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标题: 猛兽记~试打我的第一张涩套XIOM Omega 1 [打印本页]

作者: ygtyf    时间: 2009-10-18 13:40
标题: 猛兽记~试打我的第一张涩套XIOM Omega 1

 

 

上周败了我的第一张涩性外套,发现和之前用过的所有国套有完全不同的感觉。比赛过后心情爽快之余,觉得应该把体会写下来,和各位球友分享。无奈文笔粗陋,第一次发帖还请包涵。

 

先交代一下我的技术特点。本人球龄22年,前12年一直是打直板生胶单面快攻,侧身积极,反手擅长快推和搓短球。98年上大学加入俱乐部之后很快被横拍的两面弧圈打法吸引,因为有之前的直板经验和手感,很快改横拍成功。唯一比直拍差的地方只有接发球,因为觉得手腕的动作不如以前灵活了,又或者是因为反胶和生胶的特性极为不同。而且我是打多拉少,直到换成999和许劭发胶皮后正手的弧圈技术才开始慢慢成形。此后的9年间一直打的横拍,每周练球2~3次。07年去澳洲读书,因为找不到人打乒乓球才暂停了下来。6个月前碰巧发觉了本地乒协的存在,还找到几个水平相当的球友,又慢慢高烧起来。此时受马琳和王皓的打法勾引,兼因直板容易找人凑台(只有我和另外一个用日直的),再度改直学反面的横打技术,或许是有之前横板经验的帮助,反面拉打的动作和角度适应很快,而且更容易制造侧旋。最大的退步发现是在步法上,打横拍两面攻动的确实少了[em1004],而且发现自己的发力和本地人比确实差了不少。之前说的那用日直的是一个太平洋岛民小孩,排澳洲16岁以下青少年组第四位。教练用测速仪量他的正手抽击出球速度是110(不清楚是mile还是km),我的70不到(我正手是灌胶狂3,他的是大巴)。

 

恰逢澳洲乒协年终打折,又厌烦了往狂三上无休止的灌胶(这里stiga400ml的胶水得30刀),心下一横败了一张黑Omega 1 max厚度准备放在正手体验一下柳承敏的野兽力量。等了2天之后,货就寄到了。一起来的还有一只新的cl wrb penhold,厚度居然达到了惨无人道的7.3mm!不得不对现在stiga的品控佩服非常. 接下来从色,声,艺几点来重点一下介绍到手的这片Omega 1.

 

色 : 虽然是半价入手的套胶(因为只剩黑色的缘故),Omega1的包装极为精美,和我的普狂3外包装比起来就像是正版珍藏CD和火车站阿姨卖碟的包装比差不多。打开外套,马上见到小柳做温兆麟装的一个写真照片,内有粘性胶皮保护膜一片,数张不知何用的包装纸和主角-黑色max Omega 1. 此套胶产自德国,内能海面洁白细腻,气孔几乎不可见。黑色橡胶表面是涩性的,轻轻触摸上去却有挂手的感觉,这感觉很难比较,细细一想却发现有如抚过健康皮肤的感觉,这和注重粘性的999和狂三是完全不同的。胶皮横截面触之极软,不像普狂和999稍稍有割手的感觉。把套胶和cl交给俱乐部里据说有50年粘拍经验的John阿伯之后被告之15分钟后来取,于是心里忐忑的先下场热身去了。今天的对手是一个印度博士生,据说代表过他以前所在的加XXXXX尔邦打球,估计是印度省队水平,但他在俱乐部里是handicap -0的级别,最前的人是-16的,可见乒乓在印度的地位悲惨。

 

声: 15分钟之后,阿伯帮把贴好的球拍拿下场来。cl的两面贴的如同成品拍的机器切割,可见其功力。正手黑 omega1,刷的蝴蝶无机胶水,不知道什么型号37ml一瓶那种。反面红焦点一,还是刷有机。新拍到手,马上先试正手对攻。从中等到尽全力发力,omega的声音变化不大,可能是已经打透板了。平常用灌胶的狂三,正手攻球一旦打透,就会一阵啪啪脆响,如同掌掴光腚小孩,omega却是梆梆之声,像是击打空心竹筒,各有各的韵味。

 

