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开始颠球训练,我让他站在一旁观看我颠球时的动作,并给他讲颠球要领、颠球的作用。通过颠球训练提高手感和球感,他在一旁听得认真、看的专心。看我颠出很多球都不掉时,他高兴地鼓起掌来:"爸爸真棒!""小小的拍,小小的球,一颠能颠99!""爸爸,99是多少?""99就是很多很多。""那我也要颠很多很多。""来,颠颠看。"涛涛拿着球,将球拍平端在胸前,试做颠球。当球碰着球拍时球飞向一旁,急得他直嚷:"球又跑了。"我安慰他:"没关系,慢慢来,爸爸能颠那么多,练了好多好多年了,你用不了多久肯定会比爸爸颠的还多。"我耐着心,陪着涛涛一板一板地练颠球,小小的屋里增添了"乒乒乓乓"的欢乐声。
颠着、颠着、不断颠着,日复一日涛涛对球的性能逐渐地熟悉,手感也不断灵敏,没过多久他一口气能颠出好几十个球。为了提高他的兴趣,我还和他进行颠球比赛。有时我故意地将球颠坏,输给他,他高兴地直喊:"爸爸输了,我赢了。"
所谓击球训练,就是对墙往返击球,开始练习时距离稍远些,速度和力度开始也较小些。逐渐缩短距离,同时加强击球的力度,这是进一步掌握乒乓球性能和规律必须经过的阶段。
涛涛从颠球开始,每日坚持训练,而且兴趣越来越浓,有时练得大汗淋漓,气喘吁吁。看着孩子既认真又劳累的样子,我的心情也很复杂,他毕竟才三岁多的孩子呀。我一手给他擦汗,一手给他端着白开水:"涛涛累了吧,休息一会再练。"涛涛笑着说:"爸爸,我真的不累。"我的眼睛湿润了,紧紧地把他抱在怀里:"乖孩子,我的乖孩子。"
对墙击球训练,难度显然增大了,而且训练强度也提高了。住房面积小,外屋摆着两张单人床,还有桌子等杂物。而王涛才接触这项训练,球性掌握不住,银球到处乱飞,经常滚到床下,涛涛常常钻在床底下拣球,他拣到球以后,人已经变成小泥猴了,爬出来后仍然一板一板对墙击球。功夫不负有心人,涛涛能连续击上好几十个了,击球距离越来越近,力度也越来越大。为了变换打球的方式,我俩同击一个球,一人击一下,既提高了乐趣,同时也练习了他的步伐,一老一小在移动中穿插击球,非常有意思,我和他边打边数数,1个2个,10个,11个......20个......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