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打日直单桧比较勤,原先玩达克90时的底板很软,不能很好发挥球的一速。本人认为软底板适合刚学球的去练习,而选手拍应根据自己的特点选中硬和硬单桧能更好的体现自己的技战术。
看到大家对单桧的探讨一直在器材和套胶配置上徘徊,我作为一个老球友愿把自己在单桧上的一些心得与大家分享,如有不足请与指正。
本人底板为捷美9毫米特硬单桧,我擅长近台弧圈,反手推挡扎实。原先用SP的时候是手感通透,发力极佳犹在反手加力推弧圈时。但小三角小球处理起来颇为头痛。在换蓝海绵天极三,手感善可,各种球的处理也好,唯一不足是套胶寿命极短(海绵和胶皮之间1个月就气泡了),在发力时总觉得速度还嫌慢些(针对自己)。
现在用的729-08初始不习惯觉得刷胶后来球难以控制,发力时球容易出界,通透感很差。磨合到现在我基本刷胶后隔天在用,目前十天没刷了。
原先打单桧也是追求正手一板,反手加力推挡。出现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抓住中台发力是单桧的利器,自己站位基本不太靠前,指望别人不小心回球到自己正手,给对方致命一击。我的对手都是和自己水平接近者,对方用中直逼死自己反手位摆短,并高吊结合弧圈,自己为不能打出单桧特点而苦恼。
我时常思考对业余来讲中直追求平衡,日直还是追求的是进攻,如果没有给对手压迫感,那何来机会进行以暴制暴。想通这问题后我把站位调整靠前,通过一段时间实践感觉颇有收获。
在球的处理上我分为发球进攻与控制,接球控制与进攻,实际比赛中直分为正手球,过渡球,反手位球的处理。
我想简单说说自己的体会,在接球时,正手出台球毫不犹豫以摩擦为主(高吊,爆冲,快带,快挑),中间球可摆短,侧身撇长。反手位来不及可搓长至对方底线,如果侧身抢攻的话不要考虑第二板,尽可能拉出最佳质量和落点。
发球时以正手发小三角和反手位底线直长球结合正手急长上旋偷袭,旋转以不转和下旋加转为主。反手位发不出台(一跳)强下旋和对方正手偏反手的侧旋,这是个系统的东西,三言两语大家可能不清楚,总之能教对方接不好回球能暴死他为佳。
说了这些东东我自己也云里雾里了,哈哈现在言归正传吧——单桧坚决不要退台(中台对抗除外),耐心对搓对摆,有机会自己先起板,对方只要先摩擦球进攻过来,一定要抓住来球的高点期给予正反手的坚决回击(如何处理由个人技术决定),对方回球质量不高要毫不犹豫的正手位或侧身前冲弧圈予以连续。(球掉地,你得分就可以喘口气了,哈哈)
其实这也是国球提倡的速度,力量,控制与反控制,意志坚定,合理运用技战术在得到锻炼身体的同时提高成绩,何乐而不为呢。欢迎拍砖!不过不要给我银球拍死了[em1005]
打球时间不长的我,确实看的有点云里雾里的.........
如能听我建议,去买块蝴蝶的SRIVER 2.1试试吧,价格才100出头,会带给你惊喜的,别老在那几块国套中换来换去,钱花了还找不到感觉。
达克90是块很全面的,并且评介和销量都不错的单桧.说它偏软,也是和别的单桧比底劲软一点,但它全面,好控.
相比较夹板来说,任何一块的单桧力量都足够了.
只所以有的球友会去找一些偏硬弹的,就象我一样,因为自身技术还不过硬,想借对方的力给予还击,碰到来球无可借力时,就会觉的难处理,觉得底劲不够了.
但硬弹也有缺点,再配上高弹的套胶,控制很难,接发球和搓球都容易冒高。
打球技术好的,发力点和自身发力好的,我想不用单桧,一般的夹板都能于一板暴击。
其实这些都不是重点,不断的去练习后,都可以解决.
既然打单桧了,也不是说崇洋媚外,单桧还是配外套好一点。
如果一味的需要胶皮粘才能帮助正手弧圈,我想也只有我这些技术不行,经验不行的球友才用考虑的问题。
单桧配外套,就是要使我们去体会怎么使用涩性套胶拉球,努力使自己去适应和驾驭它。
我对于老兄你还是比较了解的,单桧目前就打过达克90和台桧捷美,套胶就打过天极三和克拉克SP和729。
既然一直想在配置上找到适合自己的,何不勇敢去尝试下外套?
