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标题: (原创)个人心得:横拍反手如何发力! [打印本页]

作者: mzm22    时间: 2004-11-24 12:45
标题: (原创)个人心得:横拍反手如何发力!
不少爱好者都在问发手如何发力的问题,我想在此建立一个平台供大家交流。抛砖引玉,欢迎广大球友指正与补充!
横拍的反手技术一直是广大横板爱好者所期待的,特别是反手的暴冲、突击、弹击,既有效又洒脱,当对手望球兴叹时,会有一份发自内心的成就感。横拍反手不会进攻还不如将手柄锯掉一截改练直板算了(对直板爱好者绝无不敬之意,直板反手也有横打)。

本人横拍反手技术很全面且很有杀伤力,比赛中我有一半的得分是反手。不敢独享,与球友交流。

这里主要谈一下反手发力的问题。但有一点得事先声明,在反手位根本就没有打成功的希望或者成功率很小时,就没有必要发力。

我感觉有几点:

1、反手要敢发力。这与我的教练的教学风格是相冲突的,他强调反手主要是打相持与过渡,发力一般只用一半以上的力。而我在打球时反手一般都是发全力。不能因为害怕失误就不敢发力,因为乒乓球主要还是靠力量与速度得分,没有失误的经验结累就练不好反手的打与前冲。平时打球时反手都不敢发力,比赛中动作会更变形。正手位能大力进攻为什么反手不能发全力进攻呢?所以要放弃反手位不敢进攻的观念。

2、反手发力还要有一个拍子在手中微调的动作。反手攻球时,要将球拍拍肩微调靠食指近一些,这样才能压住拍子,发力也更顺畅。有人认为打球过程中拍子来回的微调容易失误,我个人认为这是一种保守的陈旧的观念,其实现在不少顶级选手打球过程中拍子在手中就是不断调整的。比如说王励勤、斯拉格、波尔等,他们在发球后都是用虎口夹住拍子,球出手后再抓住拍柄,他们的这种较大的转换都很顺畅,那球拍在手中的微调也应该不是问题。

3、反手发力在近台重心要高,在中远台重心要低(相对的)。对于台内球和相对短一些的出台球,重心要高,前迎击球,利用来球的力量加上自己主动的发力在球的上升期打球最好,弹是用前臂发力,打、拉用腰、手臂与手腕发力。近台动作要小而突然,这样既保证发力好,又保证能准备迎接下一板;对于长球要退到中远台降低重心发力拉,动作幅度要大,要充分利用腿、腰的力量。中国横拍选手很少反手在中、远台反拉弧圈,在远台一般都是放高球指望对方失误,哪有多少这种好事?这也是中国选手反手反拉水平不高的原因。

4、近台前冲或攻球双脚的站位应该是右脚在前、左脚在后(以右手持拍为例)。这样能让开进攻的空间,又能保证腰部的充分发力。中国的教练一般强调在反手位应该是右脚在后左脚在前,或者是平行站位,说是为准备下一板正手位或者侧身进攻,但这显然有两个错误,一是不利于发力,这不用多说大家也明白;二是犯了战术的错误,为什么不这一板发力直接得分或给对方准确回球制造困难,而期待不一定容易接的下一板呢?况且下一板一定是正手位吗?强行侧身进攻我看是一锤子买卖的事,就是博杀。

5、要学会用手腕发力。反手发力由于受人身结构的影响,不可能象正手位引拍的幅度那么大,为了弥补这一缺陷,要用手腕的发力来补偿,而且反手位手腕的活动要比正手更易发力(个人的感觉,因为本人过去练过直拍的横打),手腕由曲到张在瞬间的爆发力是非常小而突然的。接触球的一瞬间利用手腕向右上方的甩动加速球的运动和旋转,回球会更暴力,特别是在处理台内球或者近台进攻时,一定要上用手腕的力量。

6、步伐要到位。步伐是乒乓球的生命,没有步伐的配合打不成球。能否发好力,能否准确回球就要首先看步伐是否到位。如上步前迎击球,退台反手位拉球,扑正手后移动到反手位攻球,单步、并步、交叉步与跨步都要会灵活撑握。只有步伐到位了才能保障反手能发上力、发好力。[em00][em01][em02][em04][em05]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1-24 12:56:46编辑过]

作者: 杀生丸殿下    时间: 2004-11-24 12:49
很是受启发,我有时候就这样做,横板反手不要怕失误,慢慢的就可以练起来的!
作者: gong_chen    时间: 2004-11-24 13:54
对于楼主的2,5两条,我一直是有不同看法。

