,反胶是PF4,长胶是PF4(C7 LONG PIMPLED,从英文看应该是长胶,但又有人说是半长胶),这款拍子版主了解吗?性能如何?
再次感谢版主的点评!
1)—— 在我看来,“拱”和“削”固然是长胶打法的特色,但这两种手法毕竟是属于防守类的
拱属于防守类技术?在下以为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拱都属于攻击性的技术之一。
2)—— 、“弹击”。这种手法在处理高于球网的台内球非常有效,基本动作是握拍手后移,便于手腕发力,拍形竖立,在来球上升期或高点期向对方台面弹击
首先我觉得“拍型竖立”这个说法可商榷;此外,击球的时间我认为还是应该在高点期。既然弹击“在处理高于球网的台内球非常有效”,那为什么要在低于网的上升期击球呢?
3)至于长胶的“提拉”应该是对付下旋的或比较低的出台球的,我个人认为此时用“刮”的威胁性更为大,一是因为刮回去的球弧线低,二是速度比提拉过去的球速度快得多。
4)使用长胶对付弧圈和其他来球都不错,而偏偏不会用长胶扣杀高球的我也时常见到。我的感受是:除了初始拍型与别的胶皮有区别外,别的没什么大的区别。
版主回复的很详细,个人认为弹击很适合台内的下旋球,版型主要根据来球的旋转来调整,直立或略微亮一点。击球点我认为版主所说的最高点最为稳定,楼主所说的高与网的球弹击我认为略有分歧,很多时候低于网的球我也是弹击回去的,这个时候拍子亮一点就可以了。至于楼主所说的提拉和我所感觉的不太一样,我提拉时感觉是托住球向前送发力是先向上再向前拍型是由略亮转为直立,感觉撞的成分大于摩擦的成分。我不清楚楼主所说先吸是什么道理,本来是下旋,如果再减力是很容易下网的,我想楼主所说的先吸可能是从下面裹着球抖起来的意思吧,这里探讨一下。还有就是长胶打高球,我也是不会打,本身我侧身多,如果碰高球通常是用正手进攻的,实在侧不过来的情况下我选择的是高压一板由右向左的横向轻蹭,回去的球很短,且飘的厉害。这个技术的主要几点是拍子略微下压,来球起升点击球,球板由右向左后方带点吸的感觉轻轻的蹭下来球,适合来球落点不超过半个台子的来球,如果来球太深太靠近身体这个技术就不好发挥了。我也是横板正反反长打法,和楼主类似。
那么这款老C7和现在的C7有啥区别,因为我在网上几次见到有人在求购这款老拍子,难道这款拍子挺出名?当年我只花了50元钱买的。
版主回复的很详细,个人认为弹击很适合台内的下旋球,版型主要根据来球的旋转来调整,直立或略微亮一点。击球点我认为版主所说的最高点最为稳定,楼主所说的高与网的球弹击我认为略有分歧,很多时候低于网的球我也是弹击回去的,这个时候拍子亮一点就可以了。至于楼主所说的提拉和我所感觉的不太一样,我提拉时感觉是托住球向前送发力是先向上再向前拍型是由略亮转为直立,感觉撞的成分大于摩擦的成分。我不清楚楼主所说先吸是什么道理,本来是下旋,如果再减力是很容易下网的,我想楼主所说的先吸可能是从下面裹着球抖起来的意思吧,这里探讨一下。还有就是长胶打高球,我也是不会打,本身我侧身多,如果碰高球通常是用正手进攻的,实在侧不过来的情况下我选择的是高压一板由右向左的横向轻蹭,回去的球很短,且飘的厉害。这个技术的主要几点是拍子略微下压,来球起升点击球,球板由右向左后方带点吸的感觉轻轻的蹭下来球,适合来球落点不超过半个台子的来球,如果来球太深太靠近身体这个技术就不好发挥了。我也是横板正反反长打法,和楼主类似。
谢谢,很受益。
我说的“提拉”主要是用在对付对方拉过来的长球,变被动防守为主动进攻,拍形几乎垂直台面。另外,想请问一下你说的“由右向左的横向轻蹭”,你是左手还是右手?我右手握拍,能否“左由向右的横向轻蹭”?
谢谢,很受益。
我说的“提拉”主要是用在对付对方拉过来的长球,变被动防守为主动进攻,拍形几乎垂直台面。另外,想请问一下你说的“由右向左的横向轻蹭”,你是左手还是右手?我右手握拍,能否“左由向右的横向轻蹭”?
明白你的意思。在对付对方拉过来的长球,可以用由下至上的办法“蹭”一下,这样既可以起到减力的作用,回球也有一点下沉和飘忽。需要注意的是,要尽量减少球对底板的撞击,因此,拍型垂直向上迅速地“磨”一下是必要的。
1)—— 在我看来,“拱”和“削”固然是长胶打法的特色,但这两种手法毕竟是属于防守类的
拱属于防守类技术?在下以为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拱都属于攻击性的技术之一。
2)—— 、“弹击”。这种手法在处理高于球网的台内球非常有效,基本动作是握拍手后移,便于手腕发力,拍形竖立,在来球上升期或高点期向对方台面弹击
首先我觉得“拍型竖立”这个说法可商榷;此外,击球的时间我认为还是应该在高点期。既然弹击“在处理高于球网的台内球非常有效”,那为什么要在低于网的上升期击球呢?
3)至于长胶的“提拉”应该是对付下旋的或比较低的出台球的,我个人认为此时用“刮”的威胁性更为大,一是因为刮回去的球弧线低,二是速度比提拉过去的球速度快得多。
4)使用长胶对付弧圈和其他来球都不错,而偏偏不会用长胶扣杀高球的我也时常见到。我的感受是:除了初始拍型与别的胶皮有区别外,别的没什么大的区别。
再次学习……
楼主介绍得很具体,学习了,谢谢!一般遇到就直接侧身用正手反拉了,学朱世赫
我是直板正长反反,正手长胶进攻,反面直板横打
长胶是388d-1 ox套胶
非常同意长胶进攻,弹击用的少,反手基本不用长胶,没什么体会,正手上手比较多点
出台,正常高的不转、下旋,直接攻,拉过来的正手磕、挡、削,质量不好的直接打回去,低的拉起来,拉法很多人都说了,位置不好就削一板
不出台,撇、刮、挡,不进攻的情况下给自己下一板进攻制造机会
至于打高球,两种方式:赶在上升末期前,主要自己舒服的高度就行,多打习惯就好了,往前下击球,第二种,错过上升期也没关系,下降期,长胶面朝向球,略偏向竖直方向,击球中下偏中,发力方向:前下,往那边偏自己决定,第二种打出的球是和弧圈球的弧线弯曲方向是相反的,很好看
啰嗦了半天,不知道说没说明白,水平不高,还请拍砖。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