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板子是斯蒂卡CL 以前打反胶的 现在改打正胶 怎么发现正胶不能拉球呢? 比如说对方打过来个很低的长球 按照以前 我用反胶都能很轻松的拉起来 现在用正胶怎么拉不起来呢?总是下网。。。 请高手来教教我 如果不能拉,那应该用什么打法来迎接这种球?
在这里,小弟先谢谢了
还请问下,正胶跟生胶打球的效果上有什么不同? 所谓的怪事怎么个怪发? 我用的802正胶,打起来并没有感觉到怪 只是稍微快了点而已。。。
这个就转载一些文章,希望对楼主有帮助!
现代乒乓球技术仍然朝着速度越来越快、旋转越来越强、打法越来越凶狠的方向发展。由于这样,在实战中双方均是以低而短的下旋球控制对方,伺机抢位、抢攻,因此低球起板就成为乒乓球技术中一项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的主要技术。
在解决低球起板这一关键技术中,我国传统的直拍快攻打法与目前欧洲流行的横板弧圈打法各有利弊,拉弧圈球由于亲近系数大、易于制造击球弧线,帮不怕来球的强烈下旋,但由于横握拍手腕不灵活,对下旋短球(近网球)较难抢拉,只能以搓或撇一板来过渡。直拍快攻打法由于以速度为主,对于下旋短球的处理比只能拉弧圈那样便于发务,但其优点是手腕比较灵活,对下旋短球的处理比只能拉弧圈的横拍方法更多,因此直板快攻打法必须掌握好低球起板的技术,才能争先上手,先发制人,发挥直板快攻打法以快制慢,以快制转的战术,才以与欧洲弧圈抗衡。
对于中国直板快攻打法来说,“低球起板”是一个总的技术概念,其中包含着快点、快拉、突击三种单个技术。一个优秀运动员必须熟练地掌握这三种技术,才能在实战时根据不同情况和战术需要而灵活运用。
快点技术:快点的作用主要用于进攻近网短球。如前所述,目前高水平的运动员在比赛中最常用的战术是以低而短的下旋球来控制对方伺机起板,因此,掌握好“快点”这嘱技术就易于争先起板、先发制人。
在运用“快点”技术时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判断准确:准确的判断的是乒乓球击球环节的第一个环节,这在运用“快点”技术时成为重要。因为短球离网近,击球时调节弧线的难度也大。所以在击球前必须对来球的旋转性能、旋转程度以及来球的落点有一个准确的判断。判断错误,就无法正确还击。如果对方是搓过来的短球,那是下旋球,区别只在旋转程度,但如果对方是发球,那就会有转与不转、上旋或下旋……等区别,就更要注意判断准确。击球动作:由于来球是近网短球,因此击球时上身要贴近球台,前臂伸入台内,球拍拍面后倾,这样才能触球的中下部,在球拍触球的瞬间,利用手腕的转动来磨擦球以制造击球弧线。击球线路:线路、落点变化,是现代乒乓球技术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只有线路活、落点刁,才能出敌不意,使对手防不胜防。由于“快点”本身技术难度大,故一般是回击斜线较多。但也要适当地有以直线作配合,以免被对方作有准备的防御。有时,也可以用小滑板(俗称“快撇”)回直线,准备下一板再进攻,也可以起到牵制对方的作用。
快拉技术:提拉在60年代之前是对付削球的基本技术,但随着欧洲两面弧圈打法的出现,为了争先上手,限制对方拉出放置强烈的弧圈球,“快拉”便成为直板快攻打法的一种重要技术。快拉(俗称“小上旋”),主要用于对付低而转的下旋长球或中台球。由于来球较长,不易以短还短,如果以搓球过渡,对手便会抢先拉出弧圈球而使自己陷于被动,在这种情况下,快拉便成为直板快攻打法争先上手,遏制对手拉出旋转强烈的弧圈球的一促重要技术。快拉应具有动作小、速度快、线路活的特点。所谓速度快是指侧身、让位,出手的动作都要迅速、突然,这样才能迫使对手来不及反拉,而只能以挡球防御,为自己下一板进攻提供机会。动作小是和其它技术如突击、扣杀……等相对而言的,也是区别于用以削球的提拉技术。由于快拉只是用于作为一种争先上手,为一板进攻创造机会的技术,故必须动作小,发力集中,还原快,这样才便于下一板的发力进攻;线路活是指拉球的线路要灵活多变,不仅要有斜、直线的变化,而且要有长短的变化。这样,在实战时才能根据对手的技术特点和当时的站位……等情况而灵活运用。
突击技术:突击是中国直拍快攻打法区别于外国运动员的一种有独到之处的重要技术,不仅以拉放置较强的弧圈为主的欧洲横板运动员不会使用,即便同样是直握板的亚洲其它一些国家(如韩国、朝鲜、日本等)由于握拍方法的区别也很难使用。突击是一种力量轻于扣杀、大于快拉的进攻性技术,故人们把它常叫作中等力量突击。突击多用于进攻线路较长而旋转又不是很强的来球,它不仅能为连续进攻创造机会,而且往往能直接得分,把突击与快拉结合起来运用,可以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即本身既可以根据来球的情况灵活运用,又增加了对方防御上的困难。
