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横拍正反反长打法的朋友都有一个共识:要想赢球,过于依赖反手长胶是没出路的,必须加强正手攻击力。但是对于如何加强正手攻击力,却没人提出一个“突破性、革命性”的意见。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我觉得有一个方法很值得大家尝试一下:正手反胶改用涩性胶皮。现写下来和大家共同探讨:
1、首先说说横拍正反反长的打法特点。既然确定了正手必须要进攻,那么无非就是快攻结合弧圈和弧圈结合快攻这两种打法,这两者的区别只是各自所占比例不同而已,或说是“打”和“摩”的的比例不同,这就引出一个问题:你是否体会到“打”和“摩”手感?也就是所谓的“打摩结合”的手感。
2、其次,反胶胶皮大体分为粘性和涩性两种(当然还有防弧,只是我没用过,不敢妄评)。一般来说国产胶皮属于粘性胶皮,欧洲选手大多用涩性胶皮。胶皮不同打出的弧圈球是有区别的,对选手的要求也大相径庭。粘性胶皮上手容易,对使用者的手感要求不高,出球的旋转主要依靠胶皮的粘性来产生,海绵的作用主要是提高出球速度,与此不同的是涩性胶皮的出球旋转是要靠海绵先“吃”住球,然后靠使用者的手感“拉”出去,因此对使用者的手感要求非常高。我用过的反胶胶皮有狂飙三、729、729-2、G888、CJ8000、DHS PF4等等,尤其是狂飙三,拉球的感觉非常好,对手在接我拉过去的球时经常会“飞”掉,可见其旋转之强烈。但是,过于依赖胶皮的粘性来制造旋转必然带来一个负面影响:手感到一定水平后很难再突破了(不知别的朋友是否也有同感)。为了突破这个瓶颈,前段时间我换了块729-5(网上竟然还有人说它是粘性胶皮,但我买回来看了,确实是涩性胶皮,之所以没买进口涩性胶皮,主要是考虑到价位太高)。
3、刚开始用时,发现涩性胶皮和粘性胶皮完全就是两码事:球速快,弹性大,脱板快(还没等我“摩”,球就脱板了),用粘性胶皮的打法击球,要么出台,要么下网。虽然转换打法需要一个过程,但客观地说,此前过于依赖胶皮粘性也是造成手感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后见到网上有篇文章谈到如何体会“先打后摩”,就尝试着练了一下(方法是左手握拳想像成球,右手伸开想像成拍子,先用右手击打左手虎口,体会“打”的感觉,然后顺势摩擦,体会“摩”的感觉),等感觉基本定型后,再用涩性胶皮,才真正体会到涩性胶皮的优势:球速快,弧线低,对方往往有顶板的感觉。不足之处就是旋转差了些,基本不会出现像狂飙三那种“一接就飞”的情况。另外,使用涩性胶皮还能带来另一个好处:等换回粘性胶皮后,因为对“打”的认识提高了,就能真正做到“打摩结合”,和原先主要靠“摩”的水平相比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以上是我个人关于加强正手攻击力的一些粗浅认识,希望对大家有些帮助,不足之处也欢迎指正。
谢谢推荐!有机会一定要尝试一下。
加强正手的攻击力并不在于使用粘性胶皮还是涩性胶皮,关键还是正手的基本技术.系统加强正手基本功的练习,提高实战的应变能力,掌握机会球的得分,球技定会提高.
一家之言.
加强正手的攻击力并不在于使用粘性胶皮还是涩性胶皮,关键还是正手的基本技术.系统加强正手基本功的练习,提高实战的应变能力,掌握机会球的得分,球技定会提高.
一家之言.
对,我之所以推荐尝试使用涩胶,其目的就是为了加强手感,加强基本功练习,从而避免陷入一味通过追求胶皮的“粘性”来加强进攻力的误区。也就是说:涩胶只是一种练习基本功的手段,而不是目的(为“涩胶”而“涩胶”)。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