蝴蝶的SRIVER 2.1在单桧配置上是块很经典的套胶,价格现在也一点不贵了,有着几十元一块的胶换来换去,何不去买块蝴蝶的SRIVER 尝试一下,如果觉得百元出头的新的还贵,那可去二手区找块成色不错的,价格便宜的先尝试一下。其它的价格高的就暂不推荐给你了,要不又要给你套上我只有花架子,只会玩点钱。
另外有点很重要,不说打过多少单桧和套胶,每个人的使用习惯和打法,感觉都不同的。
我想,给于桧友们真正的帮助只需要提供自己对某块拍或某块胶皮自己打的真实感觉写出来给大家分享就好了,但前提一定要写的真实,写出自己的真正感受。桧友看了如有觉得有借惬的地方,自然会去尝试。
而不是动不动就去给人家建议推荐配置,因为每个人的情况都是不同的,自己用的好的配置,别人不一定适应。
业余打球,单桧兄弟和我师傅经常和我谈起过。
掌握好前三板能解决掉就行了,本身自己就没多少基本功。
我也看过不少国手比赛,前三板能解决掉的都很多。
我也常看到有身边的球友,好象水平好点了,就看不起别人,对人不屑一顾,碰到水平高的就阿谀奉承。
时间一长,只会得不偿失,没人会来理你。
只有摆正自己打球的目的,摆正自己的位置,友谊第一,不管和哪个球友打球都认认真真,真实对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em1001]
我们仅见过两面,我还是很珍惜这缘分的。我不写自己的单板和套胶配置怎么可以讲自己的心得呢?SRIVER 2.1我用过,只是我目前不适合而已。何来说教和推荐,只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罢了。继续以球会友,继续写心得给爱好者拍砖[em1012]
别人高吊你别老想着档啊,直接侧身,抓上升期轮一板也许效果还不错,呵呵,我经常这么干。
退台是给别人机会,要自己先上手然后退台才是正途。
别人高吊你别老想着档啊,直接侧身,抓上升期轮一板也许效果还不错,呵呵,我经常这么干。
退台是给别人机会,要自己先上手然后退台才是正途。
不懂 但我就知道退台别人机会小过我 自己退台抡得开一些
退台与否、退台多少应根据场上形势而定:
1、单桧对快攻打法特别是颗粒打法(推攻为主),直接一板劈长下旋到其正手,逼迫其与我形成正手的上旋相持,我方既可退台稳拉,也可不退台直接堵或快带,都是我方上风球。
2、单桧对中直的控制+弧圈打法(搓拉为主),则多发急长球到其反手,迫其形成对推或对攻之局面,也可形成我方的上风球。即便对方退台,我方也可随之退台对拉,也基本上是我方的上风球。
3、单桧对横板两面,若无把握,则应避免退台,退台后正手实力相当,而反手吃亏较大。应以中路偏正手小球为主控制台面,辅以追身急球袭扰,对手出台机会球,则发全力一击。
但对手也不是傻瓜,也会抓单桧的死穴:
快攻打法抓单桧的正反手转换慢、低档位脱拍较慢的弱点。
中直控制打法抓单桧的摆短下旋不足,搓球易出台的问题。
横板则咬住单桧的反手弱点。
用硬单桧主要解决一个借力差的问题,牺牲一些旋转。
用粘胶皮解决一个薄摩擦的问题,牺牲一些速度。
还是K兄总结的好,球技接近者见解接近。本人再引申为打法接近者,处理球的方式接近。
楼上的这段话————
用硬单桧主要解决一个借力差的问题,牺牲一些旋转。
用粘胶皮解决一个薄摩擦的问题,牺牲一些速度。
我可以这么解释吗?——用硬单桧主要解决力量弱的问题,来提高一些速度。加力推挡更出色些。
用粘胶皮解决摩擦差的问题,来提高一些旋转。在小球控制方面更出众些。
关于打法和站位的问题,个人特点不一,无需比个一二,这样可以吗?[em1012]
我觉得粘胶皮的过渡球好些,没有过渡球,比赛实在太难打了。
硬单桧加力推容易发力,借力也好,方便近台打法的卡台、反手进攻有突然性,还有就是有利于打一些小动作、快发力的球,节奏快,也比较灵活。
一、长时间没有这样细致、扎实的技术交流贴了,值得赞扬![em1002]
二、可以反思的是,LZ听说是位高手,那么在高手眼中,看来国套外套差别不大,像我等,从来就没试过国套。如果国产的粘性套胶真有意想不到的效果,那自然是经济又实惠的好选择。
三、LZ的技术总结尤其是发球这一环节,深得吾心,我在比赛中也是这样尝试的。不过,一是发球技术含量实在差,二是容易被看出来,因为经常在一起的对手是绝不会总是让你轻易上手爆拉摧残的。
四、因此,说一千道一万,练好技术是赢得比赛最重要的环节。恐怕也是我们追求单桧,发烧不止的桧友所欠缺的。大家想,这山望着那山高,板子换来换去,谁还稀罕练习技术?[em1005][em1006]
看了楼上许多球迷的点评,有的赞同和反对者皆有。有一点不知道你们注意没有--我不是说板子的优劣和套胶是涩性还是粘性好,而是围绕球的道理在讲解。
还有人点评说我接球不好,其实那位球友是北京奥乒俱乐部的高手,发球尤为一绝,要知道人外有人。如果不从自身技术入手,而以涩性粘性的套胶改变就能接球接的好点,那不免让人贻笑大方。还是希望大家多从技术入手,不管什么装备,结合自己的配置把一些优劣点评出来,让日直单桧球友的水平越来越好。
对球做动作时,人体是轴心运动。对来球进行处理时,球是圆周运动。
一味讲究暴(越暴弧线越平速度越快那不如快打,何必用弧圈技术打出击打类的球呢),那弧圈技术就不会领先于原先的左推右攻了。
银球兄,我觉得是你自己前后矛盾.