艺:速度上来说,omega不弱于满灌的狂3。其海面硬度标示为45度,可能相当于39的红双喜。在以中等力度做过度抽击的时候,出球速度更胜狂3一筹。慢慢加大正手攻球力量以后,球速还能不断提升。平时和同一位对手练习时,正手做同落点对攻一般能坚持50~70回合,但是换上omega之后,对手明显不习惯更上一档的速度,逐渐加力至11,2板之后对方就开始失误了。再说Omega的旋转,虽然这是一张涩性的套胶。但是如果您和我一样是直板快攻起家,有打大于磨的习惯,换成Omega所需适应时间为零。而且在打多磨少的情况下,产生的旋转极强,这是和狂三,999完全不同的地方。这意味这在保证出球速度的前提下,还保持有强劲的旋转。这让我觉得省力不少,可以进一步提高控制的精准。在轻力搓摆处理台内球的时候,只要没有错判来球旋转,Omega相比于狂三和999丝毫不弱,没有一些朋友评价外套的容易冒高的毛病。防守方面的感觉更要称赞一句,来球的力度,甚至旋转,能忠实的传递到你的手上。控制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有数”。当天打21分的一局,居然少有的赢了对家11分。omega1居功至伟。赛后,对家把我的拍子拿去不住的看,估计是下水了。[em1004]

 

 

 

 

[此贴子已经被合乎自然于2009-10-18 15:47:37编辑过]

作者: IBM    时间: 2009-10-18 14:0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Julius    时间: 2009-10-18 14:08
德套的速度都是很不错的,就是旋转稍差了点。。。。
作者: cwchenwei    时间: 2009-10-18 14:09

都是猛货!


作者: liuming01    时间: 2009-10-18 14:32
关心楼主在澳洲哪个地方  我明年准备去悉尼  [em1012]
作者: jiang123890    时间: 2009-10-18 15:00

旋转真的不行 啊


作者: 一叶障目    时间: 2009-10-18 15:06
精英有这么好的写手,当然人气火爆!
作者: ygtyf    时间: 2009-10-18 15:06
QUOTE:
以下是引用liuming01在2009-10-18 14:32:00的发言:
关心楼主在澳洲哪个地方  我明年准备去悉尼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我在布里斯本,liuming01要找组织打球的话可以看www.aussietabletennis.com,基本能找到所有的俱乐部


作者: 合乎自然    时间: 2009-10-18 15:4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cyq19891117    时间: 2009-10-18 15:54
好贴,受益匪浅。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liuming01    时间: 2009-10-18 16:19
QUOTE:
以下是引用ygtyf在2009-10-18 15:06:00的发言:

我在布里斯本,liuming01要找组织打球的话可以看www.aussietabletennis.com,基本能找到所有的俱乐部

多谢前辈指点[em1012]


作者: 瓷娃娃小宇    时间: 2009-10-18 16:22
[em1002]
作者: mrtq2009    时间: 2009-10-18 17:00
  强烈支持3楼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w332179459    时间: 2009-10-18 18:01
  强烈支持楼主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jesoner    时间: 2009-10-18 18:14
   我有一张Omega 2,47度,一直没舍得用,那是前年参加网站“我的银球故事”征文时获赠的。看了楼主的帖子,我对用好这张德国产的“韩套”有了信心。
作者: ygtyf    时间: 2009-10-18 20:22

今天找人又打了接近一个半小时,此君是西人正统的两面强力弧圈打法,球风淫荡,好在攻球时夹带侧旋。不同的对手令我对这张Omega的了解更加深入了一点。

 

对一些朋友所说的旋转差的问题,我是这样理解的。涩套的剧烈旋转得依靠打磨来产生,在海绵没能产生足够形变去包容来球的时候,单靠胶皮是不能够产生像粘套那样的旋转的。这就是有些习惯了涩套的球友强调“打磨结合”的原因。因此在用者水平一样的情况下,涩套很难仅靠薄摩擦发出像粘套一样极为强烈的侧,下旋。但是这在接发球的时候却是一个优点,因为轻力的搓摆没有透过胶皮到达海面,也使得涩套不像粘套那么吃旋转(相对于我用了8年的999和大概两年的狂三来说差别是十分明显的)。当我用粘套的动作迎前,抖腕,挥臂摩擦来产生弧圈时,线路低平球容易下网。一味加力则会出界。将动作换成迎前,抖腕,挥臂抽击则上台率大增并保持有粘套相当的旋转。而且别忘记,相同的挥臂力量下由抽击产生的出球速度是远大于摩擦的。这就是我说的能为发力一般的朋友省力的来由。我没有太期待靠二速去干扰对手,因为对家打了十几年只练拉弧圈的。用强大的一速使得对手回球冒高后,想怎么收尾都容易了。或者强调一下方向和落点争取一板过。有非常多平时回的质量很差的球,比如飞追正手远角然后顺手捞的一板,也能够用平时没有的球速和弧线回击过去。

 

今天主要感受了回球格挡的控制性,由对家全力攻正手,我得每次回喂到相近的正手台位。Omega1对强力前冲弧圈的反应和满灌狂三的差别是很大的。在我觉得,狂三的受力收缩如同弹簧,喷发的时候金属感更强烈,然而持球时间稍短,使得控制不及。Omega则像是一个橡胶握力器,有一种韧性的喷吐感。而且由于max厚度海面使持球时间更长,手上对来球的力量和旋转进行判断的时间更为充分,因而来得及稍压板型或者抬腕加减力度,令人对回球更心里有数。