首先说握拍问题。横拍发球的握拍和打球握拍差别很大,这个没错。但发球的一方调整握拍是可以有足够的时间来调整,因为球一离开球拍就可以调整了,不用等对方回球。但打球过程中,你首先要等对方回球,判断落点是正手,还是反手,才有可能针对调整握拍方法,时间上是来不及的。楼主所说的微调是没错,问题是很多人一调就调过头了,一旦转正手,问题就出来了。

关于强调手腕发力,我也是一向持反对态度。这里其实还是一个度的问题。如果腰腿和手臂发力为主,手腕适度结合发力,那个也是没错。但要靠手腕的爆发力,打出具有很高杀伤力的球来,容易失误太多,也容易伤着手腕。
作者: mzm22    时间: 2004-11-24 15:48
对于版主的二条不同看法,我回答如下:
一、关于球拍微调的问题,我认为不存在你所担心的现象。这种微调其实就是通过持拍手的食指压住球拍背面来完成球拍的一点转动,到正手位后食指不用力压拍子又回到初始状态。在实际操作中并不难,更不需要的时间,在引拍时就下意识的完成了。打过直板的爱好者都知道,直板的正手位攻球与反手位的推挡在转换时拍子是要调整的,正手位攻球时是通过大拇指压拍压低拍形,而反手位推挡时是用食指压拍压住拍推。我没有听说直板这样左右转换不好的。不信你正常握住拍子后,食指加点力,拍子就自然转变到靠食指的位置,食指不用力又复位了。
而且压食指微调球拍的动作是在反手拉前冲时使用,其目的是压低拍形向前。请看看陈杞的反手前冲。
二、关于手腕发力的问题。我强调手腕发力,并不是单纯的用手腕去打球,而是在其他发力部位正常发力的基础上要加上手腕的最后发力,原话是“接触球的一瞬间利用手腕向右上方的甩动加速球的运动和旋转,回球会更暴力,特别是在处理台内球或者近台进攻时,一定要上用手腕的力量”。比如说反手前冲下旋来球,我含胸、收腹、略转体引拍至左腋与左腰部这个部位,食指压低拍形,手腕微曲,盯准来球,蹬地、转腰、挺胸,挥拍向右前上方发力,将力量传递到前臂击球,最后手腕由曲变直将球甩出去。用相同的力挥动三节鞭与直棒,为什么三节鞭鞭梢打人比直棒棒头打人更有力?这就是力量的传递。
作者: gong_chen    时间: 2004-11-24 22:11
直板握拍的调整和横拍也有所不同。事实上,我曾经不止一次的遇到正反手握拍调整幅度过大的球友了,直拍横拍都有,因为我见到的反面例子比较多,所以我可能会更强调负面影响。如果是能控制好“度”的前提下,确实是可以。但这个所谓的“度”不是人人都能掌握的。

手腕的问题,其实也是“度”的问题,就不展开去说了。
作者: christczd    时间: 2004-11-25 08:29
我在反手拉下旋球,不知道什么原因?在动作完成后身体总是后仰,怎么解决呢?还有就是下旋很强烈的我很难拉起来
作者: 啤酒鸭    时间: 2004-11-25 08:56
手腕由曲到张在瞬间的爆发力是非常小而突然的。

这句话有误."手腕由曲到张在瞬间的爆发力是非常大而突然的。"
作者: gong_chen    时间: 2004-11-25 09:11
以下是引用christczd在2004-11-25 8:29:13的发言:
我在反手拉下旋球,不知道什么原因?在动作完成后身体总是后仰,怎么解决呢?还有就是下旋很强烈的我很难拉起来


这个主要因为你引拍时,和挥拍时,身体重心没有控制好。

注意几点:准备动作重心适当放低,身体适当前倾,在向上前方发力将球拉出以后,手臂适当前伸外展,而不要只往上走,造成重心升高后仰。

拉强下旋需要引拍位置更低些,发力更到位一些。但反手起强下旋较难,如果不行不要勉强,还是搓球稳些。
作者: mzm22    时间: 2004-11-25 15:43
谢谢“啤酒鸭”球友的更正,本来是想写“手腕由曲到张虽然动作很小,但瞬间的爆发力是非常大而突然的”。
作者: 拉的面    时间: 2004-11-26 01:29
顶!反手确实需要加强。我经常在反手位被同学推的没电,因为反手球力量太小,速度太慢。
作者: aslen    时间: 2004-11-27 09:21
实在是受益匪浅呀!
作者: zzq049    时间: 2012-10-10 00:23
学习了,明天再去试试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