因为是你自己在一味追求暴.
另外,乒乓是以技术为重要这些大家都懂.
另外,以后讲解球的道理请通俗一点.
说真的,我看过你几个贴,觉的很迷惑,不知道在讲啥,和标题都不对称.
大哥,你教我??
因为见面,对您尊敬,才会没说啥。
业余二线水平教三线水平很正常,但时时提到教字可不大好吧。
来也来过这二次了,为啥你就看不出水平好的人家和你打球会尊重你,会不经意中让你球,给你面子。
你倒好了,把人家给你的面子当自己吹嘘的料了。
想的通我为啥会对你180度大转变吗?
那是你第二次来我这时,从北京聚会后来我这时。
记的你夜宵时说的了吗?
叫我联合你,推销台桧,卖它个一千把,一万把,呵呵,说真的,从你那话说出口,我心里真的很鄙视你。
还时时说免费给人家讲教,你还真当你是国手了啊。
哦,对的,你肯定当你是国手了。
因为我知道,人家邀请南通的李雪松去打球,李雪松都没提啥要求。
反而邀请最多业余二线的您去打个团体赛,还要求出场费和报销路费之类的[em1005]
以前没见面时在群中,看您谈吐,以为你真有啥真才实学,也很尊敬你。
几次见面后,了解了。
多为球友们做点实事吧!!!
再狡猾的狐狸也早晚路马脚。
我没用横板,单桧本身比夹板厚,所以我目前是单面日直。不过横板用桧木,就我还没见过。不过我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横拍2面弧圈与直板相持中占上风,专业选手正手国套,反手外套。
业余选手正手国套,反手有反胶和颗粒胶。我见过一个上海专业球员,现在国外打球,横夹板正手狂三,反手生胶。球技那是高我N多。
个人的看法总有对的错的,把一些事理列出来进行讨论总结改进,才是乒乓球的乐趣所在。
开始总是不明白,现在明白点了,目的还是推销台桧啊,希望楼主生意兴隆,财运广博,多多造福于桧友
成交过一个台桧,或者向任何一个人推销过台桧的球友请出来揭发,出场费,差旅费的事更可笑,本人从事化工销售18年跑遍全国有固定收入。打球时我唯一爱好坚持了10余年。
见过卑鄙的,没见过如此卑鄙的。道不同不相为谋,我就退出你的群。如果说桧木版也是你开的,我也同样离开。不是你开的,我发帖我自由,我只为寻求单桧高手共同提高,又不是跟你辩论。
我想说重覆一遍,你玩你的器材,我交流我的技术。你容不得比你高的人啊。你的贴我永远不来看,你放心好了。
别急别恼。
我会时时注意你的。
当有不妥时,我就会举证。
另外,不要时时把自己说的很清高,加以时间,大家早晚会认清真面目,白和黑,永远是颠倒不了的。[em1001]
哈哈,天下大乱了,尽量别伤感情,大家因为打乒乓、因为打单桧走到一起不容易啊。
虽说器材搭配人人各不相同,但既然选择打单桧就得体现单桧特长,我们是业余的另外学打球时都是学中直和横板的后来才打单桧,在打法和配置上自然要学韩国等运动员毕竟他们从小打单桧研究单桧。我个人认为拿着单桧打国内的粘性胶皮还不如改打中直或横板,你拿着10毫米的厚板跟别人5毫米多的板子斗短球?拿单桧跟横板比相持?我打单桧的体会是控制节奏,扬长避短,尽量发挥单桧板的三个特长:发球、推弹、正手,想方设法前三板解决战斗!