 

弧圈狂人拉了大概四十分钟就已经很累了,因为都是在连续拉。之后换我攻,还是依靠一速进行打击,全力抽击的速度给人的反应时间是相当短的。偶尔撞网,球还是会丝丝往前冲,如果是用狂三或者999用一样的动作,这球估计得停在那或是滚回来。下星期希望能找到馆里那个好用长胶削球的阿叔讨教,尝试一下Omega暴攻对抗削球的性能。


作者: ygtyf    时间: 2009-10-18 20:30
QUOTE:
以下是引用jesoner在2009-10-18 18:14:00的发言:
   我有一张Omega 2,47度,一直没舍得用,那是前年参加网站“我的银球故事”征文时获赠的。看了楼主的帖子,我对用好这张德国产的“韩套”有了信心。

47度,这应该也是Asian型号的吧。应该是Omega I,II,III里最弹的一款了,本来我是属意这个的。但是Omega2在我这里还没开始clearence,等鬼子们把Euro型号的软套买的差不多估计就是该半价的时候了[em1012]. 您的要也是max厚度,估计会比我这张更加暴。


作者: 经典收藏YDM    时间: 2009-10-18 22:40
好帖子,谢谢分享!
作者: 爱乒@才会赢    时间: 2009-10-18 22:48
写的不错啊!
作者: 非一般弧圈    时间: 2009-10-18 22:48
我打不了XIOM的套胶做正手啊。。。[em1024],控制不了啊
作者: 马车    时间: 2009-10-19 01:26

多看这种贴很容易中毒,好在人穷,即使中毒也烧不起。


作者: Jerryzr    时间: 2009-10-19 03:51
不错不错,赞一个!
作者: 小疯子    时间: 2009-10-19 10:32
顶你楼主!
作者: hjm815    时间: 2009-10-19 14:29
涩性胶旋转不行吧。
作者: lintongtc    时间: 2009-10-19 21:05
精英有这样的好写手,自然人气火爆!
作者: tlt95240    时间: 2009-10-19 22:00
不错不错,赞一个!
作者: foxfine    时间: 2009-10-20 11:23
精英有这么好的写手,当然人气火爆!
作者: 阿甘医生    时间: 2009-10-20 21:07
看帖是学习,回帖是美德,好贴就要顶!
作者: 爱乒@才会赢    时间: 2009-10-20 22:34
精英有这么好的写手,当然人气火爆!
作者: 涅磐的心    时间: 2009-10-20 23:43

XIOM套胶的硬度用的是德国标准,他的45度相不到729的40度,换成红双喜的那更是在36度以下了


作者: badmoon    时间: 2009-10-21 09:55
谢谢楼主分享自己的体会,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作者: 天木    时间: 2009-10-21 10:25
这个我也喜欢,支持一下!
作者: 丰乒    时间: 2009-10-22 10:1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huanying25    时间: 2009-10-22 11:06
 顶一下
作者: huanying25    时间: 2009-10-22 11:07
顶一下
作者: ttprince    时间: 2009-10-22 21:57
omega 1是不错的!!!
作者: zql2303    时间: 2009-10-23 00:02
楼主介绍得很具体,学习了,谢谢!
作者: usatt    时间: 2009-10-23 05:1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米米    时间: 2009-10-23 05:25
QUOTE:
以下是引用usatt在2009-10-23 5:17:00的发言:
LZ是好人, 能和大家分享器材. 我的新的OMEGA II 和 OMEGA III 都送到广州, 连个评测的影子都看不到...SARS高危地区.

SARS[em1028]


作者: 不算高手    时间: 2009-10-23 07:57
帮顶
作者: 老鸟    时间: 2009-11-14 15:54

楼主的套胶哪买的,可否告知?


作者: alexdyf    时间: 2010-1-2 22:48
精英有这么好的写手,当然人气火爆!
作者: luanwu293    时间: 2010-1-3 11:32
要是有个图就更好了       
作者: shilei9898    时间: 2010-2-14 21:07


作者: xtf    时间: 2010-2-26 13:59
  强烈支持楼主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sqxx07    时间: 2010-2-26 15:12
顶一下
作者: cnl991    时间: 2010-5-27 12:42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1395534106    时间: 2013-5-21 18:03
很多人认可狂飙胶皮,个人认为不怎么样。它有四大缺陷:第一胶面容易氧化,第二天冷时发死、发僵,第三需要不停地灌胶,第四海绵变质早,使用寿命比外套涩性胶皮要短得多。至于它的性能,其柔韧力度也不如外套。当然国手用的特制狂飙除外。这里只是泛指业余爱好者所用的省狂、普狂。
作者: 很老实    时间: 2013-9-11 18:24
有速度没旋转的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