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常用术语
一、比赛台面的区域 二、球拍拍形 球拍拍形包括拍面角度和拍面方向。 三、击球部位 击球部位是指击球时球拍触球的具体位置,它基本上与拍形角度相吻合。 四、击球时间 击球时间是指来球在本方台面弹起后至回落的那段时间。 五、击球路线 击球路线是指从击球点到落台点之间形成的线。五条基本线路(以击球者为基准)为:右方斜线、右方直线、左方斜线、左方直线、中路直线。中路直线球在实际比赛中是随时以站位而定的,即追身球,也称中路追身路。 六、击球点 击球点是指击球时,球拍与球接触瞬间的那一点所属空间的位置,这是对击球者所处的相对位置而言的,包含以下三个因素:①球处于身体的前后位置②球与身体的远近距离③球的高、低位置。 第二节 球拍的规则规定 (一) 球拍的大小、形状和重量不限。但底板应平整、坚硬。底板厚度至少应有85%的天然木料。加强底板的粘合,尽可能用诸如碳纤维、玻璃纤维或压缩纸等纤维材料,每层粘合不超过底板总厚度的7.5%或0.35毫米。 (二) 用来击球的拍面应用一层颗粒向外的“普通颗粒胶”覆盖,连同粘合剂厚度不超过2毫米;或用颗粒向内或向外的“海绵胶”覆盖,连同粘合剂厚度不超过4毫米。“普通颗粒胶”是一层无泡沫的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其颗粒必须以每平方厘米不少于10颗、不多于50颗的平均密度分布于整个表面。“海绵胶”即在一层泡沫橡胶上覆盖一层普通颗粒胶,普通颗粒胶的厚度不超过2毫米。 (三) 覆盖物应覆盖整个拍面,但不得超过其边缘。 (四) 底板、底板中的任何夹层、覆盖物以及粘合层应为厚度均匀一个整体。 (五) 球拍两面不论是否有覆盖物,必须无光泽且一面为鲜红色,另一面为黑色。 (六) 由于意外的损坏、磨损或褪色,造成拍面的整体性和颜色上的一致性出现轻微的差异,只要未明显改变拍面的性能,可允许使用。 (七) 运动员在比赛间歇时应将球拍放在比赛的球台上,得到裁判员特别许可者除外。 (八) 球板覆盖物可用压力感应胶纸或其他国际乒联批准的粘合剂进行粘合。 |
||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