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无事``发现一好贴 转来大家一起看~~~
首先参考一个问题什么叫有底劲,查阅了网上发现回答五花八门,顺便写几个如下的回答:
回答一:拉出的球震手即可
回答二:也可以说后劲,用相同的套胶,相同的力量打出的球,哪个冲得远,哪个就有后劲。
回答三:第二跳后的动力
回答四:旋转和力量的结合
回答五:听人说是球至对方台面后第二跳的速度
回答六:所谓底劲,概念实在太模糊,太不标准,部分地区的称谓而已,其内涵,也可能与其他称谓存在交叉,普通物理学上既也没有底,也没有劲的说法,因此,实在没有进一不探讨的必要。
这里没有嘲笑和看不起以上任何答案的意思,相反,虽然以上回答不尽圆满和准确,但也从某种程度上激发了我的思考和领悟。
有关底板的底劲和弹性的问题其实已经相当多了,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网上流传甚广的一篇名为《速度、控制、底劲、弹性---关于底板的四个名词的讨论》(后面引用此文处简称“四个讨论”)的帖子,很遗憾的是,虽然此贴在各大乒乓网站广为流传,写的内容也极为详实生动,本人也从中收获极大。但我至今翻阅各大网站,也无法考证出作者到底是谁,有知道的此贴真正作者的朋友拜托告知一下,偶对作者甚为仰慕。另在家园也有关于底劲的帖子,比较知名的如作者为linyue8102:写的《关于底劲的新理解》http://www.sundns.org/discuz/viewthread.php?tid=133825&highlight=%B5%D7%BE%A2,另外还有sxrzf写的《关于底劲新理解”的再体会、再理解》,这些都写的很不错。既已有上述帖子,为何大家对球板底劲认识仍然没有统一?恕余不自量力,认为以上帖子还没有完全回答出以下问题:底劲与弹性;透板与震板;第一速与第二速。明白了以上问题后,就自然清楚了到底什么才是底劲好的底板,如何才能充分发挥底劲的威力。
第一个问题:底劲与弹性到底有何关系?
《四个讨论》中的开始部分就将球与板的碰撞原理做了描述,引入了弹簧体碰撞的比喻,而最后部分更形象地用蹦床来形容底劲。但文中没有对对底劲与弹性的区别加以细细说明。什么叫弹性呢?比如一个三星的球和一个一星的球同时从相同高度落在相同的球台上,正常情况三星的球回复高度超过一星的,我们可以称三星球的弹性更大;同理对不同的底板来说,同样的球落在底板上也有不同的反弹高度,我们可以称反弹高的底板弹性更大。这是一种普通的情况,其特点是被动反弹,弹性的大小取决于材料本身。那么如果对于主动发力击球时,球板有若弹簧体一样发生了变形的情况,底劲与弹性如何分辩呢?对于这种情况,弹力大的就像一个更紧的弹簧,特点是形变小,其大小由材料性质(密度、韧劲、夹板粘合等)决定。它与底劲有本质的区别,底劲是一个综合因素的结果,它包括了弹力因素,另外还有作用时间和形变深度,这个综合作用过程也就是许多朋友说的储能。因此从这里可以看出,说一个板子底劲足并不是完全准确的,因为它还有人和球的作用因素,当然还有套胶。我在以前的一个回复帖子里曾作过类似的比喻,弹力大的板子并不一定意味着底劲不足,正像是一张大弓,你无法拉动,还不如换张软弓射出的箭更有威力,这正是因为你无法发挥底劲的另外两个因素。那么是不是说我只要选择较软的底板,就可以充分增加作用时间和形变深度来发挥底劲呢?这就牵涉到下面要谈的第二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震板与透板
从字面上震板与透板还是比较好理解的,所谓震板,即击打球时,底板有明显的振动感;从乒乓术语的角度来说透板表示的是一种极限情况,它是全力击打球时球板背后的手指的一种微妙振动。如果轻易的击打就产生透板的感觉,实际上也就是震板了。震板对于发挥底劲来说是一种很不好的情况,因为通过撞击传递到球上的能量被耗散了,转化为了振动。这种振动实际上减少了球板对球的作用时间,因此不利于发挥底劲。太软的板子、薄的板子和材料差的板子是容易产生震板的,这里也回答了上面的问题。与震板不同,透板的感觉是很好的,许多球友甚至不惜烧板烧器材也要追求把球打透的快感,这是因为他充分发挥了技术,协调发力,把力量有效地发挥到底板的有效弹力极限,达到极限总是很爽的。因此,透板的感觉甚至可以成为你能否最大力度发挥底劲的一个判断标准。那么有了底劲,它如何产生高质量的回球呢?
第一速和第二速
对于没有旋转的回球,即使脱板速度再大,球在飞行过程中也是不断减速的,在落台弹跳后,减速更加明显,因此对于这种第一速很高的球,聪明的打法是占位后退一点,回球并不困难。所以这种旋转弱的球第一速尚可,第二速却明显缓慢。这里需要指出一个常见的不准确的概念,底劲就是第二速。底劲并非就是第二速,只有发挥了底劲充分制造了高速旋转的回球第二速才会强劲。实际上这里牵涉到空气动力学的机理,这里我把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的计算的一个结果给大家展示一下如图所示的是一个各种旋转速度的球在反弹后的水平速度的理论变化情况(实际上目前最大转速是达不到200转/s的),球在反弹后,其水平运动速度是随着旋转速度的增强而增大的。因此,不难理解为什么弧圈球的威力如此之大,在落台后还有加速前冲的拱劲。而不转的球速则是逐渐衰减。当然球的综合速度还与击打力度相关,因此,只有充分利用底劲拉出强力前冲弧圈,才能制造恐怖的第二速。
综上所述,所谓底劲是一个综合因素,它包括了弹性、作用时间和形变深度等因素,它并非底板的本身特性。只有充分有效地利用底劲制造旋转和撞击的结合,才有强劲的第二速。这里虽然没有探讨底板与套胶的结合因素,但你可以把发挥球板的底劲想象成拉弓射箭,通过透板的感觉找到可以拉满的大弓。若此文有助于祝乒乓朋友们加深对底板性能的理解,找到理想的武器,不甚荣幸。谢谢阅览
此帖确实不错,[em1002]
哈哈,不搂着就不会写了呀.......................
受益了,好贴子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