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谈的水平只涉及技术水平与比赛水平
小时侯在体校练球,只按教练的要求打,自己不动什么脑筋,人到中年,重新挥拍,有了很多的思考,乒乓球非常奥妙,想提高水平,战胜对手,首先得战胜自己。现在乒乓球带给自己的最大的乐趣不是迎着对手弧圈回头暴打的爽快,也不是完胜对手的欢畅,而是通过对乒乓球的不断思考,使自己的悟性和修养不断提高,打好乒乓球,完全是对自身素养的挑战。
可以说,技术水平与比赛水平提高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吸取他人优点,克服自身坏习惯,完善自己综合实力的过程,这个过程走得顺利的关键就是悟性与修养。
了解身边的一些球友,球龄最少的不下5、6年,但看他们的表现并不理想,无论是练球还是比赛,原因固然很多,我觉得首要的原因是悟性,对乒乓球的悟性不够。在别的领域,也许他们是业中楚翘或如鱼得水,但对乒乓球却摸不清门道。没有专业教练的指导,技术水平进步缓慢,但如今发达的网络又为我们探索乒乓球的奥妙打开了另一扇窗户,关键是能从中悟得到并做得到。网络上从器材到某种打法甚至具体某项技术,无所不包,到处都有强人啊!对一些网友的见解,一个字:绝!自己觉得超强的:“...打球时,你只须看到对方的力,不要觉得球速快而去躲避它....”,这话来自广东的凉思先生,可以想象只看到球的速度去躲避的后果:手足无措,头脑空白,没有任何的主动应变,等着丢分、捡球,当然运气好的话,对手送一分。躲球干吗,又不是铅球,但这是人的本能,我们能悟到“力”点,并想办法去克服、坚持,那就可以得到另一种后天形成的本能。可以通过设想来描述这样的本能:对抗中控球不慎,给对手冒高的机会球(这在出手后的刹那就感觉到了),心不慌,身不乱,球还在空中飞向对方台面呀,迅速略后移动(千万别呆住了目送球落到对方台面,再等着被打死),紧盯对手,随时向球来的方向移动调整,进行快带或回打等处理...听起来很简单,这就是对“看到对方的力”的一种悟,这一分丢了,心中是否有一丝焦灼转而给下一球的判断、手感、控制、脚步启动都带来影响,修养的高低便可区分,低的,步履匆匆,神态焦急或郁闷懊恼,好一点的表面貌似平静,心里却琢磨等下打对方个满地找牙,这些都会影响到判断、移动调整合适的击球位置、击球前的放松等等。修养到了一定的程度,则是根本就忘记了自己的情绪,在脑中回想刚才来球时对方的出手、球路、旋转进而有所调整。有若干年球龄球友在比赛刚开始的时候一般不会出现情绪波动的情况,修养高低带来的影响并不明显,但随着比赛的推进,修养的重要便愈发的突出,如果在一次打球中与多个对手较量,始终能思路清晰、动作从容而集中,那其修养是相当的高啊!心理上绝对是属于高手级别的,当然打到后面,脑力、体力都有所下降,这时对修养更是考验。
修养不够,一些细节都会带来干扰,有一次到一球馆打球,球馆原来是一健身场所,对方身后的整面墙都是镜子,总觉得晃眼,其实集中精力在台面上也没什么,心中有了障碍,判断启动总是迟一下,出手不集中,郁闷的要死,调整了很久,事后回想,那种环境的干扰完全可以克服的,自己的心却先乱了,还是定力不够啊,退一步说,宽让一点,先使自己集中精力适应那种环境即使让对手赢球又何尝不可呢?
有时在比赛,邻台是水平低的球友在玩,练球老丢球,球总是滚到自己的台边,心烦,打球就不知不觉急了起来,到最后干脆乱打了绝,换台或走人,休息不好时候最容易出现这种情况。靠什么去克服,还是修养。“倾宇宙之力,坚定地活在眼前的一瞬”,多年前看到台湾李元松的这句话,共勉。
专业的可以通过特殊的训练提高水平与修养,我们呢,只能利用各自的客观条件,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每一个细节做起,哪怕是弯腰帮别人捡球,也可以做得庄重而又从容。可能达不到专业的技术水平,但一定可以达到高手的修养境界。
看看能否提高自己的技艺
说的好啊,,在理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