如何更好的掌握好低球起板的技术环节?击球时间,对方来球在本方球台弹起,球从着台点上升到回落的过程,可分为三个时期:即上升期、高点期和下降期,运用各种技术回接来球,击球的时期也不完全一样,在下旋起板的训练中,注意研究击球的时间,对提高低球起板的命中率是有好处的。我们知道,每个来球着台后弹起到回落的高点期都有所不同,球弹起后,高点期与球网平等的或比球网高的,我们称它为反弹弧线的高弧线,低于球网的称为低弧线。高弧线的来球反弹前冲力小,低弧线的来球反弹冲力大。掌握住反弹弧线来球这两大特点,在下旋起板训练中,对高弧球的来于击球的时间应用高点期,对低弧线的来球击球的时间应用上升期。击球的动作要尽量前迎,前臂带动手腕,用中等爆发力。掌握好了击球时间,下旋起板的命中率也会提高一步。同时下旋起板要突出突然性和快速变化,在训练时要强调突然性,只有起板具有突然性,才能使手防不胜防。狠抓下旋起板的优点线路不放,一般选手有反手侧身位起板都比较好,这就是主要的优点起板位置,要精练,始终抓好,同时掌握好对方的心理、心虚下手,而不敢轻易给对方正手位的规律。下旋起板的时机,一是发球创造时机。自己在掌握发球权时,要尽量发短球,弧线低,不出台、下旋强烈的球,对方不能上手进攻而只能回搓来接,这样为自己的下旋起板创造时机。二是接发球创造时机。在接发球时,要控制好落点和角度,使对手不能进攻只能用搓回接,这样在对方搓回时,进行下旋起板进攻。三是搓球创造时机。在对方不进攻对搓当中,自己要加强落点变化,搓短球或挤大角度,加强旋转变化,搓转不转球或低弧线球及加转球,使对方不能进攻,为自己下旋起板创造时机。
小弟板子是斯蒂卡CL 以前打反胶的 现在改打正胶 怎么发现正胶不能拉球呢? 比如说对方打过来个很低的长球 按照以前 我用反胶都能很轻松的拉起来 现在用正胶怎么拉不起来呢?总是下网。。。 请高手来教教我 如果不能拉,那应该用什么打法来迎接这种球?
在这里,小弟先谢谢了
还请问下,正胶跟生胶打球的效果上有什么不同? 所谓的怪事怎么个怪发? 我用的802正胶,打起来并没有感觉到怪 只是稍微快了点而已。。。
===========================================
俺试着解释一下:
首先正胶在起下旋时,对击打的成分要比反胶更多一点,不能单纯的依靠摩擦来使球上案,而要充分使球吃进海面中,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挂起来。当然打正胶应该更多的依靠击打的速度来制胜。而不是靠这种小弧圈。
另外,802的正胶并不是以怪取胜的胶皮。而且CL的弹性有很好,又进一步弱化了球的怪异性。所以,CL加802在配置上来说,不是最怪异的。当然,球的怪异还与打法和发力的方法有关。
所谓的怪,简单的说就是摩擦力的大小与弹性的关系。当拍面的摩擦力小,而弹性好时,出球速度较快,球一般是不转球,不转球不管是在空中还是落案后,衰减都要比上旋要快。再加上球落案后有弹性形变,这个力量是有垂直向上的分力的,所以会给人以球在空中打晃,落案后下扎,不起球,不往前走的感觉。
而且颗粒打出的旋转很多时候不是反胶拉出来的纯上旋,很多时候都有一定的侧旋,这就造成了给人一种正胶拉的球线路比较“贼”的感觉。
再说正胶与生胶的区别:其实明白了胶粒对球的影响和对旋转的影响,这两款胶皮的性能就可以分析出来了。生胶比正胶的摩擦力更小,硫化程度更低,球速更快,但旋转更差,更不易控制,更容易打滑。但回球更怪异。
个人认为,不管打什么胶,相当重要的一点就是找到那种胶吃住球的感觉,
反胶因为容易吃住球,所以手上粗糙一点球都能过去,(当然细腻了吃球更好,球的质量会更高)
正胶的吃球感比较难找一点,只要找到了用胶粒吃住球的感觉,就能拉起来了。
还请问下,正胶跟生胶打球的效果上有什么不同? 所谓的怪事怎么个怪发? 我用的802正胶,打起来并没有感觉到怪 只是稍微快了点而已。。。
正胶和生胶在应用上的区别主要有两个:一,速度差别;二、下沉性区别。至于旋转,正胶稍好于生胶一些。
802正胶本身就是比较正的一款小颗粒正胶,以稳定性强而著称。至于大维系列,甚至进口系列,在怪的方面都较之802明显。
由于正胶摩擦不是强项,所以在回合中,大多容易产生透过球心的力量回球,主要表象是过台弹跳后低沉,不明显的向前弹跳,所以被球友称之为怪。当然,这一点会在生胶中体现的更明显。
看来高手多啊 小弟打过正胶 喜爱你在也有同学打正胶 结合他们的经验说两句吧
如果你用反胶用惯了 想用正胶拉起球 很难
你知道大哥听说过小弧圈没?? 正胶主要是拉这种弧圈
拉起来的球 有点飘 有点转 惯性有点 (纯感觉) 反正不好接
拉时引拍要小 动作要快 摩擦要深
楼主的问题是反胶变正胶普遍的毛病哈~~
偶的体会是:正胶多在台前以速度取胜,反胶多以弧旋球拉冲取胜。所以打正胶的球友不易离台较远,而是以近台快攻为主。以落点和速度赢得胜利哈~~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