一家之言,欢迎拍砖!
别人高吊你别老想着档啊,直接侧身,抓上升期轮一板也许效果还不错,呵呵,我经常这么干。
退台是给别人机会,要自己先上手然后退台才是正途。
呵呵,我也是,而且轮多了成功率也高了,轮上了自己爽,对对手心理打击更大。
还是K兄总结的好,球技接近者见解接近。本人再引申为打法接近者,处理球的方式接近。
楼上的这段话————
用硬单桧主要解决一个借力差的问题,牺牲一些旋转。
用粘胶皮解决一个薄摩擦的问题,牺牲一些速度。
我可以这么解释吗?——用硬单桧主要解决力量弱的问题,来提高一些速度。加力推挡更出色些。
用粘胶皮解决摩擦差的问题,来提高一些旋转。在小球控制方面更出众些。
关于打法和站位的问题,个人特点不一,无需比个一二,这样可以吗?
特点都牺牲了,打啥单桧!
其实打球就是控制与反控制的过程。你想发挥单桧的特长,别人也会想办法限制你的特长。
在被控制和限制的情况,仍能打出技术特长,是战术层面上需要细化的问题,还真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
总的思路来说,单桧打法的主要核心,就是简化旋转、简化线路,好比奥尼尔直打篮下用力量硬吃对手。
总的思路来说,单桧打法的主要核心,就是简化旋转、简化线路,好比奥尼尔直打篮下用力量硬吃对手。
精辟。[em1002]赞同
前不久用韩金配g3 FX 与本地业余前三的一位选手在正式比赛中相遇,第2局5:5时,对方发球,第一个近网侧下中路片反手短球我摆短,对方回摆,我积极上手强拉得分,第二个球正手位急长侧下,因为弧线拐的厉害没敢抢拉,于是正手压住板型回切,竟然回了一个又低又近网的短球,对方本来准备上手的,这是只好上前回搓,又被我抢冲得分,当时这种感觉真是妙极了。这2个球赢的实在漂亮,而且是面对这样的高手实现的,自己也感觉非常兴奋,套用一句流行语“这一刻简直就是小柳附体了”。
这一次改单桧快接近2个月了,有输有赢,输的时候也很郁闷,但单桧带给我的欢乐要远远超过横版瓦木,我还是决心坚持打单桧,直到打不动再换回横板。
韩金配G3FX也能用啊?看来我没必要怀疑现在用的G3了,刚开始用的时候明显感觉不如德系血浆系列的透,闹心不已。G3FX不软吗?有杀伤力吗?
韩金配G3FX也能用啊?看来我没必要怀疑现在用的G3了,刚开始用的时候明显感觉不如德系血浆系列的透,闹心不已。G3FX不软吗?有杀伤力吗?
韓金偏軟, G3 FX也偏軟, 軟+軟的配置, 就適合弧圈, 板子底勁足的話, 就有殺傷力.
但是暴打的時候, 會有軟掉的危險, 出球沒那麼快, 威力就不足, 且容易失誤. 參考!參考!
前几天不是天下桧友还其乐融融吗?不是让我们等待球技高的银球兄写测评吗?怎么突然崩了?看来“天下桧友是一家”的提法。。。天下大同永远是理想主义啊!
球友间其实不管什么打法,是最坦诚的、最能够交心的,但是要是涉及到利益问题。。。[em1012]
韓金偏軟, G3 FX也偏軟, 軟+軟的配置, 就適合弧圈, 板子底勁足的話, 就有殺傷力.
但是暴打的時候, 會有軟掉的危險, 出球沒那麼快, 威力就不足, 且容易失誤. 參考!參考!
谢谢!那么G3配韩金也有软掉的危险吗?
谢谢!那么G3配韩金也有软掉的危险吗?
應該不會的, 我現在用5678番+G3, 很順手. 打過2003~2004老金(一般這個時期是金系列內最軟的 取樣數在10把金系列以上), 5678的軟度應該差不多, 但是底勁就沒辦法比了. 需看韓金的重量, 估計得用重一點的.
应该好多 FX,但这个问题不好量化。
FX确实软了些,很好透板,用的是2.1的。
G3号称内能,但也要刷胶吧?同以前的SRIVER比呢?同样不好除胶吧?
