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标题: [原创]直板长胶对付正手位的加转弧圈用“捂” [打印本页]
作者: 搞明白长胶 时间: 2009-7-14 09:27
标题: [原创]直板长胶对付正手位的加转弧圈用“捂”
对付正手位的加转弧圈巧用“捂”具体方法是:
1、当对方引拍拉球时,自己要盯住球。
2、球落台的同时,要利用步伐到位,伸手抢点拍型略前倾中指无名指抵住球板,将球盖捂住,不要发力要放松,用球板的重量将球反弹回去。
作者: txp1224 时间: 2009-7-14 10:21
学习了
作者: 治 时间: 2009-7-14 10:32
这个我也喜欢,支持一下!
作者: fei944090 时间: 2009-7-14 13:01
谈下自己感受,经常我拱过去的高质量直线,对手正手高调弧旋拉而且一般是拉到我的正手位,正如楼主所说,我一般捂过去,但是一般都是回到对方中间偏正手位,对方还能继续进攻,现在我在尝试接这种球,用正手快带,回球到对方反手位,威胁更大。
作者: 倾心长胶 时间: 2009-7-14 13:33
以下是引用fei944090在2009-7-14 13:01:00的发言:
谈下自己感受,经常我拱过去的高质量直线,对手正手高调弧旋拉而且一般是拉到我的正手位,正如楼主所说,我一般捂过去,但是一般都是回到对方中间偏正手位,对方还能继续进攻,现在我在尝试接这种球,用正手快带,回球到对方反手位,威胁更大。
有时可尝试切一板。。。
作者: 冷不丁 时间: 2009-7-14 15:44
很养眼的帖子,顶楼主!
作者: 南风吹 时间: 2009-7-14 19:24
以下是引用倾心长胶在2009-7-14 13:33:00的发言:
有时可尝试切一板。。。
这个时候,我一般用切,反旋转更强。
作者: 倾心长胶 时间: 2009-7-14 21:55
以下是引用南风吹在2009-7-14 19:24:00的发言:
这个时候,我一般用切,反旋转更强。
是这样。
作者: 南风吹 时间: 2009-7-15 00:24
以下是引用倾心长胶在2009-7-14 21:55:00的发言:
是这样。
我学倾心版主的。[em1003]
作者: fei944090 时间: 2009-7-15 12:19
我的C7反旋转效果不是很好,切过去的球容易被对方攻。
作者: 倾心长胶 时间: 2009-7-15 13:56
以下是引用fei944090在2009-7-15 12:19:00的发言:
我的C7反旋转效果不是很好,切过去的球容易被对方攻。
半长胶还是以反带为主吧。
作者: fei944090 时间: 2009-7-15 14:21
正在失误中进步,痛并快乐着,请问下楼上斑竹,长胶弹击的技术要领有哪些?
作者: fei944090 时间: 2009-7-15 14:22
记得好象在哪看过倾心斑竹的弹击视屏
作者: 倾心长胶 时间: 2009-7-15 15:03
以下是引用fei944090在2009-7-15 14:22:00的发言:
记得好象在哪看过倾心斑竹的弹击视屏
http://www.pingpang.info/bbs/viewthread.php?tid=150718
谨供参考。
作者: 搞明白长胶 时间: 2009-7-16 17:15
“捂”回球的速度要比“切”快一些,比“反带”要稳一些。落点也较容易控制。具体使用什么要看自己的能力和风格了。
作者: 倾心长胶 时间: 2009-7-16 17:22
以下是引用搞明白长胶在2009-7-16 17:15:00的发言:
具体使用什么要看自己的能力和风格了。
个人赞同这个说法。
作者: 糊涂 时间: 2009-8-6 10:35
方法很多,主要是自己掌握好触球时的感觉,带,反打,反拉都可以!有时我能打回头,但这种感觉不是每天都有,一直在总结和练习中!!
作者: shanmimi 时间: 2009-8-6 22:46
这个技术也可以变化为快带,动作和楼主讲的基本一样,
区别就是球接触球拍后,略向前收小臂,手腕固定,略带向上的摩擦(尽量使球在拍子上面停留的时间长一点而已,不是说要给个上旋),
结合“捂”“切”,打出旋转,速度,和落点的变化来
作者: 冷不丁 时间: 2009-8-7 07:55
楼主介绍得很具体,学习了,谢谢!
作者: ssdbill 时间: 2009-8-7 12:39
本人感觉这项技术调节一下倒还可以,旋转不如切,速度不如带,威力不如盖,没特点
作者: 檐边水滴 时间: 2009-8-9 09:15
就怕对方连续进攻,如果很冲的球好不好摆点
作者: asdl 时间: 2009-8-9 15:28
以下是引用shanmimi在2009-8-6 22:46:00的发言:
这个技术也可以变化为快带,动作和楼主讲的基本一样,
区别就是球接触球拍后,略向前收小臂,手腕固定,略带向上的摩擦(尽量使球在拍子上面停留的时间长一点而已,不是说要给个上旋),
结合“捂”“切”,打出旋转,速度,和落点的变化来
支持
作者: 游艺千绝 时间: 2009-9-16 19:09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zql2303 时间: 2009-9-16 19:19
楼主写的很专业,一定是高手了。
作者: 沧生 时间: 2009-9-16 22:35
都很精彩!学习了,各取所需!
作者: pingpangxing 时间: 2009-9-18 19:04
说实话,对楼主的观点实在不敢恭维!
作者: zqyoo 时间: 2009-9-18 19:50
不好,不要人云亦云,坚持自己的观点!
作者: 东北虎xjw 时间: 2009-9-23 08:06
不错不错,赞一个!
作者: 东北虎xjw 时间: 2009-9-23 08:07
[em1002]
作者: 东北虎xjw 时间: 2009-9-23 08:07
看帖是学习,回帖是美德,好贴就要顶!
作者: 东北虎xjw 时间: 2009-9-23 08:07

作者: 长春居士 时间: 2009-9-24 09:56
如果能再分析得深入一些,就更好了!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