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测时间 8月6号
器材 ANV WL 92克 YO40 88克 狂3 40度 圣光46度 突破44度
简单点吧,别太废话。
所有胶皮灌胶四次,用掉我小半瓶海夫。(有机的,小弟没钱,还没进入无机机时代。)
性能总结 圣光声音一般,有点棉。突破脆一些。
用一句话概括,小弟认为 圣光几乎 = EL 突破=小狂3
圣光46用在反手,说透又不是很透,说响也不是很响。说速度力量,都属于不错的范畴。易控,易上手,搓球放短都比较自如。综合能力比较强。
不像德套那样透,又不是日套那么...
我打来打去,个人感觉,很像EL,均衡,不是很特型。但综合性能很不错。适合很多人。
突破,不知道是不是灌了好多胶的原因,比较弹。配在ANV WL上太弹,封挡时比较没数。手上感觉不是太踏实。
后来换到了 YO40上。表现很好。我这块YO40反手比较强,手感佳,上台率高。但板子太老实,太忠实。
正手一直没配的太好。今天配突破,算是一个惊喜。两样东西结合起来,性能不输狂3。如果在ANV WL上配,感觉力量稍弱于狂3.可能跟配板合适不合适有关系。
个人感觉,弧度比灌胶后的狂3来的低一点,二跳不好说谁比谁贼。但粘性略输,还有狂3 灌够后吞吐感比较好,起小球比突破来的容易些。
力量方面单以搭配YO40这个板的话,难分高低。
总结,我对突破,一开始是拿不准 ,换板搭配后,变为惊喜。这是我用过国套胶里面,性能最接近狂3的。世奥得这次干的不错。
圣光,如果是48度的,打正手没问题,速度不错,但弧度和力道力输突破。
初次使用后,我觉得突破跟灌足了的狂3比,还是略差一些。但性能已经在很不错的范畴内。
这次打完后,两片胶皮粘在yo40上没撕,希望过几天等胶水消退后,测试不灌的性能。希望同样能让人满意。
最后从个人使用习惯上来提一些建议
第一,太重,这两面胶配在一起,就像配了两面狂3一样。确实重了点啊!如果圣光能在保持性能的情况下再轻个五克,该多好啊。
第二,希望突破可以考虑出的再粘一点。符合中国人的正手使用习惯。
配胶建议,纤维板,圣光合适。估计46度的是够了。。。。。。可能有暴力份子要用到48吧。
木板反手46,正手建议48。 适合喜欢海绵稍微活性一点,打透后速度为主旋转为辅的选手。
习惯外套的,可以用圣光。我觉得各方面都又进了一步,胜过了RG,可以做为替代外套的一个好选择。
突破,OC之类,46度或者44度。七夹44。特点,海绵硬朗,但发力能打透,有狂3灌胶后那种海绵力道充沛的爽快感。
由于比狂3涩一点,一弧没有狂3这么有把握,比较低平,压底线。二跳也同样是低沉,反差没有狂3 这么明显。
建议不要配太弹的板。比如我配在比较弹的 ANV WL上,就老觉得不太有把握。换板后不错。
可能适合 老实一些。杀伤力略差的板来搭配,可以互相改善。在yo40上,有时候有种470的感觉。发力后透,弧线低,弹的贼。但起下旋要注意点。。。不主动迎球吃球的话就会觉得有些没数。这些都很像我打470做正手的感觉。不知道有没有人有同样的感受?
又买了块46度的突破。等到货后再继续试打,另外胶就粘在上面不动了。希望过几天再打的时间,能再上来报告,性能没有减退。
那样的话就太好了。~~~~~~~~今天看见突破和圣光都出了打底的。。。
应该性能更好一些吧???谁弄一片来试试啊?~~、?
最后,万分感谢暴神大哥,本次测试的器材,除圣光和突破外,全部来自大哥帮忙。都是好板好胶。。。。
下期预告。。。。。。。yo40不灌胶,正手圣光,反手突破。
然后 撕下来 粘在十年一剑上。。。。。。。
最后是樟子松力材定做五夹。。。。。。。。
等我有时间就顺着试
那位大哥玩过已打底的??????????????????透露下性能嘛!?
楼上这位大哥今天从三点到六点跟我一起试打的[em1002]
写就写了,还整个下期预告,让人活不?
然后 撕下来 粘在十年一剑上。。。。。。。该句请注明是球拍,否则你宝贝酷的脑袋不一定能受得了板砖。
不错啊,不愧为元老级任务啊
我和宝贝酷同学一起试打的,杂乱简单说下我的感受供诸位参考。
YO40配狂飙不是很适应,总感觉黏性太强似的,容易出界。 后来宝贝酷同学帖一面圣光一面突破,就好使多了,YO40震手感我很适应,那种“余震绕指,三秒不绝”的感受让我觉得很适合于弧圈,当然说三秒不绝太夸张,只是说这板比较震手。圣光更接近外套的感觉,发力时声音爆脆的响,也很易透,本人感觉正手反手都适合。反手弹击球要说一下,本以为自己根本不懂什么叫弹击,本以为弹击球是一项难度比弧圈更大的高级技术,不过今天这两支板或者说这两片胶皮却让我对弹击技术有了些了解。本地新科乒协杯男单冠军特长技术之一就是弹击,今天本人只是在中近台小试了几个,新科乒协杯男单第一居然能在远台势大力沉的弹击,速度之快难于防守,羡慕其优良暴发力之时更羡慕他们曾经的专业训练,受过训练果然不一样……扯远了,又说到技术上了,本人是由器材派转为技术派的,一段时期以来一直跟教练训练,水平得到些提高,自转为技术派以后,遇到问题已经习惯于从技术层面找原因了。本人起下旋还有些问题,下网多出界少,今天试YO40和ANV,发现起下旋都不错,尤其是ANV与狂飙的搭配,或者说狂飙在ANV上更合适,起下旋容易多了,我想我用这支拍练习下旋时教练就不会那么多指责了吧。本人的手拍是红黑碳王,正手狂飙39度不灌胶,起下旋方面,ANV+狂飙的组合不知比红黑+狂飙组合好多少倍,我使用红黑是听说红黑掌握有些困难,对基本功要求较高,容错性较差,使用这样的板容易涨球。使用之后果然如此,我想起下旋困难器材上也有原因,红黑是刚性的弹,触球即走,再加上我的狂飙不灌,持球就很难,要很好的拉起下旋就得更快的收小臂,更合理的动作,而我尚不能做的很好。
今天的收获就是,单纯追求技术也是不对的,二者要有合理的配合才好……
谢谢宝贝酷!
[em1033]
thinkinger,你是老猴吗?我是闲人。
我也新进了V70和突破、圣光套胶,哪天我们约好一起体验一下感觉。
闲人同学你好! 我是老猴
现在我仍然对技术问题更感兴趣,呵呵
练球约我吧
你们都在哪儿的?俺也去找你们练球去
昆工\体委\五环\长青\银滩\火车头
各球馆都有人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