呵呵 看到这段文字,想想CMM的动作,我相信她说的都是大实话。抡胳膊,是不是感觉自己的攻球像铁饼的最后出手动作?[em1005]
但我想说一点,这不是“个人感觉不同”,而是你基本功不好。尤其是没有“收小臂”,导致你在近台的动作发不上力,“咬”不住。所以只好抡胳膊以提高一些线速度来弥补咬球。
所谓吃球、咬球(台湾球友习惯用这个词,个人很喜欢,有点像F1中的'抓地力').就是指触球瞬间的打磨是否充分,这个有个a和v的问题,不做讨论,但快速的收小臂可以让自己的工作更经济、更稳定。至于抡胳膊,那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头,打到一个是一个。
不要退台,多拉拉近台的半出台球以体验收小臂。
这一板过渡是必须的,
多打比赛就体会到了
对于一些水平不高的球友的确是过渡一下,加一些保险好。
目标就是减少过渡板,尽可能的让自己的每一板球都要有质量。
我没用横板,单桧本身比夹板厚,所以我目前是单面日直。不过横板用桧木,就我还没见过。不过我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横拍2面弧圈与直板相持中占上风,专业选手正手国套,反手外套。
业余选手正手国套,反手有反胶和颗粒胶。我见过一个上海专业球员,现在国外打球,横夹板正手狂三,反手生胶。球技那是高我N多。
个人的看法总有对的错的,把一些事理列出来进行讨论总结改进,才是乒乓球的乐趣所在。
谢谢讲解,在国手中确实没见单桧,更不用说横板单桧了,但我等业余单桧确实爽呀.
学习了!
我不过渡 反手位直接用长胶横打 ---然后加力推 或正手攻 ;正手位 至多摆一下 然后拉 或 打
到现在也不大会搓球 除了长胶横打之外 反手位勉强用反胶 撩一板或直接攻
我不过渡 反手位直接用长胶横打 ---然后加力推 或正手攻 ;正手位 至多摆一下 然后拉 或 打
到现在也不大会搓球 除了长胶横打之外 反手位勉强用反胶 撩一板或直接攻
我也不怎么过渡,即便有,也是“受迫性过渡”。尽管这样失误会多点。因为如果每次都过渡,对手实力稍强,就会显得很被动。
关键还得看“功夫”,步伐合理,低,转的球照打照冲。
呵呵 看到这段文字,想想CMM的动作,我相信她说的都是大实话。抡胳膊,是不是感觉自己的攻球像铁饼的最后出手动作?
但我想说一点,这不是“个人感觉不同”,而是你基本功不好。尤其是没有“收小臂”,导致你在近台的动作发不上力,“咬”不住。所以只好抡胳膊以提高一些线速度来弥补咬球。
所谓吃球、咬球(台湾球友习惯用这个词,个人很喜欢,有点像F1中的'抓地力').就是指触球瞬间的打磨是否充分,这个有个a和v的问题,不做讨论,但快速的收小臂可以让自己的工作更经济、更稳定。至于抡胳膊,那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头,打到一个是一个。
不要退台,多拉拉近台的半出台球以体验收小臂。
嗯 对 很有道理 强烈赞同版主观点
今天下楼去打球 又发现退台吃球比近台好 上台率比近台高~~
以前的坏毛病改不掉 总是没意识的抬大臂 抡胳膊反而有意识的平抡 何况距离远 吃球比近台深 因此上台反而高
不过我真的不觉得抡胳膊是东一锤西一榔头 可能是打习惯了的缘故
版主说到点子上了~~
别配国套 配外套 我配焦点 唯一的好处是撕下来后换SRIVER吃球比以前好了不少……纯练习作用
我不过渡 反手位直接用长胶横打 ---然后加力推 或正手攻 ;正手位 至多摆一下 然后拉 或 打
到现在也不大会搓球 除了长胶横打之外 反手位勉强用反胶 撩一板或直接攻
七月的打法很特别,长胶横打,还是日直拍,有创新。真想现场欣赏一下七月的球技。
别配国套 配外套 我配焦点 唯一的好处是撕下来后换SRIVER吃球比以前好了不少……纯练习作用
谢谢!我改天配个外套试试。
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
和为贵
但对手也不是傻瓜,也会抓单桧的死穴:
快攻打法抓单桧的正反手转换慢、低档位脱拍较慢的弱点。
中直控制打法抓单桧的摆短下旋不足,搓球易出台的问题。
横板则咬住单桧的反手弱点。
用硬单桧主要解决一个借力差的问题,牺牲一些旋转。
用粘胶皮解决一个薄摩擦的问题,牺牲一些速度。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